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大队的“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通俗说法,农村人多称之为“单干”,实际上就是由过去的生产队集体组织生产,转变为一家一户个体生产的模式。我们国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式开启于1982年初,至1987年,全国约97%的村庄实行了包产到户的生产方式。

我们大队大约在1985年完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工作。在1982年初,上级传达了中央文件,但是,从县到公社、到大队,大部分人不理解,多数人认为上级不会搞一刀切,会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意见、意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此,上上下下都在观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省、外地、外县实行包产到户的消息不断传来,与此同时,来自上级的压力也不断传递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原来那种憋着一股劲的心气也慢慢散了,“顶不住了”、“不分不行了”的思想逐渐蔓延开来。在开了几次社员大会之后,“反正要分,晚分不如早分”形成了共识,分田到户正式启动。

包产到户‬前‬,我们‬大队‬的基本‬状况‬

当时,我们大队二百多户、近一千人,共分为四个生产小队,有耕地两千多亩,果园二百多亩,菜园一个几十亩地,五年制小学一所,五万斤(当时实存粮三万斤)粮仓一个,存栏量一百六十头养猪场一个,绣花厂、地毯厂各一个,木匠铺一个,农机组一个,副业队一个,医务室一个,以及瓦工队一个、藤编组一个、油坊一座等,联合收割机一台、五十五马力拖拉机两台、二十五、二十马力拖拉机各两台等。

各生产小队情况基本差不多,我家所在生产小队有饲养院一个,饲养牛、马、骡、驴等牲口四十头左右,饲养院同时作为小队的库房,存放生产队的农机具,队里有二十马力拖拉机一台套(含机耕、机耙),十二马力拖拉机两台套,195柴油机、抽水机、脱粒机以及机耕设备等多台套,磨坊一个,粮仓一个(实存1万多斤粮),等等。

自上世纪六十开始,经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建成小型水库两座,两级、三级扬水站各一个,至1982年,我们大队两千多亩土地全部改造成了能浇水、可机耕、机收的稳产丰产田,平均粮食单产达到了八百斤以上,在北方地区实现了“跨长江”的目标。

实行‬包产到户‬面临‬的一些‬问题

1982年国家决定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开始,干部群众思想上想不通,经过多年的团结奋斗,刚刚步入生产、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道路,而围绕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社、大队上下都在积极谋划、参与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例如,我们大队在七几年办绣花厂的基础上,八〇年又上马了地毯厂,八二年,根据周边建工厂、农民建房子快速增多的情况,又新上一麻糟厂,产品供不应求。而大队的瓦工队、木工队不仅满足本大队建房、修渠、做家具、农具等需要,也开始到县、公社、邻村承揽活儿,增加集体收入。如果一旦分田单干,这一切将化为乌有,社员干部想不通。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能不能继续走集体主义道路,不搞分田单干?这是大队上上下下最主流的想法。三十年来,全大队近千人经过风风雨雨,已经适应了这种集体生产模式,而且绝大多数人感到这种集体化道路是最符合社员们的意愿,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集体主义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障,是实现幸福生活的保障。我们不是经常讲要实事求是吗?不是讲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吗?社员们几乎都在想,最终我们仍然要坚持集体主义的道路。

再一个就是一堆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分田单干,是以生产小队为单位分?还是以大队为整体分?基本农田再难分也能分开,可两百亩果园怎么分?菜园呢?村里的几个厂子怎么办?厂子可以承包,那些农机具如何处理?大队、生产队的储备粮如何处置?大牲口可以叫行,水库、扬水站如何管理?家家户户都分了土地,那些家里劳力少的怎么办?村里的五保户谁来管?家庭条件好的在叫行时肯定有优势,那些条件不好的不是更吃亏了吗?……

事情千头万绪,社员议论纷纷,队里干部更是头疼。无论是开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还是生产干部会议,开到最后,结果就是“别分了,再等等”。但是,上面是三天两头的追、催,不是下来催,就是召集大队干部开会。就这样,82年、83年,到了84年年底。

分田到户‬后‬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三年,从坚定信心走集体主义道路,到无可奈何选择分田单干,大队走过一段实在不平凡的路,社员们的心气也从之前憋着一口气到垂头丧气,大伙儿也从团结一致变得矛盾纠纷不断,集体经济也渐渐衰落,集体财产不断损耗甚至遭受了几次盗窃……大队从之前的欣欣向荣渐渐变得逐步衰败。

部分村办企业倒闭,先是绣花厂因连续完不成订单,被外贸公司取消了资格。接着地毯厂也步绣花厂后尘。瓦工队在分田的前一年解散了。木匠铺的几个师傅本来想办一个家具厂,但是因为集体解散,大队也不能给投资,最后终于没有办成。藤编组大约在84年冬用完了最后一批藤条,便分开了,后来,这些有藤编技艺的社员有的还编过几年,只是采购、沤制、编织、出售一番忙活,也挣不了多少钱,就不干了。养猪场待肥猪出栏后,再未饲养猪仔,连种猪都卖了。

曾经是大队社员生产生活命脉的水库、扬水站,因疏于管理,连续几年没有清淤、维护,加上那几年降水量少,几近干涸,扬水站设备不能使用,一段时间,社员的吃水都成了问题。大队与各生产小队的储备粮分了之后,那些粮库都废弃了,废弃的还有生产队的饲养院和仓库。原来各生产队用于集中打粮、晒粮的场院,因为各家争、占而闹矛盾,被变成树林,后来又变成了宅基地。

一些大型的农机的命运也是令人唏嘘,大队的那台联合收割机和两部55马力拖拉机,叫行时没有人起叫而没有分,最后放在大队部院子里几乎变成了一堆废铁。大队、生产队其它的一些机械设备,也有不少是这么个命运,最后有几位曾经的生产队长站出来说,这些没有人要的机器他们负责维护,但自己不使用,才保住了部分财产。大队的油坊在一开始承包的时候,被几个人合伙叫到,但年底时,因很多家庭都不种花生,而过去曾为周边俩大队榨油,现在人家也不来了,最后没有生意,年底又退回来了。

分田单干前大队在村容村貌、民风民俗、文化娱乐方面每年都会投入不少资金和精力,单干后哪几年,很多人感觉就是反正现在提倡爱干啥干啥没有人管了,所以,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柴草、乱搭乱建的比比皆是,大队干部再去管理,一些人会理直气壮地与来人干架,“不堆这儿堆哪儿?”“不搭棚子,家把式放你家里?”打架闹火的多了起来,被偷被盗现象也多了起来……

分田到户‬后种粮‬‬情况‬

分田的时候已到冬季,这时候也准备冬小麦过冬了。因这一年初冬气温比较高,所以对一些长势过旺的需要进行碾压,正在这时儿,最终决定开始分田,从冬月到腊月,直到春节前,方案才被通过,耕地才算分完。接着,又陆陆续续将果园、牲畜、农机具等分了下去,签了承包合同。过了年,对一些副业场队进行了叫行,一些已经歇业的厂子,没人愿意接手。最后,把大队、各生产队粮库的剩粮也都分了,分田单干算是基本完成了。

分田单干之后,大部分家庭的积极性确实比以前都提高了不少,再也不用统一时间一块儿上工了,勤快的早早就下地了,不焦急的半上午才出门也没人管,时间自由支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欢迎。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种田技术、家庭劳动力都不成问题,可是,有些家庭就不一样了,有的家里男劳力少、孩子多,干起农活来明显就是很吃力。有的对种地并不在行,只好看别人家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看到人家打农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家连农药还没有买呢。而那几个比较懒的,好不容易收完小麦,春、夏玉米弄得很不像样子。

麦收后开始上报产量。大队会计一家一户去要数儿,回来汇总,小麦单产、总产基本与去年持平。上报公社(这时候改称乡了),上面说不对,隐瞒了,让再统计,据说报了三次还是四次才过关。到了秋季更是反反复复地上报。据村(此时大队恢复了村的叫法)会计说,实际上秋玉米总产量是下降的,因为库容不足、扬水站问题,以及因浇地闹矛盾,导致浇水不足、不及时,播种、出苗率都不理想,因此平均单产和总产量都受到影响。主要油料花生因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也下降了。但这些粮食的产量在报表中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果园的承包状况

我们大队有二百多亩果园,绝大部分种植的是苹果,有一百九十多亩,还有近四十亩桃树、李子、海棠,地头、路边还栽种了很多花椒。果园的承包不像农田,可以按家庭人口划分,家家都有份是不现实的,经过队干部、社员代表、社员大会多次讨论,决定按照可划分、易管理的原则,将果园划分七十几块地块,大的三四亩,小的二三亩。第一次全大队有九十多户家庭报名进行叫行,我们家也叫到了一块三亩多的苹果地。没有承包到的人家,从叫行所得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分配。

承包到苹果园的人家个个都酬志满满,期望一片小小的果园能带来富裕。于是,我们看到,这七十多户人家在忙完农田里的事情后,几乎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果园里,浇水、施肥、除草、授粉、蔬果、打药,用尽了功夫。为了看护好自家果园,扎篱笆,打窝棚,许多人直接住在了窝棚里。果树坐果了,大部分窝棚都打到了两三米高,这样既能对自家果园一目了然,也避免了潮湿。果树坐果了,我家老父亲也住进了果园,除了点花生、搂玉米、收麦子等时间,白天黑夜看护着果树。

然而,一年的忙乎,并没有换来人们希望的丰收。这一年,因为雨水少,虽然果园靠着两个大坝,但因为库容不足、扬水站设备故障,又要保粮食地,所以果树浇得不够及时,浇水也不足,为浇地,争抢打架常常发生。这一年,这些承包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半的是不懂果木栽培的知识技能的,或者凭着自以为是,或者是按着邻居家的样子有样学样,所以,授粉不佳坐果率低的,不舍得蔬果导致果实过小的,遮光造成着色不好的,影响了水果的品相及产量。

这一年,水果终于卖了的,一算帐,还不够承包费的。于是,有的去大队里要说法,不想包了。有的怪大队没有把水库、扬水站维护好,导致少浇了多次水,要退一部分承包费。有的则不服气,说今年可能是苹果小年,不挣钱也正常,明年就是苹果大年,加上有了今年的经验,明年一定会赚回来。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不服输的人。

苹果下树了,没有卖掉的,全部拉回了家。父亲便赶着驴车去县城,掏公共厕所,将人粪尿装进橡胶皮罐子里,拉到果园沤肥,期望来年的果园能有一个好收成。

第二年,父亲对果园更上心了,辛辛苦苦又一年。这一年,苹果长势还可以。到了苹果成熟的季节,几个去县果品公司的人回来说,出口业务基本没有了,内销业务也没有落实。而人们翘首以盼的收苹果的贩子,也少见人影。苹果的价格一落再落,很多家开始东奔西走去赶集,可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不得不低价卖给贩子。

又一年,据说,苹果长势也可以。春节放假,我回家的过年,到家后发现,房前屋后堆满了苹果树枝,锯得差不多长短,粗的细的都有,而且很多都是粗大的老枝。我问怎么回事儿,弟弟告诉我,果园又没挣钱,父亲一气之下把好多苹果树给砍了,说是弄点柴火烧。我说,那明年不干了?父亲说,明年不干了,以后谁爱包谁包去,反正咱家是不包了……

这就是我们大队(村)包产到户的基本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往事丨知青年代度国庆
一组高清修复的生产队果园喜获丰收的年画,仿佛闻到了诱人的果香
咧嗝
郭 征||下白泉公社“包产到户”始末
往事 ‖ 包产到户那些事
赵小明 | 我家的承包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