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座青铜大鼎的背后故事:国博“礼和万方”特展览过眼录
小伙伴们还记得之前我们说“盂克双鼎即将在上博国博重聚 文博在线”的事么?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三鼎同框

除了“盂克双鼎”,国博还给了我们“惊喜”,那就是子龙鼎。它们仨同框出现,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有铭文。用俗话说,就是鼎身上刻了字儿。

子龙鼎的铭文比较少,只在鼎内壁靠近口缘的地方铸有铭文“子龙”二字,是商末周初时的青铜器杰作。2006年4月,国家文物局动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将子龙鼎“接回家”。铭文“子龙”的“子”字较小,“龙”字较大。龙是中华文明的神兽,这个“龙”字很像是想象中龙的形体,足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子龙鼎铭文拓片/国博提供

到了周代,青铜器铭文的内容就逐渐丰富起来,并且有了一定的体例。我们以大克鼎为例,这就给大家解读一下铭文的体例。大克鼎内壁铸铭文28行,基本为每行10字,仅有一行为11字,共计290字。请看下图~

大克鼎铭文拓片/原图由国博提供

如图所示,铭文的第一部分叫做“颂词”。这是西周金文里边最常见的内容,一般有三种:称赞上级或周王的叫“颂尊”,赞美先人的叫“颂祖”,夸自己的叫“颂己”。大克鼎的“颂词”,就是以铸造鼎的作者“克”的口吻,追述了他先祖“师华父”对周恭王的尽心侍奉,并感怀这种萌庇能够递传到自己的身上,“颂祖”“颂尊”“颂己”一种都不少。

铭文的中间部分内容是“册命”文书,写的是西周王朝官员任免制度。周王任命百官,大贵族任命他们的属下,都得举行册封仪式,要准备“册命”文书。一篇完整的“册命”铭文包括时间、地点、仪式、内容、赏赐几项基本的内容,涉及的人物有“册命人”“被册命人”“佑者”等。大克鼎的铭文是这样写的:册封仪式在宗周(今西安市西南)的穆庙中举行,赞礼官引导克进入宫廷,周王命尹氏册命“克”担任膳夫这一官职,还赏赐给“克”礼服、土地和奴隶。然后“克”跪拜叩头,称颂周王的美德。周王还叮嘱克要日夜谨敬地执行自己的任务,而不能忘记周王的命令。

第三部分是“作器”和“祝嘏”,篇幅相对简短。“作器”是指制作这件器物的事由,比如是谁的,谁做的,以及器物是做什么用的,等等。“祝嘏”是“祝辞”和“嘏辞”的合称,分别指对祖先的献享与孝告,以及对自己或他人的祈请与祝福。大克鼎铭文中的这一部分记载了“克”铸造了这件鼎,是用来祭祀他的先祖师华父。

今天我们能坐下来一起研究鼎上的铭文,还得感谢潘达于老奶奶。晚清时期,大克鼎和大盂鼎都由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潘祖荫收藏,还定下了“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家规。1925年,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承担了保护两鼎的责任,多次拒绝了意图重金购买的外国文物贩子。抗日战争时期,她将两鼎等装进木箱埋入自己居住的庭院里,安然躲过了日本鬼子先后7次的搜查。

1951年,潘达于有感于“有全国影响的重要文物只有置之博物馆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将大盂鼎、大克鼎捐献给国家。10月9日,上海市文管会举行了隆重的潘氏捐献盂克双鼎授奖典礼,次年交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展出。1959年,为了支援即将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现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将大盂鼎交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从此,大盂鼎、大克鼎分居南北,各镇一方,相互辉映。

这三座大鼎,都安然经历了近代中国的种种磨难,最后在博物馆里成为了大家的朋友。我们在感慨于青铜大鼎的雄壮与精美之际,也不能忘记曾经保护和抢救过它们的人,因为这些人正是文物背后的英雄。


图文|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四)西周大盂鼎
提前揭秘《国家宝藏》中的上博“国之重器”
展览丨海内重宝与苏州贵潘的聚散离合
第【8.2】集 观复猫晒文物:宝鸡青铜博物馆
如果国宝会说话 | 刻下商周的界碑——“利”青铜簋
大克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