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莲味道③】我的“国光”苹果情结


红杜鹃文苑

为繁荣我县文学文艺创作,展现五莲籍县内外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风采,涌现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五莲县作家协会、五莲诗词学会在“大美五莲公众平台正式开设《红杜鹃文苑》主题板块。集中刊发我县正规文学刊物《红杜鹃》(刊号:京ICP备·13022533)的力作和广大文友的优秀作品。同时,也欢迎广大文友踊跃投稿,《红杜鹃》杂志将从中择优刊发。以诗词之韵歌颂五莲,以文学之美助力五莲发展!

我家在五莲 最美红杜鹃!


我的“国光”苹果情结
何乃华


在我的记忆深处,与水果相关的往事不多,记忆中自己吃过的水果少得可怜,品种亦有限。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最爱的当数国光苹果了。

国光苹果为何以“国光”命名,当时我不知晓。可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是在今天,一提起“五莲国光”,或者“小国光”,顿时,在我的脑海中就产生了国光苹果的图像:它个头不大,或者面红内黄、或者外貌青青,吃起来甜中略带酸味……这是苹果中的“碧玉”和“珍品”。随即,那些逝去的我与国光苹果的往事也就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孩提时最快乐的事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父亲往上辈辈都是农民。虽然,我挤上了高考的独木桥,通过考学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但是,我现在依然对农村、农民和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切割不断的深厚感情。

我的整个孩提时光都是在农村度过的。那里面有浓郁的黄土味道,虽然贫瘠,但不乏快乐。而当时最快乐的事,就是拿着筐子,或者提着水桶,兴高采烈地到大队饲养院里领国光苹果。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大队的饲养院里有饲养员值班、居住的屋子,有好多间猪舍、牛棚,有一个偌大的长方形的池塘,还有一块很平坦开阔的场地。

饲养院是村民们最愿意去的地方。因为那时还没有实行“打包干”,采取的是集体劳动的方式,所以,饲养院就成了大队劳动集结和散工的地方,也就成了大家一个共同的家。


那时,县乡村都非常重视发展苹果生产,在我们高泽乡西楼大队(今高泽镇西楼村)也栽植了大片的苹果,有香蕉、红玉、秋花皮等等好多品种,但国光最多,大抵占到了苹果总数的70%。而村里之所以愿意栽植国光苹果,一是因为它产量高,最多的一棵苹果树能结果十几筐;再是因为果子好吃,且储存时间长,不容易坏掉。小国光苹果一般下霜了才采收,如果储存得当,能吃到第二年的春夏,第二年的国光苹果吃起来甘面,别有风味。

西楼大队是大约在19世纪50年代栽植国光苹果的,而我出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所以,我的孩提时光便一直有着对国光苹果的美好记忆。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姑姑挎着筐子、领着约六七岁的我到饲养院领大队分的苹果。那时,大队是按人口平均分配苹果,早已将苹果依据大小和品质大体搭配,并称好重量,按照户数堆放在饲养院的场上,每户一小堆,上面用一个苹果压着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户主的名字。当我和姑姑来到饲养院的时候,苹果都早已分好了,我们便挨堆查找。终于找到了,看着那些模样可爱的国光苹果,我心里特别高兴,如获至宝,根本顾不上吃,便忙着与姑姑一起一个个地往筐子里装,一边装还一边数着,那种兴奋不亚于中了大奖。

那一堆孩提时从大队里分到的国光苹果哟,至今还在我的记忆中飘香。



羞于启齿的一个过错


坦白地说,我曾经犯过一个小小的错误。尽管如今我已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经常教导学生要守规矩,而且坚信自己是一名绝对合格的中共党员,然而,谁没有过小的时候呢?!这个过错,曾经让我相当愧疚,也让我好多年来一直羞于启齿。

而这个过错,是与国光苹果有关的。

忘记了发生于哪年哪月,只记得那时我已经上小学了。那一天,学校不上学,我和我的一个大我八个月的本家叔叔在一起玩耍时,他提议到水浴村走姑姑家(我的姑奶奶家),我一听当然乐意。于是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便瞒着父母偷偷地出发了。

水浴村与西楼村村相邻、坡相连、地相接,抄田野小路也就5华里的路程。但因为我们都很小,又是玩玩走走,走走玩玩,感觉走了好长时间。走着走着,我们忽然发现了一个大苹果园,苹果树上挂满了很多苹果。我和叔叔见四周没人,便相互使了一下“眼水”,跑进了果园,摘起了苹果。


可就在我们每人拿着“胜利”果实正欲走的时候,却被看园人——一个老年男人抓住了。那人用现在的话说非常负责,把我俩批了一通,审查了一顿。因为我们都害怕,所以都不吭声,也都不敢把自己的父亲的名字说出来。最后,那人气极了,把我们两人的褂子剥去没收了,这才放我们走了。

因为遇到这样的事,我和叔叔也无心走亲戚了,灰溜溜地、低头耷拉甲地回到家,结果又各自被父亲好一顿批。不过,后来,经父亲出面,又将我们的褂子要了回来,这是后话了。

坦白地说,这是我的国光苹果记忆中最不光彩的一段。但它却是一段真实的经历。现在看看,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在那个生活贫瘠的年代,哪个农村孩子面对国光苹果不垂涎欲滴呢?!但它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警钟,时常告诫和警醒我,要走正路,要守规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应该感谢那些国光苹果和那位看园老人。那是让我能够时时“正衣冠”的一面镜子啊。



终生不渝的“国光”情结



时间流逝人成长。后来,我读完了初中读高中,读完了高中上大学,上完了大学当教师。而这期间,国光苹果也有了一段从发展到鼎盛再到衰落的过程。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忧伤和遗憾。


2015年11月29日,笔者专门回老家西楼村,与干了一辈子生产队长、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父亲交谈,向他请教有关五莲国光苹果的事。平时并不健谈的父亲一打开话匣子就讲了很多。他说,在他的记忆中,五莲县最早栽植国光苹果的当数街头镇芙蓉村,应该是在1953年。而西楼大约是在1957年至1958年。后来,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五莲国光苹果走出了五莲、潍坊、山东,直至进入了中央。五莲国光苹果也从此声名远播,驰名全国。五莲的林果也在全市全省全国出名挂号。可惜,到了19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全县苹果面积锐减,五莲国光苹果也从鼎盛走上了衰落。


好在几十年后,国光苹果并未完全退出五莲历史舞台,在一些地方还有栽培,虽然面积已经与鼎盛时期不可比拟了,但仍然开花、结果、飘香,依然深受县内外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10年代初期,五莲县委、县政府对五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建设“果乡五莲”、“森林五莲”、“生态五莲”的科学决策,为五莲国光苹果再振雄风打开了绿色通道,开辟了光明大道。尤其是2015年冬,县委、县政府又带领全县人民不失时机地展开了林水会战,再一次为“果乡五莲”、“森林五莲”、“生态五莲”建设助力。一时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改山治河、植树造林、发展果品的热情高涨,激情焕发,使全县林果生产规模得以迅速膨胀、产品档次得以提升。

终于,五莲国光苹果有了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也有了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前景。这让包括我在内的几十万五莲人民倍感高兴和自豪。我魂系梦牵的五莲国光苹果情结也终于有了释然后的轻松和愉悦。


如今,每当到乡下农村出发,看到一片片正茁壮成长、郁郁葱葱的苹果园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和温馨;每当在县城的超市或者街头小摊,看到曾经相识的那些或面带红晕或满面青翠的国光苹果的时候,我总会买上一些,不光是因为它确实好吃,更重要的是缘于心中那根深蒂固的国光情结啊。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姥姥家• 国光树 •五莲情
丈夫从首富沦为阶下囚,她剪短长发,撑起了千亿的江山等他
国美控股集团CEO杜鹃 她把国美从巨亏8亿做到年收646亿
烟台苹果莱阳梨,五莲小国光不用提
管祥国 | 回家
国光苹果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