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诗鉴赏-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注释

①诚斋: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继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居永州,万里力请始见。张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终身服之,并名其书室曰“诚斋”。
②月已清:指月在无云雾的高空。
③鸦青幕:指鸦青色帷幕,形容淡雅。幕,帷幕,这里指天空。
④今宵:今晚。
⑤元:同“原”。粘天:附着天。


赏析

此诗作于庆元四年(1198年),时诗人退居家园。八月十二日,诗人晚居家中,于诚斋望月,一时兴发而作。

杨万里的朋友张镃在《携杨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诗中写道:“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南湖集》卷七)这个评论道出了诚斋诗的主要特点。这首《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就体现了这种特点,很能代表诚斋诗的风格。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诗的首句正是袭用这句俗语的语意。“才近”二字,扣题目的“八月十二”,只差三天,便是中秋,真称得上“近”了。本来每月的望日,月亮都是光明的,而这句俗语突出的是“中秋”,重点在“分外”。分外者,特别之意也,即较之其他月份更要清亮一点。八月十二,虽还未到中秋,但却接近中秋;虽未达到“分外”,却也是“已清”了。这已初步道出了题意。

第二句,进一步写“望”。诗人所望见的是“鸦青幕挂一团冰”。仰望高空,俨如帷幕,色比鸦青,倍觉淡雅。在这淡雅的帷幕之上,悬挂着一轮明月,色泽的优雅、美丽,颇能引人入胜。还不止此,在这里诗人不说“月”而说“一团冰”。团者,圆也;而冰的内涵首先是凉其次是亮,再次是白,这较之“一轮月”不仅更为形象,而且创造出一个既优美又冷清,既光明而又优雅的境界。它不仅给与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能给人以情操的陶冶。

第三句在全诗中是一个转折,是第二句到第四句的一个过渡。“忽然觉得今宵月”,通俗易懂,简直就是一句白话。这种语言,新鲜活泼,是诚斋诗的特点之一。

第四句则说明“忽然觉得”的内容,也就是对“今宵月”的一个遐想。月是历代诗人最喜欢歌咏的景物之一。在诗人的笔下,月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而他们由月所引起的遐想,也是各不相同的。而诗人能独辟蹊径,别有所想,出人意表。诗人想的是这个月亮“元不粘天独自行”。“元”即“原”字,意思的“原来月亮并不是粘在天上而是独自行走的”。夜空片云全无,一轮明月高悬,似乎无所附丽,独自运行。设想新奇,月夜晴空的境界全出。

这不禁使人想到作者的另一首诗,即《晓行望云山》。这诗最后两句是:“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上讲,山是有消长的,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不过升降很慢,是肉眼看不出来的。因此,古人认为山是永久如此,是不会“长”的。然而作者却想到山峰在“长”,这个想法和月亮的“元不粘天独自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奇趣,正是诚斋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能给予读者以清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的思想也活跃起来。

总之,这首小诗,既创造出优美的境界,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又出以新奇的遐想,启迪着读者的思路;而那种通俗的语言,虽然传统的诗家,视为“鄙俗”,却使读者感到新鲜活泼。


名家点评

陈衍《宋诗精华录》:“此写出极明之月也。”

萧东海《宋代吉安名家诗词文选》:“月是历代诗人最喜欢歌咏的景物之一。杨万里的咏月诗,不但数量多,而且往往千姿百态、遐想独出。这一首乃其代表作之一。诗的前半写月的清亮冰洁,用“才近中秋”鸦青天幕以作陪衬;后半则突发奇想似地突出明月的无所附丽、独自运行。诗歌以新奇的设想创造出一种优美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的启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万里小诗《夏夜追凉》,真是心静自然凉吗?
一首很冷门的宋诗,只有28个字,却写尽了夏季的炎热和清凉
王建中秋月夜与好友欢聚,写下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末二句惊艳世人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全诗赏析
【日积一美】望月怀远
情寄纳兰词:19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