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生种植技术

精细整地

花生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的疏松、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地块,另外,要选择二年未种花生或其它油料作物的地块,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花生有早中晩熟的若干个品种,生长期100至180天不等,收获期前后相差两个多月,只能靠自己观察掌握。

    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应精耕细耙,达到地面平整,表土疏松,耕深最好保持在30厘米左右。
    一次性底肥施入畦中
花生对磷钾需求量大,要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需氮量少而早,可在底肥中配施适量速效氮肥,一般施优质农家肥3立方/亩,硝酸磷肥6.6公斤/亩,二铵10公斤/亩,硫酸钾6.6公斤/亩,花生生长需要大量的钙素,宜用石灰或石膏26.7公斤/亩。在花生生育后期,为弥补供肥不足,可采用根外追肥,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水溶液一起混合叶面喷施23次。
早春播种前亩施土杂肥30-40担后,进行两犁两耙,平整做畦,要求畦平土碎,土肥相融,畦宽1.67米,沟宽0.33米,畦高20厘米左右,行距0.33米,株距0.26米,播种深度3-4厘米为宜。

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可有效延长花生营养生长期,增加养分积累,达到果多果饱和提早成熟的目的。耕层土温持续5天稳定在15度以上即可播种,露地种植适宜播期在4月中下旬,地膜覆盖可提前到3月中下旬播种。
浸种催芽。先用50℃的温水浸泡1分钟,再用清水泡8~10小时,期间换2次水,待种子全部膨大发胀后过滤,再用清水淘洗2遍,然后装入编织袋中催芽,种子露芽时即可播种。
每穴播种2-3粒,播种深度以1.5寸为宜,土质粘、墒情好的土壤,可适当浅些,砂质土、墒情差的土壤,可适当深些。播种后10-15天花生会陆续出苗,在子叶出土并张开时,或子叶未出土但可见真叶时,要用手指或刀片正对幼苗处将地膜开一十字形小口,引苗出膜,然后在开孔处用细土封严膜口。开孔放苗不宜过晚,尤其要防止阳光强时发生膜内高温烧苗。
 

 
加强田间管理
    1
清棵:清棵蹲苗。花生齐苗时要进行清棵,清棵有几个作用:促使茎枝健壮和二次分枝早生快发;促使有效花增多,结实集中;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旱吸肥能力;减少护根草的危害;减轻蚜虫的危害。
花生结果主要靠第12对侧枝,清棵有利于第12对侧枝发育和基部花芽分化,提高花针的座果率。清棵应在花生出苗达50%后,立即将花生植株周围的土扒开,让子叶完全露出地面。根据调查,清棵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20%左右。

    2
中耕培土:中耕与培土是相互联系的,中耕能够对培土有协助作用。一是能够疏松表土,改善表土层的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和根瘤发育;二是起到缩短果针入土距离,使果针及早入土,并为果针入土的荚果发育形成一个适宜的土层;三是能够清除杂草。
培土的关键在于适时,过早,由于植株较矮,果枝易被土拥起而造成伤害,杂草尚未全部萌发易造成草荒;过晚,则延长后期果针入土时间,对早期荚果发育不利,使幼果、秕果和烂果数量增加。适宜的培土时间是:花生单株盛花期,少数果针已入土,大批果针尚未入土。要做到串沟不伤根、培土不压蔓,有效促进已入土果针的正常发育,并为迎接中上部果针入土创造条件。 

    3
科学浇水及时排涝:在开花下针期,当土壤030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50%时,应及时浇水。在饱果成熟期,当田间持水量低于40%时,也应及时浇水。只有合理灌排水,才能保根保叶,防止烂果或发芽,提高花生座果率和饱果率,以保优质高产。
及时浇水排涝 俗话说“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就是说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地皮要保持“见干见湿”。盛花期至饱果期若降雨过多或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就会因土壤缺氧影响根系或荚果发育,造成大量烂果。此期受涝,花生烂果率增加,平均减产30%左右。所以,对易涝地块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做到小雨不内涝,大雨不成灾。 
    4
合理化控:基肥不足或苗势较弱的地块,应每亩追尿素7.5~1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有利于花齐果多、确保高产。    
缺氮地块花生心叶叶片浅黄而小、叶脉失绿,应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若缺磷,则植株发育不良,叶片呈蓝绿色且向上卷曲,可亩追磷酸二铵7.5~10公斤,并每亩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缺钾则叶片呈深绿色,边缘干枯,应亩追硫酸钾10~15公斤或草木灰50~100公斤;缺钙植株生长缓慢,空壳率高,应亩追生石灰40~50公斤,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5 病虫害防治:在花生病虫防治上应防重于治。播种前结合整地,撒3%辛硫磷每亩2公斤3%的钾拌磷颗粒剂每亩4公斤,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发生蚜虫、红蜘蛛时,可用40%的氧化乐果6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3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洒5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隔15天喷药1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治叶斑病。
中后期要“三防”
防茎叶徒长 踩秧:在花生旺长期,选择晴天,人为将花生秧踩倒,尤其应踩到主茎,缩短果针与地面的距离,达到控秧促根,控上促下的目的。喷激素:当花生主茎高在35~40厘米,日生长量超过1厘米时,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5克,对水3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也可每亩用缩节胺10克,对水50公斤叶面喷施。 

        防早衰 从结荚后期开始,出现早衰现象时,应根据花生长势,进行叶面喷肥。如果早衰严重,每亩应喷1%~2%的尿素溶液和2%~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75~100公斤,每隔7天喷1次,连喷两次。 提高荚果饱满度。 

        
        防杂草 花生生长的中后期由于温度高,雨水多,容易滋生杂草,据调查,有许多农民误认为后期杂草对花生生长影响不大,任其生长。实际上杂草尤其是护根草严重影响其通风透光,并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花生荚果饱满。 
 
适时收获
    
当花生上部果枝叶片变黄,中部叶片大部分已经脱落,果壳网纹清晰,剥开荚果后,果壳内海绵层有黑色光泽,籽粒饱满,种皮红润,饱果率达85%时,表明花生已经成熟,必须及时收获,收获过早过晚都会降低品质及产量。
 
 花生的适时收获与留种技巧
 掌握好花生的适宜收获期对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关系极大。在收获花生的同时,要注意选留好种子,以保证来年夺得花生丰产。现就花生的适宜收获期和留种技巧介绍如下:

  一、适时收获。收获前15天左右中耕一次,9月下旬初霜到来前及时收获,或初霜过后第二次霜到来4天前进行收获。特别注意!严防初霜打果。收获后应在大田就地分散晾晒7~10天,3天时翻动茎棵一次,确保水分达9%,以后方可保管贮存。由于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一般从外部很难看出荚果是否已经饱满成熟。同时花生又是连续开花连续结荚,因此荚果的成熟度也不一致。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确定花生的适宜收获期尤其重要,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花生的适宜收获期。

  1.看生育期。一般的花生品种生育期是125天左右。

  2.看温度。如果昼夜平均温度在12℃以下,花生已停止生长,即可收获。

  3.看植株。在正常情况下,花生进入结果后期,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部分已经运输到荚果中去,植株表现衰老状态,顶端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此时大多数荚果籽仁饱满,即可收获。

  二、留种技巧。选留种子时要特别注意: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成熟一致、分枝整齐、结果集中而饱满的植株所结的荚果做种子。有下列症状的植株,所结的荚果不能做种用。

  1.贪青晚熟的植株。这种植株前期发育不良,后期则生长过旺,不仅结果较晚,而且结果少,饱满度也差。

  2.过早衰弱的植株。花生荚果还未成熟,而地上植株却过早衰退,籽仁中的有机物质积累还不充足,作种用不仅发芽率不高而且还会失去本品种的特性,逐年衰弱,直接影响其产量。

  3.患病的植株。患有枯萎病、叶斑病、花生锈病的植株,所结的荚果,用来作种用不仅会使病害蔓延传播,而且大多是空荚、瘪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生高产管理技术
有学习花生栽培的过来看
搞好花生中后期管理
花生的适时收获与留种技巧
花生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不行,怎么判断最佳收获期?
花生控旺用什么农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