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世上真的有地狱,苏德战场一定在最底层:愿逝者安息

1941年6月22日,世界都被同一条消息所震惊。德军选择在这一天发动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陆上军事力量对决——苏德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在那个核武器尚未研发出来的时代,苏联和德国这两个世界排名前三的工业强国,同样高度集中政权,同时统治着上亿的人口,有着同样顽强的战斗意志、同样优秀的战术和同样优秀的牺牲精神,在世界上最适合大规模作战的地区拉开架势,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巨人的碰撞。

在这场战争中,意识形态和民族存亡这两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同时存在,使得苏德两国彼此之间都投入了一切可以调用的力量用以进行对决,直到有一方彻底倒下,而在这个结果出现之前,谁也不会轻易退让。

  • 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就真的只是数字

这段斯大林书记的原话,原本是说:“一个人(巴甫洛夫大将)的死固然是个悲剧,但是因为他的错误而牺牲的百万红军战士难道就只是一个统计数字?”

但用来形容苏德战争简直再合适不过。

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德两国的军队不顾一切的进行厮杀。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德军150万人对战苏联60万人,80000苏军士兵阵亡、290000苏军被俘,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

基辅战役,德军50万人对战苏联85万人,超过60万苏军阵亡、被俘、失踪,苏联损失了4个军共44个师被德军歼灭,只有不到20000人逃出了包围圈;

列宁格勒围城战,苏军47万人死亡、失踪,65万人受伤、染病,德军也付出了75万人的伤亡,90000人被俘。在这场持续了872天的围城战中,由于德军切断了列宁格勒城内的粮食、燃料、食用水供应,城内苏联居民有64.2万人饿死和冻死,城内所有的雀鸟、老鼠和宠物在开战后不久被全部吃掉,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勒热夫战役,苏军两个方面军共190万人进攻莫德尔只有30万人的第九集团军,战役持续时间超过一年,26万苏军战士死亡或被俘,超过50万人伤残,很多苏军士兵再也回不去自己的故乡;

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伤亡过大导致难以统计的战损,苏德双方在这个绞肉机中将手里能用的部队全部投入战斗,474871名苏军士兵阵亡,650878苏军伤残或被俘;

……………………

自盟军1944年登陆诺曼底地区以来,西线盟军没有任何一场战役双方兵力总和超过了100万,而苏德战争中双方人数合计超过百万的战役却不止一次。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二战期间,苏军死亡、失踪和被俘人数达到了1200万人,另有1500余万士兵受伤。从1941年到1945年,苏联军民的总伤亡近7000万,苏联损失了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而在粮食、牲畜、自然资源上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就是史上最惨烈的苏德战争。

  • “没人知道马马耶夫岗易手了几次,因为没人打完了全场”

“我们一直在推进,我们在东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我发现、苏联似乎比宇宙都要辽阔……没有尽头。”

这句透露着绝望的语,来自一位亲自参与了苏德战争的德国军官笔录,他亲眼见证了东线的恐怖。之前横扫欧洲顺风顺水的德军,在苏联境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苏军在每次战斗中都毫不退让,双方都只想着干掉对方。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苏军士兵拉科夫列夫记载了可怕的一幕:“一列火车将4000民官兵送上前线,只有15~25人能活下来。这个师全军覆没只需要15分钟。”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之后,德军第295步兵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试图从索洛古布上校率领的第112师手中夺取这个战略要地,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清楚地观察到第62集团军左右翼的动向,从而为飞机和大炮提供精确的打击目标。

崔可夫同样知道马马耶夫岗的重要性,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都在关注着马马耶夫岗的命运。如果敌人占据了它,就可以控制整个城市和伏尔加河。”

这样的一个战略要点,自然引来了苏德两军的反复争夺。

“我们夺下了客厅,厨房还在敌人手里。”

仅仅是为了争夺山岗附近的火车站,短短六个小时内双方就反复拉锯14次,等到16日天亮的时候,满编1万人的第13近卫步兵师就已经彻底打空。苏德双方源源不断的将兵力投入到这里,谁都不肯退让半步,只要一方攻占山头,另一方的炮火立刻就会把这片土地掀上一遍。坦克、重炮、轰炸机、火焰喷射器……两个工业强国,在马马耶夫岗这个小小的山头拿出了他们手中所有的杀伤武器,只为了夺下这一个小地方,冲击、反冲击、肉搏战、白刃战……每天都在上演。

“我们不久之后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他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负责争夺马马耶夫岗的德军主要是第71步兵师和295步兵师。才到9月26日,第71步兵师下辖的8个步兵营中,就有3个步兵营被重创,1个步兵营被迫解散,而295步兵师的伤亡更加严重,1个步兵营被彻底耗尽,4个步兵营极度虚弱,需要修整,但是德军根本来不及修整。

到了11月18日,德军第六集团军有37个营变得削弱不堪急需补给,进攻高加索地区的地区也受到了猛烈的阻击,整体实力大减,而同时期苏军在整个南线沃罗涅日和斯大林格勒方向已经付出了120万人的伤亡。

同样的事情还在东线战场各处发生。

莫斯科战役时,朱可夫在莫斯科阅兵之前给飞行员下达命令:“如果阅兵过程中发现德军飞机飞临莫斯科,空军部队应该立即撞击敌人,党和人民没有给你们留出瞄准和射击的时间。”

在通往莫斯科的路上,一支苏联的步兵部队受命阻挡德国的装甲部队,当完成任务之后这支430人的阻击部队只活下来了29人。

为了拦住德军的攻势,来自波多利斯克军校的3500名学员在校长斯米尔诺夫将军的带领下,依靠手里的步枪、手榴弹和少数反坦克炮挡住了德军古德里安将军旗下精锐部队的冲击,从11月10日到11月19日,短短的9天时间,3500名学员中只剩下1000多名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而这便是苏德战争的缩影。

  • “这使他们变得更加顽强,也让我军出手更狠,东线战场的格言就是“你死我活”

1943年,为了防止南方集团军群的后路被苏军切断,德国的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签署了命令:各集团军司令在撤退时必须带走一切食物和原材料,带走所有工业和制造设备,包括牛羊猪马在内的全部东西,更重要的是,要驱赶所有平民迁移到第聂伯河以西的德军控制区域内。

党卫队头子希姆莱在1943年9月7日也下达了专门的指示:“在放弃的乌克兰地区,不应留下一个人、一头牲畜、一根铁轨、一座房屋、一口水井。”

潜台词就是,拒不随军迁走的百姓会立即遭到枪杀,德军会炸毁或者烧毁每一间房屋,摧毁一切带不走的东西。德军计划重现苏军在巴巴罗萨初期所做的一切,不让苏军从占领区得到半点补给,德军还为此制造了专门的铁路破坏机用以在撤退时摧毁铁路。

在德剧《我们的父辈》中就有一个镜头,正直的哥哥威尔海姆中尉受命烧掉一处苏联人的房屋。

当时东线的情形就是,德军在撤退的时候会烧掉所有村庄和房屋,整个第聂伯河以东15~20公里的区域变成不毛之地。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双方都已经不死不休,就看谁的血先流尽。战场弥漫着恐怖气息,双方都在对方的土地上进行疯狂杀戮,进成为战俘只是慢性死亡,双方大量的战俘根本没有多少机会走出战俘营。

在根据德军狙击手约瑟夫·塞普·艾勒伯格访谈记录而写成的《东部战场的狙击手:骑士勋章得主泽普阿勒伯格的回忆》一书中,艾勒伯格就回忆了一件暴行:

1943年11月20日,在尼克波尔桥头堡战役中,一场激烈的战壕肉搏战后,五名德国士兵被俘,艾勒博格亲眼看着他们被苏军连踢带打的押出了战壕。随后德军发起反击,苏军防线溃败,在一个地堡里,德军发现了此前被俘虏的那五名德国士兵,他们倒在地上,喉咙全都被苏军用利刃割断,鲜血汩汩流淌一地,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身体、手脚不停的颤抖,指甲在泥地上无助的抓挠,做着垂死前最后的挣扎。眼前的情景让德国人既惊恐又愤怒,于是,他们把狂怒的情绪发泄到一名腿部负伤被俘的苏军中士身上,他成了“谋杀五名德国士兵”这一指控的替罪羊。无论苏军俘虏如何解释,德国人听不懂也不想听,他们对俘虏拳打脚踢疯狂虐待还觉得不解气,于是酷刑升级,一名德国兵把削尖的火柴棍插进俘虏的指甲缝里,俘虏痛苦的嚎叫声惊动了一名德军少尉,他赶过来制止了士兵们的暴行,“够了,你们这些家伙和俄国人一样坏”,说罢,少尉抽出手枪,对准苏军俘虏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这场残酷的“审讯”。

而在苏联一方,也有大量对德军暴行的记录:

我们在房间里找到了被打死的奶奶.……我们自己把她埋葬了……埋葬了我们开朗而智慧的奶奶,热爱德国音乐,热爱德国文学的奶奶。妈妈拿了东西去换食品,而隔离区里开始了大洗劫。我们通常会躲藏到地窖里,而这次我们爬到了顶层阁楼。阁楼的一面已经完全损坏了,没想到却拯救了我们。德国人走进我们家,用枪托敲打着天花板。没有爬到顶层的阁楼上,因为它已经破烂不堪了。他们往地窖里投下了几颗手榴弹。

大洗劫持续了三天时间,我们三天都躲藏在阁楼里,妈妈却没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只惦记着她。大洗劫结束了,我们站在大门口,等着。妈妈是不是活着?突然从大门旁边看见了我们以前的邻居,他走过去了,没有停下脚步,但我们听见他说:“你们的妈妈还活着。”妈妈回来时,我们三个站着,看着.她,谁也没有哭,眼泪都没了,出现了某种少有的平静,甚至我们都没有感觉到饥饿。

而且双方都多次出现过拒绝投降的极端情况。在苏德战争中,苏联多次拒绝武装党卫队的投降,而德军则拒绝所有苏联政工人员的投降。

同时,双方士兵的性别也被忽视。苏军女兵始终要为自己准备两颗子弹,必须是两颗,防止第一颗是哑弹。德军士兵则会被告知,这些苏联女兵都不是女人,而是怪物,所以要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你不杀死她她就会杀死你。

  • 我们这一代男人,1919到1924年出生的,只有3%活到了战后

毫无疑问,苏联的卫国战争是伟大的。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进入了他最伟大的时代,他消灭了德国法西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正义。

但伟大时代的背后却多是个人的悲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瓦西里耶夫,生于1924年,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他才17岁。为了国家他自愿选择前往前线,当他在战争结束后战后回到家乡的时候,高中同班男生只有他一个人还活着。

根据苏联的战后统计,1923年出生的男性,开战时正好18岁,胜利时22岁,其中80%没能活着看到1945年胜利日,活下来的20%大部分也身有创伤。

苏联的英雄,世界上第一位女王牌飞行员,曾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丽达.李托娃。她1921年8月出生,14岁时就开始学习飞行。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空军损失惨重,急需补充兵力。原本参军的主要目标为男性,但是随着前线损失的加剧,苏联不得不让妇女也上前线参与战斗,丽达·李托娃选择进入空军部队参与这场战斗。

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丽达.李托娃一共击落了7架德军飞机,成为了世界上首位女性王牌飞行员,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但奇迹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英美,飞行员击落5架敌机就会被称为王牌飞行员,回到后方去训练新兵。但是丽达·李托娃没有被召回,因为在惨烈的东线战役中,飞行员的损失异常严重老飞行员不断被更加优秀的敌军飞行员击落,新飞行员大多是菜鸟,根本没有飞行员可以填补她的位置,最终,年仅22岁的丽达.李托娃在一次与德军战斗机交战的过程中死于敌军战斗机的机枪之下。

  • 结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书的尾声,作者瓦西里耶夫写到:

“阿尔培特·费多特奇和他的父亲带来了一块大理石墓碑。我们找到了一座坟——他在小河后面,森林里。大尉的父亲凭着自己过去做的一个记号找到了它。我本想帮他们把墓碑送去,可是——又不敢。

我今天才发现,这里的黎明是那样的静悄悄,静悄悄。”

当历史已成往昔的时候,苏德战争带给后人的惨痛回忆却依旧在流传,直到今日,谈起苏德战争大多数人想到的也是惨烈、悲痛。

在此我们也不得不问,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将这么多年轻人送上战场真的值得吗?

关注我,持续更新优质历史文章!

不奢求有多少人阅读,只是希望看完之后可以点一下关注【捂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苏军老照片:超过910万士兵的牺牲,换来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人类最残酷战役,上阵士兵活不过一天,女人和死刑犯都用上了_【今日爆点】
二战中规模最为宏大、作战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苏德战争
第一名将朱可夫,百战百胜,但为何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每天老照片】--5684--二战东线战场老照片:直击苏德战争的惨烈,镜头下的德军如同魔鬼
二战中最血腥的一场战役, 伤亡近200万人,希特勒承认输掉了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