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博物馆古代展厅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春秋战国部分

第一单元 大国争霸和七雄并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融合、政治大变革的阶段。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给西周以来的政治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战国七雄的兼并征战,促使地区间政治经济趋于平衡,统一的趋势日渐显现,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

洹子孟姜壶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春秋

盛酒或盛水器

高22.1厘米、口径13.4厘米

这件青铜壶长颈鼓腹,腹部最大径偏下,双兽耳衔环,圈足。双耳上饰扁角龙首,垂环饰重环纹;颈部有波带纹和穷曲纹,腹饰两重波带纹,足饰夔纹。颈部内壁有铭文19行共142字,记叙了齐侯的女儿洹子孟姜家里有丧事,齐侯自愿服丧,但是有些不合当时的礼制,所以他派人到王都,通过管理礼制的大宗伯向周天子请示,得到许可。齐侯服丧,要求齐国民众在服丧期间不许有娱乐活动。齐国是周初分封诸侯中地位最显要的异姓大国。齐地原为东夷之地,姜太公封于齐以后,“因其俗,简其礼”,大大简化了周朝制定的君臣之礼,以适应东夷地区的习俗。

栾书缶

战国

盛酒或盛水器

通高40.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7厘米

此器光素无纹,器颈至肩下有铭文5行40字,由左而右,字皆嵌金,为栾书子孙祭祀祖先而作,但多年来习称栾书缶。器盖上亦有铭文8字。栾书又称“栾武子”或“栾伯”,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执政14年,于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将中军,卒于公元前573年。器上错金铭文字形规整,至今熠熠生光。错金技法创于春秋中叶,但此缶无论从器形还是字体看,都属楚国作风,故实际是后来入于楚国的栾书子孙的遗物。

“栾书”青铜缶器形似壶,小口,短颈溜肩,圆腹,矮圈足,圈足外缘有三个等距离的小长方形片状饰向外侧伸出,底部作十字形凸起。盖顶弧形,盖面内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小长方形微凸的卡。盖上和腹侧各有四个对称的环形耳,耳上有阴线的云纹。缶盖与腹表均有铭文。盖铭2行8字:“正月季春元日己丑。”腹铭错金5行40字:“正月季春元日己丑,余畜孙书也择其吉金,以作铸缶。以祭我皇祖,虞(余)以祈眉寿。栾书之子孙,万世是宝。”

此器相传出土于河南辉县。1958年容庚、张维持的《殷周青铜器通论》将其定名为“栾书缶”,认为栾书即为栾武子,“栾书”青铜缶铸成在鲁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79年)。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将“栾书”青铜缶作为春秋中期晋国的器物来看待,视之为一件极具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物。

第二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革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农业产量,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原先是各国政治、军事中心的都邑,到战国中期,都发展成为工商业大都会。

第一组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春秋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战国时期,铸铁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以及铁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铁器的产量。到战国中期,铁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铁犁铧

金镡金首铁剑

春秋

兵器

1957年河南省陕县后川出土

长38.7厘米

此剑剑身为铁质,已经锈蚀;剑镡及剑首为金质,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少数春秋时期铁器之一。在铁剑上附以金质剑镡和剑首,说明当时以铁作剑尚较为稀少珍贵,受到特别的重视。

铁犁铧

战国

农具

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宽23.6厘米、叶长17.5-18厘米,叶中宽3.9-4.5厘米

铁犁的使用为精耕创造了条件,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现。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利于土地的开垦。

第二组 手工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在铸范的制作、合金原料的配比选择、冶铸的技巧上更加讲究,其中合范铸造、熔模铸造、焊接等多项技术的出现,错金、错银、嵌赤铜、包金、鎏金、镶嵌、刻镂等新工艺的使用,使青铜器制作呈现出新的风貌。丝织品的种类繁多,拥有当时世界上领先的织造技术;原始瓷器的烧制有所进步;大量金银器和精美玉器、漆器的使用,表现出王室贵族追求奢华的时尚。

错金银马首形铜辕饰

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出土

高8.8厘米、长13.7厘米、管径4.8厘米

这件铜辕饰呈马首形,其头、颈错金饰卷毛纹、鳞纹,制作精美,是战国时期错金银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魏在春秋时代是晋国的一个大贵族,后来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势力。公元前471年,韩、赵、魏三家消灭其他势力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成为战国时期中原的强国。魏的疆域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南省北部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后迁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初,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改革,加速了魏国的封建化进程,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有名的强国。辉县固围村大墓是形制规模很大的“中”字形墓(两墓道的墓),周围有陵园,类似诸侯陵墓的规格,所以出土的车辕饰异常精美。

文物呈马首形,其头部和颈部用错金银的工艺装饰云纹和鳞纹。为车用装饰,装配在车辕的前端。魏在春秋时期是晋国的“六卿之一”,后来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势力,于公元前403年与韩、赵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魏的疆域在今山西西南部和河南北部,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战国初,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有名的强国。

这件错金银马首形铜辕饰出土于战国中期魏国贵族墓,此墓是目前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出土的器物多工艺考究,精美绝伦。这件错金银青铜代表了魏国青铜器铸造及错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贵族生活的奢靡。

嵌赤铜鸟兽纹铜壶

春秋

盛酒或盛水器

传1923年山西省浑源县季峪村出土

高32厘米

此器器盖及器颈各有两个带环铜耳,壶颈用赤铜嵌出两行鸟形花纹;壶的上腹亦用赤铜嵌饰两行兽形图案。与该器同时出土的还有鼎、敦、盘、簋、匜、牺尊及剑、戈、车马具等。春秋末年浑源属北方民族建立的代国,所出青铜容器制作工艺精巧;造型和花纹独具风格,铜器嵌赤铜为饰的亦见于燕、蔡等国。战国初期代国为赵所灭。

第三组 城市和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的商业特点日趋明显。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各国大量铸造金属货币,实行各自的度量衡制。

天秤和环权

战国 楚

衡器

1954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

木杆长27厘米;铜盘径4厘米

秤杆由木杆和二铜盘组成,木杆呈扁条状,长27厘米,中间一孔,穿丝线为提纽。铜盘径4厘米,边缘有4个对称小孔,穿丝线后分别系于秤杆两端,成提纽天平。环权共9枚,自小至大重量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组古代成套衡具。据研究,各枚环权,分别为当时的一株、二株、三株、六株、十二株、一两、二两、四两、八两。当时楚的1斤约合现在的250克。楚国商业发达,度量衡制度亦比较准确规范,当时楚国使用的货币是铜贝和黄金版,推测这种小型衡器用于称量供切割使用的黄金版。

这套天秤和环权包括一个木衡杆、2个青铜盘和9个大小不一的环形青铜权。衡杆上没有刻线,中心有提钮孔,两端也有系挂青铜盘的孔。这套相当于现在天平的称重器是当时楚国使用的衡器的代表。衡器是指测量器物重量的工具,这种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衡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衡制单位很复杂,各国之间的计算方式和数值也不同,比较常见的是我们熟悉的斤两制,不过斤两的数值与今不同。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为铢、两、斤、衡(10斤)、秤(15斤)、钧(30斤)、石(120斤)、鼓(480斤)。各国一斤的重量不尽相同。周制中,以一立方寸黄金的重量作为一斤的重量。各国尺的长度不同,所取黄金的大小就不同,一斤的重量也就各有差异。

这套楚国衡器中的九个青铜环权相当于9个砝码,经测量,其重量分别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据专家研究,这些重量相当于当时的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由此推算楚国当时的一斤约为250克。楚国当时流行青铜贝币和黄金货币,这种小计量的衡器大约是用来称量黄金货币的。

错金鄂君启铜节

战国 楚

水陆交通运输凭证

1957年安徽省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

舟节(右)长30.9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车节(左)长29.6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

铜节分舟节和车节两种,用时双方各持一半,合节验证无讹才发生效力,舟节(右)长30.9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有错金铭文9行165字;车节(左)长99.6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有错金铭文150字。铭文记载了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发给鄂君启舟节和车节的过程,并详细规定了鄂君启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是研究战国时楚国交通、地理和商业赋税制度的珍贵资料。

“鄂君启”节一共有5件,其中舟节2件,车节3件,均为竹节状。图中这两件青铜节分别为舟节和车节。每件舟节表面有错金铭文164字,每件车节上有错金铭文148字,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

鄂君启,楚怀王之子,名启,字子皙,其封地在鄂(今湖北鄂州),所以称为鄂君启。“鄂君启”错金青铜节制于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铭文记录了从“鄂”到“郢”(今湖北江陵附近)的水陆交通路线、车辆及船只的调配、沿途所享受的特权等,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对研究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节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马形、龙形、竹节形。早期的节是剖竹为之,后来虽用青铜铸造,但仍多取竹节之形。“鄂君启”错金青铜节在使用时是否需要合验,目前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各地有税官驻守,当有合验才能通行;一种认为此节是一种凭证,持有就可以放行,节中记录的城邑有20多处,每处都备有合验的节不太可能。

第四组 日常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礼仪化的饮食活动依然很多,壶、簋、罍、鼎、盘、匜等青铜饮食器仍在使用;漆器因其艳丽而轻巧,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丝织业的发展,使丝绸服装成为贵族阶层的主要衣着;华丽的铜灯、精美的铜镜等,都成为贵族家居生活中的时尚用品。

曾仲斿父壶

春秋

盛酒或盛水器

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出土

高66.7厘米

此器盖内与壶内壁均有铭文12字,为曾仲游父作器。据文献记载,“曾”有三个,一个在今山东省峄县,一个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另一个则在今湖北省江汉流域。这个曾仲游父壶应属后者所铸。此曾国与黄国、江国互通婚姻,京山发现的97件铜器中,6件有曾国铭文,2件有黄国铭文,说明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这个曾国与黄国已经有了密切的联姻关系。

这件青铜壶由壶盖和壶身两部分组成,器体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盖身上宽下窄,下有子口以纳入壶体中,上有波带“莲瓣”状捉手(共有10个波带),盖面中空。壶侈口、方唇,束颈,颈两侧有立角兽首衔环耳;鼓腹略下垂;底部圈足外侈。壶盖缘和颈部各饰一周“S”形穷曲纹,口颈间饰一周波带纹,腹部上下饰两周波带纹,圈足饰一周垂鳞纹。器盖内和壶内壁均铸有铭文12字:“曾〔仲〕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显示此壶为曾仲斿父所作。

与此壶同出的一件青铜鼎铭作“曾侯仲子斿父”,“曾侯仲子斿父”即曾仲斿父,可知其为曾侯之子,是曾国重要的贵族。除“曾仲斿父”青铜壶外,苏家垅墓葬共出九鼎七簋等大量曾国器物,这说明当时这一带属于曾国疆域。

错银铜卧牛

战国 楚

镇席之器

1956年安徽省寿县出土

长10厘米、高5厘米

青铜卧牛作蟠伏顾首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牛身有错银云纹,不仅动感十足,而且充满神秘气氛。腹下刻有“大府之器”铭文。《周礼·天官·大府》职云:“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于受藏之府。”“大府”是王室掌管财币货藏的机构,是王室府库的官长,掌管四方向王室进贡的“货贿”,同时在王进行赏赐时负责从府库中搬取、清点赏赐品。此器当是大府所藏专供王室使用的器物,故造型制作都异常精美。

青铜卧牛为席镇。古人跪坐于地、床、榻等,上必铺席。为了避免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需要重物将其四隅压镇。《楚辞·九歌》有“白玉兮为镇”的诗句,但考古发现中以青铜镇居多,极少见到玉镇。

第三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发生巨变,一些得到良好教育的“士”人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建立了众多学术流派。其中,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与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成为时代显学,弟子遍天下。他们与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自由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在学术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界的活跃也促进了文学、史学、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中华文明从此走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新时代。

战国楚

乐器

1957年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出土

这套编钟共13件,附铜辖(悬挂编钟的钩鞘)13个。13件编钟的高度依次是30.5厘米、25.7厘米、24.5厘米、23.4厘米、21.8厘米、21.4厘米、20.3厘米、19厘米、17.6厘米、16.6厘米、15.9厘米、15.5厘米、13厘米。最大一件钟的两面铸有铭文12字,记载楚历屈之月,晋国救戎于楚的事件。经试音发现这组编钟音阶准确,音质优美,每枚钟都能发两个乐音,两音之间为大三度关系,符合现代声学原理。该编钟音律准确、声音悠扬。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太空携带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用这组编钟演奏的。

周朝是依靠礼制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编钟这种礼乐用器的数量和种类的多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西周早期出现三个一组的编钟以后,其每组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春秋战国时期,上层贵族仍沿袭周王朝的一些礼制,因此在其大墓中经常陪葬编钟、编磬。

西周时期贵族的音乐,主要是配合礼仪演奏的,曲调讲究严肃、平稳,伴奏的乐器以钟、磬、鼓等打击乐器为主,被称为“金石之音”。《荀子·乐论篇》中谈到各种乐器之音在礼乐中的作用:鼓似天,钟似地,磬似水,竽、笙、管等似日月星辰。礼乐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雅乐”,可在庙堂上制造出一种天、地、人浑然一体的庄重气氛。

战国楚书写工具

1954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出土时装在一竹筒中,毛笔长21.2厘米,竹筒长23.2厘米

笔杆为圆形实竹,笔尖为兔毫,其制作方法是将笔杆一端劈成数股,夹住兔毫,用丝线缠紧,髹漆,使其牢固。毛笔在中国使用很早,最晚在商代即已出现,但因实物易腐朽,难以发现。这支毛笔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

第四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边各族

春秋时期,中原人常常自称为“诸夏”,将居住在周边地区的部族称为“蛮、夷、戎、狄”。随着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的密切交往,到春秋战国之际,“蛮、夷、戎、狄”中的大多数部族逐渐与“诸夏”相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一组 北部与西北部地区

春秋时期,北部与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戎和狄。其中,戎包括北戎、山戎及部落众多的西方戎族,狄包括白狄、赤狄、长狄等部族。到了战国时期,这些部族多与华夏族融合成一体。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胡貉”,包括东胡、匈奴、林胡、楼烦等;西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氐羌”。

曲刃铜剑

夏至春秋 夏家店上层文化 公元前1000—前300年

兵器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黑石沟出土

约长35.5厘米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河北北部。这两柄曲刃铜剑属于曲刃銎柄式,两侧刃呈双曲弧形,中间起柱状脊。这种形式的短剑,主要发现在辽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青铜武器,多出于墓葬中。当时基葬的形制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往往是用石板或石块垒堆的石棺、石椁殓尸。

这件青铜剑由剑身和剑茎组成。剑身中部有脊,曲刃,两边刃中有明显凸起的节尖;剑茎较短,为扁柱形,与剑脊连为一体,需要另加其他质地的剑柄。

曲刃剑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其最早出现不晚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最晚则可到战国时期。本剑为曲刃短剑较早的一种类型,属辽西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其出土地小黑石沟所在的宁城一带,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中心区域,发现过多座较大型墓葬。

春秋时期,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及江苏北部一带,包括淮夷、徐夷、东夷等。第二组 东部地区

三轮铜盘春秋

时期

水器

1957年江苏省武进县出土

高15.8厘米、盘径26厘米、轮径7.8厘米

盘呈圆形,平沿方唇,盘腹向内弧收,腹部饰一周雷纹,腹底接直壁的圈足,圈足与三轮相连。盘前圆轮上铸有一对回身欲饮的龙,龙首有目冠,吻部突出,龙身从盘底横出,折向上,回首向盘。龙颈部饰鳞纹,身部饰云纹,它也是推转轮盘的把柄。在盘的左右两侧下方,另装有两轮。盘上所饰编织纹,与印纹硬陶器上所饰编织纹相近。出土地当时为东夷或吴人聚居区,这件铜盘无论器型、纹饰都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盘出现于商代二里冈时期,在两周时期比较流行,其腹部均较浅,有耳或无耳,有圈足或无圈足,有的圈足下设三足。此盘出于江苏武进,在春秋时期为东夷或吴人聚居区,其形制、纹饰都富于地方特色。

第三组 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居于楚国境内或楚国之南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群蛮”和“百濮”,他们后来逐渐融入楚国;东南部及岭南少数民族被统称为“百越”,分布于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鼍龙纹提梁卣

春秋越

盛酒器

湖南省湘潭市出土

高49厘米,口长27.2厘米,口宽19.5厘米

靴形铜钺

战国 百越

兵器

197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长8.5厘米,刃宽13.7厘米

此钺形如皮靴,是具有百越地方风格而与中原不同的兵器。

青铜钺形似皮靴,銎部呈六棱形,一侧有附耳,钺面饰有网格纹和齿状图案。青铜钺是古代越族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器物之一。有学者甚至认为,越族的得名与他们首先发明和使用了“戉”(钺)这种工具有关。实际上,越人的青铜钺只是广西、云南地区的西瓯、骆越和滇越人的青铜钺,浙江、湖南等地发现的青铜钺是岭南越文化向北传播的结果。这些越式青铜钺最早出现在春秋后期,最晚的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其传播范围一直扩展到东南亚地区。

靴形青铜钺是越式青铜钺中的一类,亦被称为“不对称形钺”。关于靴形青铜钺的用途,学术界有除草器、武器、切割器具、祭祀用具以及纺织用具等说法。从各地出土的有关器物看,一些靴形钺制造精美,上面往往装饰羽人舞蹈、羽人划船以及蛇形等图案,这些图案在中国南方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青铜鼓上也有所反映。很多学者认为这些图案和古代越人进行的水上祭祀有关。因此,类似图案表现在靴形青铜钺上,似乎也显示出这类器物有祭祀用的可能。

第四组 西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巴、蜀和西南夷。巴人分布在今重庆及四川东部、湖北西北部及陕西汉中地区;蜀人分布在今四川北部和西部;西南夷分布于今四川西北、西南部,云南和贵州两省及广西西部。

虎纹铜钲

战国蜀

行军节鼓乐器

传四川省新津县出土

高39.3厘米,铣距13.5厘米

该钲柄较长,器身正面刻有虎纹、树纹和巴蜀文字,是典型的古代巴人和蜀人使用的器物。巴、蜀是今四川省境内的部族,巴在今四川省东部地区,蜀在今四川省西部长江上游以北地区。蜀在春秋末年已有发达的农业,战国中期迁都于今四川成都,成为'戎狄之长'。巴、蜀受秦楚文化的影响很深,在青铜器上铸刻虎纹、于纹、花蒂纹,则是本民族风格的体现。

错金银犀牛铜带钩

战国巴

长17.5厘米、高6.5厘米1954年四川省昭化县宝轮院出土

带钩整体为独角犀形,颈有双鬣,鼻向前伸成钩,钩端作口首兽头形,造型异常优美。巴人是战国时期生活在今四川省东部的部族,习惯于乘船在水上渔猎,后亦从事农业生产。巴人最后迁都于今四川省重庆市嘉陵江沿岸一带,因长期与楚接壤,受楚文化影响甚深。以独木舟作船棺而葬是巴人的风俗。

此件带钩呈犀牛形,犀牛体型健硕,鼻上有双角,前角长且弯曲。犀牛鼻端伸出一柱形钩喙。通体饰卷草纹,用以表现犀牛皮肤的褶皱,纹饰绚烂而有致,极具装饰效果。

此件带钩为古代巴人制品,造型独特,惟妙惟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中的“国家宝藏”
钟鸣鼎食,青铜耀目——青铜器的繁荣时期: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特点
馆藏 | 中国国家博物馆铜器精品类赏析(四)
东方既白:中国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上)
书法史(2):春秋战国时期趋向于装饰性的金文风格
国博(127)-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7)——春秋战国时期(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