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选择去做“没前途”手艺的年轻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年轻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年轻是朝气蓬勃,是横冲直撞,是不断试错,是勇气,是力量。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无所知,亦无所畏惧。青蔻年华,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方。

可我们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像初升的太阳,欣欣向荣,我们有犯错的资本。于是我们任着性子,用横冲直撞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希望体验最好的生活,找到自我。

这里有3位年轻人的故事,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他们选择了最慢的一种方式度过青春,用自己的手艺和器物来宣告自己的态度。

他们是这个时代里,玩物尚志的年轻人。

90后的她,在紫砂中诉说年轻和澎湃

浮躁的年代,能安心做个手艺人的90后不多,但李雨霏恰好是其中一个。也许杏花烟雨的江南开悟了她对美的感知,又或者是骨子里流淌着宜兴的风土文脉.

从小,她就喜欢把眼中风景诉诸于纸,或是安静的坐在那里,捣弄手工。这是一种基因,安静,本分,执着,与岁月共生长。后来,我们把这种基因,形容为“匠人匠心”。

2009年,18岁的李雨霏考上了大学。告别中学的繁忙,时间一下子松散许多,在课业之外,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彼时,正值淘宝网兴起,喜欢捣鼓的李雨霏也琢磨着开了一家店,并上架了自己最熟悉宜兴特产——紫砂壶。

因为做人厚道,诚心与买家打交道,李雨霏的生意不错,赢得了很多回头客的照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对茶壶愈发感兴趣,亿万年的矿泥,茶胚,烧制,再随着时间的累积,和茶的浸润,愈加深邃。

2013年,22岁的李雨霏大学毕业。

凭着对紫砂壶的一腔热爱,她毅然关掉悉心经营的淘宝店,丢掉大学所学的专业,师从启蒙师傅殷步荣,从零开始埋头学习制壶。有人说她傻,淘宝店开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做这种苦力?

但李雨霏不然。认定的事情,纵使前路茫茫,又有谁能阻挡?也正是在师傅这里,她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学会了定心,也学会了制壶的基础。

这是一段枯燥而又艰难的时光。

周遭的同学都在忙忙碌碌,为升职加薪而努力奋斗。只有李雨霏,从零开始,学习新的技艺。压力,不解,甚至质疑,排山倒海,汹涌而来。

李雨霏扛住了,用时光慢慢熬煮的定力,“熬”过了那段时光。对制壶越来越上手,对茶壶拥有了新的见解,像个执著的手艺人,也像个年轻而又澎湃的手陶艺术家。

因为热爱,所以心里有一腔热血。这热血,足以陪我们走过漫长岁月。

2016年,李雨霏拜工艺美术大师徐元明为师。

徐元明老师是徐汉棠老先生的学生,属景舟派,秉承了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的理念,他的紫砂艺术,超凡脱俗,作品灵动而富有活力,同时深蕴创新的气质。师承名家,李雨霏的作品,又拥有了更多可能。

而老师坚守一生的匠心,也同手艺,思想一起,传给了李雨霏。一辈子勤勤恳恳制壶,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不为红尘所扰,不被俗事所乱,坚守内心的通透与澄澈,这,大抵是手艺人最动人的所在。

2017年,李雨霏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听砂斋」,投入全部的爱,时间和力量,将二十多年对世界和万物的见解,糅合到一只只玲珑的茶壶里。

李雨霏将对自我的要求,归纳为大道至简:找好泥,磨好工,最重要的是提升自我修养,才能做出真正美的壶。

当茶水如注,被手艺人拉长的时光,便拥有了柔韧的力量,这力量有从容,有笃定,无关繁华,构筑起匠人的天地。

姑苏少年事,缂丝团扇情

银烛画屏,小扇流萤,屏风扇面后掩笑着如靥佳人,在风流涤荡的苏州城内。作为艺术硕士毕业的高材生李晶,如今作为一个手艺人,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初识李晶,眼前这个清秀儒雅的85后年轻人,待人随和,谈吐幽默,有着他这个年龄难得的活力,却又与古韵温婉的姑苏城市气息相得益彰。尚古风、通诗词,李晶是个不折不扣的古典派真文青。而看着他的那些团扇,仿佛能见到风流涤荡的苏州城内,扇面后掩笑着的如靥佳人。

李晶收藏团扇,还得从大学说起。那时候李晶修的是管理学学位,却喜爱戏曲,尤其是京剧昆曲。其中的头面、道具更让李晶着迷。正是籍着对戏曲的热爱,他才萌生了收藏古玩器物的爱好。

在他的漫漫收藏史里,不时会收到一些老的残破团扇,这触发他萌生了修复这些残缺之物的构想。因收到越来越多的老团扇,又是学艺术设计出生,李晶便试着用残破的老团扇做出自己的作品。

昆腔悠扬,时光悠长,李晶就这样一边收藏着老绣、老扇子、老银首饰,一边从这些老物件里面汲取审美灵感,职业做起了文玩器物。从玩到造,本就是学艺术设计研究的李晶,闲暇时间制作的工艺团扇也都得到了大伙的认可,所以对于他一毕业就全职投入到自己的手艺人事业中,亲朋好友也就没有谁会感到惊讶了。

李晶说,能将自己的爱好兴趣延伸成为一门营生事业,并且日子也并没有因此而拮据困顿,我想这世上最幸福的事情,也就不过如此了。李晶有自己执拗的审美追求,所有团扇的画稿设色,他都要亲自上手。他觉得全身心投入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说起缂丝这些传统工艺,我们的固有印象是长髯鬓白的长者,踽踽独行的传承着那些古老美丽却又濒临失传的技艺。年轻的李晶认为他该有作为青年手艺人的责任担当。

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他融合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从画稿到配色,从单纯的“工艺”进化成了“设计师的工艺”,在团扇这样的“怀袖雅物”之上完美呈现,让这些传统的工艺有了实用性,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创新和改进无处不在,在审美诉求上他从不苛刻压抑自己的创意尝试。李晶觉得,古老的缂丝不仅仅只是进入博物馆或者教科书上,而是进入了大众的生活。比起一味地保护,这样的传承更有生命力。

绫罗绸缎,工笔花鸟,刺绣缂丝,年轻的岁月,有人疲于奔波四海,山河羁旅,有人选择用一把团扇惊艳世人。他是李晶,他是姑苏城内,那个和团扇相伴365个日夜的年轻手艺人。

做一个知其所以然的普洱玩家

小黑本不叫小黑,一开始大约是因为长得黑。后来想到本是白族人,黑与白的对比似乎多了些耐人寻味的意思。于是这么个接地气的名字,就约定俗成了下来。

小黑留一头黑卷发,搭配小胡子,形象很鲜明。他是85后的优秀男青年,典型的工科男,从里到外都是。从小喜欢拆装各种机械,探索机械功能背后的原理。喜欢机车,开车开手动档,喜欢体验齿比的变化,齿轮的结合的感觉。

他原本也不是茶人,甚至在人生的前二十几年里,他的生活和茶都没有什么交集。但一直要到大学毕业后回到云南,因受沿海同学的买茶之托,他才第一次踏进茶叶市场。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普洱茶有趣而丰富的变化吸引了他,便决定要专心做它。人生际遇真是难测,就是这么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工科男,却一头扎进了充满人文气息的普洱茶中。

作为一个新手,以做淘宝店入门。现在想来,当时的起步是相当草根了的。但他念叨得更多是自己的幸运。无论是老茶资深的从业者,还是新茶方面有很成熟的原料运作方式的人,在入行的时候都给了他很多指导。

做一个合格的茶人,除了解历史,还应该从茶叶源头入手,深入茶山是必修课。小黑从2011年就开始往云南各茶山钻,每年有一大半的时间扎在人烟稀少的茶山里,他试图去探索普洱茶的香气,滋味,甚至体感和环境间的联系,寻找普洱茶的本味。

他在6年的时间里,用车轮和双脚丈量了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数十万公里路程,到达了数百个村寨和山头。这种对普洱茶的热爱起于茶山源头,近乎偏执。

小黑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每到一个地方会不厌其烦得记录下温湿度,海拔,朝向等。于他而言,深山跋涉是一个动力和趣味并存的探索过程。

如果说这一路上遇到了什么坑,对小黑来说,这是一个用新的知识和见解,不停的颠覆过去自己狭隘,不够客观的理解的过程。

为了降低外行人对普洱茶的认知门槛,他们用两三年研发了吉普号晒青新茶的评测体系,NPS。这是他们这么多年在各个茶山调研,品饮,对比所提炼出来的横向的评测标准。

普洱茶的慢也在逐渐影响着他的性格,让他逐渐从一个什么都讲究快的工科男,转变为一个能够去体会生活中细微美好的茶人。

他想用感性和理性结合的方式,把这些有趣的东西分享给所有爱茶的人。玩家就是体现一种玩家精神,能够很专业的玩,玩出独特的理解和个性,正是意义所在。

在什么都要求快的时代,纷杂的诱惑太多。

一夜成名、一夜致富、一步登天。。。还该不该勤苦修炼,还该不该沉心静气坚持自我,还该不该选那条难走的路走到底?

这是每个年轻人都曾遇到的问题。

时间无法倒退重来, 年轻时的每一次判断和选择,都会在日后的时光以各种形式回馈给你。但更重要的是做了选择后,在被质疑、被否定、自我怀疑的千回百转里,也要继续选择一往无前,选择遵循内心,选择坚持到底。

年轻人,愿你每一次的选择与坚持,都值得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二十二种民间老技艺,有些已经行将消逝…
匠人精神:一个醉心于古代女子团扇的大男孩
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即将消失……
一寸缂丝一寸金,他用一把团扇惊艳了世人!
#紫砂手艺人 #匠心匠人 #紫砂壶 #传统手艺
10万人涌入这座小镇,上班不打卡,白天睡懒觉,工作只在夜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