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中国园林?附87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经典平面图(高清收藏)

标签: 中国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平面图 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图

标签: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园林设计 规划设计方案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

园林,可以承载许多欢乐

颐和园中划小船,网师园里听评弹

香山公园赏红叶,避暑山庄观山原

中国人的园林情怀,自古有之

工作生活疲惫不堪之时

何不入园林之中,一逛解千愁

今天,咱们一起看看

中国古典园林经典平面图(收藏)

本文收录平面图(除西湖十景外)以及简介均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史》。

生成期

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商周秦汉

殷墟

章华台

章华台又名章华宫,在湖北省潜江县境内,始建于楚灵王六年。昔日登临此台,需要休息三次,故俗称“三休台”。台上的建筑装饰、装修辉煌富丽。

秦咸阳主要宫苑分布图

西汉长安及其附近主要宫苑

未央宫、建章宫(前宫后苑的格局为北林多年真题考点)

未央宫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上,始建于高祖七年,以后陆续有所增建。它是长安城最早建成的宫殿之一,也是大朝之所在和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未央宫有内垣和外垣两重宫墙,只设东阙和北阙二门,北阙是宫的正门。宫内主要道路有南北向的一条,东西向的两条,两条东西干道将未央宫划分为南、中、北三部分。建章宫建于武帝太初元年,与未央宫相邻,两者之间隔着一道墙,为了联系交通,乃建阁道跨越院墙,故谓之“飞阁”。建章宫外围宫墙周长三十里,南墙设正门,北墙设北门。宫墙之内,又有内垣一重。

东汉洛阳主要宫苑

转折期

公元220——589年魏晋南北朝

皇家园林

曹魏邺城

北魏洛阳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功能分区较之汉、魏时期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干道——衙署——宫城——御苑自南而北构成了城市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是皇居之所在,政治活动的中心。它利用建筑群的布局和建筑体型的变化形成一个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完整的空间序列,以此来突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北魏洛阳华林园

六朝建康

南朝建康台城

全盛期

公元589——960年隋唐

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长安禁苑东南之龙首原高地上,又称“东内”。大明宫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也是太极宫以外的另一处大内宫城,地形比太极宫更利于军事防卫,小气候凉爽更适宜居住。南半部为宫廷区,北半部为苑林区也就是大内御苑,呈典型的宫苑分置的格局。

禁苑

禁苑在长安宫城之北,即隋代的大兴苑,与大兴城同时建成,因其包括禁苑、西内苑和东内苑三部分,故又名“三苑”。它与宫城太极宫和大明宫相邻,又在都城的北面,就其位置而言,应属大内御苑的性质。

兴庆宫

西内苑

仙游宫(环境)

华清宫

九成宫

曲江位置图

成熟期(一)

公元960——1271年两宋

皇家园林

北宋

北宋东京城

艮岳

艮岳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园门的匾额题名“华阳”,故又称“华阳宫”,其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预。艮岳属于大内御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建园的目的主要是以山水之情而“放怀适情,游心赏玩”,建筑物均为游赏性的。园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大体上呈“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包围着水体。背面为主山“万岁山”,大轮廓体型模仿杭州凤凰山,是先筑土,后加上石料堆叠而成的大型的土石山。从园的西北角引来景龙江之水,河道入园后扩为一个小型水池名“曲江”。园林景观有以建筑点缀为主的,有以山、水、花木而成景的,十分丰富。

南宋

南宋临安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临安城西紧邻着山清水秀的西湖风景区,西湖在古代原为钱塘江入海的湾口形成的“泻湖”。唐代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曾兴修水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主持历任筑堤保湖、蓄水溉田的工程,同时大量植树造林、修造亭、阁点缀风景。吴越、北宋的地方官都对西湖做过整治,其中成效最大的当推苏轼。经苏轼整治后,西湖划分为若干大小水域,绿波盈盈,烟水淼淼,著名的“西湖十景”,南宋时就已经形成了。

私家园林

北宋

富郑公园

富郑公园为宋仁宗、神宗两朝宰相富弼的宅园,也是洛阳少数几处不利用旧址而新建的私园之一。园在邸宅的东侧,出邸宅东门的“探春亭”便可入园。园林的总体布局大致为:大水池居园中之中部偏东,由东北方的小渠引来园外活水,池之北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物“四景堂”。据《园记》的描述情况来看,全园大致分为北、南两个景区。北区包括具有四个山洞的土山及其北的竹林,南区包括大水池、池东的平地和池南的土山。土区比较幽静,南区则以开朗的景观取胜。

沧浪亭

其他园林

北宋

晋祠

南宋

苍坡村

成熟期(二)

公元1271——1736年元、明、清初

皇家园林

元大都及其西北郊

大都皇城

万岁山及圆坻

元代皇家园林均在皇城范围之内,主要的一处即在金代大宁宫的基址上拓展的大内御苑。大内御苑园林的主体为开拓后的太液池,池中三个岛屿呈南北一线布列,沿袭着历来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最大的岛屿即金代的琼华岛,改名万岁山,山的地貌形象仍然保持着金代模拟艮岳万岁山的旧貌。山顶的广寒殿是岛上最大的一幢建筑物,其“广寒”的命名来看,万岁山显然是模拟仙山琼阁的境界为其规划设计的立意。

明清

明皇城西苑及其他大内御苑

明清北京城

明清 御花园

清 畅春园

雍正时圆明园

江南私家园林

影园

寄畅园

北方私家园林

清 熙春园西半平面图

其他园林

兰亭

历史上的兰亭曾多次迁移其址,往迹难寻。明嘉靖二十七年,绍兴知府沈启移兰亭曲水于天章寺前,即今日“兰亭”之所在,清康熙十二年重建兰亭。兰亭是一处纪念性的公共园林,大多数景点都与书圣王羲之及其书法活动有关:入门之中庭为“墨池”,模拟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意。池中有方亭“墨华亭”。“流觞亭”亭前小溪蜿蜒向南,两岸石块缺牙交错,是模拟古代曲水流觞的地方。

岩头村

清初

什刹海

成熟后期

公元1736——1911年清中叶、清末

皇家园林

乾隆时期西苑

乾隆时期琼华岛

濠濮间

画舫斋

静心斋

慈宁宫花园

建福宫花园

宁寿宫花园

静宜园

见心斋

静明园

团河行宫

乾嘉时期圆明三园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水系

远在塞外承德的避暑山庄,康熙时已基本建成了。乾隆时期扩建,在原来的范围内修建新的宫廷区,把“宫”和“苑”区分开来,在清代皇家诸园中仍然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山庄的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的规制,宫廷区设在南面,其后为广大的苑林区。宫廷区包括三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宫、松鹤斋、东宫。广大的苑林区包括三个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三者成鼎足而三的布列。

乾隆时期清漪园

清漪园平面图

清漪园与西湖对比

颐和园中央建筑群平面上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

颐和园

清漪园为颐和园的前身,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明代,万寿山原名瓮山,昆明湖原名西湖,瓮山是山形呆板且是一座秃山,不受到游人重视。清漪园对瓮山的西湖的基址地形进行整治,把皇家的宫苑建设与首都的水利建设相结合,是艺术与工程相结合、造园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的一个出色范例。清漪园是皇太后拈香礼佛的地方,寺庙建筑所占比重亦不小,共16处。昆明湖在清代皇家诸园中要算最大的水面了,湖的西北端收束为河道,绕经万寿山的西麓而连接于后湖;南端收束于绣绮桥,连接于长河。湖中布列一条长堤,三个大岛与三个小岛。总体规划是以杭州的西湖作为蓝本。

扬州城与西北郊平面图

惠山园设想图

三山五园环境整体示意图

谐趣园

江南私家园林

退思园

郭庄

西泠印社

绮园

豫园

瞻园

随园

小盘谷

个园

瘦西湖“丁溪段”

网师园

拙政园

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始建于明初。如今全园包括三部分:西部的补园、中部的拙政园紧邻于各自邸宅之后,呈前宅后园的格局,东部加修为新园。中部的拙政园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所在,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池的东南端留有两个水口,池中垒土石构筑成东、西两个岛山,把水池划分为南北两个空间。西山较大,景色较多野趣。

留园

小莲庄

北方私家园林

近春园、熙春园(清华园)

半亩园

萃锦园

十笏园

岭南私家园林

梁园

可园

余荫山房

其他园林

大明湖

翠湖

内乡县衙

西云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园林史》经典园林平面图-画图题必备素材
中国古典园林简史(上)
园林说:看看园林考研都考啥——全国院校《中/外古典园林史》押题题型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11800字】范文118
燕巢书阁 |《中国皇家园林》这本书写的是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