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钱的启蒙
曾有专家问中学生:粮食从哪里来?答:超市。肉从哪里来?答:超市。钱从哪里来?答:父母口袋。父母的钱哪里来?答:单位、公司。再问:为什么?无人回答。
教育方式阻断了孩子们的认知链带。没有人告诉孩子们猪肉来自养猪场,来自养殖户,来自饲料。青菜来自土地。父母的钱来自劳动。
孩子们约略
知道父母的钱是辛苦赚来的,却没有思考过,家长也没把它当作教育话题。严格说,除了上海人、潮汕人和温州人,中国家庭很少有人对孩子进行正规的财富教育。
中国式的财富教育大多着眼于物,也可叫作俭的教育,而不是流通与货币的教育。珍惜一粥一饭也罢,攒钱买田也罢,学手艺做工也罢,都诉之于物。种田有田在,造屋有屋在,养猪盼望肥猪满圈。钱,那是藏在隐秘之处难见天日的东西。
家长很少向孩子指出钱的如下特征:
一、人间性:无论种族出身、性别长幼,人人可以赚到钱;二、增值性:钱可以生钱;三、资本性:钱还能产生规模、力量和权力;四、数学性:钱可以被统计、被演算、被总结;五、伦理性:数量较大的资金,可以变为善行,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钱的概念是空泛的,百分之九十九的钱集中在国家手里,人们只有少量的生活费。改革开放后,钱是商人的事业,孩子不知钱在钱之外的意义。
在中国式的教育中,钱的事情并不会明目张胆地讲出来。家长只鼓励孩子学习,要求他们漠视其他事情。孩子们终究要到人间生活,而钱是人间最值得探讨的事务之一。
教育不应该离开人间性,包括对钱的启蒙。   (《今晚报》12.17 鲍尔吉·原野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摘自《家庭》2008年11月下半月文:人间的启蒙
孩子随便拿钱,怎么办?
家长的鼓励式教育对孩子来说能有多重要?
孩子的金钱观教育上有这么三派家长,你属于哪一种?
【启蒙教育】1—8岁的孩子,照这个培养就对了!
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