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渡江第一船“京电号”

1949年2月上旬,南京下关电厂接到指示,需要在江边保留吨位大、性能好的船只,随时准备接应渡江部队。下关电厂工人以运煤发电为借口,将一艘刻有“沈宝记·1925”字样的“京电号”钢质蒸汽机动力船,留在了下关码头。这艘船长23.1米,宽4.25米,吨位41.4吨。在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虽然国民党江防部队多次要求“京电号”进入护城河,但均被电厂工人机警地应付了过去。4月中旬,和谈破裂的可能性加大,两岸形势更加紧张,国民党守军把“京电号”拖进护城河。下关电厂工人趁着夜色将煤全部倒入江中,无煤发电,半个南京城都停了电,国民党守军不得不让“京电号”再次回到江中拉煤发电。就这样,直到渡江战役打响,“京电号”还停泊在下关码头。

1949年4月21日16时,中央军委命令8兵团35军越过滁水、老山,向江浦、浦镇、浦口直取南京,控制长江北岸三浦一线的敌军李延年主力28军,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仅抵抗了十多个小时,就弃阵而逃。

4月21日晚,35军的7名侦察兵在北岸群众的帮助下,趁夜幕在下关地区借助小船偷渡成功,与前来接应的地下党取得联系。一个多小时后,南京地下党组织通知“京电号”:开赴北岸迎接渡江部队强渡长江。在船上待命已达一昼夜之久的黄兴友等9名船工,立即升火,冒着敌方江防部队的炮火,开足马力驶向北岸。

当时,“京电号”在所有参加渡江战役的船只中,吨位、马力都是比较大的,从南岸下关码头到北岸浦口码头,仅用了20多分钟。4月23日零时,35军103师部队的120名指战员作为解放南京渡江战斗的第一梯队,在“京电号”上架起数挺机枪,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劈波斩浪奋勇直前,成功在下关码头登陆。

“京电号”的船工们把第一批解放军送上南岸后,立即返回,迅速将第二批、第三批送过去。随后,从南岸升火过江的“凌平号”“港平号”等船只也加入到了战斗中,源源不断地给强攻部队运送预备队,为解放南京的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战机。据史料记载,“京电号”在解放南京的战斗中,共运送了1400名解放军战士过江。

南京解放后,“京电号”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往返于中山码头和浦口之间,为电厂运送煤炭。

1954年夏天,南京地区突降大暴雨,江河水位猛涨,危及到濒临江边的下关电厂。这时,“京电号”再次挺身而出,不停地在江面上运送黄泥、草包和砖头,加固加高江堤,成为“抗洪英雄”。

1970年,“京电号”被调拨给淮阴发电厂,牌号为“淮轮556”,为淮阴的工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为了支援苏北地区的水运事业,“京电号”被转调拨给灌南县,产权属灌南县鸿远运输有限公司,编号为“苏淮605”。原来船上使用的蒸气机被更换成柴油机,“京电号”成为牵引能力1200吨的牵引机船,可以同时挂上十几只货驳执行运输任务,航行足迹遍及华东地区的江河湖海大小港口码头。20年间,“京电号”累计运输产值1200万元以上。在和平年代,“京电号”仍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新的功绩。

1998年,“京电号”正式退役,停靠在灌南县盐河岸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人们参观。2009年3月,“京电号”运抵南京,为纪念渡江胜利和南京解放60周年,4月23日,“京电号”在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正式展出。渡江第一船——“京电号”,自1925年建成下水到1998年正式退役,拥有着73年的使用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英雄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照片 清末的南京城 两江师范学堂恢宏大气
南京长江边,曾有一个这样的百年老厂
从旧江岸到新外滩,南京这条5公里长的风光带足够你玩上一天!
南京下关5号码头的最后时光(上)。
八卦洲渡口变迁记
忆抗战:老兵游长江死里逃生 全排剩1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