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遼朝回鶻族女杰述律月里尕

維吾爾族是我國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一向是人才輩出、英雄輩出的民族。自公元745年(唐天寶四載)游牧在漠北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懷仁可汗擊殺突厥白眉可汗後,“回紇斥地愈廣,東際室韋,西抵金山,南跨大漠,盡有突厥故地。”ヾ當時的室韋,位于今黑龍江上游一帶,其南即為契丹。契丹主要游牧在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一帶,因而回紇汗國的東面實際是和室韋、契丹、奚相接。自755年的安史之亂以後,回紇勢力更為雄張,契丹被迫依附于回鶻。所以《遼史?代衛志》稱︰“遙輦氏之世,受印于回鶻。至耶瀾可汗請印于唐,武宗始賜奉國契丹印。”查遙輦家族統治契丹時間是從730年(唐開元十八年)至907年,唐朝被滅為止。耶瀾可汗即唐書所稱的契丹酋長屈戍。唐朝于842年(會昌二年)九月曾受屈戍為雲麾將軍、守右武衛將軍,屈戍等即向唐朝呈說︰“契丹舊用回紇印……乞國家賜印,許之,以‘奉國契丹之印’為文。”ゝ從《唐書》及《遼史》的記載,可見契丹臣服于回鶻是在八世紀中葉。

據《遼史?後妃傳》稱︰“太祖淳欽皇後述律氏,諱平,小字月里尕。其先,回鶻人糯思生魏寧舍利,魏寧生慎思梅里,慎思生婆姑梅里,婆姑娶勻德恝王(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引者)女,生後于契丹右大部。婆姑名月碗,仕遙輦氏為阿扎割只。”查述律月里尕約生于公元879年,上溯家世,糯思為其高祖,即四世祖,中間相隔三代,每代以三十年計,約相隔一百年左右,再加上糯思壯年遷居時間,大概可以算出述律後先祖移居契丹的時間是在安史之亂不久,正當漠北回鶻汗國最為雄強的時期,也可大致肯定糯思是作為契丹的統治者而定居于契丹。

原來在漠北的回鶻族和東北的契丹族都是以游牧為主的民族,《舊唐書?契丹傳》稱︰“逐獵往來,居無常處。”因而男女老少從小就過慣了馬上生活,嫻習于騎射,所以《遼史?食貨志》稱︰“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縱馬于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戰,纊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馬--酪,挽強射生,以給食用,糗糧芻茭,道在是矣。”因而述律月里尕也是從小就長于騎馬射箭,出入于戰陣。

由于漠北回鶻汗國于公元840年被黠戛斯貴族破滅,各部落人民離散,統治契丹的一些回鶻貴族不僅被契丹人民推翻,同時再也回不到漠北的鄂爾渾河流域,被迫只好仍留于契丹地區,受契丹貴族的統治。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部落得到了壯大,述律皇後的兒子遼太宗耶律德光說︰“太後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ゞ由此也進一步密切了回鶻族和契丹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往,于是衣食相共,婚媾相通,這樣契丹族雄主耶律阿保機就婚娶了能干的述律月里尕為妻,從此開創了契丹族新的歷史。

 二

契丹族源出于鮮卑族宇文別部的一支,共分八大部,開始由大賀家族為部落聯盟主,後來大賀家族為遙輦家族所替代。這時最強大的迭剌部中的世里家族崛起,並于公元872年出生了阿保機。

阿保機成長後,在多次的征討戰爭中,顯出了他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因而于公元901年(唐天復元年)被選為迭剌部的酋長,到907年更被八部貴族共推為可汗,于是阿保機更四出攻伐,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就使“五姓奚及七姓室韋咸服屬之。”々所統治的地區已經是“盡有奚之地,東際海,南暨白檀,西逾松漠,北抵潢水。”ぁ

當契丹八部貴族共推阿保機為可汗時,原想依靠阿保機的才能,使他們更加富貴起來,獲得更多的金錢和權益,掄得更多的好牧場。可是由于阿保機善漢語,早已濡染漢族文化很深,他的長子和次子也都通曉漢文並工于書法,特別是阿保機在多次南征中熟悉了漢地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封建社會制度,于是銳意改進契丹族的生產及政治,這樣就深刻觸動了一系列的舊制度和舊思想,引起了一些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不是他同一家族的遙輦家族一些舊貴族固然反對,甚至他的第剌葛等于913年也勾結一些落後舊貴族掀起大規模叛亂,參與反叛的貴族達三百余人之多,各部落人民生命財產遭到了極大的損失,造成了“民間昔有萬馬,今皆徒步”。あ的艱困情況。

在這樣的危難時刻,阿保機適出兵征討奚地,于是述律皇後率軍駐守黑山,“阻險自固”ぃ抗擊了叛軍的圍攻,取得了勝利,粉碎叛亂後,她又幫助其夫一方面“弭兵輕賦,專意于農”。い另方面任賢舉能,整頓吏治,懲辦酷吏,改革習俗,用以安撫部民,恢復生產,贏得了人心,穩定了局面。

但是盤根錯節的舊勢力是根深蒂固的,在改革前進中,一切舊勢力必然要聯合起來進行垂死掙扎,以反對剛抬起頭來的新興力量。于是在915年(阿保機即可汗位第9年)趁阿保機出征黃頭室韋歸來的時機,除迭剌部以外的七部酋長集結力量,遮道劫持,脅迫阿保機交出可汗的權標——旗鼓,不準再擔任聯盟首領。

在這種猝不及防的舊勢力包圍下,阿保機為了今後更好的斗爭,被迫同意了舊貴族的脅迫,並機智地提出“吾立九年,所得漢人多矣,吾欲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ぅ以此作為積蓄力量,進行革新的基地。

缺少遠見的舊貴族未能識破阿保機的用意,也就同意了他的意見。該地既有鹽鐵之利,又可種植五谷,于是阿保機就帶率漢人耕種,所有城廓、居室、市廛,悉仿幽州的漢族制度,于是漢人也就不思南歸了。此時阿保機覺得這批漢人已可為其所用,即采納其妻述律皇後計策,使人告契丹各部酋長說︰“我有鹽池,諸部所食。然諸部知食鹽之利,而不知鹽有主人,可乎?當來犒我,諸部以為然,共以牛酒會鹽池。阿保機伏兵其旁,酒酣伏發,盡殺諸部大人,遂立,不復代。”う產除了這些守舊的頑固勢力,對契丹族的統一和前進,初步奠定了基礎,因而就在916年阿保機稱帝,自號天皇王,述律後稱為地皇後,國號大契丹,建元神冊。史稱︰“神冊元年春二月丙戍朔,上在龍化州,迭烈部夷離堇耶律曷魯等率百僚請上尊號,三表乃允。丙申,群臣及諸屬國築壇州東,上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後曰應天大明地皇後。”(11)

在開創遼朝的艱難歲月中,述律皇後始終和阿保機患難相共,戮力同心,出謀定策,迎來了遼代的春天,為中國北部歷史開創了新的一頁。

 三

述律月里尕,先是被稱為淳欽皇後,916年阿保機稱帝後,即加尊號為應天大明地皇後,從此有關遼代的軍國大事,述律皇後都參與決策,所以《遼史?後妃傳》開首就明確說︰“行兵御眾,後{K234614.jpg}與謀。”

由于她智勇兼備,嫻習軍事,為了幫助新得位的阿保機鞏固統治,首先充實軍備。那時契丹的兵制還保持著鮮明的民族特點,部落仍然是軍事組織的重要基礎。遼軍的骨干是由皇帝直接調遣的禁軍,阿保機的進軍由“皮室軍”和“屬珊軍”組成。“皮室”為“金剛”的意思,“皮室軍”是“益選天下精甲”組成三萬騎。“屬珊”義為“珍寶”,“屬珊軍”是由述律皇後“摘蕃漢精銳”組成二萬騎,實際“屬珊軍”即由述律皇後直接指揮。

正是由于述律月里尕握有兵柄,所以在遼太祖阿保機西越沙磧進擊黨項時,室韋族黃頭、臭泊二部謀圖乘機進襲契丹皇室,述律後得報,立即部勒隊伍,英勇奮擊,大破敵軍,由是更為各族所敬畏。

述律皇後在進行大的軍事行動時,很重視韜略。對其夫耶律阿保機和其子耶律德光的一些重要軍事行動,或則指示方略,或則進行勸阻,或則親臨戎陣,足知其遠見得失的匠心。如917年時吳主李--給阿保機獻猛火油,並說︰“攻城以此油然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12)阿保機大喜,即選騎兵三萬謀攻幽州,述律皇後即勸說︰“‘豈有試油而攻人國者?’指帳前樹曰︰‘無皮可以生乎?’太祖曰︰‘不可’。後曰︰‘幽州之有土有民,亦猶是耳。吾以三千騎掠其四野,不過數年,困而歸我矣,何必為此?萬一不勝,為中國笑,吾部落不亦解體乎!’”(13)由是阿保機未即出兵。

可是阿保機在統一契丹八部後,亟想南進幽燕漢地之念始終未消,述律後卻一再勸諫說︰“吾有西樓羊馬之富,其樂不可勝窮也,何必勞師遠出以乘危徼利乎!吾聞晉王用兵,天下莫敵,脫有危敗,悔之何及!”(14)阿保機不听,即于921年(神冊六年)12月,率兵南進,攻幽州,未下,即長驅而南,圍涿州,攻定州,至922年正月頓兵于望都之地,被晉王李嗣昭軍擊潰,“契丹大敗,逐北至易州,會大雪彌旬,平地數尺,契丹人馬無食,死者相屬于道。……乃北歸。”(15)

阿保機得此教訓,見漢地未易輕取,即在述律後的策劃下,先向西平定力量較小的突厥,吐渾、黨項、小蕃、沙陀諸部;再並力向東平定建于七世紀末位在遼南的渤海國。926年(天顯元年)即俘虜了渤海王大{K234617.jpg}{K234616.jpg}。這樣就佔有了契丹東西兩面的廣大田園和牧場,就為後日擊滅女真建立了重要據點,也為南進解除了後顧之憂。

述律後在遼代歷史上所以能發揮重要作用,不僅由于她富有將才及戰略眼光,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勝利,同時她還能識撥賢才,知人善任。公元916年後梁劉宗光遣參軍韓延徽向契丹求援,阿保機怒其不拜,使其牧馬于野,述律後經過調查,發現此人很有智略,並有較高文化,因此向其夫極力推薦說︰“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而用之。”(16)阿保機即召延徽,發覺果是人才,即起用為謀主,歷太祖、太宗、世宗三朝都任樞機要職,《遼史?韓延徽傳》贊稱︰“太祖初元,庶事草創,凡營都邑,建宮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為佐命功臣之一。”而遼代著名醫生宜魯古也是從擄獲的敵人嬰孩中由述律後撫養長大的。《遼史?直魯古傳》稱︰“初,太祖破吐谷渾,一騎士棄橐,反射不中而去。及追兵開橐視之,中得一嬰兒,即直魯古也……由是進于太祖,淳欽皇後收養之。長亦能醫,專事針灸,太宗時,以太醫給侍。”

相反,述律後對于那些言不由衷,欺上瞞下,阿諛奉迎,缺少骨節之徒,卻視為奴才、庸才,給以辛辣諷剌和無情打擊。如被後唐主封為盧龍節度使,東北面招討使北平王的趙德鈞陰結耶律德光謀圖奪取後唐帝位,後被契丹主擄獲送往遼朝後,936年(天顯十一年)11月趙德鈞向述律太後饋送了很多寶貨以及自己所屬田宅,以圖邀寵,述律皇後即行揭露其丑惡面目說︰“吾兒將行,吾戒之曰,趙大王若引兵北向渝關,亟須引歸,太原不可救也。汝欲為天子,何不先擊退吾兒,徐圖亦未晚。汝為人臣,既負其主,不能擊敵,又欲乘亂邀利,所為如此,何面目復求生乎?德鈞--首不能對。又問︰‘器玩在此,田宅何在?’德鈞曰︰‘在幽州’。太後曰︰‘幽州今屬誰?’曰︰‘屬太後’。太後曰︰‘然則又何獻焉?’德鈞益慚。自是郁郁不得食,逾年而卒。”(17)由此可以看到述律後對一些見異思遷、忘恩負義的軟骨頭是何等的痛恨,而對那些忠直之士卻又是何等的贊賞和撥擢,洵為治國的伯樂之士。

 四

但是述律月里尕畢竟是阿保機的妻子,是皇後,是遼朝的最高統治者,握有軍政大權,因而必然有她壓迫剝削的一面,這是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的共性,不過其表現方式各有不同罷了,所以史稱︰“述律後勇決多權變。”(18)

當926年7月阿保機死于夫余城後,述律後為了進一步集權,就設法清除異己,即召集平時不大听話的一些將領及酋長的妻子說︰“‘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又集其夫泣問曰︰‘汝思先帝乎?’對曰︰‘受先帝恩,豈得不思!’曰‘果思之,宜往見之。’遂殺之。”(19)至927年正月移葬阿保機于木葉山時,述律後又把一些平日不順從的大臣殺了近百數,殺的名義是“‘為我達語于先帝’,至墓所則殺之。” (20)

述律後剪除異己以後,為想進一步獨攬大權,又在皇位繼承問題上大做文章。按理應該由他的長子突欲繼位,可是她卻鍾愛次子耶律德光,不願讓長子登位,于是又巧設圈套。在926年9月壬戍就令突欲和德光二子在上都同乘馬立于帳前,然後向各酋長說︰“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其轡。”各酋長都深知述律後意欲立德光,所以都爭執德光轡,並歡呼說“願事元帥太子。”因其時德光被稱為元帥太子。述律後即行宣告︰“眾之所欲,吾安敢違。”(21)遂立耶律德光為天皇王,並以其第室魯的女兒肖溫為天皇後,被稱為靖安皇後。天皇王即尊述律後為太後,于是“國事皆決焉。”(22)

德光立為太宗後,對其母述律太後言听計從。史稱!“天皇王性孝謹,母病不食亦不食,侍于母前應對或不稱旨,母揚眉視之,輒懼而趨避,非復召不敢見也。”(23)947年正月,遼太宗德光平定晉國後,述律太後好以酒、果、食物遣使賀賞太宗,德光與群臣筵宴時,每舉酒都說!“太後所賜,不敢坐欽。”(24)可見遼太宗時遼朝的軍國大事實際操決于述律太後。

但由于遼太宗的大舉南伐,雖然滅了後晉,卻因軍費浩繁,苛剝太重,國內階級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同時遼軍所過之處,廬舍為墟,白骨蔽野,也激起了漢地人民的強烈反抗。所以耶律德光也被迫于947年3月撤軍北返,並在途中死于今欒城殺胡林。據說喪車至國,太後不哭,曰︰“待諸部寧壹如故,則葬汝矣。”(25)足見此時契丹國內已很不安寧了。

于是述律太後在逃的長子突欲的兒子兀欲即乘德光病死于途的時機,于947年5月被諸將于鎮陽擁立為遼世宗,述律太後聞訊,大怒,立即組集軍隊,發兵前擊,太後兵大敗。《遼史?後妃傳》稱︰“太後怒,遣李胡以兵逆擊。李胡敗,太後親率師遇于潢河之橫渡。賴耶律屋質諫,罷兵。”(26)于是世宗即幽禁太後于阿保機墓,直至于953年(遼穆宗應歷三年)死,年七十五,附祖陵,謚曰貞烈。

述律太後在其夫阿保機死後,為了借機剪除異己,而殺大臣百余人,這固然是她殘忍狠毒的表現,但也不能不說與契丹族原有的奴隸制遺留下來的殺殉以葬的習俗有聯系。因為在契丹的歷史發展中,曾經歷過不發達的奴隸社會,因而也曾有過殺殉之風,由于受漢族封建社會的影響,奴隸制沒有發達就進入了封建社會,所以遼朝建立後,仍然還有某些殺殉遺風存在。景宗第三女延壽奴嫁肯頭(肖恆德)後,因“延壽奴出錯,為鹿所觸死,後(指景宗皇後——引者)即縊殺肯頭以殉葬。”(27)述律後和大將趙思溫辨論後,辭窮,只好自斷一腕納柩中,(28)這也是殉葬的一種方式。這些情況如果不和契丹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是難以知其所以然的。

 五

遼朝的創立者——耶律阿保機對契丹的統一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盡管他所奮力爭取的是契丹貴族的利益,但是在那時,實現統一是契丹社會的客觀需要,也是契丹人民的熱切願望。

由于遼朝統一北方多民族的廣大地域,這不但加強了契丹內部的聯系,同時也加速了同國內其他各族人民,特別是漢族人民的聯結和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民族界限,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在漢族封建社會強有力的影響下,使正在解體的,包含著奴隸制成分和其他早期奴役形式的原始公社,過渡到了以農奴制為主導的封建化的道路。

作為耶律阿保機的妻子淳欽皇後述律月里尕,能認清歷史發展趨勢,始終和其丈夫一起,出謀定策,站在斗爭第一線,為實現契丹的統一和社會發展,英勇無畏的掃除了梗塞在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加速了契丹八部的統一,並在阿保機死後,仍能堅定不移地把遼代的統一事業,和經濟文化的發展繼續推向前進。

她還能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學習漢族地區先進的經濟文化,逐步推廣農業,並使契丹地區各族人民漢化日深。在遼境的民族雜居區域,漢語形成了族際語。在許亢宗的《奉使行程錄》中稱︰“自黃龍府六十里至托撒索堇寨府,為契丹東塞。當契丹強盛時,擒獲異國人則遷徙散處于此。”又雲︰“故此地雜諸國俗。凡聚會處,諸國人語言不通,則各為漢語會通事者,然後能辨之。”(29)這也是燦爛的中華文明的必由過程。述律太後重視並促進了這方面發展。

這些都是不可磨滅的功績,不失為維吾爾族歷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軍事家,足以垂諸青史的一代女杰。

注釋

ヾ《通鑒》卷215《唐紀31》

ゝ《舊唐書》卷199下《契丹傳》

ゞ《通鑒》卷286《後漢紀一》

々《契丹國志?太祖紀》

ぁあ《遼史?太祖紀》

ぃ《遼史》卷73《阿古只傳》

い《遼史》卷59《食貨志上》

ぅう《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錄》

(11)《遼史》卷1《太祖上》

(12)《通鑒》卷269《後梁均王貞明三年》

(13)《遼史》卷71《後妃傳》

(14)(15)《通鑒》卷271《後梁紀六》

(16)(18)《通鑒》卷269《後梁紀四》

(17)《通鑒》卷280《後晉紀一》

(19)(20)(21)(22)(23)《通鑒》卷275《後唐紀四》

(24)《通鑒》卷286《後漢紀一》

(25)《通鑒》卷286《後漢紀一》,此段在《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錄第一》則稱︰“述律不哭而撫其尸曰‘待我國中人畜如故,然後葬汝’”。

(26)此段于《通鑒》卷287《後漢紀二》稱︰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六月壬申。契丹述律太後聞契丹主自立,大媽,發兵拒之。契丹主以偉大王為前鋒,相遇于石橋。

初,晉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彥韜從晉主北遷,隸述律太後麾下,太後以為排陳使,彥韜迎降于偉王,太後兵由是大敗。契丹主幽太後于阿保機墓,改元天祿,自稱天授皇帝,以高勛為樞密使。

(27)《契丹國志?後妃傳》

(28)這段在《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錄第一》中稱︰大將趙思溫,本中國人也,以材勇為阿保機所寵,述律後以事怒之,使送木葉山,思溫辭不肯行。述律曰︰“爾先帝親信,安得不往見之?”思溫對曰︰“親莫如後,後何不行?”述律曰︰“我本欲從先帝于地下,以子幼,國中多故,未能也。然可斷吾一臂以送之。”左右切諫之,乃斷其一腕,而釋思溫不殺。

(29)厲鶚《遼史拾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著名政治家】西辽--述律平
“断腕太后”述律平
辽国太后述律平的狠辣?逼人殉葬自断手腕
皇帝死后,大臣让皇后殉葬,她却当场自断右手,扔进皇帝棺材里!
后宫那些女人  述律平:辽国出了一位自断右手的铁血皇后
新五代史·死事傳第二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