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地挖出清朝古墓,墓主穿龙袍300年未腐,手握大清遗宝

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姬旦制定礼制,提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礼节,此后数千年间,人们将此运用到极致,就连最基本的穿衣都各不相同。当我们翻阅古籍记载,就会发现说到穿戴的袍服,古人经常用到“黄袍、乌纱、青衫”等等这类带有色彩的词汇。

其实这些颜色传递的,便是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划分,那么龙袍更不用说了,能穿它的只有天子。2006年5月,正在施工建设的京郊石景山玉泉路突然挖出一座古墓,棺材被挖掘机一下子叉出墓穴,专家获悉立即前往。经过初步勘测古墓来自清朝康熙年间,但形制似乎非常寒酸。

然而当专家打开棺盖时,在场的人群立刻发出一阵惊呼,原来简陋的棺材里,墓主竟然身穿龙袍且完好未腐,全身呈现风干状,皮肤为古铜色,更令专家意外的是,墓主身上的五爪龙袍、蟒袍里里外外穿了7件,如此显赫的穿着,却躺在这般简陋的木棺中,专家意识到墓主来历非同寻常,随即将其运送至博物馆。

在深入的检测中,人们发现龙袍墓主身高1.73米,左脚生有6个脚趾,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串东珠,东珠在清代属于皇家国宝,就连皇子无赐都不得擅用,这令墓主身份更加高贵。棺材上写着墓主为“中宪大夫”黄拙吾,然而专家翻遍清代史料,却未见此人的一字记载,这位清朝男子究竟是谁至今也没有定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古墓工地挖出,墓主人身穿龙袍,手握大清遗宝!
专家最失望一次,本以为可以挖出国宝级青铜器,结果挖出47副棺材
埋藏近1000年古墓,挖出积石积沙防盗机关,打开后专家无语了
1972年内蒙发现清代古墓,女子身穿龙袍,尸体240年不腐,是何人
湖北挖出秦代古棺,专家开棺发现,陈胜吴广起义另有真相
村民挖出一个棺材, 灌满水银却找不出一丝缝隙, 最后借放大镜打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