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环画的前世今生

        作为极具东方气质的文化载体,连环画深植于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始终延续其不竭的生命力。

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人就曾以“漆棺画”的形式创作出“土伯食蛇”和“羊骑鹤”的连环画雏形。情节虽简单,但故事性较强,为中华民族的连环画情怀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随着绘画技术和文法理论的不断提高,人们创作的“早期连环画”变得更具故事性,同时一批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开始现世,如《孔子见老子》、《伏羲女娲》等。

到了魏晋时期兴盛的连轴画开始具有显著的连环画特点,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后来的连环画在形式上十分相近。

随着佛教的兴盛,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佛教故事画。最具特点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北魏壁画《鹿王本生图》《尸毗王本生故事图》等,就是一组组具有完整情节结构的佛本生故事画。

宋代经济快速发展,市俗文化的得到充足的成长,相应的印刷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带有插图的书本大量出现,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宋嘉祐八年(1063年)刊刻的《列女传》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图,标着着连环画的形式已大致成型。

明清时期,线描的插图大量涌现,这些内容已经成为反映那个时代的最直接的史料。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孔子圣迹图》刻本,就是全本大幅白描的图画。清末,石印技术的发展让图画的印刷更为方便,连环图画这一形式也得到了更大的推广。

真正拿得出手的连环画直到19世纪末才问世。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社做了一件现在看来几乎是伟大的事情:它将石印本《三国志》画册推到世人眼前,并被业界公认为国内现存最早的连环画。从棺材到石印,连环画升级了,之后的演化中还夹杂着中国社会数次历史变革。连环画没有就此倒下,而是在不同时期屡现风华。

  民国时期,叶浅予的《王先生》、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以及连环画“四大名旦”赵宏本、钱笑呆、沈曼云、陈光镒等人的作品蔚为壮观。其中,赵宏本于1940年组织了连环画人联谊会,并协作绘制《嘉定三屠》等宣传反暴政、反侵略的连环画,同时创作出《阿Q正传》《爱迪生》等抽鞭似的作品。

  建国初期之后,连环画开始进阶似的发展,就好像数学中的抛物线,逐步逼近最高点。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王叔晖的《西厢记》、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许荣初的《白求恩在中国》、顾炳鑫与罗盘合作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年》等作品名噪一时。

  这样顺风顺水发展了20多年,到了“文革”期间,连环画的发展遭遇瓶颈。古典题材被彻底摒弃,以阶级斗争为主的“文革题材”成为主流。直到“文革”后,《白光》《白毛女》《药》《水浒》《隋唐演义》等连环画作才陆续涌出。此间,更不乏《地球的红飘带》之类结合文学和绘画,坐在艺术价值前排的连环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刮起“小人书热”,题材广泛,画风多样,高峰期平均每天出版80余种。那时的小人书不仅让青少年痴迷,也是成人的主要文化食粮。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海外动漫作品的大量涌进,连环画逐渐失去了话语权,读者群变窄,出版与发行也逐渐萎缩。尽管创作和出版衰竭,但连环画收藏却悄然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连友”,他们或是那个时代“小人书”的忠实读者,或是80后新青年,大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视角,欣赏着这门艺术。

连环画,从古时走到今朝,承载着岁月带给中华民族的记忆,只要心存一份牵挂,连环画始终有魅力让人稍停脚步,驻足欣赏。

新版工笔彩色连环画《降龙伏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连环画的由来
梁东方:连环画的起源与诞生
沈显琦:情有独钟连环画
一位几乎包揽国内外绘本大奖的画家,是如何创作的?| 朱成梁
刘继卣《春秋故事》插图欣赏
任伯言八十年代插图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