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古代文化地標』

  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場所,在歷朝歷代的不斷復修中,文廟以物質的形式一次次頑強地回復到人們的記憶裡。圖為正在修復中的洛陽河南府文廟。

  2006年7月16日,『河南省副省長王菊梅輕點鼠標,2006年高考河南一批本科錄取工作正式啟動。』

  這是現代書生的『黑色七月』,『是最好的七月也是最壞的七月』。古代文廟書生的『黑色七月』叫『秋闈』,是每三年一次、陰歷八月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舉人考試,當年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秀纔『秋闈』的壓力大不大,看看《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後喜極而瘋的悲劇就知道了。

  文廟與教育與考試有著天然的聯系,即便是1905年『立停科舉』,全國很多文廟被改作了學校,用另一種方式延續了文廟的『官學功能』,只是不再祭祀孔子。

  不再被祭祀的孔子,曾被淡忘得十分徹底。事實上,孔子的偉大,不僅是創立了被後世統治者極力推崇的儒學,更重要的是他在2500多年前就首開私人講學之風,總結出一套對後世教育有普世意義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深具永恆價值。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曾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他在人類社會教育史上開創性的貢獻、巨大的成就和持久的影響力,使他成為全世界公認的偉大導師。耐人尋味的是,『在偉大的人類導師中,孔子幾乎是唯一一個沒有看到神示的人,唯一一個不說自己是某一神聖力量使者的人,唯一一個任何時候都不聲稱受到了來自上天啟示的人。』這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房龍對他的評價。

  『讀經回潮』『國學復興』,使孔子和儒學重回人們的記憶之中,使儒學的重要載體文廟的文化價值再度彰顯,成為繼革命教育之後的一個新亮點——傳統文化教育的場所。記者調查得知,目前全國多家文廟都開始打傳統文化牌,河南的文廟也不例外,鄭州文廟選定省內一家以推廣『國學教育』為特色的學校為合作對象,共同開發『前廟後學』傳統式學堂,力圖把文廟打造成『國內最大、最紮實的國學交流基地』。2006年同昇『國保』的河南四文廟無不試圖打文化旅游牌,郟縣文廟設想利用『學宮故地』復禮,已開始祭孔。太康文廟一直想把自己和淮陽的一些文物勝跡『捆綁銷售』。洛陽的河南府文廟正在花大力氣修復,要把它打造成洛陽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的一個亮點。汝州文廟也在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

  歷代不斷復修

  文廟憑『物質外殼』重回記憶

  1995年,一位人類學家給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所長楊念群講了一個故事:甘肅一個村子裡有一座文廟,二十世紀50年代修水庫時被拆除了,80年代一些老人憑著記憶把它修復,修復這個空間所發生的許多事情,就像是不斷通過喚起歷史,以抗拒殘酷現實的過程,並由此實現了生命的一個完整循環。

  所有能夠留存下來的文廟,幾乎都經歷過不斷復修的命運。最為奇特的是,每次復修都固守於原址上,為了守住所謂『風水』和『文脈』,在一代代復修者看來,這是根本。歷史沿革和古跡建築都是形式,因為歷代的復修並不是『修舊如舊』,現代文物保護纔有這種理念。歷代的復修是唐朝按唐朝建築規范修成唐朝的樣兒,宋朝修成宋朝的樣兒,文廟能夠固守的,『文脈』而已。

  河南四文廟中,郟縣文廟自五代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創建,至清乾隆年間,12次在原址上重建,僅明清兩代就大修、增建、擴建10次。

  汝州文廟也是經歷代多次復修,有關清朝的修建情況記者找到一段較完整的記載:自1741年至1826年,85年時間裡,時任州守(姓名無考)重修大殿,未完工州守調離,工程停工,變成『爛尾樓』,一擱置就是60多年。之後州守仇汝弼想完成,剛動工,就提拔了,他的繼任者熊常醇,倡導全城百姓捐款,一年修復,重建大成殿、東西廡、啟聖宮、明倫堂。將近十年又一任地方官再度重修。12年後董大醇再次重修。

  汝州修廟透露出的信息是:修廟不完全是官方資金,有時錢實在跟不上,也會發動大家捐款。雖然文廟是官廟,照規矩它的『修建、守護、供應是國家和官府之事』。

  在手抄本《太康縣志》『祠廟類』裡,記者查到這樣一段話:(文廟)漢始建,隋唐因之,元末兵毀。明朝洪武三年,知縣王辰建。永樂二年,知縣方享重修。宣德二年,知縣劉叡重修。景泰年間,知縣崔壽重建殿、廡、戟門。成化七年,知縣王徇修。弘治十三年,知縣楊溥建櫺星門。弘治十六年,知縣左經修正殿,增建兩廡三十六間,塑先賢像。正德十年,知縣郭世榮修櫺星門。(標點為記者所加)

  在《太康縣志》『學校類』裡,記者也看到同一段話。這是對的,廟學合一,知縣們修建時是把兩者一起修了,只是《縣志》記錄時作為『祠廟類』和『學校類』重復記錄。

  《太康縣志》透露出的信息是:提倡修廟是件能上志書、能露臉兒能出名的事,算是『政績工程』,歷任地方官員相當樂為。

  太康文廟建國後易主多次,1974年以後,它的兩個大殿被太康縣道情劇團佔了。大成殿變成了排練場,民間小調回蕩在文廟裡。

  太康縣道情劇團退休的王先生、楊先生告訴記者:『1966年「破四舊」時,有造反派拿著家伙兒去扒大殿,劇團的人攔在門口:「不准扒,你們扒了,我們住哪兒?」劇團裡的人會武把子(武術),別管真的假的,一橕勁房子保護住了。』

  洛陽河南府文廟的修建歷史記載十分簡略,據推測始建年代金、元時期。宋仁宗時詔令改為西京國子監,元時毀於兵火。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河南府(治洛陽)奉詔重建,地址在城內東南隅現在文廟所在位置,明代文廟曾修建過三次。清朝也曾重建。

  2006年7月下旬,記者看到的洛陽河南府文廟建築群,幾乎都是三類殘損,戟門在『局部落架,挑頂修繕』,東、西掖門『局部挑頂維修』,大成殿和明倫堂『落架修繕』。完成這項工作需要高昂的修繕費,對此洛陽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主任李信中認為:『(文廟)極具觀賞和旅游價值,保護性修復以後,會和老城別的景點聯系起來,形成區域完整的文化景觀體系。』記者在李信中主任提供的《關於申請將洛陽市老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項目納入『十一·五』規劃的報告》中,看到包括河南府文廟在內8處文物景點和4處民居的改造投資估算,投資甚巨。報告得以審批後,老城區將再現明清風貌,洛陽河南府文廟也會和諧地融入這片灰色調的空間中去。

  儒學現代『新』解

  文廟借『精神魂魄』重回記憶

  歷朝歷代不斷復修的文廟,以物質的形式頑強地一次次重回人們的記憶中。而文廟的精神內核則是孔子與儒學,捨此,文廟只是一座空城。

  因了孔子,纔有儒學,纔有文廟。因了孔子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纔有『廟學合一』的文廟根脈。因了普設文廟傳播儒學,纔為中國封建社會文明奠定了文化基礎,纔推動了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東亞和東南亞封建國家的形成和文明進步,並影響至今,形成了今天在世界上有鮮明特色,又生機勃發的『孔子文化圈』。

  所謂『孔子文化圈』,曾在2005年9月28日,通過媒體有過一個直觀的展示。央視推出大型直播特別節目——《2005全球孔廟聯合祭孔》,曲阜孔廟是主會場,全球各地包括美國、德國等地另有12個分會場,祭孔儀式通過中央電視臺全球直播。

  據史料記載,儒學於公元前三世紀傳入朝鮮。公元一世紀進入越南。公元三世紀左右傳播到日本。日本最早的學校,所用教材大多是儒家學說的古典,大學者伊藤仁齋認為《論語》是『宇宙第一書』。

  儒學思想於公元十七世紀遠播歐洲,在歐洲形成長時間的中國文化熱,並為啟蒙思想家們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資源。美國漢學家顧立雅認為:儒家哲學對法國大革命民主理想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並以此為媒介,間接影響了美國民主的發展。

  儒學在現代社會的價值重新引起重視,得益於亞洲的崛起。人們普遍認為,東亞經濟發展成就的背後,有著東方文化的積淀和支橕。日本學者森島通夫在《日本成功之路》中研究並歸納了『新儒教』與東亞國家經濟成功的關系。日本著名企業家涉澤榮一認為,應把現代企業建立在算盤加《論語》的基礎之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陳榮照提出了儒教精神促進了新加坡經濟起飛的觀點。

  進入二十一世紀,儒學進一步成為國際學術研究的熱門。2006年3月,美國《新聞周刊》將孔子作為封面,指出中國正在向世界推崇古代先哲提出的『和合』思想。

  儒家學說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包含了對國家、社會、家庭、自然及人的基本看法和要求。然而,儒學所最終追求的則是一個以『仁』為核心,以『德』為基礎,以『禮』為規范,以『和諧』為目標的境界。千百年來,貫穿儒家文化的一個始終不變的特征就是『和』。

  對於儒學的復興,也有反對的聲音出現。《新京報》載文,認為祭孔『勃興』可能產生邏輯文化霸權。河南大學文學院王利鎖教授認為:『對孔子主創的儒學,要辯證地分析,其中的綱常理論在現代化背景下,在主流社會中找不到生長機會。但孔子關於個人道德修養、關於文化教育、關於「仁者愛人」的超越的倫理思想,仍然有普世作用,有些還可以直接拿來做指導。儒學的核心,在「中庸」,在「和」,這也反映出在現代化狂飆突進的過程中,價值衝突的爆發,人們試圖從傳統文化中尋找一些根據,一些解決辦法,講求和諧的孔子,正合所需。』 (全文完)

  編後

  評選國學大師、創辦國學研究院、興辦國學學堂、修文廟祭孔子、穿漢服行成人禮,如今,人們對國學、孔子似乎格外熱情,國學復興也似乎成為一種時尚。

  因出生時父輩、兄輩們正在『破四舊』,加上自己不好學,對於『四書五經』等國學典籍,我也是在上大學學了漢語言文學後纔有所接觸。如今,因為《厚重河南》,也因為編輯這一文廟系列,我對國學、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多一點兒的接觸和了解。

  最早的國學應該是指國家及官方的學府。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國學的概念發生了變化,今天有學者把它定義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今天,國學的復興勢所必致,但國學復興不應該只是形式的復興、學術的復興,而應該是吸納國學的精粹,並將其融入到國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裡面去,這纔是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平顶山汝州煤山遗址
《夏朝曆史人物》夏朝第四任君主:姒仲康
河南汝州的瓦房
河南汝州 陈向敏《别埋怨》
《挫折中的坚强 》 河南汝州 :陈向敏
哥舒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