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哉嵩山·女皇封禪篇』序 跳出泰山看嵩山

  中岳廟山門最初為『名山第一坊』,1942年改為『中華門』,2006年盛夏,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岳廟山門,再次被『斬頭掀頂』,成為『名山第一』。一字之差,顯示了嵩山與泰山再爭雄長的『險惡』用心。

  2006年盛夏時節,中岳廟改建不過5年的山門牌坊,再次整修,再遭『斬頭掀頂』折騰。折騰的目的,無非是質量救亡,無非是『舊貌換新顏』。

  中岳廟山門原為『中華門』,系一座磚瓦結構的廡殿式牌坊,三孔磚券拱形門洞上承托著三座灰瓦門樓,紅牆與灰瓦相映,莊嚴肅穆。

  數年前改建而成的山門牌坊,不再是磚瓦結構的廡殿式建築——密實的紅牆被置換為四根疏朗的紅柱,而『偷牆換柱』、『拆牆透廟』的結果使得廟內遙參亭、天中閣可『隔柱』相賞,整個中岳廟近乎『暴露無遺』。

  三孔磚券拱形門洞、三座灰瓦門樓、紅牆灰瓦的廡殿式建築,搖身一變,成為三門四柱七樓的廡殿式建築牌坊,黃琉璃瓦蓋頂,雕琢華麗,本無彩繪的『中華門』也一下子彩繪飛揚,『天中小故宮』大有追趕北京故宮或皇家建築的雄心壯志。

  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種肆無忌憚的折騰當然得有些折騰的草木之根。不在法律的軌道上,沒誰敢批復改建請示,也沒誰敢無法無天地折騰——據稱『中華門』是1942年的建築,名字也是1942年新得的,是當時『恣意拆毀改建』的結果,失卻了山門『原貌』。這之前,『中華門』是木建築牌樓『名山第一坊』。

  恢復『名山第一坊』,是『中華門』改建的法理基礎。但折騰的結果,『名山第一坊』成為『名山第一』:額題『名山第一』,出自當代著名書法家劉炳森之手。

  『名山第一坊』與『名山第一』只是一字之減,可『意義』大相徑庭。這也許是折騰者花錢費時冒風險『乾掉』『中華門』,用心『險惡』之所在——你泰山『五岳獨尊』,我嵩山『名山第一』!

  嵩山與泰山再爭雄長,只能是淺俗意義上的自慰。但,這畢竟是『宗法等級』的千古積淀,能夠滲透今天,自有土壤作怪。

  其實,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早就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他向『政、山合一』發出挑戰,將評判名山的標准定位在自然景觀與審美情趣。

  萬古嵩山起蒼黃——解讀自然嵩山與國家政治『天人合一』的互動,尋求嵩山曾經承載的『中正仁和』的中國精神並致力於『中正仁和』與當下社會的整合,讓嵩山在中原崛起乃至中國復興的進程中,成為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精神力量——嵩山昨日的擔當,亦當啟示當下的中原崛起與中國復興。

  淺俗之下沒有厚重,淺俗意義上的嵩山爭雄泰山,無聊透頂。

  武則天封禪嵩山,啟示良多。

  『亡秦及漢』之『妄祀岱宗』

  泰山是秦皇漢武封禪的地方,帝國末日戴上頂『五岳獨尊』的高帽,1987年走向世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納入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忝列《世界遺產名錄》。

  泰山一路走來,似乎都力壓嵩山,以致眼下『新青年』折騰重評『新五岳』,在傳統與現狀的壓力下都只好保留泰山,但刪除嵩山的呼聲卻甚囂『網』上。

  『泰山岩岩,魯邦所瞻』。起初,一個地方政權祭祀的名山,緣何主宰了中國人的精神,是怎樣『五岳獨尊』起來的呢?泰山力挺的中國精神,又是什麼呢?

  泰山天下雄。雄,是泰山的自然特征:山石累疊,一浪高過一浪,托起高插雲霄的泰山主峰,強烈的節奏感蠱惑人心。如果把泰山的自然特征解讀為力爭向上的中國精神,當然美輪美奐。但『中庸』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文弱的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泰山『一浪高過一浪』的刺激下,『會當凌絕頂』的聖人、詩聖都難以把持不王、不霸的『天下野心』,何況小領導乃至將相帝王乎?

  也因此,秦皇、漢武以降,在中國逐漸走向封建專制的進程中,作為五岳之一的泰山,成為帝王封禪與『奉天承命』的精神寄托,自有必然性。

  與泰山截然不同,嵩山(太室山)如臥如眠龍。盡管《詩經》詩唱『嵩高惟岳,峻極於天』,范仲淹詩唱『不來峻極游,何以小天下』,但嵩山的自然體征決定其追隨泰山那般的『王霸之氣』,無疑是東施效顰。也因此,『不來峻極游,何以小天下』注定不會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樣,步入詩歌千年經典的殿堂。

  『岩岩嵩岳,作鎮後土,配天承化,總統四……』這,是立於中岳廟的嵩山地區最古老的石碑——《中岳嵩高靈廟碑》認知嵩山的中肯之贊。當然,碑文撰寫者寇謙之天師引導中國認識嵩山,意在『挖苦』秦皇漢武的泰山封禪——『亡秦及漢,不遵古始,莫能興復,妄祀岱宗(泰山),以勒虛美……』

  作為新天師道的開創者與精神領袖,在嵩山石室修行30多年的寇謙之,追溯封禪『古始』,其說法上也許有些偏愛乃至『立場』上有些偏袒嵩山。但雞雞被漢武帝拿掉,骨頭卻還硬如鋼鐵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的話,就容不下我們質疑嵩山乃是五岳的『精神領袖』了。

  在司馬遷的筆下,秦皇漢武封禪泰山也是一場『不遵古始』、天子錯敬天帝的『鬧劇』。

  《史記·天官書》開門見山寫道:『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北斗七星),以齊七政」……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於斗。』

  『七政』系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就是說天地運轉、四時變化、人間否泰皆為北斗七星所主宰。天文學家張衡亦此解讀道:『眾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峙,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其以神著有五列(五宮)焉,是有三十五星名:一居中央,謂之北斗;四(宮)布於方各七(星),為二十八捨……』

  本於五行理論,地上五岳對應天上五宮——與中岳嵩山對應的,自是中宮;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恆山對應的,分別是東宮、西宮、南宮、北宮——如此這般,本無必然關聯的星星,『天人合一』起來,被架構成『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秦皇漢武作為天的兒子,受命帝王,封禪本為證明其奉天承命的政治合法性,為什麼卻顛覆起五行五岳理論,上演錯封東岳泰山的『鬧劇』,而不是封禪中岳嵩山呢?

  其實,傳說中的封禪大典,別說秦皇漢武,就是作為太史令、負責溝通天地事務的司馬遷,也不能全搞清——(『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厥曠遠者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闕然湮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但他上下求索,在《史記·封禪書》中轉述了《尚書》的記載:(舜在璇璣玉衡(當指舜接替堯掌管天文儀器,成為最高領導),以齊七政。遂類(非時祭天謂之類)於上帝,(祭名,一種制造濃煙讓煙氣上達神靈的祭祀方法)於六宗(六類神靈),望(祭名,一種祭祀方式)山川,遍群神。輯(收斂)五瑞(五種瑞玉,諸侯君主行禮時執於手中),擇吉月日,見四岳諸牧(分管四方的地方長官),還瑞(是說舜即位後將堯授給諸侯的瑞玉收斂上來查驗,再還給他們,以示這些諸侯君主成為舜的臣子)。歲二月,東巡狩(巡視各地,檢查諸侯政務),至於岱宗。岱宗,泰山也。柴(祭名,一種架起木柴將祭品放在柴上焚燒的祭祀方式),望秩(依次祭祀)於山川。遂覲(接受朝見)東後。東後者,諸侯(東方諸國君主)也。合時月正日(調整歷法,讓四時季節與月分相合,乾支次序不至於混亂),同律度量衡(統一音律、尺度、重量衡度等),修五禮(五種禮儀),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諸侯朝見時所持的)。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華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恆山也。皆如岱宗之禮。中岳,嵩高也。五載一巡狩。)

  從這一記載看,『神堯受禪』,舜接替共主之位,成為最高領導,舉辦過一場政治意味異常強烈的祭祀儀式,以確立自己天下共主的地位。『國家祭祀』完美謝幕後,舜纔於『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

  不是各路諸侯率先朝見新的共主,共同進行『國家祭祀』,獲得共主新的任命,而是共主率先『巡狩』四方諸侯,祭祀諸侯境內的山川——這樣的解讀,不但沒有道理,更不符合政治邏輯。但秦皇漢武封禪泰山的『歷史依據』,忘卻『國家祭祀』,卻只看到舜『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

  《史記·索隱》的解讀則直逼歷史真實,雲:『(中岳嵩山)獨不言「至」者,蓋以天子所都也。』結合《史記·天官書》、《史記·封禪書》中所言,與司馬遷寫舜的『國家祭祀』時卻『獨不言』祭祀何座名山,偏偏在結尾有意無意地點上一筆『中岳,嵩高也』,再加上《史記·封禪書》寫到秦始皇封禪泰山時,司馬遷猶言『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等,我們當可看出,《史記·索隱》對『(中岳嵩山)獨不言「至」者,蓋以天子所都也』的解讀,是精確而中肯的。

  司馬遷對他的大領導漢武帝『妄祀岱宗』而不是封禪嵩山,只好在他的《史記》中如斯『保留意見』。

  『神話禪讓』與『仙話封禪』

  『妄祀岱宗』,並不能說明『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其實,神話時代的結束與仙話時代的降臨,讓秦皇漢武封禪泰山成為歷史的必然選擇。

  寇謙之在《中岳嵩高靈廟碑》中寫道:『太極剖判,兩儀既分。四節代序,五行播宣。是故天有五緯,主奉陽施;地有五岳,主承陰化……王者父天母地,仰宗三辰,府宗山川。夫中岳者,蓋地理土官之官府,而上靈之所游集,四通八達之都會也。上應懸象鎮星(亦名填星,通常所說的土星)之配,而宿值軒轅(星座),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其山也,則崇峻而神奧……羲皇授龍圖於前,夏禹錫龜書於後。乃天道所以除偽寧真,而聖哲通靈受命之處所……』

  嵩山為什麼是『聖哲通靈受命之處所』?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河南大學教授張振犁先生通過對盤古開天、龍馬負圖、誇父追日、黃帝與神會、帝堯訪許由、帝舜訪善卷、大禹治水、夏啟三嬪於天、嫦娥奔月等中華民族的創世神話與帝系神話的研究,得出其大都產生於嵩洛地區的結論。因此,張振犁教授認為:『嵩山是中華民族的神話集中的神殿,嵩山是東方的奧林匹亞聖山。』

  但戰國乃至秦漢以後,中國神話漸次被推演為中國仙話。

  神界裡的神,原型是動物,而非人;仙界裡的仙,原型卻被推演為人。仙是人對自身的理想化,仙境是人生的理想之境,其中心是圍繞著人的活動與欲求的。且動物不能直接成仙,它們必須經過長期的修煉,先成精,後成人,最後纔可能成仙。若碰到什麼意外挫折,還可能前功盡棄。

  神話演化為仙話,是人類自身成長的一次飛躍。

  西王母本是神話人物,後來卻演化為仙話人物。在仙化過程中,西王母的形象與職司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山海經》說,西王母是住在『昆侖之丘』的玉山(這個『昆侖之丘』最初也不是今天青藏高原的昆侖山,其當在中原地區),『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凶惡可怖,是職掌人間瘟疫與刑罰的神;至《淮南子》,則說『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她開始成為象征長生不死的神;到《墉城集仙錄》裡,西王母就一躍而為掌管仙界名籍的女領袖,《武帝內傳》中說她凌空駕雲而行,雍容華貴,有群仙數千簇擁。至此,西王母不但不『凶惡可怖』,而且成為美麗非凡的女仙主——從西王母的嬗變,倒可一窺仙話是神話的繼承與推演。

  神話時代,嵩山是『東方的奧林匹亞聖山』,是眾神狂歡的地方。但隨著人類視野的拓展,先人踏遍嵩山後,嵩山就不再有神秘莫測的面紗——伴隨著神話時代的完結,仙話被推向東方的大海、西方的昆侖,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安置仙話時代的選擇——人跡罕至的高山大海神秘難測,也是難以證偽的仙境所在。

  其實,秦皇漢武跳過嵩山,跑到泰山封禪,不過是他們東海尋仙、追求個人長生不老的『副產品』。但這個副產品,卻被演化為一種『非常祀』國家禮制,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浮誇、最為奢華的國家宗教盛典——在中國歷史上,真正舉行過封禪盛典的帝王,也就那麼幾位;封禪盛典,也就舉行過那麼幾次。

  但就這麼幾次封禪,卻一步步把中國推向專制統治的巔峰,而秦皇漢武將『堯舜禪讓』的神話嬗變為『泰山封禪』的仙話,則是封建統治時期的雄雞一唱。

  歷史上有確切記載的封禪帝王,只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7位。6位男性皇帝都封禪泰山,而夾在中間的女皇武則天,偏偏調過頭來,因循神話時代的舊制,封禪嵩山。

  武則天跳出泰山封禪嵩山,意欲何為?是尋找『堯舜禪讓』的自由神話,還是重拾先祖周公的『中正仁和』?是尋道訪仙企盼長生不老,還是奠基武周女皇的唯我獨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岳是哪五岳
神的象征---五岳
扒一扒你绝对不知道的——“五岳”
五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五岳名山之中岳【河南嵩山】
中国五岳名山之中岳,河南嵩山美丽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