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仙传》中麻姑形象貌美时尚2

  相传麻姑为献寿王母以灵芝酿酒

  南朝刘宋时期,刘敬叔在《异苑》一书说秦时丹阳县湖侧有梅姑庙,“梅”怀疑即是“麻”,该书称梅姑生时有道术,能“著履行水上”,后滥用道术,为夫所杀,投尸于水,后人立庙祭祀她。这个传说文化内涵不多,所以流传不广。到了元明之际,又有新的说法出现。《列仙全传》卷四称麻姑乃后赵石勒时麻秋之女,因帮助农民工,触犯父亲,逃至仙姑洞修道,而得飞升。

  这个传说树立了麻姑的正面形象,而且颇为感人,故流传甚广。故事详情是:麻秋是后赵皇帝石勒的手下大将,他勇猛凶悍,性情暴躁。有一年,他奉皇帝命令征发民夫筑城。为了尽快把城池建好,他让监工催逼民工昼夜施工,直到鸡鸣时分,才让大家歇一会儿,没几天,就有不少民工累倒在工地上。麻姑见民工不堪劳累,十分同情他们。她想出一个办法,于半夜起床,悄悄跑到工地附近的草丛里,学公鸡鸣叫,叫声一响,所有公鸡也跟着叫起来,监工以为天快亮了,便依例让民工休息。

  时间一长,监工发现有诈,很快就查出是麻姑在暗中“捣鬼”,于是告到麻秋那里。麻秋大怒,声称要打死这个不孝女。麻姑知道父亲发怒后,不敢回家,逃入山中,隐居在一个洞中修道,此洞后来名为仙姑洞。传说后来她在城北一座石桥上飞升,人们便把那座石桥命名为“望仙桥”。

  另外,还有传说称麻姑本名黎琼仙,是唐时放出的宫人;或称宋代政和年间也出现了一个麻姑,建昌(今江西南城县建昌镇)人,修道于牟县(今山东掖县)东南姑余山,后被册封为真人。因传说麻姑是得到王母娘娘指点才修炼成仙,故每逢王母寿辰麻姑都前往贺寿。据说麻姑为贺王母寿,专门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献给王母,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

  麻姑传说

  引出一段书坛佳话

  因传说麻姑是建昌人,故今江西南城县留下了不少历史文化遗迹。在该县西南,有一座山,周围四百里,山峰高耸入云,道教称为“第二十八洞天”。古代有道观,山上有会仙亭,相传就是蔡经的住宅,即当初王方平与麻姑相会的地方。山顶还有古坛,传说麻姑得道于此。

  这个传说,还引出了一段书坛佳话。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抚州(今江西抚州市)刺史,他对麻姑的仙迹十分仰慕,多次登上麻姑山,站在古坛上,缅怀古今。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夏四月,颜真卿根据《神仙传》上所说的,作了一篇《麻姑仙坛记》,全名是《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在这篇记中,颜真卿生动地描述了麻姑山的景色,称“(古)坛东南有池,中有红莲,近忽变碧,今又白矣。池北下坛傍有杉松,皆偃盖,时闻步虚钟磬之音。东南有瀑布,淙下三百余尺。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西北有麻源,谢灵运诗题《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恐其处也,源口有神,祈雨辄应。”

  记中又称唐代道士邓紫阳曾在麻姑山修道,后被召入宫廷为皇帝修功德,死后归葬麻姑山。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5年),曾派人投玉龙于古坛下瀑布中,池中有黄龙出现。此后麻姑山又出了不少得道之士。最后,颜真卿感叹道:“非夫地气殊异,江山炳灵,则曷由纂懿(传承)流光,若斯之盛者矣?”

  《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篇,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传说颜真卿曾写过大小二本。大字本存在临川,到元朝时为火所焚;小字本存在南城。以后南城改属建昌,所载仙坛的碑,也就移到建昌县衙门中,不料后来被某官带走,于是建昌人又命石工重新模仿镌刻了一座。现在社会上流传的《麻姑仙坛记》,有大、中、小三种拓本,多为翻刻本,其中以宋拓大字本最为珍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有寿星老 女有麻姑仙
【走进道教】给您介绍一位女寿星
颜真卿晚年重要作品:《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走近江西(11)——消失的‘建昌府’
那些年在麻姑山创建过的名校,人才辈出!
麻姑山与麻姑碑 | 叶兆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