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乐县永固古城 烽烟千年后的寂寥身影

永固古城 烽烟千年后的寂寥身影

1

民乐的历史,当从永固说起。

青海北,青藏高原边缘,一条通往甘肃河西的峡谷叫扁都口,古称大斗拔谷,祁连山一个重要关隘。据考证,扁都是藏语,大斗拔和祁连为匈奴语。口、谷、山为汉语,从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这里曾是大月氏的牧场,是匈奴分割牛羊草场的地方,也是吐蕃人醉酒跳锅庄的舞台。从青海省祁连县的鄂博镇,沿国道227线,爬过鄂博垭口,便走进了大斗拔谷。这个峡谷很有名气,据说霍去病、张骞、苏武、法显和尚都从这里走过,还有一些边塞诗人岑参、李益、王维也走过。

走出大斗拔谷,便到了永固城。

永固古城在扁都口以北十公里处。2000多年前,祁连山北麓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据说这里曾是一个叫土强国的都城,后在此盘踞的,是乌孙和月氏两大民族。月氏势力雄厚,控弦十万,凶残彪悍。当时祁连山下尚是一片蛮荒之地,气候润泽,森林茂密,草场丰美,是天然的好牧场。最初乌孙在此盘踞,时间大概在夏商时期。后赶来了月氏,这个民族以征伐杀戮著称,很快赶走乌孙,占据扁都口一带祁连山广袤的森林和草场,开始了逐水定居、牧马祁连的富庶生活。他们在现在的永固古城一带设置王庭,在东西湖之间的高地,修筑城池,架设箭楼,遂有了古代的河西重镇永固城,也称永固营。永固二字,也许是霍去病征西后所命的汉称,也许古已有之,合了汉意,无可考证。

2

一片肥地自然有人垂青,在富庶温润的环境中生活,大月氏逐渐失去了纵马河西的豪情,他们泡着美酒,吃着牛羊肉,搂着娇美的妃子,在祁连山下,尽享人间的快乐。但一个更强大的民族,就像祁连山的狼群,窥视并涌向这座古城。深邃的护城河挡不住马队的铁蹄,高大的城墙挡不住雨一样洒落的利箭,一夜,这个曾经辉煌的民族风一样消失在河西大漠,空留月氏王的头颅,被残暴的匈奴单于作了饮器。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据说在公元前176年。月氏族的都城永固,从此成了匈奴的夏都。他们据此为根据地,铁马秋风,时时窥探侵袭中原的土地,大汉帝国的子民。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数次侵扰中原的匈奴,终于引起汉武大帝的震怒。公元前121年,英姿飒爽的少年英雄霍去病终于到了河西,踏雪扁都口,饮马祁连山,使匈奴这个强大残暴的游牧民族,唱着“失我焉支山,六畜不兴旺”的悲歌,一夜间消失在茫茫戈壁。

霍去病攻打永固城,以永固东山为界,东山以东为黑城,以西为永固。没有村落,到处都是牧场和野兽,村落建制是明朝以后才有的事。黑城有匈奴浑邪王驻军,修建有坚固的城防,牢牢守护着夏都永固城。霍去病兵出黑城,据说士卒乔装为牧羊人而混入城池,一举捣毁匈奴以东防线,直捣永固城。永固城东西北三面环水,沟壑纵横,水草丰美。永固古城东西南皆有城门,唯城北傍水无城门。汉军便在城北一带屯军扎寨,因霍去病17岁被汉武帝御封骠姚校尉,世称霍骠姚,故将驻地营盘称为姚寨。黑城、姚寨东西夹击,铁桶一般保卫并攻克了永固城。后世为纪念这段辉煌历史,于上世纪50年代,将山丹黑城依霍去病之姓更名为霍城。姚寨则早在屯军攻打永固时即被称为姚寨,后世沿袭未变。

霍去病攻克永固,在永固以南广袤无垠的牧场,设立皇家马场,屯兵养马,为部队源源不断供给战马,为他千里奔袭提供脚力。他的一部分将士为巩固疆土,安抚乡民,牧马祁连,留守永固,守护着这片刚刚划入中原版图张掖郡的牧场。黑城和姚寨,两个屯扎过军营的地方,成了留守士卒的根据地和大后方,他们在这里建房,起居,生活,繁衍生息,死后便葬在东山一带,形成现在的八卦汉墓群。八卦营,现在永固镇的一个小村庄,当年正是霍去病驻军训练、登台点将的营盘。营盘的北门,是雄伟的永固古城,南面,直到焉支山一带,是广阔的皇家牧场。现在八卦营的点将台,依然高高屹立,默默追悼着那段久远的历史。

3

永固古城历经三朝,先后被称为月氏城、单于王城,后称汉城。姚寨村脱崇德老人讲,永固古城方圆9.3里,当地百姓称为九里三城,后因年代久远,坍塌损毁。现永固南关村以西遗留古城墙,即为古城西北角部分。古城西临西沙河,位置即现在永固镇通姚寨村村道处。东靠东湖,即现在童子坝河滩。无北门,城北为水波荡漾的湖泊沼泽。城南位置现叫岗子地,在永固镇政府以南,新中国成立前尚有一道高岗,其实就是南城墙,后消失。2003年地震搬迁至童子坝河滩的重建新村东湖村,即为当年东城墙以东位置,现称东城湾子。

霍去病攻克河西,设酒泉郡、张掖郡,民乐方有正式建制,称为氐池县。氐池县留守的,全是霍去病征战河西的屯军将士,统御着未及逃离的牧民。他们的后代,当是民乐最早的土著居民。

历史无法复原,古人的脚印早已被西北的风沙和祁连山的洪水淹没,但一个人却真真切切的来过,续写了永固古城的辉煌,他就是隋炀帝。

隋炀帝在永固城朝会西域27国国君和使臣,再击匈奴,将大隋帝国的威仪遍洒河西。永固老城历经两千多年的风蚀雨淋、战争攻伐,早已只剩残垣断壁。明朝,移民风潮风卷西北,永固古城因独特的地理和丰美的水草,重新受到商家青睐,五湖四海的商旅走卒纷纷涌向这里,经商开店,有些永久驻留永固,娶妻生子,成了永固城的一员。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小贩、手工业者和逃荒人,以手艺为生,靠走商致富,很快在永固城形成一个大集市,鼎盛繁华,富极一时。逃荒人、流浪者,就像蜜蜂发现了蜜源,携家带口,纷纷赶往这里,成了各大店铺的雇工,也成为这里的永住民。旧时的永固人很少种地,全做生意,据说当年有二十四行当手艺,这里样样俱全。

这里距青海不远,富庶的名气,吸引着青海省湟中、湟源、门源一带的土匪犯境,民不聊生。为防匪患,永固人重新夯筑已经倒塌的城池。时过千年,永固城早已失去了皇都的威仪和财力,不得已蜷缩城池,明清时再筑新城。新城方圆一里多,不及旧城十分之一,位置即在现在永固古城遗址,有东门、西门、南门,无北门,均有城楼和瓮城。城楼只有门洞,无城门,城门设在瓮城,东西南三面瓮城均向南劈门进出,有巨大门扇,上有铁皮和铆钉,当地人称为疙瘩门。城北部有玉皇庙一座,新中国成立后损毁。城中有城墙一道,东西走向,被称为长城梁子,墙体厚实,中间辟门洞进出往来,形如算盘,故称算盘城,长城梁子亦被称为算盘梁子,上建万寿宫。新城被一劈为二,面积大、人口多的部分称为内城,面积小、人口少的部分称南关。南门位置在今永固镇政府所在地永民公路处,北城墙距南城墙一里地。东城墙位于现东街小学以西100米处,西城墙位于现永固派出所位置处。当地人称东青龙,西白虎。三道城门均建城门楼子。城内南关位置有一大十字,有东西南北大街,但南城门却未在南北大街正对位置,而是向东错过一截,据说起避邪作用。

4

匈奴走后,这里居住过羌族,又称永安人,后迁居青海永安城。

青海土匪三年一犯境,侵扰着这里的乡民。清朝张掖设镇台,辖永固设协台,有兵马500人,下设扁都口游极、黑城游极、马营墩游极、大马营游极、俄堡游极、白石口游极、大河游极,镇台管协台,协台管游极。永固城有水井十多眼,设粮廒、箭道。清朝同治年间,青海土匪再次犯境,攻克汉阳城。永固协台扎拉芬,闻讯到家庙上香,祈求祖宗保佑。岂料土匪快马神速,扎拉芬刚出院门,便在大十字被杀。

永固出过一个大乡绅,时代并不久远。民国时期,永固秦家一户,家境贫寒,夫妻寄居打麦场的场房。女主人用石臼砸盐,突然一块地面陷落,灰土中掩埋着一个陶缸,夫妻遂挖出陶缸,里面竟满装银子,遂发财,世称秦家地主。夫妻有子五人,其中三子最有胆略,名秦永隆,人称秦三,与青海八宝二四滩地方的聂家有交际。八宝二四滩在青海省祁连县八宝河流域一带。聂家本为祁连一带土匪,在兵荒马乱时代雄踞青海,成为远近一霸。在聂家土匪扶持下,秦家佣人放牧,组建商队走商,驼队北走大漠,牦牛南冲青海,贩售物资,垄断市价,富庶一方。军马场当时被称大滩,皆为秦家牧场,实力广及方圆百里之外。秦家地主世居永固城,其豪宅遍及古城,城中心有豪宅五座,南关有三座,均为河州匠人修建,木榫结构,门楼高耸,有店铺无数,富丽堂皇。新中国成立后,秦家房产充公,先后设乡政府,驻骑兵团,秦家地主后人赶着他的牛羊和马匹,游荡在青海放牧,将羊2万多只、牛2000多头、马1000多匹,捐献给青海省祁连县政府,永驻青海。

世事变迁,千年一叹,永固古城早已只剩残垣断壁。几座砖塔孤独的耸立,守护着那段曾经的历史。塔是后人修的,是为保护这段残墙而建。城里没有古建筑,统一整齐的民房。据说城头的墙土曾被这里的乡民挖去盖了房子。多么悲哀啊,一锨下去,一段历史就化为了尘灰。在城墙下,我看到一堆白骨。那是曾经压在城墙下的尸骨,被农户挖土时暴露出来,就这样在寒风凄雨中被风干露宿。这个曾经设置过大月氏和单于王行宫的地方,默默凭吊,传唱着千年悲歌。

宋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民乐:一座城和一段历史
「溯源甘肃」匈奴“祭天金人”之谜
【印象陇原】风雨沧桑永固古城
祁连山下:追寻匈奴人远逝的踪迹
河西四郡-----酒泉城的传说
【历史连载】汉匈百年战争之战役(四):河西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