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童谣(图文本)》发博客5

    ①

丙之晨,②

龙尾伏辰,③

均服振振,④

取虢之旂。⑤

鹑之贲贲,⑥

天策焞焞,⑦

火中成军,⑧

虢公其奔。⑨

——《左传·僖公五年》

 

【注释】

①卜偃——一个名叫“偃”的卜卦者。古时出征打仗都要让卜卦的人烧炙龟甲,根据上面出现的花纹判断是不是吉利。

②丙之晨——《太平御览》卷5、卷329“丙子之晨”,似较胜。杜预注称:“言丙子平旦,鹑火中,军事有成功也。”亦可为证。  ③龙尾伏辰——龙尾,指尾星。伏辰,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后即隐伏不见了。杜预注云:“日月之会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见。”  ④均服振振——均,同袀,一色的服装。这里指军服,转指穿军服的将士。振振,威武整齐的样子。

⑤取虢之旂——虢,音guó(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姓姬,分东、西虢。西虢又称城虢,西周灭亡时,随平王东迁到上阳,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取虢之旂,即夺取虢国的军旗,指战胜虢国。

⑥鹑之贲贲——鹑,即鹑火,星宿的名字。日至其中时为大暑,贲,音bēn(),火光照耀的样子,杜预注:“贲贲,鸟星之体也。”  ⑦天策焞焞——天策,星宿名,焞,音tūn(吞),形容星光暗淡。杜预注曰:“天策,傅说星。时近日,星微。”

⑧火中成军——火中,即鹑火星宿居中的时候。成军,军队取得成功,即打了胜仗。

⑨虢公其奔——虢公他逃跑了。虢公,这里指的是虢公丑。


 


【赏析】

这首童谣记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假途灭虢”的故事。晋献公早就有灭虢之心。早在庄公二十七年(晋献公十年,前667)冬,晋献公就提出要伐虢,由于大臣士蒍谏阻,才作罢。但后来一直念念不忘,演出了两次“假途灭虢”的故事。第一次是僖公二年(658)春,晋国以虢国骚扰其南部边境为由,派荀息带了重赂去虞国,要求借道去伐虢。虞公贪图重赂,不顾大臣宫之奇的劝谏,不但答应借道,而且还自告奋勇派兵帮助晋兵作先锋。结果,侵占了虢国的下阳。这是第一次“假途灭虢”。僖公五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秋,晋国第二次派人去虞国,再一次要求借道去伐虢。尽管宫之奇用“唇亡齿寒”的道理严正忠告虞侯,并且严肃地指出:“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但虞侯不听忠告,仍然一意孤行,同意了晋国的无理要求。结果,当年八月甲午,晋军围住虢的国都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上阳被攻破,虢公丑逃到东都洛阳。晋军在回师途中,顺便也灭了虞国。这就是第二次“假途灭虢”,也就是这首童谣所反映的这次战争。

据说,晋侯围住上阳之后,还有点不放心,问卜偃此举是否会成功  卜偃就引了这首童谣,说明一定能成功,而且连成功的日期都推算出来了。这首童谣很可能是晋献公玩弄的又一个阴谋,故意当着大家的面,让卜偃说出有这么一首童谣,意在说明晋灭虢不但不是侵略,而且是符合“天意”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把童谣认为是“天意”的体现并加以重视,至少在公元前7世纪就已经很深入人心、有了很大的势力了。

卜偃引用的这首童谣,说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虢国将在某个时候注定被晋国灭亡。大体上是分两层来写的。前四句从晋军的角度写:“丙()之晨,龙尾伏辰”,说的是晋军攻克上阳的时间;“均服振振,取虢之旂,说的是晋军的整齐威武及其赫赫战功。后四句从虢侯的角度写,具体指出他将在何时狼狈逃亡。童谣用的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诗经体”——四言形式,颇有时代特点。但叙事过于简古,加上借助天命,故弄玄虚,使它颇有点神秘成分,不大好理解。

 

【今译】

丙子这天的清晨,当尾星消失在天边时,阵容整齐的晋国军队,夺取了虢国的军旗。鹑火星亮耀眼明,天策星暗淡退隐;鹑火星居中时晋军到,虢君只得匆匆逃出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十六计》第24计假途伐虢 故事:晋荀息假途灭虢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假途灭虢
假途灭虢之战
上下五千年,阿波聊历史(五)尊王攘夷,假途灭虢,齐楚晋三国中原争霸
千字文7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