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童谣(图文本)》发博客22-献帝初京师童谣

献帝初京师童谣

千里草,①

何青青;

十日卜,②

不得生!

——《后汉书·五行志》

 

【注释】

①千里草——即“董”字。

②十日卜——即“卓”字。 


 


【赏析】

董卓本是一个小官吏的儿子,由于“粗猛有谋”,在镇压羌族人民起义的战争中,不断得到升迁。到汉灵帝时,已成为掌握兵权的大军阀。灵帝死后,他乘机而起,仗势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实际把大权握到自己手中。从此,他依仗权势,无恶不作,残暴狠毒,荒淫无耻。史书上记载他“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虚刑滥罚,睚眦必死”,是一个廉耻丧尽,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当时上至宫廷官僚,下至平民百姓,受他侵害的不计其数。中平年间(184~189年),京都流传一首儿歌,其辞曰:“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摧伤,董逃。”这很可能是一首儿童游戏时的歌谣,“承乐世”之类,大概是单人连唱的,而“董逃”则可能是众口合唱,本来不一定有什么实指之意。但董卓心中有鬼,听了这首儿歌,便认为是针对他来的,下令禁绝,传唱者被杀的数以千计,同时又下令把儿歌中的“董逃”改为“董安”。可见其残暴和愚蠢之一斑。由于他权重势大,连傀儡皇帝也奈何他不得。后来还是王允用美人计,离间吕布,才将他杀死。人们恨之入骨,把他肥胖的身躯用来点“灯”,然后焚尸扬灰。据说由于他脂膏肥厚,“灯火”竟燃了三天三夜。当他的死讯传出去时,“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后汉书》第2332)

这首童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人民诅咒董卓早死的迫切愿望,与古代劳动人民诅咒暴君夏桀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是一脉相承的,感情色彩十分强烈。在结构上,它采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并和谜语结合起来,也恰到好处。“千里草,何青青”,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既暗指董卓的姓氏,又比喻他的炙手可热。“十日卜,不得生”,既包含了董卓的名字,又点明了他死期的即将到来。童谣虽也是采用“预言”的形式,但并不给人以宣传宿命论的感觉,而仍有很强的现实感。实际上,这是童谣作者在当时所能采取的一种较好的斗争艺术。以拆字法入童谣,使童谣与谜语结合起来,这首童谣恐怕是现存这类童谣中最早的了。这种方法,也常常为后来的童谣写作者所运用,成了童谣创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今译】

千里的野草啊,是何等的青翠。卜算一下它的命运吧,不过十日,就是它的死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汉灵帝时童谣《董逃》
后汉书志第十三 五行一 貌不恭淫雨服妖鸡祸青眚屋自坏讹言旱谣狼食人
卷七·汉
113志第十三 五行一
中国历史上的熊孩子们 随便唱首儿歌就让一个王朝覆灭
东汉献帝刘协的皇后伏寿—品性高尚的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