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开讨论死亡,比藏着掖着好得多

社长说

死亡不过是另一种终点,就像从一个地方要去另一个地方那样平常。

●●●

公开讨论死亡,比藏着掖着好得多 | 观影

台湾著名主持人傅达仁,

在瑞士安乐死的视频近日公布。

至亲在身边陪伴,

他分四次吞下药水,

靠在儿子怀中安然离世。

提起死亡,

大多数国人都觉得忌讳。

白岩松说,

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像小学生,

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台湾知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安乐死最后画面曝光,在家人的歌声中走完最后时光。

台湾知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安乐死最后画面

社会在排斥死亡。

弗洛依德认为,

人们以遗忘的形式对死亡进行否定。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死亡,

早已不是医学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社会议题。

今天介绍的五部电影,

都是关于afterlife(死后世界)的作品,

天马行空的想象,

让我们直面生死。

毕竟死亡谈得多了,

便无所畏惧。

1. “为什么有些事活着不做,死后却要拼命做到?”

——《与神同行》

所有逝者在死后49天内,

要经历七次审判:

杀人、懒惰、欺骗、

不义、背叛、暴力和天伦,才能转世。

消防员金自鸿意外殉职,

被定义为高贵的死亡,

本以为能顺利通过七次审判,

却被各种指控,

揭开了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曾想杀了母亲与弟弟再自杀,

未遂后无颜面对家庭,

才离家出走十五年。

生前的恶念被曝光,

金自鸿面临着道德审判。

其实判官们也各有私欲和恶念,

虚构世界却映射着现实社会。

善与恶,

罪与罚,

生死之间也遵循因果善恶的法则。

2.“心即是世界。”

——《美梦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

恩爱夫妻Chris和Annie原本生活幸福,

然而Chris在一场事故中意外身亡,

因为对妻子爱得极深,

Chris进入了梦想中的天堂。

不久后妻子Annie自杀身亡,

而自杀者只能进入地狱。

Chris为了救妻子孤身前往地狱,

历尽心灵的考验,

用爱为两人铸造了天堂。

其实整个死后世界,

都是Chris成为植物人后的想象。

这场美梦仿佛在说,

死亡不可怕,

只是肉体消亡,

而思想是永存的。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我们所看到的,

只是我们想看到的。

用美好的心态去看待世界,

地狱也会变成天堂。

3. “完美的天堂即是地狱。”

——《超完美地狱(Den brysomme mannen)》

死后的世界也许只是“看上去很美”。

男主对现实不满而选择自杀,

瞬间拥有了体面的职业,

永远微笑的爱人,

他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

然而在这里,

他喝整夜的威士忌都不会醉,

听不到任何噪音。

就连断指也能再生!

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瑕疵。

很完美却不快乐。

因为“没有不满意”不等于“感到满意”,

一切都拥有的完美人生,

却不被允许拥有人类最根本的东西——欲望。

这才是最深的绝望。

这里的“天堂”其实是,

北欧“从摇篮到坟墓”福利体系的极端想象。

人间疼疼痛痛但有滋有味,

天堂十全十美却百无聊赖。

“完美”即是地狱。

4. “人生在世,倒霉的事并不总会带来厄运,也有幸运的成分。”

——《镰仓物语》

镰仓是连通人鬼两界的神奇地方,

为了照顾病重的丈夫,

老婆婆申请变成鬼魂等到丈夫善终,

最终一起踏上黄泉列车,

成为鬼怪也要守在你身边。

两界共存,

也有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病逝的本田因为舍不得妻女,

申请成为青蛙头妖怪,

继续照顾她们。

但爱的执念并不都是对的,

本田本想教训追求他妻子的男同事,

没想到男同事非但没害怕,

反而说哪怕遇到妖怪,

也要拼死保护她。

本田终于放下执念。

告别需要一个过程,

库伯勒·罗丝认为死亡分五个阶段,

拒绝/否认,愤怒,挣扎/讨价还价,沮丧/抑郁,接受。

坦然接受死亡的存在,

把它当成生命质量的一部分,

才意味着我们真正主宰了自我。

5.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寻梦环游记(Coco)》

在墨西哥,

人们认为只有把照片摆放在家中,

故去的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而被人遗忘的亡灵,

会日渐虚弱,

直到再没有人记得他,

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

米格意外来到亡灵世界。

遇到了即将被家人遗忘的曾曾祖父,

然而唯一记得他的女儿Coco,

也就是米格的曾奶奶,

就快要将他遗忘了。

当Coco轻声唱出remember me时,

她慢慢睁开眼睛,

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的美好时光,

仿佛一切都没有走远。

爱的羁绊,

让灵魂得以永存。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是存于记忆,

被赋予了超越时间的存在。

人类善用纪念,

化解死亡带来的负面情绪。

死亡本身没有意义,

它是生命过程的一个阶段,

只是社会放大了它的负面效应,

中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

死亡潮也会接踵而至。

做好死亡教育、临终关怀,

丧亲者心理调适,将至关重要。

史铁生曾说,

死是一个终将到来的节日。

至少对于认真对待生命的我们,

开诚布公地讨论死亡,

比藏着掖着好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天堂还是地狱谁决定?
地狱在身后,天堂在前方
一念天堂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您的世界都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死亡,地狱与天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