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匡衡凿壁偷光的穷小子,最后官拜丞相,却因何成为大贪官

小时候,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且还会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头悬梁、锥刺股,再比如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可是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究竟怎么样了,并没有人告诉我们结局。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小时候童话故事的最后结局,虽出人意料但又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记录,最早出自于《西京杂记》。匡衡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但是他却十分勤奋好学,即使给别人帮工,也不愿意放弃读书。但是他白天要干活,读书只能放在晚上,却没钱买点蜡烛。于是只好凿壁偷光来读书。凭着这般艰辛的努力,匡衡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对《诗》的造诣很深。 匡衡在汉宣帝时射策甲科,授职平原文学。当然,也有人说他考试过程并不顺利,连考九次,方才考中六经丙科(最末一等),不知从何得知。但是匡衡最初的仕途并不顺利,却是事实。汉宣帝不好儒,尝言“乱我家者,太子也!”太子刘奭,便是后来继任的汉元帝。不幸言中,西汉之政正是由汉元帝时始乱。在汉宣帝之时,匡衡始终未得到重用。

但匡衡的官运在汉元帝即位后,很快就到来了。由于对《诗》的极深造诣以及切中时弊的上书,匡衡的仕途开始一帆风顺。汉元帝一朝,匡衡历任郎中、博士、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丞相,并被封为安乐侯,六百户。至此,匡衡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封侯拜相。 然而一时之间位极人臣的匡衡,逐渐开始把持不住自己。面对诱惑,他刚开始还可以义正言辞地拒绝,但随着官职越做越大,他内心的那个小魔鬼的力量开始越来越强大,从贪污收受贿赂发展到利用职权主动聚敛。

安乐侯的封地是3100顷地(一顷地位一百亩),说起来还真的是不少了!要知道,当时普通人家所拥有的土地平均只有七八十亩,尚不足一顷地。但安乐侯匡衡,并不以此为安乐,他此时的快乐是聚敛土地,于是用职权私自侵占土地400顷。 曾屡次因言获利的匡衡,在汉成帝即位后,再次意图投机新君。他无视先朝,上书弹劾汉元帝宠臣石显,言语甚至辱及先帝任用奸佞之臣。但汉成帝新即位,对他只是好言宽慰,并未予以追究。但随着匡衡之子匡昌醉杀人,他贪图400顷地的事情也被人挖掘出来。于是,他被弹劾“专地盗土”,并因此被贬为庶人,最终病死家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凿壁偷光”主人公,由一个穷小子跃升为丞相,晚年因贪婪被罢官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匡衡家境贫寒凿壁偷光,终成一代名臣,为什么还要贪污?
凿壁偷光的匡衡,最后却成了一个贪官
第122回:凿壁偷光与昭君出塞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成了宰相,但他的结局,老师不会告诉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