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知識
 
保肝 熟記七要訣
●在中醫的觀點,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和「疏泄」。如果肝功能不好,可依臨床症狀,來判斷其受損程度。中醫師建議,情緒管理、均衡飲食、規律生活,以及養成定期的運動習慣,是保護肝臟的不二法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在中醫的角度,認為「肝藏血,主疏泄」,肝在夜晚能貯藏人體血液,到隔天活動時,肝血將會運送到全身,供給各組織部位。

★肝病 臨床三階段

林在裕說,肝有疏通及宣泄作用,如果肝的疏通調節功能做不好,就會「不通則痛」,人就會容易產生肩膀、全身關節痠痛的情形。中醫對於肝受損病程,林在裕說,可依臨床三階段表現——肝鬱氣滯、肝鬱化火、肝陽上亢,來區分程度輕重。

1.肝鬱氣滯

最初是肝鬱氣滯,比如在這段時間,人會精神抑鬱、喜歡嘆息,胸悶胸痛、乳房脹痛、大便不通暢,女性月經失調等症狀。

2.肝鬱化火

接下來,更嚴重會有肝鬱化火現象,這時人會口乾舌燥、眼睛布滿血絲,早上起床時眼屎多;此外,也容易便秘、排尿顏色較黃。

3.肝陽上亢

到肝陽上亢階段,在臨床上的表現是頭暈、頭痛、耳鳴,甚至患者有血壓飆高的情形。

★保肝 平日就要做

在中醫的角度,林在裕提醒民眾平常保養肝臟的方式,應做到以下幾點:

1.穩定情緒

中醫認為「怒則傷肝」,所以首先情緒要平穩。他說,人在情緒不穩定時,身體的氣開始凝結,之後血液循環變差,氣血的運行異常,接著產生一連串病變,例如:易疲倦、肩膀及關節痠痛。 保持情緒的安定,不煩躁。

2.節制飲食

林在裕指出,燒烤、油炸、辛辣、刺激等食物,是引起肝火的原因,盡量減少食用。

3.避免飲酒

中醫認為「酒」屬於濕熱食物,長期喝酒的人,心情會提不起勁,手腳沉重,而且過度飲酒傷肝,造成肝炎、甚至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 夏天很多人喜歡喝啤酒,認為清涼解暑。但中醫學認為,“酒為火熱之食,損傷肝陰”。無論啤酒如何冰鎮,夏天飲用都如同“火上澆油”,不少患者就是因為過度飲酒導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直至肝硬化;

4.少食冰涼

常喝冰水,肝火會愈來愈旺盛,建議要多改喝溫水。

5.多吃蔬果

多吃天然綠色青菜和水果,對於消火氣有很大幫助。

6.早睡早起

要有規律的生活,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晚上11點至淩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應讓身體得到休息,若是經常熬夜,肝臟血液就因此耗損、燃燒,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長期易有掉髮、生白髮的情形。 晚上要盡量減少夜生活,保證8小時睡眠。
中午有可能的話,要午睡半小時到一小時。

7.規律運動

保持運動習慣,培養具持久性的運動,例如:快走、游泳、練氣功、作瑜伽等,可以增加身體氣血循環、新陳代謝,讓肝功能保持良好狀態,對於體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養肝食材 芝麻開門

對於護肝的中藥食材,營養師謝蕙菁說,芝麻、五味子、丹參、冬蟲夏草、甘草等中藥材,都具有保護肝臟功效。

她說,芝麻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芝麻的成分50%雖含有油脂類,但另50%內含蛋白質、礦物質、微生素,以及芝麻木質酚,也就是俗稱的芝麻素。經科學鑑定,芝麻素具有抗氧化、保肝、控制血壓功能。

她表示,五味子具有甘、酸、辛、苦、鹹五味,本身是中藥材,主成分五味子素B、木質酚類,具有排毒、抗氧化作用,對於保護肝臟也有很好的效果。

現代人忙碌,較沒有空去購買、燉煮中藥材,她建議可透過政府健康食品認證的把關,選購一些護肝的保健品。

★保肝冷笑話

有位B型肝炎帶原者一臉憔悴去看病,說:「最近睡不好,輾轉難眠!」

醫師:「失眠?本來沒這問題啊!」

「我一向12時睡覺,但老婆大人聽中醫說,晚上11時到3時是養肝良辰,所以10時點前就把我按在床上,要我好好養肝啊!」(

迷信保肝 小心白花錢又害肝
●在網路上搜尋「保肝」,資料多達500多萬筆,但台灣大學醫學院前院長陳定信表示 :「我的肝病辭典裡,沒有『保肝』兩個字,千萬別迷信市面上各種保肝產品。」他說,吃這些東西只會多花錢,還有肝炎病人喝了太多蜆精,痛風反而發作。

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的第一屆「世界肝炎日」,曾任世界肝病學會理事長的陳定信是發起人之一。他說,全球約有3億7500萬人感染B型肝炎,其中數百萬人因此引發肝癌,足見肝病威脅人類健康。去年世衛組織召集各國學者,敲定以發現B肝病毒的澳洲學者巴魯克.布倫伯格(Baruch S. Blumber)生日,7月28日為每年「世界肝炎日」,只可惜他已於今年4月5日病逝。

陳定信表示,推動肝炎防治及B肝疫苗預防接種,下一代終能避免因肝炎衍生肝癌的命運。不過,他強調,不少人仍有錯誤觀念,以為本身帶原或喝酒、熬夜,就需要補充保肝產品。

陳定信說,肝臟本身有修復功能,不需靠食品保護,反而是民眾不要「害肝」就好。例如有人長期酗酒、亂吃藥,卻又尋求保肝食品,根本是捨本逐末;少數病人喝太多蜆精,補充過量蛋白質,痛風反而發作。

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說,臨床經驗顯示,市售保肝片無法對抗B肝或C肝病毒。陳定信和莊萬龍都強調,愛護肝臟,首先不要迷信保肝產品,其次是要知道本身是否有B、C肝帶原,平常少酗酒、熬夜,不吃來路不明的藥物,勿暴飲暴食,才是護肝之道。(

慢性藥+保健品 小心藥物性肝炎
●56歲張女士是C型肝炎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平常愛吃保健食品,近日睡不著,順手拿先生的安眠藥來吃,沒想到隔天全身倦怠、臉色和尿液都變黃,家人趕緊將她送醫,根據病史和抽血等檢查報告,為藥物引起的急性肝炎,若延遲就醫,恐肝衰竭,可能致命。

許多老人就醫科別多,每次看病都拿一大包藥,再加上親朋好友推薦的保健食品,每天吃一大把藥丸子 ,引發藥物性肝炎的風險極高,在門診中十分常見。

藥物性肝炎是肝衰竭重要原因之一,已有超過900種藥物、毒素及草藥,被發現有肝毒害作用;5%的黃疸病例和10%的急性肝炎住院病例與藥物有關。

肝臟是人體毒物代謝中樞,幾乎所有藥物或化學物質都經肝臟轉換後排泄出體外,正常安全劑量不傷肝,一旦服用過量,就對肝臟造成傷害,藥物量愈多,傷害就愈大。

舉例來說,止痛藥服用過量或與酒精等傷肝物質併服,就可能造成肝臟傷害;有些藥物在正常劑量下也會造成某些人的過敏反應,這種反應和藥物劑量無關,對肝臟傷害也難以預測。

臨床常見,肝硬化患者吃了一般劑量安眠藥或鎮定劑後,造成肝昏迷,引發危機。因此,肝炎、肝硬化而使肝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藥物需謹慎小心,必須在醫師指示下服用。

藥物性肝炎好發族群包括:年齡超過50歲、老年人体重不足者、蛋白質高度缺乏者、B型、C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過敏病史及腎功能異常者、酒癮者。

一旦被診斷為藥物性肝炎,患者應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及解毒藥物、持續追蹤肝功能、多休息和高蛋白飲食,如及早發現即刻停藥,通常90%患者在三個月內都可恢復正常。

提醒民眾,用藥前需了解藥品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如有傷肝副作用,必須定期檢測肝功能。需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應定期檢測肝功能,而慢性肝病或腎病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適當減少藥量為宜。(

肝硬化有救了?
● 肝硬化是可逆轉的?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是肝疾三部曲,過去醫界認為,只要到了肝硬化階段,就不可能好轉,但近一年來,西藥和中藥研究都有突破性發展,證實肝硬化有可能治癒。

在西藥方面,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Entecavir)平均六周後,纖維化即出現改善。台灣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簡榮南表示,肝炎患者服用時間超過五年,平均八成七患者肝纖維化指數都下降,甚至纖維化消失,肝硬化可被逆轉。

至於中藥,美國南加大研究團隊動物實驗發現,實驗組老鼠被餵食養肝丸一段時間後,肝臟纖維化、肝硬化症狀皆有明顯改善,證明養肝丸對養護肝臟具有自然治療機制。

雖然肝硬化有可能被治癒,但罹患肝炎者仍應飲食均衡。中醫師李深浦建議,多休息、少熬夜,睡眠一定要夠。平時多採正面思考、少喝酒、多運動,才能避免肝疾惡化。他認為腸胃是保衛肝臟的前哨,有肝疾者不能偏食,飲食應均衡,且注意飲食餐點的溫度,避免飲用冰飲、吃冰品。

另外,肝疾患者會出現精神不濟、思慮不清、極度疲倦等症狀。李深浦解釋,肝疾患者的代謝系統已出了問題,肝臟又與腦有直接關連,所以就會導致精神性問題。(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人人都知道愛肝,但愛它就要了解它,測試一下,你真的了解你的肝嗎?
不怕喊爆肝…最怕猛爆性肝炎
●「我昨晚又爆肝了!」

「你再熬夜,小心爆肝喔!」

「爆肝」儼然成為長期熬夜的代名詞,但爆肝到底是什麼?許多人往往誤以為「爆肝」就是「猛爆性肝炎」。

★定義/爆肝≠猛爆性肝炎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肝膽腸胃科林建宏醫師說,其實「爆肝」只是一般人想像因工作過度、長期熬夜,或是沉迷電腦遊戲而導致生活作息不正常,未讓身體獲得適當休息的一種形容詞,因此所謂的「爆肝」,既不是肝臟爆裂,更不是醫學上所指的「猛爆性肝炎」。

醫師提醒,雖然真要出現「猛爆性肝炎」,並不是一、兩天的勞累壓力就可能造成,但如果本身就是帶原者,習慣天天熬夜、長期處在過度壓力下,又長飲酒應酬,也難保肝臟不會出現激烈的抗議行動。

★症狀/產生黃疸→肝昏迷

林建宏表示,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猛爆性肝炎是一種急性肝炎,當患者一旦開始產生黃疸,即眼睛和皮膚開始呈現黃色,小便呈類似紅茶般的深茶色後,兩周內會開始產生肝昏迷(因肝臟逐漸失去正常功能,阿摩尼亞等體內產生的毒素無法排除,影響到頭腦而造成昏迷)。

★原因/多數亂服草藥

猛爆性肝炎的病例不多,但一旦罹患,病情往往急速惡化,死亡率非常高。林建宏提到,發生猛爆性肝炎的原因很多:

1.服用草藥偏方

這是最常見的猛爆性肝炎原因。不少民眾會買不的明草藥服用,對於原本有肝炎的患者,更容易造成肝臟受損,而演變為猛爆性肝炎。尤其有些藥品或健康食品聲稱可增強免疫力,若不經過專業醫師鑑定隨意服用,病情不但不會改善,反而可能弄巧成拙,最後演變成猛爆性肝炎,得不償失。

2.各型肝炎病變

像是因感染肝炎病毒如A型、B型、C型、D型或E型肝炎,病變而轉成猛爆性肝炎,但這類機率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孕婦感染E型肝炎,會因免疫力改變,使得罹患猛爆性肝炎的機率變得略高。

3.藥物濫用

例如服用過多的止痛藥、肺結核藥物等,也比較容易出現猛爆性肝炎。

★治療/延長換肝時間

林建宏表示,罹患猛爆性肝炎一般會先給予支持性療法,緩解病患的不適症狀,例如「洗肝」,以延長病患等待肝臟移植的時間。

猛爆性肝炎最後一步,仍會走上肝臟移植(換肝)這條路,當肝臟完全失去功能,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爆肝」。以目前來說,猛爆性肝炎依舊是一種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死亡率約七成至八成,甚至更高都有可能,而等待器官移植更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

★預防猛爆性肝炎 草藥別入口

如何預防猛爆性肝炎?林建宏提醒,絕不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且要降低罹患B型、C型等肝炎的可能性。

如果已經是B肝、C肝帶原者,更應定期追蹤治療,B肝已有藥物可以控制病情,C肝的治癒率更高達七至九成。至於A型與E型急性肝炎,若民眾要前往落後國家旅遊或出差,一定要施打疫苗,避免被感染。

另外,如果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止痛藥或肺結核藥物的患者,也要追蹤用藥狀況,避免因用藥過量而造成猛爆性肝炎。

酗酒傷肝 想戒…慢慢來
近日接連數起酒駕傷人事件,引起軒然大波。酗酒不僅可能傷人,也傷害自身。

酒類主要成分是乙醇,多由水果或榖類發酵而成。在人體內的代謝主要由肝臟負責,因此酒喝多了會傷肝。許多飲酒的民眾會說「我每年體檢都有驗肝功能,安啦!」殊不知,長期飲酒過量,還會有酒精中毒、酒精耐受性、酒精戒斷以及酒精性精神病等可怕的併發症。

酒精中毒跟民間所謂「發酒瘋」有些雷同。就是當飲酒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諸多表徵,包括愉悅感、判斷力受損、不受禮儀規範拘束、不適當性行為、攻擊行為、反應遲鈍、步態不穩、咬字不清等。

所謂「借酒壯膽」,其實就是藉酒精中毒的初期症狀,降低自己的理智與道德拘束。但是當過量時,就可能會出現情緒激動、跟別人起爭執,甚至大打出手。

酒精跟安眠鎮定藥物一樣,是作用在人體GABA受體上,在長期的刺激之下,部分民眾可能會產生耐受性(tolerance)。耐受性指原來喝一杯酒就會茫,後來喝三杯才有點醉,導致為了達到相同的飲酒效果,不得不喝更多的量。

所謂的「酒量越來越好」,其實就是已產生耐受性,不少民眾因此沾沾自喜,卻不知道自己已在成癮的不歸路上。

酒精戒斷(withdrawal)的痛苦,使許多飲酒民眾無法戒酒成功,也是酗酒個案常被送來醫院的原因。酒精戒斷指長期飲酒的個案,在突然不喝或少喝的狀況下,接連出現諸多不適,輕微者包括煩躁、手抖,嚴重者可能出現幻覺、癲癇、譫妄,甚至因此致命。

所以,就醫師觀點,戒酒應該要「循序漸進」,逐漸減量,而非一次就斷然不喝,反而有戒斷症狀。

長期大量酗酒,可能會出現幻聽或是被害妄想等症狀,在這些症狀的影響下,暴力、自傷以及破壞是常見後果,此時個案已罹患酒精性精神病。但如果個案計畫性戒酒,理論上不喝酒一個月後,這些精神症狀可逐漸改善;如果已經酗酒太久,也有可能產生永久性精神病症狀。
肝功异常不宜多吃降脂药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特聘专家孙忠实教授近日提醒大家:临床使用降血脂常用药辛伐他汀,要根据患者胆固醇指标和肝功能状况来确定剂量,每天不能超过40毫克;肝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强化降脂。

目前有些医生通过给患者大剂量(如每天80毫克)服用辛伐他汀来“强化”降血脂,使其毒性显现,增加横纹肌溶解等风险;对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这种情况尤为严重。他建议长期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如转氨酶超过正常值4倍以上要立即停用。

另外,辛伐他汀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或高剂量使用可增加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有些患者因同时存在血脂高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而使用这两种药物,服用胺碘酮日剂量不能超过20毫克,如存在此相互作用风险,应考虑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替代。

孙教授还提醒大家,除胺碘酮外,辛伐他汀还不宜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等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否则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 一、我的肝可以替我做什麼?

1.解毒、代謝

2.凝血

3.以上皆是

□ 二、我想好好愛肝,應該做哪些檢查?

1.肝功能檢查、腹部超音波

2.肝穿刺

3.以上皆是

□ 三、膽汁是由哪個器官分泌的?

1.肝 2.膽囊 3.腎

□ 四、沒好好愛肝,會有什麼後遺症?

1.疲倦

2.便便變紅

3.以上皆是

□ 五、愛肝應該要吃什麼?

1.保肝丸

2.牛肉、豬肉

3.清淡蔬果、魚類

□ 六、哪些人是肝病變的高風險族群?

1.肝炎患者

2.有肝癌家族病史

3.以上皆是

■解答

一、3. 肝臟幫消化系統代謝蛋白質與脂質、過濾毒素;肝也製造凝血因子,有助血小板凝血功能。肝功能差除影響代謝,身體也有出血傾向。

二、3. 完整肝功能檢查應包含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抽血檢查可發現肝發炎情況,腹部超音波則判斷肝臟有無纖維化及腫瘤。如果肝炎併發黃疸,醫師會建議做肝穿刺切片。

三、1. 膽汁由肝臟分泌,具有消化脂肪、代謝膽固醇及毒素功能,若肝功能不好,膽汁會分泌不足,影響消化功能。膽囊僅供儲存膽汁。

四、1. 肝功能不好,精神就無法集中,即使睡飽也容易疲倦。此外,因為肝無法分泌膽汁到消化系統中,便便少了膽汁的咖啡色,顏色會變白。

五、3. 沒有東西吃了可以保肝。只要維持天天五種蔬果,不要吃太多動物性蛋白質,以免增加肝臟代謝胺基酸負擔,提高肝昏迷風險。多吃魚、新鮮蔬果有助減輕肝臟負荷。

六、3. B、C型肝炎患者,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人,罹患肝癌機率較高,但並無必然性,不代表一定會得到肝癌。

什麼原因導致的脂肪肝

  大致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長期高脂、高糖飲食,使肝臟脂肪堆積、合成過多。

  (2)長期飲酒,導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而肝內脂肪氧化減少形成脂肪肝。

  (3)長期使用皮質激素的患者,因肥胖並發生脂肪肝。

  (4)因節食減肥,體內動員脂肪參與供能,脂肪到肝臟轉化過程中,因缺少必要營養素,導致脂肪不能完全分解,積聚在肝臟內造成的脂肪肝。

  上面幾種原因都與脂肪代謝有關,或是合成過多,或是氧化過少,總之是脂肪代謝失調造成的,而脂肪代謝失調最終的原因是脂肪攝入過多。就是說,脂肪肝與脂肪攝入過多或脂肪代謝紊亂有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脂肪肝能治愈吗?
四类脂肪肝 易 “变” 肝硬化 (一)
脂肪肝分几个等级
脂肪肝治疗
现代“富贵病”脂肪肝的防治·甘肃日报 数字报刊平台
警惕!容易被很多人忽视的脂肪肝同样会引起肝炎、肝硬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