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分裂症 逾半源於基因突變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報告說,精神分裂症並不是一種純粹的遺傳性疾病,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因源於自身基因突變,而不是遺傳。

深圳特區報報導,在研究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直系親屬和健康人的基因進行了分析對比。研究報告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負責這項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瑪麗亞·卡拉伊戈在15年前就發現,有一種非常罕見的基因突變可導致精神分裂症。隨著基因檢測技術進步,目前卡拉伊戈已經把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基因突變種類增至40種。

研究人員稱,找到這些基因突變,改變了人們對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認識。

头壳坏去?青春期孩子不可理喻

美国研究人员说,青春期孩子会有怪异或叛逆行为,大概是因为脑子坏了。

  耶鲁大学的卡夫曼教授说,他们拿老鼠做实验发现,青春期脑部「神经新生」受阻的老鼠,会有反社会行为。长大后不愿意跟其他老鼠交往,甚至不把老鼠当成自己的同类。

  严重的话,「神经再生」受阻还会引发精神方面的疾病,譬如精神分裂。

  「神经再生」是脑部某些区域,在出生以后会有新细胞产生的过程。通常在孩提和青春期,再生速度较快。

精神病治療 修復失調腦功能
 
案例一

高先生/35歲

早年出國深造時發現罹患精神疾病,回國後父母讓他接受民俗療法,沒有就醫。

幾年下來,高先生愈來愈少與人說話,常一個人躲在頂樓,神秘兮兮地說有人害他,隨身攜帶刀械自衛,住家環境也亂七八糟,澡不洗、鬍不刮。

高先生不吵不鬧,日子也還過得下去。父母每日傷心難過地上樓送飯遞茶。

案例二

林先生/45歲

深夜在火車站遊蕩,衣著髒汙,喃喃自語,經民眾報警後送醫。

原來林先生年輕時患精神分裂症,但父親拒絕讓他接受治療,堅持讓已住院治療的林先生出院,從此未再返診。

現在他再度住院,生活功能極度退化。社工發現林先生的父親幾個月前過世,再也照顧不了獨子,林先生便成了遊民。

案例三

陳女士/40歲

長期在街頭餐風露宿,因幻聽而情緒失控大叫,被送來急診。

經過治療,陳女士的急性精神病症狀獲得控制,且住院期間由社工協助,找到失散多年的姊姊。

雖然姊姊無法供給陳女士所有日常開銷,但可定期帶她就醫回診,給予親情支持。

●精神病經過治療,病情是可以控制的,但許多人對精神疾病仍有刻板印象,造成很多患者未接受治療,他們被鄰里形容成「不定時炸彈」,甚至偶爾鬧上新聞版面。

精神疾病源自於大腦構造,影響思考,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徵就是,「不知道自己生病了!」深受症狀干擾生活的患者,此時失去求救的能力,看起來就像拒絕治療或不願意規則服藥,此時,親屬、家人應協助患者就醫評估。

以精神分裂症為例,病因之一是腦部多巴胺分泌過多,造成種種症狀,藉由藥物降低多巴胺分泌,減少精神病症狀強度。道理就好比血壓過高,藉由藥物讓血壓降低,既然民眾可接受長期用藥控制血壓,那民眾也應該了解,精神病藥物的功能就是改善大腦功能。

若患者能接受穩定治療,不單患者本身能提升健康、減少失能,親屬也能減少長期照顧的身心壓力,鄰里也能更為和睦安全。

(劉貞柏/台灣竹東榮民醫院精神科醫師)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特徵 (請製表)

A.症狀:以下五項症狀具兩個以上,至少持續一個月。

1.妄想(特別是奇異內容的妄想)。

2.幻聽(特別是批評性或對談性的聽幻覺)。

3.混亂的言語(語無倫次,脫離現實的言談等)。

4.有混亂或僵直行為。

5.負向症狀:如表情平淡、思考或語言貧乏、、生活退縮或無意志力。

B.社會職業功能失常:

工作、人際關係或自我照顧功能顯著降低。

C.持續時間:

至少六個月,其中至少一個月符合A之標準。

D.排除情感性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疾患。

E.排除症狀與藥物及內科疾病有關。

F.自閉症等疾患,當幻聽或妄想顯著持續1個月以上,才符合診斷。
精神分裂症內心的隔離島
好萊塢電影「隔離島」中,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飾演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嚴重缺乏精神病識感,有嚴重聽幻覺和妄想,結局讓人感傷。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院長邱南英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太可能自行痊癒,一定要服用藥物及配合心理、社會介入處置,來治療病狀。

少部分男生在念書、當兵時,精神狀態突然出問題,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家人常認為,可能是被老鳥欺負或是被學長霸凌,壓力過於沈重,甚至還有人以為是中邪,遭鬼魅纏身而產生精神病的表徵。

邱南英表示,精神分裂症的罹病原因有身體、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其他如遺傳因子、母親懷孕時子宮受感染,或是小時頭部受撞擊等,均可能是發病的因素。精神分裂症的盛行率約1%,好發年齡為10至20來歲,這時外界壓力可能成為導火線,患者開始出現妄想、幻覺、怪異言行、脫離現實等症狀,以及面無表情、無動機、社會退縮、被動、懶散…等負性症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其他症狀,還包括缺乏自信、憂鬱、焦慮、失眠、認知功能退化,嚴重時還會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

由於大多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病識感,遵從醫師指示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就是一大挑戰。加上過去傳統治療藥物副作用較明顯,包括手抖、僵硬、行動遲緩、流口水、面無表情、增加體重、體型變胖,都是患者不肯持續用藥的主因之一。

治療方面,邱南英指出,1950年代開始有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藥物,直到1980年代,研發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但有些患者服用傳統藥物時,容易出現錐體外徑副作用,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大幅降低上述副作用,有不錯的療效,加上心理、社會介入處置,病患可以從很糟的狀態,改善回歸穩定生活,甚至有些病人可以重新回到校園、職場,改善生活品質,重新找回人生的目標和希望。

另外,患者還需要心理治療及社會支持系統等多方面的介入,家屬的支持與配合也很重要。邱南英提醒,患者剛發病時,家人就應積極面對,掌握治療的黃金時期,務必陪同就醫,了解疾病並探詢相關資源,因為這類精神疾病不太可能會自行改善,一定要接受治療,才有可能痊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理钟失调可能令你患上精神分裂症
中国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精神分裂症“完全缓解”标准出炉
抑郁症和精神病的区别
杭州精神分裂症发病率
说说那让人害怕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