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天王杨俨
顺天王杨俨

谷相乾  田国芳


20年代初,南乐县出了一位风靡一时的新闻人物——杨俨。30年代,著名作家丰村的长篇小说《大地的城》中写道:“想吃饭找杨雁……”,这里的杨雁便是上面提到的新闻人物杨俨。杨俨从黉门秀才到红枪会首、“皇帝”、土匪,直至直南五县联防司令。一生虽无大的功绩可言,但其晚年夜袭大名,拼死抗日一节,应是他一生的闪光点,也是中国人民应有的民族气节。乱世英雄南乐,地处中原,乃历代兵家用武之地。清末民初,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军阀混战的刀光剑影从未停息。连年战争,加上官府横征暴敛和土豪劣绅的高利盘剥,使南乐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大劳动人民为了生存,纷纷揭竿而起,高举“抗捐抗税,保卫家乡”的旗帜与官府斗,与军阀斗.与土匪斗。1910年前后,以封建迷信为宗旨的红枪会组织也相机而动,并不断发展壮大。在南乐一带,一度在地主阶级内部斗争中失利的杨俨,出于报仇雪恨的目的,毅然扛起了红枪会的大旗。自此,红枪会则因有了一位知书明理的黉门秀才而大壮声威。反目成仇南乐县境卫河东岸,有一个数千人之众的村庄——张浮丘。这个村庄村大人多,地主富户也多。而且在相互间的长期倾轧与斗争中客观的形成了“八大家”和“八小家”两个相互对立的营垒。八大家的代表人物叫杨杰。此人幼年习武,大比之年金榜题名,当过光绪皇帝的御前侍卫,把守过清朝皇宫的后宰门,是~位赫赫扬扬的朝里人物。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被罢官为民。然而,官丢了余威尚存,杨杰勾结官府继续横行乡里——离利盘剥,欺男霸女,无所不用其极。更有势利小人仗其淫威,勒索佃户,鱼肉百姓,干那为富不仁的勾当。杨俨呢?清朝的末班秀才,知书明理,坚持中庸之道。在张浮丘八大家与八小家的角逐与斗争中,他既不攀扶权势,又不对弱者落井下石,而自成一股中间势力,在两大营垒的夹道中求生存。杨俨的名份虽然不算太高,但因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却也颇负众望。他恤孤怜贫,仗义疏财之举更为人们称颂乐道。杨俨的作为引起了以杨杰为首的八大家的怀恨,总想抓个把柄给予报复。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张浮丘遭受匪患,所有豪门富户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唯有杨俨平安无事。土匪长了眼睛,分明杨俨通匪!于是杨杰搞了一个八大家联名告状,硬把平白无故的杨俨推上官府的大堂,打起了无头官司。旧社会打官司是财产的竞赛,银钱的竞赛。“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难进来”,恰恰说明这个道理。杨俨与八大家的官司自南乐至大名,自大名至天津,由县太爷的公堂打到省府的高等法院,一直打了两年多。常言说:“一人难敌四手,好汉不打出村去”。因此,不难设想杨俨与以杨杰为首的八大家的较量,注定要失败的。值得庆幸的是,杨俨的官司虽然输了,家产也荡尽了,人却活着回来了。顺天王登基原来家大业大的杨俨,平白无故地栽了一个大跟斗,实乃天下之奇耻大辱。于是一口窝囊气竟把杨俨给气疯了。一时杨家因官司败诉而悲切凄凉的家庭气氛,又为疯魔的烟雾所笼罩。杨俨疯得几乎完全丧失了理智。在他看来“自古帝王本无种,时势可以造英雄”;天下唯皇帝权力最大,要报仇雪恨非做皇帝不可。杨俨成天歇斯底里狂叫:“我是皇帝,我是皇帝!”世上很多离奇的事情往往来源于巧合。杨俨是红枪会的首领,红枪会又是迷信团体,因此借助迷信色彩美化杨俨,神化杨俨,宣传杨俨完全顺理成章。于是杨俨的亲信及追随者就借机大造舆论,竟把一个疯狂得理智全无的杨俨吹捧得神乎其神:“杨俨有帝王之像”、“杨俨有帝王的福份”,一时舆论大哗。影响所及:南乐、清丰、内黄、滑县等直南豫北各地。而神经本来就不正常的杨俨竟真认为:当今天下非我莫属了。杨俨的皇帝梦越做越甜。杨俨的疯魔也象瘟疫一样传染给他周围的亲信和追随者。这些人在鼓吹杨俨的同时,自己也忘乎所以了。他们可望在杨俨登基之后捞个一官半职,尽享荣华富贵。因此,为杨俨捐助玉成,毁家纾难者不乏其人。人有了,钱也有了,此乃上顺天意,下得民心之兆。时机既到,九五之尊的皇帝不做,就是大傻瓜了。民国九年(1920)三月,日逢黄道大吉大利。杨俨头戴王冠身著黄袍,足登朝靴在众人簇拥下撩袍端带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杨俨自称“顺天王”,含“上顺天意下得民心”之意。杨俨的家乡所在——张浮丘村自然成了顺天王的国都,改称“顺京”。顺天王的登基大典隆重而热烈:先拜天地,后封臣宰,再行君臣大礼。礼毕,效法古人杀人祭旗的规矩,壮其声威。顺天王口喻:“可杀杨杰!”于是,称霸一方不可一世的头等光棍杨杰竞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断头台。至于杀杨杰祭旗的原因本来是再清楚不过的,但人们避而不谈,却编造了一个离奇之至的理由:杨杰做的官大,喝的人血多,染出的颜色更红。曹八屯之战顺天王登基之后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即对南乐县城用兵,其动机:杀死贪官污吏,为民除害,为己报仇。顺天王杨俨有6个“皇子”,除次子天亡外,余者5人均以“祥”字排行,因“祥”、“郎”字音相谐故,又有“杨大郎、杨三郎、杨四郎……”之雅称,反把他们各自本来的名字给忘却了。顺天王对南乐县城的军事行动系“御驾”亲征。出兵之日顺天王传下“圣旨”:“大郎护驾,三郎先锋,五郎留守”(顺京)。(大郎、四郎因不同意起事出逃山西)。这里值得提起的是先锋杨三郎:身高6尺,膀阔腰圆,加上疯汉般的一双大眼,令人望而生畏。他跻身队伍前头,身穿黄马褂,左右十字披红,肩挂老毛瑟(步枪),背插大砍刀,腰佩10响盒子炮,座下一匹黄膘马。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颇有大将风度。杨俨出师首先占领了杏园。这是县城西去10数里马颊河东岸的一个村庄。说占领有点言过其实,因为这里既无险阻可凭又无重兵驻守。杨俨及其红枪会众十分迷信,遇事讲究吉凶祸福,所以占领杏园意取杏园之“幸”,以求出兵顺利。一杨俨屯兵杏园觊觎南乐县城,南乐县城确有唇亡齿寒之危。时任南乐知县解某一时慌了手脚。因为他心里明白,手下的少数警备队平时群众面前作福作威可以,若用以对付杨俨的红枪会显然无济于事。于是,只好龟缩城里,紧闭四门,期待大名镇守使的援兵。·大名镇守使谢雨田得到南乐告急的消息后,立即调派战斗力较强的黑马团出战。黑马团首先占踞了县城东南的曹八屯,造成犄角之势,乘机救援南乐县城。杨俨乘黑马团立足未稳,攻其不备。于是大旗所指,红枪会直下曹八屯。杨俨与黑马团之间的曹八屯攻守战持续了两个昼夜,十分激烈。黑马团既有寨围之险凭,又有重型武器在手,居高临下可攻可守。处在外围的红枪会则凭借“枪刀不入”的信念,前赴后继,奋力冲杀。正当双方酣战,胜负未卜的关键时刻,大名镇守使谢雨田的另一支官军剿了杨俨的后路。杨俨及其所率红枪会在两面夹击之下以失败而告终。曹八屯之战使杨俨几乎全军覆没,三郎、六郎战死,五郎怯阵逃亡,缺乏训练的红枪会众除战死者外,四方溃散。目击者回忆说:官家从曹八屯担回杨俨部下的两大筐人头,分别悬挂四门示众,悲惨不可言状。胜者王侯败则贼。曹八屯之战使杨俨的皇帝梦彻底破灭而成了匪。于是官府悬赏缉拿,仇人落井下石,迫使杨俨不得不隐去姓名潜入内黄沙区及滑县一带。杨俨的得力侍卫段四合顺、张老黑、刘二虎等先后被逮,从容就戮。金兰之好世事纷纭,离奇之事当然也多。顺天王杨俨与东陵大盗孙殿英之间的一段奇缘虽非离奇之至,却也鲜为人知。红枪会起会之初喊的是“剿匪安民,保卫家乡”的口号。在官府眼里: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再则,红枪会打土匪是以毒攻毒.正好是借用力量。所以官府开始对红枪会的态度还算客气。后来红枪会的势力越来越大,而且打起了“抗捐抗税”的旗帜,竟与官府分庭抗礼了。面对红枪会的构成的严重威胁,大名镇守使谢雨田暴露狰狞面目。“捉龙先抓头,打虎先拔牙”,谢雨田设计诱杀了红枪会大师兄刘小辫,图谋压服红枪会,那知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激起了红枪会的更大愤怒。魏县、大名、广平、南乐等冀南十余县的红枪会纷纷云集大名周围,造成攻取大名的态势。众怒难犯,大名城随时都有大厦将倾之危。老奸巨滑的谢雨田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与其固守待毙,不如溜之大吉。谢雨田逃跑之后,河北督军张宗昌派兵镇压红枪会。当时红枪会驻扎魏县一带,枕戈待旦与驻扎大名城内的张宗昌部形成相持局面,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张宗昌不敢贸然向红枪会发动攻势,采取了“先礼而后兵”的策略,派一名高级军官到红枪会驻地训话,企图分化瓦解红枪会。训话军官骄横异常,傲慢无礼的态度激怒了红枪会,为此死于乱枪之下。张宗昌偷鸡不成反舍米,知道众怒难犯,只得作罢。继谢雨田之后出任大名镇守使的是臭名远扬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孙殿英出身土匪,是个十足的大流氓,为人十分狡诈。他接受谢、张的沉痛教训,对红枪会改用安抚政策。孙殿英深知杨俨在冀南豫北一带红枪会内部的影响与威望,因此,在他看来,制服红枪会非用杨俨别无良策。民国十二年(1923年)夏,曹八屯战后逃亡在外的顺天王杨俨东山再起,当上了孙殿英麾下的“直南五县联防司令”。.是年秋天,孙殿英在百余骑卫队的簇拥之下来南乐会见杨俨。孙的卫队一色高头大洋马,背插砍刀腰别盒子炮,十分威风。杨俨则亲率部众以上宾之礼到北关外迎接。杨俨足登战靴,身着军服,头戴军帽,脑后拖着一条猪尾巴辫子,样子不伦不类。孙殿英南乐之行与杨俨换谱结拜,成为异姓兄弟,意在拉拢杨俨为其安谧地方大卖其力。孙殿英对杨俨并不完全放心,于是在杨俨出任冀南五县联防司令不久,又加封南乐县长步恒昴为游击司令,意在钳制杨俨,使其不得轻举妄动。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梁寿凯率部攻克大名,孙殿英撤离,杨俨部随之解体,杨俨本人重回民间隐居。生命的最后闪光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华北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不抵抗主义,放弃祖国大好河山节节南退。所谓国民党“千里飞”将军刘峙从保定一口气跑到郑州。连日本人都讥讽他说:“刘翅(峙)飞得真快,我们跟也跟不上。”此时,冀鲁豫地区的范筑先、丁树本等人在中国共产党抗E1民族统一战级的感召下,答应抗日军民要求,决定留下与冀鲁豫人民一起共同抗日。于是,隐身10年已是70高龄的杨俨,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关头,又成了冀鲁豫保安司令兼濮阳专署专员丁树本的座上客。听说抗日救国,垂暮之年的杨俨热血沸腾,慨然应允。是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名之后,又在虎视耽耽,觊觎直南五县,事急势迫,时不我待,杨俨毅然决定夜袭大名杀敌报国。当时驻大名日军目空一切,骄横异常,以致毫无戒备,给杨俨以可乘之机。杨俨在大名城里率部与日军展开了激烈地肉博战。经一夜拼搏杀死日军多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最后,杨俨及其部下终因寡不敌众而被迫于天亮之前撤出大名城外。杨俨夜袭大名之役,给予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同时,自己也几乎伤亡殆尽,本人负了重伤。(作者谷相乾,南乐县谷佥楼人,南乐县志总编室编辑.县政协常委;田国芳,南乐县计生委副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第一枪——杨家枪,它的历史原来在南乐这里
隋朝世系
【龙都文化趣谈】第一篇:南乐县居然是原装的!
杨丽华(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隋文帝杨坚长女,历经五后并立,隋朝时封乐平公主,终年49岁)
520送爱心 孙志刚一行走进南乐特校慰问残疾儿童
皇帝给大臣赐酒,大臣当场分一半回敬,皇帝十分后悔:坏了,这是毒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