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老外参与修建圆明园,画马美轮美奂,无人超越,乾隆皇帝为他送葬

这老外参与修建圆明园,画马美轮美奂,无人超越,乾隆皇帝为他送葬

今天介绍的这位画家,是一名外国画家。他27岁来华,参与修建圆明园,画马惟妙惟肖,300多年无人超越,皇帝为他送葬。

他就是郎世宁,本来是一名意大利人,但是早就崇拜中国的文化与富饶。27岁那年,来到中国。在意大利他主要学习的是油画,来到中国之后,由于当时康熙皇帝不喜欢油画。

所以,郎世宁开始学习国画,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精通了国画,而且将国画与油画结合一起,既有国画的意境,又有油画的色彩冲击,可以说是在当时的画坛,独树一帜,无人能比。

终于,郎世宁如愿成为一位清朝宫廷画师,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每日清晨从北京东华门附近的寓所步行进宫,七时向宫门禁卫报到,开始一天紧张的创作。

都说“十年磨一剑”,郎世宁的创作之路也是如此。在经过将近10年时间的学习与融合之后,他逐渐让自己的作品东西合璧,创作出《聚瑞图》《果亲王允礼像》、《八骏图》横幅、《马图》等很多高质量的画作,逐渐获得中国同僚的认可。

不止是洋为中用,而且在绘画上,郎世宁还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简单说,就是尊重原貌,是直线就不要有弯曲。郎世宁及时修正这一观点,这让当时宫廷画的创作水平,提升了很大一个台阶。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郎世宁的作品。首先看一下他的《白鹘图》。这幅画可以说是,彩墨画的开山之作。在创作手法上,写意与写实相结合,松柏、山谷、瀑布都用写意的手法,给人传达一种恬静安逸的状态。而在白鹘本身,又采用超写实的手法,特别是白鹘的爪子,看起来雄浑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

不客气地说,这幅《白鹘图》的艺术境界已经很高,而且颇有“中国风”。

艺术总是渐进式提高的,在经过不断实践之后,郎世宁研发了一种绘画技巧----“丝毛画法”。其实就是将油画的写实与国画完美融合在一起。既通过光线和空间的设计,给人一种立体感,又让国画的写意更加深刻。

此后他的画,经常被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点赞,尤其是他画的马,惟妙惟肖、质感强烈,还美轮美奂、形同真马,在满清的贵族圈成为最新的时尚,备受热捧!

郎世宁的众多马图之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幅《百骏图》。它宽0.94米,长7.76米,是郎世宁的巅峰之作。百骏图第一个特点就是场面大,有大约百匹马,或是奔、停,跪、卧,嬉戏,饮水,寻食,可以说是神态各异。

更绝的是,每一匹马的背景都不相同,有的站在树木之中,有的奔驰在草地之上,有的在河边饮水,有的在爬坡。郎世宁将这100多匹马全部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体现了他超强的画工和艺术表现力。可以说这是空前绝后的壮举,在以后300多年都是只能被仰望,不能被超越!

《百骏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超写实。我们截取一个片段,可以清晰地看见,马匹的肤色、耳朵、尾巴,甚至是神态都清晰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美轮美奂的超强现实感。

在乾隆时代,郎世宁继续被皇帝信任,他为乾隆创作了一幅《乾隆大阅图》。这幅画既有国画的山水写生,也大量使用油画的色调、线条和空间的概念。将乾隆身着铠甲,雄姿英发的气概描绘得非常传神。

也正是受到皇帝的器重,在修建圆明园的过程中,郎世宁被赋予参与圆明园修建的重任。圆明园中很多中西合璧的建筑,都有他的艺术贡献。

点击播放 GIF 0.3M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郎世宁在他七十八周岁生日的前三天,于北京病逝。乾隆知道消息之后,特地下旨为其料理丧事。“西洋人郎世宁自康熙年间入值内廷,颇著勤慎,曾赏给三品顶戴。”在古代,一个外国人能够受到君王如此的器重,郎世宁可谓是空前绝后。

这就是传奇画家郎世宁光辉而又传奇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郎世宁|在中国混得最好的外国人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乾隆用纯金打造的十二生肖失踪,引大地震
乾隆皇帝的油画传奇
乾隆宫廷花鸟画——迎合帝王审美,尝试中西合璧
大清画师郎世宁和他的帝后像
郎世宁为何名垂青史?凭“混血画”走红清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