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秦诸子思想的启发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时代,是各家学派林立,思想空前丰富的被后人誉为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前段时间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重温诸子百家的思想,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那些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历史记载,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凡有点社会理想的人都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重新恢复西周时候的社会秩序。经过几天的认真细致的对比,我发现无论是儒家、墨家、道家还是法家,他们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思想对于现代管理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儒家:孔子作为西周没落的贵族后代,他的思想主要是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建立仁爱体系,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子要施行仁政,百姓才会拥戴他,这样天下的秩序才会稳定。事实上孔子,并没有意识到礼崩乐坏的根源是西周建立起来的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分封制已经无法适应几代过后天子与诸侯血缘关系疏远的事实。也即是说,大方向错了,无论提出什么样的管理策略,都将无济于事。后来的孟子进一步的提出了,天子要建立起民贵君轻的思想认识,以德治国。但是孟子可能不知道,作为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天子怎么能够允许自己的地位比平民还低,哪怕是嘴上说说也不行。作为管理者,天然的权威感可能会让他们迷失自我,听不进去别人善意的提醒。荀子则认为,只靠道德已经无法挽回善治的局面,哪怕是天子肯放下身段,平民也会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地位的提升。就像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巴黎市民,短暂的看到了幸福生活即将来临的希望,而当希望破灭的那一刻,就把所有的怨恨都集中到了国家的最高管理者身上,路易十六就这样的被斩杀在断头台上。所以今天回过头来看两千多年前荀子提出的国家治理要德法并施的思想,真的很了不起,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管理上的进步。只不过当时的形势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富国强兵,就能够在诸侯纷争中脱颖而出。德法并施可能会是很好的治国管理策略,但时间周期依然很长。后来的荀子的学生韩非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进一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概念,创立了法家学派。

法家:战国时期出现的法家学派,可以说是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再创新。因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看到了人性的弱点,认为只有通过严苛的法律,才能规避人本身的弱点,才能够实现善治的目的。事实上,战国后期的秦国,采用了法家思想后,的确在短时间里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到了秦皇嬴政的时候,统一了全国。但是有一点,只有严苛的法律,没有仁慈的道德感化建立起来的国家只会是昙花一现,秦朝二世而亡就是例证。

墨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因为他出身平民阶级,因此他主张平等观念。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兼相爱的关系,反对互相攻击,在那个时代,各个诸侯国并不认可他的观点,认为他的观点太过于理想,然而普通的平民阶级的信徒却很多,因为墨子给予了他们希望,于是由一群平民组成的墨者集团产生了。但是墨子很多思想经不起推敲,比如他口口声声说兼爱,人性决定了这很难实现。他希望人人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所谓的“民主”是需要条件的,纵观人类历史,全民民主的实践只在同时期的雅典城邦中得到短暂实现。民主太理想,所以他自己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尚同”的主张,所谓的“尚同”实际上就是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的指示,平民无条件服从君主的安排。所以墨子实际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到独裁统治过渡的思想家,按照他的思想,国家只会走向独裁专制。

道家: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则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现代很多人推崇老子的管理思想,比如 《道德经》第17章中他说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最好的管理者是他明明存在,但是被管理者却不知道他的存在,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不可能被重视,但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道家思想却能愈发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

毫无疑问,春秋战国时代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时代,诸子百家各种思想各种碰撞,很多思想在那个时代并不是显学,但不能阻碍它们对后世的启发。感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离我们太过于久远,现在只能通过阅读书籍去感受那个时代的光辉景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有诸子百家,那百家到底指的是哪百家?
“诸子百家”你是哪一家?
诸子百家是指什么?
回到百家争鸣时代
一个方子抓一味药,实例梳理诸子百家的优劣逻辑
道家是逆反思想?墨家是夏代作风?农家是?你不知道的诸子百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