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说家乡起名

  趣说家乡起名

    前一段时间读到家乡作家岳春霞女士的小说《憨七》,《憨七》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更有鲜明的鲁西北家乡特色。里面的名字引起的我的兴趣,现在就说说家乡起名的事吧。



    家乡人一般有三个名字:小名,大名或大号,浑号或外号。

    小名,也可以叫乳名,大都直接注入大人的美好愿望,起个好听的名字保孩子平安。小名的应用很频繁,可以说从小一直会叫到终老。除正常起名外,家乡以前还有比较特殊的几类起名:



    1、过锅底。家乡有个风俗,认为孩子出生后在锅灶内过一趟能保孩子成人,据说是这一过,就等于到阴间一次,以后阎王爷就不找了。从锅灶内过的孩子起名就带“锅”字,锅拉,锅聚,锅带,锅成等;



    2、认一个“硬”物件做干娘。大都认在石头上,如石磨、石滚,石臼(家乡叫地窑子),这样“干娘”会保佑孩子的身体强壮起来,这些孩子名字就带“石”字,如石锁,石成,石保等;



    3起贱名。认为名贱命也贱神不找鬼不缠,贱名长命。这类叫动物的多,大多都叫狗,狗蛋,臭狗,《憨七》里的“狗剩”就属此列等;



    4闯名。关于闯名《憨七》里有精彩的描述,“憨七”就是闯来的。这是家乡很有意思的一种起名方法,认为这样取名能保孩子成人。就是孩子出生的头一天早上,孩子的长辈早起到大街十字路口等着,见的第一个人,给人家说明来意,这个人说的第一句话或字,就是孩子的名字。要能遇到个文化人或明白人,自然能得个好名,然而以前文化人极少,这自然是奇趣百出了。如有个叫“不会”的,据说遇到个结巴,脸憋的通红半天才说“不会”,没办法,只好叫“不会”。更有一人叫“鸡”,据说是遇到一个人爱说口头语“鸡巴”,又紧张,说出口头语后竟说不出其他的话,只好按这个来,完全按口头语又不好听,只好折中叫“鸡”。凡此种种。



这些个起名方式,现在大都不用了。

5、但有一种方式现在还用着,那就是起“猛”名,就是厉害名字,认为厉害名字能起到“镇”的作用,能保护自身不受侵害。村里叫虎叫豹的,也有叫狼的,现在起的更厉害了,如叫钢山,铁炮,听说外村有叫坦克的,有个人给孩子起名到处打听现在什么最厉害,最终选中了叫激光,说再厉害的东西遇到激光就要化成水;



大名也叫大号,按家庭的辈字来起名,是要上家谱的。家乡人对大名很重视,认为名不正言不顺,有个好的名字可以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好运气。



各个家族有各自的辈字,如我们贾姓的辈字是:礼让昌运永,敬修世泽延,庆宪昭令德,基丕广心传。辈字一辈辈排下来,各辈人必须严格遵守,辈字一般排在中间,如民国时期武术大家贾清元,刘邓大军的地下交通员贾清高等“清”为字辈排在中间;也有排在后面的,如上面的“昌”字辈,一般都排在后面。辈字不能变,但另一字可灵活发挥,有一家哥五个分别取名金、银、财、宝、聚。村里都说当爹的起名起的好,当娘的更会生养。



    最有趣的应该是给人起浑号了,家乡叫外号。村里男人几乎人人都有外号,妇女个别也有。平时称呼叫浑号的时候也很多。浑号不知是哪个先叫,慢慢总会流行起来。起外号没有一定的说法,很随意但很形象,有调侃戏谑的成份在里面。



    有以特殊形体特徵来叫的,如三哑巴,二秃子,六指,三结巴等,村里有人因留着“八十毛”都叫他大辫子,头上有个包又行五,就叫他五榔头,腿瘸行二就叫二瘸子,少门牙的就叫老豁,说话声大就喊叫驴,观城有名的“地委”原来是个瘫痪,只能屁股坐在地上“萎”着走,《憨七》里因喘粗气的叫风箱等;



    浑号常与生活习性相关,做木匠的行二都叫他二板,泡豆腐的行三都叫豆腐三,磨香油的叫油二,因从小爱吃白菜,现在孙子五六岁了,村里人依然叫他三白菜等;



    有的外号,听起来很不雅,村里有人叫“三大屌”,原来是解放前家里穷,十几岁还光身子在街上跑,所以叫了这名;前村有个女的叫“大金屄”,却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当时计划生育很严,上吊给绳喝药给瓶,扒房牵牛倾家荡产还得流,自然得罪了不少人,她镶了一嘴的金牙,其实是铜的,一说话满嘴映光,所以得了个这外号,让人到人们对当时政策的不满来;



有的外号从父辈那里排下来,如一老人叫猴,他的四个儿子就成了大猴二猴三猴四猴;有从大哥那里排下来的,哥仨大粪箕子二粪箕子三粪箕子;有的哥几个则叫的很顺嘴,如哥四个分别是大老鸡二气包三橛子四老孬;



家乡人对父祖辈的名字很敬重,当面提长辈的名字是大不不敬,无论大小名都不能提。家乡骂人最厉害就是当面叫长辈的名字。这一点在贾平凹小说里也有体现,大概是家乡多数人从山西迁来保持的风俗吧。这就有了避讳长辈的名字问题。有一人大概是好熬夜的缘故外号叫二干灯,他的家人忌讳“灯”字,把点灯都叫点亮亮,这不免让想起州官放火的事来;有叫外号二疙瘩的,可能是从小爱喝疙瘩吧,疙瘩就是疙瘩面汤,家乡人常喝的汤食,他家人就避“疙瘩”,拌疙瘩叫拌“嘟嗦”;还有一人大名叫东疆,人送外号姜芽子,家人就把平常吃的姜叫“辣辣”等。



说起家乡的名子,想起了家乡的人,这名字里也有乡愁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寨记忆:为什么它能让我千里迢迢的赶回来但又迫不及待地想走出去?
花名册
康熙给儿孙名字定字辈
五华布美刘氏廿一世献璋公后裔“汉”字辈名字录
炒名字难道炒到“天”字辈了?
?那些因为某些经历,就被起的搞笑外号,哈哈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