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百九十五首《五日观妓》(万楚)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古风泊客一席谈】

  五日观妓

     【中唐·万楚·七言律诗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拼音版:

xī shī màn dào huàn chūn shā ,bì yù jīn shí dòu lì huá 。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méi dài duó jiāng xuān cǎo sè ,hóng qún dù shā shí liú huā 。
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xīn gē yī qǔ lìng rén yàn ,zuì wǔ shuāng móu liǎn bìn xié 。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shuí dào wǔ sī néng xù mìng ,què lìng jīn rì sǐ jun1 jiā 。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作品介绍]


《五日观妓》是唐代诗人万楚的诗作。此诗主要是写端午节观看乐伎表演,首联从侧面以历史著名美人作比,烘托渲染;颔联与颈联正面描绘乐伎的容颜、服饰、歌声和舞姿;尾联写乐伎摄魂夺魄的魅力。全诗写得景真情真,思想性虽然不高,却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颔联二句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个性,堪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注释]


⑴五日: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妓:乐伎。
⑵西施:春秋时越过绝色美女。谩(màn)道:空说或莫说的意思。浣(huàn):洗。春纱:生丝织成的薄纱。
⑶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宠爱的美妾,出身微贱,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说。这里用以借指乐伎。丽华:美人名。古代名叫“丽华”的美人有两个,一个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另一个是张丽华,南朝陈后主的妃子。一说丽华即“华丽”之意。
⑷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夺将(jiāng):从……夺得。萱(xuān)草: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亦称“忘忧草”。
⑸红裙:红色裙子,亦指美女。妒杀:让……嫉妒而死。
⑹艳:即艳羡。
⑺双眸(móu):两颗眼珠。敛:收束,这里指拢发的动作。
⑻五丝:即五色丝,又叫“五色缕”“长命缕”“续命缕”。端午时人们以彩色丝线缠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寿。
⑼君家:设宴的主人家。

  [译文]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纱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丽华。

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她善唱新歌,甜润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艳羡不已;她醉而起舞,双眸含情,云鬓微乱,娇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摇。

谁说那端午节避邪的五色丝线能救人性命,现在我的魂魄已被这位乐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作者介绍]

万楚,唐诗人。开元年间登进士及第。沉迹下僚,后退居颍水之滨。与李颀友善。清沈德潜谓其《骢马》诗“几可追步老杜”(《唐诗别裁集》)。《国秀集》选其诗三首,《全唐诗》存其诗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李颀集》卷上、《唐诗纪事》卷二0。
赏析

此诗作者万楚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诗当作于盛唐时期,但其具体的创作年份难以考证。从诗题可知,此诗是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看乐伎表演的。在唐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龙舟竞渡、吃粽子、饮蒲酒、彩丝缠臂、艾蒿插门等,也有在这一天呼朋唤友、宴饮取乐的。此诗即是写朋友间宴饮取乐的作品。

文学赏析

唐诗中,固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写上层士大夫宴饮、赠妓之作。这类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艺术上却偶尔有可取之处。万楚的《五日观妓》,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篇诗作。
此诗首先写乐伎的美妙动人。“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一落笔便别有风情。在越溪边浣纱的西施,是古来公认的美女。诗人刚刚提到西施,又用“谩道”二字将她撇过一边。这样,既触发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联想,又顺势转到了眼前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说而故作迂曲。诗人让西施、碧玉、丽华三个美女一路上迤逦行来,借传统形象比拟所要描写的对象,省却了许多笔墨,却使描写对象轻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两句采用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夸张而兼拟人的表现方法。上句用了表示动作的“夺将”,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杀”,从而分别赋予眉黛、萱草、红裙、榴花以生命,极尽对眉黛、红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诗人眼前景物。况端午时节,萱草正绿,榴花正红,又都切合所写时令。随手拈来,为美人写照,既见巧思,又极自然。
写罢形貌之后,又接写歌舞:“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写出观赏者对乐伎的艳羡,并点出“双眸”,更使乐伎形象光彩照人,充分渲染了其勾魂摄魄的力量。
以上四句对乐伎的描绘,从对形貌的静态描绘开始,进而在动态中加以刻画,写她的歌舞。一静一动,由形及神,展示了乐伎的色艺俱佳。
最后诗人深情激动地说:“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死君家”与“彩丝线”密切关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见出诗人动情之深。
此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秾艳流丽,光彩照人,是以诗写人的成功之作。特别“眉黛”二句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个性,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名家点评

《唐诗广选》:王元美曰:中联真婉丽,有梁陈韵致。结语宋人所不能作,然亦不肯作。于鳞严刻、收此,吾所不解。又“西施”句与“五日”无干,“碧玉今时斗丽华”又不相比。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李维桢曰:开山破险,振拔一时,“夺将”“妒杀”甚奇。周敬曰:通篇就观妓发挥,鲜艳古劲。结用五日事,巧切有情。蒋一葵曰:“敛鬓斜”对法不同。结用事得趣,苟非狂客不能有此风调。周珽曰:善描善谑,狂而欲死,亦趣人也。然丝能续命,适以伤身,妆服歌舞,真伐性之斧,人何多中其饵乎?此诗别有讽刺。王元美谓西施浣纱与“五日”无干,“碧玉”“丽华”又不相比,余玩“谩道”“今时”四字,必非无指。唐仲言云“于鳞取其高华耳”,似也,但谓“刺明皇贵妃时事”,而自恐失之凿。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眉黛、裙红、萱草、榴花,写得妓与“五日”交光连辉,欲离欲合。五丝续命者,恰用“五日”事翮成妙结。宋人不是不肯作,直是不能作也。
《唐七律选》:千秋绝艳语,却不泛下,故妙(“红裙妒杀”句下)。“双眸”二字插入无理,然故有初唐生塞之气(“醉舞双眸”句下)。虽涉轻薄,然绾合相联处,直是《子夜》快笔,不知者以无赖弇语目之,谬矣。元、长后刘、白俳调全仿此。
《春酒堂诗话》:此诗无不视为拱璧、何也?“夺将”“妒杀”,开后人多少俗调!末结竟似弋阳场上曲矣。唐人俗诗甚多,不胜枚举,独举此者,以诸家所赞羡者也。
《此木轩论诗汇编》:此等诗更无深意。看六朝人此类甚多,凡强为之说者,皆缘不识诗之源流故也。既自误,又以惑后生,岂不可恨!万之倾倒于此妓,何若此之甚?然固非诗之所禁也。“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岂非良箴?然入诗,则煞风景矣。
《近体秋阳》:容与跌宕,自是盛朝之文。

佚名

赏析

唐诗中,固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写上层士大夫宴饮、赠妓之作。这类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艺术上却偶尔有可取之处。万楚的《五日观妓》,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篇诗作。
从诗题可知,这首诗是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看乐伎表演的。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龙舟竞渡,吃粽子,饮蒲酒,彩丝缠臂,艾蒿插门等,也有在这一天呼朋唤友,宴饮取乐的。
诗首先写乐伎的美妙动人。“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一落笔便别有风情。“谩道”是空说或莫说的意思。在越溪边浣纱的西施,是古来公认的美女。诗人刚刚提到西施,又用“谩道”二字将她撇过一边。这样,既触发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联想,又顺势转到了眼前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说而故作迂曲。“碧玉”是汝南王宠爱的美妾,出身微贱,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这里用以借指地位低下的乐伎。古代名叫“丽华”的美人有两个,一个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另一个是张丽华,南朝陈后主的妃子。“碧玉”句是说,如今眼前这位美女“碧玉”,正可以与丽华争艳比美。诗人让西施、碧玉、丽华三个美女一路上迤逦行来,借传统形象比拟所要描写的对象,省却了许多笔墨,却使描写对象轻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两句采用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夸张而兼拟人的表现方法:看那美人的眉毛绿莹莹的,那是从萱草夺来的颜色;裙子红艳艳的,石榴花见了也不免要妒杀。上句用了表示动作的“夺将”,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杀”,从而分别赋予眉黛、萱草、红裙、榴花以生命,极尽对眉黛、红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诗人眼前景物。况端午时节,萱草正绿,榴花正红,又都切合所写时令。随手拈来,为美人写照,既见巧思,又极自然。

写罢形貌之后,又接写歌舞:“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听了她唱的一曲新歌,就越发艳羡她的美色。再看她的舞姿:拢一拢倾斜了的鬓发,两眼秋水盈盈,真有勾魂摄魄的力量。“敛”,收束,这里指拢发的动作。
以上四句对乐伎的描绘,从对形貌的静态描绘开始,进而在报考中加以刻画,写她的歌舞。一静一动,由形及神,展示了乐伎的色艺俱佳。末一句点出“双眸”,更使形象光彩照人。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五丝”,即“五色丝”,又叫“五色缕”、“长命缕”、“续命缕”。端午时人们以彩色丝线缠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寿。“君家”,设宴的主人家。诗人深情激动地说:谁说臂上缠上五色丝线就能长命呢?眼看我今天就要死在您家里了!“死君家”与“彩丝线”密切关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见出诗人动情之深。
此诗写得景真情真,特别“眉黛”二句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个性,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佚名

赏析

这是一首颇有可取之处的反映上层士大夫观看乐伎表演的诗作。端午节在唐时是个颇为隆重的节日。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蒲酒、艾蒿插门、彩丝缠臂、观乐伎表演等节目。本诗就是描写上层贵族士大夫在这一天呼朋唤友、宴饮取乐中观看乐伎表演的情景。 
        首联写乐伎的美丽动人。诗人让西施、碧玉、张丽华三个美女一路上迤逦行来,借传统形象比拟眼前轻歌曼舞的乐伎,省却了许多笔墨,却使描写对象即眼前的乐伎轻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乐伎究竟有多美呢?在越溪边浣纱的西施是古来公认的美女。诗人刚刚提到西施,马上又用 “谩道” 二字将其撇在一边。这样,既触发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联想,又顺势转到了眼前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说而故作迂曲: 眼前的这位 “碧玉”,正可以与张丽华争艳比美呢!
        颔联采用十分独特的夸张兼拟人的表现手法具体描写眼前这位乐伎的面容和衣饰: 美人的眉毛呈墨绿色,那是从萱草那里夺来的颜色; 美人的裙子呈火红色,石榴花见了也不免要忌妒而死。上句用了表示动作的 “夺将” 二字,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杀” 二字,从而分别赋予了眉黛、萱草、红裙、榴花以生命,极尽对黛眉、红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眼前景物,况端午时节,萱草正绿、榴花正红,又都切合诗题中的端午时令。诗人将其随手拈来为美人写照,既见巧思,又极自然。 
        颈联抓住动作形态进一步描绘眼前美人阿娜多姿的歌舞: 听了她舒展歌喉所唱的一曲新歌,就越发觉得她的美色令人艳羡; 她即使伸手拢一拢倾斜了的鬓发云结,眨一眨秋水盈盈的双眼,也具有勾魂摄魄的力量。 
        尾联是诗人在进一步观察美人的修饰时发出的感慨。他激动地说: 我的手臂缠了彩丝的。谁说缠上五色彩丝线就能长命百岁呢?我已经知道今天我就要死在你这个设宴招伎的主人家里了! “死君家” 与 “彩丝线” 密切关合,奇巧而自然,充分显见出诗人动情之深; 而 “死君家” 写动情之深,又是极含蓄而委婉。 
        全诗写得景真情真。特别是颔联和颈联,从对美人形貌的静态描写开始,进而在动态中加以刻画。一静一动,由形及神,展示了乐伎的色艺俱佳。尾句更点出 “双眸”,更使美人形象光彩照人。特别是颔联表现手法独特,极富艺术个性,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佚名

赏析

这是一首艺术上较好的写社会最底层的歌妓的诗歌。诗作于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乐伎表演的时候,结构、技法都比较独特。
诗的前一联二句,一连用了历史上的西施、碧玉、丽华三位有名的美人比喻歌伎之美丽;末联则写诗人观看过歌伎表演之后,动情得要死在主人家了。中间二联则极写歌伎之美丽动人。西施,是越溪边浣纱的美女,是历来为人们所公认的,而诗人却用“谩道”二字,将她撇到一边;碧玉,是汝南王的美妾,出身微贱,南朝民歌《碧玉歌》说她是“碧玉小家女”,成为后世“小家碧玉”成语的来源;丽华,也是古代美女,其人有两个:一个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一个是南朝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诗人一连用三个美女,比拟所见到的歌伎,给读者造成了十分丰富的想象,她的艳容比历史上所有的美女还要美丽动人。到底如何美丽?二联描写歌伎的美貌: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一连用了两个拟人化的比喻:她细长的双眉毛茸茸的,要“夺过” (胜过)那美丽的萱草,即所谓浓眉大眼;红艳艳的裙子,石榴花见了也会妒杀。由于表现独特,成为千古名句。三联描写歌伎的舞姿:听一曲新歌十分“艳”羡她的美姿,看她的舞姿则更令人陶“醉”,拢一拢倾斜的鬓发,双目盈盈,醉人心魄。四句由形到神,由歌到舞,色艺俱佳,光彩照人!于是,末联写诗人的感受:谁说臂上缠上五色丝线就能长命呢?眼看我就要乐死在先生家里了!彩丝缠臂是端午节的习俗,“五丝”即五色丝,也叫“续命缕”,俗说端午节系在手腕上可延年益寿。“彩丝线”与“死君家”既绾合时令,又搭配奇巧自然,足见诗人动情之深。
佚名


《五日观妓》   [中唐·万楚·七言律诗]


西施谩(màn)道浣(huàn)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纱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丽华。
西施:春秋时越国绝色美女。谩道:空说或莫说的意思。浣:洗。春纱:生丝织成的薄纱。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宠爱的美妾,出身微贱。这里用以借指乐伎。丽华:美人名。一说丽华即“华丽”之意。
眉黛夺将(jiāng)萱(xuān)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夺将:从……夺得。萱草: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亦称“忘忧草”。红裙:红色裙子,亦指美女。妒杀:让……嫉妒而死。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móu)敛(liǎn)鬓(bìn)斜。 
她善唱新歌,甜润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艳羡不已;她醉而起舞,双眸含情,云鬓微乱,娇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摇。
艳:即艳羡。双眸:两颗眼珠。敛:收束,这里指拢发的动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谁说那端午节避邪的五色丝线能救人性命,现在我的魂魄已被这位乐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五丝:即五色丝,又叫“五色缕”“长命缕”“续命缕”。端午时人们以彩色丝线缠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寿。君家:设宴的主人家。


《五日观妓》,顾名思义,本诗作于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乐伎表演的时候。五日即农历五月五日的简称,即端午节。在这一天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蒲酒、艾蒿插门、彩丝缠臂、观乐伎表演等节目。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纱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丽华。
西施:当然是春秋时越国的那个绝色美女西施。碧玉:原指东汉汝南王的宠姬,出身低微,南朝民歌《碧玉歌》说她是“碧玉小家女”,成为后世“小家碧玉”成语的来源。这里用以借指地位低下的乐伎。丽华:本指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其父兄皆是木匠。这里用以借指另一个乐伎。
谩道:空说或莫说的意思。浣:洗。春纱:生丝织成的薄纱。

首联一连用了历史上的西施、碧玉、丽华三位有名的美人比喻歌伎之美丽,但这位歌伎的艳容比历史上所有的美女还要美丽动人。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夺将:从……夺得。萱草: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亦称“忘忧草”。红裙:红色裙子,亦指美女。妒杀:让……嫉妒而死。
颌联对偶,极写歌伎之美丽动人。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她善唱新歌,甜润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艳羡不已;她醉而起舞,双眸含情,云鬓微乱,娇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摇。
艳:即艳羡。双眸:两颗眼珠。敛:收束,这里指拢发的动作。敛鬓斜: 拢一拢倾斜了的鬓发云结。
颈联对偶。歌姬能歌善舞,一举一动皆极有风情,令人(诗人自己)沉醉。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谁说那端午节避邪的五色丝线能救人性命,现在我的魂魄已被这位乐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五丝:即五色丝,又叫“五色缕”“长命缕”“续命缕”。端午时人们以彩色丝线缠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寿。君家:设宴的主人家。

歌姬既美貌非凡,赛过三位历史上有名的美女,又能歌善舞,令诗人沉醉到何种程度?诗人动情得要死在主人家了。

士大夫年代,多养歌姬,客人称赞歌姬,主人家非但不会怪罪(更不会吃醋),而且会极为开心,认为是招待好了客人,还以此为荣。如宋苏轼就曾经将自己的宠姬转送于他人。

《五日观妓》,是唐代诗人万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本诗就是描写上层贵族士大夫在这一天呼朋唤友、宴饮取乐中观看乐伎表演的情景。这首诗思想性不高,但在艺术上却有可取之处。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楚
万楚《五日观妓》“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全诗翻译赏析
石榴裙下无君子,唐代万楚一首诗《五日观妓》写尽风流,文人的辞藻很勾人(文内还有宋代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咏美女诗词1---西施170首①
观唐绝句25 万楚七律骢马好在哪里 为何被沈德潜认为媲美杜甫
唐诗解读——万楚之《五日观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