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印古籍资料
史部 地理類

卷六

䕶岸謂之木龍當時頼焉有詔嘉奬
明道二年徙朝城于社婆村廢鄆州淄州之二鎮以避
 水
神宗熙寧十年河大決于澶州流段絶河道南徙東滙
 于梁山張澤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
 北清河入于海

(第 24b 页)

卷七

柏東
 㑹于泗沂東入于海按泗沂即山東汶河諸水也歴
 徐邳至清口而與淮㑹自宋神宗十年七月黄河大
 决于澶州北流斷絶河遂南徙合泗沂而與淮㑹矣
 自神宗迄今六百餘年淮黄合流無恙乃今遂有避
 黄之説耶夫淮避黄而東

(第 11b 页)

有問於愚曰故道當循是矣然禹時河由大伾鉅鹿
 入北海今入南海矣豈故道乎愚應之曰河自宋神
 宗十年大決於澶州合南清河而入於淮南清河者
 即泗沂之故道黄河經行五百餘年矣謂之非禹故

(第 24b 页)

卷一

之險舟行便之

  端拱元年開荆南漕河自荆南城東至獅子口入漢
江以通荆峽之漕

  淳化四年十月河決澶州陷北城壊廬舍七千餘區
乃於迎陽鑿渠導水入黎陽大河以防暴漲(黎陽今濬
縣)

  真宗咸平三年五月赤河

(第 47a 页)

河徙鄆州城於東南十里

  景徳元年澶州河決

  大中祥符元年尉氏縣恵民河決

  三年十月河中府白浮圖村河水決溢九月棣州河
決通利軍

(第 47b 页)

棣州河
決通利軍

  五年河決棣州

  六年以棣州屢苦河患詔徙州城於陽信之八方寺

  七年河決澶州

(第 47b 页)

州河潰漫州城歴澶濮曹鄆注梁
山泊又合清水古汴渠東入於淮邑州罹患者三
十二

  仁宗天聖六年六月河決澶州  明道二年徙大名朝城縣於社婆村廢鄆州之王橋
渡溜川之臨河以避水

  景祐元年河決澶州横壠埽

(第 48a 页)

六月河決澶州

  明道二年徙大名朝城縣於社婆村廢鄆州之王橋
渡溜川之臨河以避水

  景祐元年河決澶州横壠埽

  慶歴八年河決商胡埽

(第 48a 页)

皇祐元年河合永濟渠注乾寧軍二年河決館陶縣
郭固四年塞郭固河勢猶盛殿中丞李仲昌請自澶州商胡河開六塔渠入横壠故道以披其勢

  至和二年穿六塔渠

  嘉祐元年塞商胡河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

(第 48b 页)

自熈寜十年始也

  元豐元年四月曹村埽決口塞改名曰靈平五月新
堤成閉口斷流河復歸北

  三年七月澶州孫村陳埽及大吳小呉埽決

  四年四月澶州小呉埽復大決自澶注入御河都水

(第 50a 页)

口塞改名曰靈平五月新
堤成閉口斷流河復歸北

  三年七月澶州孫村陳埽及大吳小呉埽決

  四年四月澶州小呉埽復大決自澶注入御河都水

(第 50a 页)

卷四

又東北逕同山東(在/濬)
 (縣西南四/十五里)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帝嚳冢西(元和志/帝嚳陵)
 (在澶州頓丘/縣北三十里)又北逕白祠山東歴廣陽里逕顓頊冢
 西(元和志顓頊陵在頓/丘縣西北三十五里)又北逕頓

(第 15a 页)

安徳
 所領有蓚縣寰宇記云馬頰河逕蓚縣界是也而又
 云篤馬河即古馬頰河人皆斥其謬然唐自有馬頰
 河出澶州新豐縣界東北流至平昌縣合篤馬河二
 水合流並得通稱以篤馬為馬頰不可謂謬謬在一
 古字指為九河之第三耳

(第 21a 页)

卷八

不遵其道
 是為降水唐人云河自貴鄉縣界分為九道宗此説
 也然禹河不經元城此堰必非禹所作黄文叔云今
 澶州臨河有鯀隄自黎陽入北至恩州清河歴亭皆
 有之然則降水者自元城以北隄堨之水是也蓋以
 堰為鯀所作或曰元

(第 4b 页)

卷九

再決之理蓋滑/州河決漂浸及濮州耳 通鑑)
晉石敬塘天福六年九月丁丑河決中都入於沓河
十月河決滑濮鄆澶州(五代/史)
 是年河決滑州東汎濮州民為水所漂溺詔所在發
 舟救之(山東/通志)
 是年河決濮陽之觀

(第 10b 页)

澶州臨黄(臨黄春秋衛河上之邑漢為東郡觀縣後/魏置臨黄縣唐屬澶州宋端拱元年省臨)
 (黄入觀城/縣 通鑑

(第 12b 页)

澶州臨黄(臨黄春秋衛河上之邑漢為東郡觀縣後/魏置臨黄縣唐屬澶州宋端拱元年省臨)
 (黄入觀城/縣 通鑑)
 梁晉河上之師徳勝楊劉各有南北二城跨河而守
 皆河津要

(第 12b 页)

守楊
 劉王彦章段凝以十萬之師百道進攻迄不能拔而
 大河之險已入於晉矣徳勝在濮州境内晉史云徳
 勝口澶州地也澶州舊治頓丘天福中徙州跨徳勝
 津已而又作浮梁於上是為澶州河橋矣楊劉在東

(第 12b 页)

劉王彦章段凝以十萬之師百道進攻迄不能拔而
 大河之險已入於晉矣徳勝在濮州境内晉史云徳
 勝口澶州地也澶州舊治頓丘天福中徙州跨徳勝
 津已而又作浮梁於上是為澶州河橋矣楊劉在東

(第 12b 页)

入於晉矣徳勝在濮州境内晉史云徳
 勝口澶州地也澶州舊治頓丘天福中徙州跨徳勝
 津已而又作浮梁於上是為澶州河橋矣楊劉在東

(第 12b 页)

世宗征淮南為前軍都監從征闗南還㑹塞澶淵決河
命欽祚領禁兵䕶役因命督治澶州城(宋史田/欽祚傳)
周世宗顯徳初大決東平之楊劉宰相李榖監治隄自
陽穀抵張秋口以遏之水患少息然決河不

(第 14b 页)

陽)
 (西南至衛州一百二十/里今為大名府濬縣)又東逕頓丘縣南又東逕清
 豐縣南其南岸則濮陽縣(頓丘澶州治元和志黄河/在縣南三十五里清豐東)
 (至澶州二十五里其故城在今大名府清豐縣西元/和志黄河在縣南五

(第 16b 页)

又東逕頓丘縣南又東逕清
 豐縣南其南岸則濮陽縣(頓丘澶州治元和志黄河/在縣南三十五里清豐東)
 (至澶州二十五里其故城在今大名府清豐縣西元/和志黄河在縣南五十里濮陽東至山東濮州八十)

(第 16b 页)

(里元和志黄河/北去縣十五里)又東逕臨黄縣南其南岸則鄄城縣
 (臨黄西至澶州六十七里其故城在今山東東昌府/觀城縣東南元和志黄河南去縣三十六里鄄城濮)
 (州治其故城在今濮州東二

(第 17a 页)

開封府有陽武埽滑州有韓房二村憑管石堰州西魚
迎陽凡七埽(舊有七里/曲埽復廢)通利軍有齊賈蘇村凡二埽澶
州有濮陽大韓大吳商胡王楚横隴曹村依仁北岡孫
陳大固明公王八凡十三埽大名府有孫村侯村二埽
濮州有任村東西

(第 22b 页)

田淄州濟州並河溢害鄒平髙苑
縣民田(宋史五/行志)八月癸卯河決陽武縣已未鄆州河水
溢没田九月辛巳河決澶州(宋史太/祖本紀)是年秋河決澶州
州命重贇督丁壯數十萬塞之(宋史韓/重贇傳)乾徳三年秋大

(第 23b 页)

田(宋史五/行志)八月癸卯河決陽武縣已未鄆州河水
溢没田九月辛巳河決澶州(宋史太/祖本紀)是年秋河決澶州州命重贇督丁壯數十萬塞之(宋史韓/重贇傳)乾徳三年秋大

(第 23b 页)

)十一月河決澶淵泛數州官守不時上言通判司封
郎中姚恕棄市知州杜審肇坐免(宋史河/渠志)杜審肇出知澶州太祖以審肇未甞歴郡務乃命司封郎中姚恕通
判州事以左右之未㡬河大決東滙於鄆濮數郡民田
罹水患太祖怒其不

(第 25b 页)

審肇免官歸(宋史杜/審肇傳)開寶初河決澶州命守忠副潁州
團練使曹翰䕶役河決遂塞(宋史安/守忠傳)
宋太祖開寶五年正月詔曰應縁黄汴清御等河州縣

(第 26a 页)

所宜之木仍案户籍髙下定為五等第一等嵗樹五十
本第二等以下遞減十本民欲廣樹蓺者聽其孤寡惸
獨者免是月澶州修河卒賜以錢鞵役夫給以茶三月
詔曰朕每念河渠潰決頗為民患故署使職以總領焉

(第 26a 页)

志)五月丁亥河南北淫雨澶滑濟
鄆曹濮六州大水六月已丑河決陽武八月衞州河溢
(宋史太/祖本紀)五月河決澶州六月河又決開封府陽武縣之
小劉村(宋史五/行志)
 宋祖之言千載下猶見其敬天憂民之忱詢得治河
 之本

(第 27b 页)

宋太祖開寶七年六月壬寅安陽河溢壊民居(宋史太/祖本紀)
宋太祖開寶八年五月濮州河決郭龍村六月辛亥澶
州河決頓丘縣(宋史五/行志)

(第 28a 页)

卷十

澤洪撰
  河水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六月孟州河溢壊温縣隄七十
餘步鄭州壊滎澤縣寧王村隄三十餘步又漲於澶州壊英公村隄三十步(宋史五/行志)七月癸未河決滎澤頓丘
白馬温縣閏月已酉河溢開封等八縣害稼(宋史太

(第 1a 页)

七月河決孟州之温縣鄭州之滎澤澶州之頓丘皆發
縁河諸州丁夫塞之又遣左衛大將軍李崇矩騎置自
陜西至滄棣案行水勢視隄岸之缺亟繕治之民被水

(第 1b 页)

率卒塞之(宋史河/渠志)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八月甲戌宋州河決宋城縣九
月已卯衛州河決汲縣壊新場隄九月澶州河漲(宋史/五行)
(志/)
九月已卯河決汲縣(宋史太/宗本紀)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五月徐州白溝河溢

(第 2a 页)

罕知霸州會河溢壊城壘罕以私錢募築民咸徳之(宋/史)
(丁罕/傳)
宋太宗淳化四年九月澶州河漲衝陷北城壊民舎官
署倉庫民溺死者甚衆十月澶州河決水西北流入御
河浸大名府城(宋史五/行志)十月河

(第 6b 页)

民咸徳之(宋/史)
(丁罕/傳)
宋太宗淳化四年九月澶州河漲衝陷北城壊民舎官
署倉庫民溺死者甚衆十月澶州河決水西北流入御
河浸大名府城(宋史五/行志)十月河決澶州陷北城壊廬舍
七千餘區詔發卒代民治之是歳巡

(第 6b 页)

漲衝陷北城壊民舎官
署倉庫民溺死者甚衆十月澶州河決水西北流入御
河浸大名府城(宋史五/行志)十月河決澶州陷北城壊廬舍
七千餘區詔發卒代民治之是歳巡河供奉官梁睿上
言滑州土脈疏岸善隤每嵗河決南岸害民田請於迎

(第 6b 页)

之(宋史河/渠志)郭贄超拜工部侍郎淳化中知澶州坐河決
免所居官(宋史郭/贄傳)髙弁為邢州鹽鐵判官河決澶州請
弛隄防縱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向議

(第 7a 页)

之(宋史河/渠志)郭贄超拜工部侍郎淳化中知澶州坐河決
免所居官(宋史郭/贄傳)髙弁為邢州鹽鐵判官河決澶州請
弛隄防縱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向議寢知
陜州(宋史髙/弁傳)淳化中昌言復知天雄軍大河貫境豪民

(第 7a 页)

豪民
峙芻茭圖利誘姦人潛穴隄防歳仍決溢昌言知之一
日隄吏告急命徑取豪家廥積以給用自是無敢為姦
利者屬澶州河決流入御河漲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
負土増隄數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偃蹇不進昌言

(第 7a 页)

十月丁丑自知)
(大名府加給事/中參知政事)趙賀補臨朐主簿賀有幹才知州㓂準
具知賀淳化中調丁壯塞澶州決河衆多逸去獨賀全
所部而歸臨朐父老張樂迎賀準使由譙門過曰旌賀
之能也改大理評事(宋史/賀傳)趙淳化

(第 7b 页)

張樂迎賀準使由譙門過曰旌賀
之能也改大理評事(宋史/賀傳)趙淳化中守正擢髙陽闗副
都明年䕶浚惠民河塞澶州決河就命知州軍(宋史孔/守正傳)

(第 7b 页)

歴事唐漢周習水
利嘗浚汴口導鄭州郭西水入中牟渠修滑州河隄累
遷至是官(宋史周/瑩傳)嗣宗以秘書丞通判澶州並河東西
植樹萬株以固隄防(宋史王/嗣宗傳)
宋太宗至道二年七月鄆州河漲壊連隄四處閏七月

(第 8a 页)

侵擾以陛下神武英略苟得其人可以馴致今則未也
上動容獨留濟問邊事(宋史王/濟傳)
宋真宗景徳元年九月澶州言河決横隴埽四年七月
又壊王八埽(又見五/行志)並詔發兵夫完治之(宋史河/渠志)九月
乙已河決澶州遣

(第 9b 页)

月澶州言河決横隴埽四年七月
又壊王八埽(又見五/行志)並詔發兵夫完治之(宋史河/渠志)九月
乙已河決澶州遣使具舟濟民給以粮餉(宋史真/宗本紀)石知

(第 9b 页)

自京抵泗遣徒治河隄命總
其役初計工累月及是浹日而畢上面加褒諭授入内
都知(宋史石/知顒傳)李遵勗出知澶州會河水溢將壊浮梁遵
朂督工徒七日而隄成遷昭徳軍節度觀察留後(宋史李/遵勗傳)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九月

(第 10a 页)

壊廬舍判官趙震溺死又兵民溺死凡六百五十人八
月河決澶州十月濵州河溢於定鎮(宋史五/行志)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詔罷葺遙隄以養民力八月甲
戌河決澶州大吴埽役徒

(第 13b 页)


月河決澶州十月濵州河溢於定鎮(宋史五/行志)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詔罷葺遙隄以養民力八月甲
戌河決澶州大吴埽役徒數千築新隄亘二百四十步
水乃順道(宋史河/渠志)十一月乙酉濵州河溢於定鎮(宋史/五行)

(第 13b 页)

七月坊州河溢民有溺死者(宋史五/行志)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九月癸卯雄霸河溢(宋史真/宗本紀)禹
珪移澶州㑹河隄決溢禹珪率徒塞之宰相王旦使兖
州還言其狀優詔褒之(宋史張禹珪傳年按宋史宰輔表/王旦自景徳三

(第 14a 页)

力役饑殍相望燁請策免宰相以應天變(宋史劉/燁傳)
宋真宗天禧三年六月河決滑州城西南漂沒公私廬
舍歴澶州濮鄆濟單至徐州與清河合浸城壁不沒者
四版明年既塞六月復決於西北隅(宋史五/行志)六月乙未
夜滑州河溢

(第 14b 页)

隂史不記其年當在此時諮/之議甚善惜 時未及舉行以致澶滑之患弗息自)
(天臺既塞之後滑州之患大抵移於澶州矣又按諮傳/康定西征諮上戰略擢通判鎮戎軍知諫院歐陽修言)
(諮方田法簡而易行詔諮均蔡州上蔡縣稅以母憂

(第 21a 页)

保塞)
(正西四十里水不可到請立堡砦以兵/戍之詔儲用興役會契丹約和而止)
宋仁宗天聖六年八月乙亥河決澶州王楚埽凡三十

(第 21a 页)

步(宋史河/渠志)
宋仁宗天聖七年六月河北大水壊澶州浮橋(宋史五/行志)
張觀以資政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相州徙澶州河
壊孫陳埽及浮梁州人大恐或請趨北原以

(第 21b 页)

渠志)
宋仁宗天聖七年六月河北大水壊澶州浮橋(宋史五/行志)
張觀以資政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相州徙澶州河
壊孫陳埽及浮梁州人大恐或請趨北原以避水患觀
曰太守獨去如州民何乃躬率卒徒増築之隄完水亦
退徙鄆

(第 21b 页)

或請趨北原以避水患觀
曰太守獨去如州民何乃躬率卒徒増築之隄完水亦
退徙鄆州(宋史張/觀傳)姚仲孫權知澶州河壊明公埽絕浮
橋仲孫親總河役隄上埽一夕復完權知大名府夜領
禁兵塞金隄決河是嵗澶魏雖大水民不及患進禮

(第 21b 页)

徙大名之朝城縣於杜婆村廢鄆州
之王橋渡淄州之臨河鎮以避水(宋史河/渠志)
宋仁宗景祐元年七月甲寅河決澶州横隴埽(宋史仁/宗本紀)

(第 22b 页)

之監大名軍資庫大河溢府檄修冠氏隄功就弗擾
民悅之請為宰為御河催綱横隴之決使者檄䕶金隄
滿嵗無河患通判澶州(宋史李/肅之傳)
宋仁宗康定元年九月甲寅滑州大河泛溢壊民廬舍
(宋史五/行志)
宋仁宗慶歴元年詔權

(第 23a 页)

(宋史陳/執中傳)
 (章按陳執中同平/ 事在慶歴五年)
宋仁宗慶歴八年六月癸酉(本紀/丙子)河決澶州商胡埽決
口廣五百五十七步乃命使行視河隄(宋史河/渠志)張燾提
㸃河北刑獄攝領澶州七日而商胡決燾拯溺

(第 23b 页)

(本紀/丙子)河決澶州商胡埽決
口廣五百五十七步乃命使行視河隄(宋史河/渠志)張燾提
㸃河北刑獄攝領澶州七日而商胡決燾拯溺救饑所
全活者十餘萬猶坐免數年復提舉河東又為陜西都

(第 23b 页)

牛皆沒水中燾以策列巨木於
岸以為衡縋石其杪挽出之橋復其初加龍圖閣學士
知成都府(宋史張/燾傳)李璋知澶州䕶塞商胡會河漲訛言
水且至璋據㕔事自若人心乃安河亦不溢徙曹州觀
察使仁宗製忠孝李璋字賜之(宋史李/璋

(第 24a 页)

據㕔事自若人心乃安河亦不溢徙曹州觀
察使仁宗製忠孝李璋字賜之(宋史李/璋傳)惟吉為入内都
知商胡決為澶州修河都鈐轄轉運使施昌言請亟塞
崔嶧以為嵗災民困役宜緩命惟吉按視言河可塞而
民誠困財用不足宜少待之從其

(第 24a 页)

卷十一

水勢入横隴宜令河北京東預完隄埽上河水所居民
田數詔下中書奏以知澶州事李璋為總管轉運使周
沆權同知潭州内侍都知鄧保吉為鈐轄殿中丞李仲
昌提舉河渠内殿承制張懐恩為都監而保

(第 8a 页)


澶州商胡河穿六塔渠入横隴故道北京留守賈昌朝
素惡弼陰約内侍武繼隆令司天官二人俟執政聚時
於朝廷抗言國家不

(第 8b 页)

遂竄嶺表遷龍圗
閣學士(宋史韓/絳傳)
 宋初河道與唐五代略同歐陽修所稱京東故道是也
 景德元年河決澶州横隴埽(在今開/州東)尋復修塞景祐元
 年又決横隴遂為大河之經流迨慶歴八年河又決州
 之商胡埽(在開

(第 12a 页)

身以紓四州水患遂與屯田都監内侍程昉獻議開二
股以導東流於是都水監奏慶歴八年商胡北流於今
二十餘年自澶州下至乾寧軍創隄千有餘里公私勞

(第 18b 页)

丙申濬河(宋史神/宗本紀)七月辛卯北京
新隄第四第五埽決漂溺館陶永濟清陽以北遣茂則
乗驛相視八月河溢澶州曹村十月溢衛州王供時新
隄凡六埽而決者二下屬恩冀貫御河奔衝為一帝憂
之自秋迄冬數遣使經營是時人争言導

(第 26a 页)

卷十二

十年五月滎澤河隄急詔判都水監俞光
往治之七月河復溢衞州王供及汲縣上下埽懐州黄
沁滑州韓村乙丑遂大決於澶州曹村澶淵北流斷絶
河道南徙東滙於梁山張澤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

(第 5b 页)

水官不能自訟猶汲汲希
賞臣前論所陳出於至誠本圖補報非敢激訐也(宋史/河渠)
(志/)是年七月丙子河決澶州曹村埽九月庚戌詔河決
害民田所屬州縣疏瀹仍蠲其稅(宋史神/宗本紀)七月河決曹
村下埽澶淵絶流又東滙於

(第 6b 页)

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請復調來嵗夫增築
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宋史蘇/軾傳)
 熙寧十年河決澶州北道斷絶河流南徙東滙於梁
 山張澤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於淮一合北清

(第 8b 页)

月戊子范子淵言因䕶黄河岸畢
工乞中分為兩埽詔以廣武上下埽為名(宋史河/渠志)
宋神宗元豐三年七月庚午澶州孫村陳埽及大吳小
吳埽決詔外監丞司速修閉初河決澶州也北外監丞
陳祐甫謂商胡決三十餘年所行河道填淤漸高

(第 10a 页)

上下埽為名(宋史河/渠志)
宋神宗元豐三年七月庚午澶州孫村陳埽及大吳小
吳埽決詔外監丞司速修閉初河決澶州也北外監丞
陳祐甫謂商胡決三十餘年所行河道填淤漸高隄防
嵗增未免泛濫今當修者有三商胡一也横隴二也禹

(第 10a 页)

抵乾寧問言隄未能為益災傷之餘
力役勞民非計也神宗従之入為度支副使(宋史張/問傳)
宋神宗元豐四年四月澶州臨河縣小吳河溢北流漂
溺居民(宋史五/行志)四月小吳埽復大決自澶注入御河恩
州危甚六月戊午詔東流已填

(第 11a 页)

速奏覆牒稟所屬不及者如所請戊申命拯
䕶陽武埽十月冀州王令圗奏大河行流散漫河内殊
無𦂳流旋生灘磧宜近澶州相視水勢使還復故道會
明年春宫車晏駕大抵熙寧初專欲導東流閉北流元
豐以後因河決而北議者始欲復禹故迹神

(第 14a 页)

知澶州坐失舉降太常少卿河決晝夜扞禦神宗念其
勞復改官大中大夫(宋史韓璹傳年按有開璹二/事不知在何 姑置於

(第 15b 页)

水災知澶州王令圗建議濬迎陽埽舊河又於孫村金
隄置約復故道本路轉運使范子奇仍請於大吳北岸
修進鋸牙擗約河勢於是回

(第 16a 页)

登執中不顧立其上衆隨之如蟻附不日埽成元祐
初為吏部郎中(宋史喬/執中傳)李南公為河北轉運副使先是
知澶州王令圖請開迎陽埽舊河於孫村置約回水東
注南公與范子奇以為可行且欲於大吳北進鋸牙約

(第 16a 页)

之險昔澶淵之役非河為限則北兵不
止瞻曰王者恃德不恃險昔堯舜都蒲冀周漢都咸鎬
皆歴年數百不聞以河障外國澶州之役蓋廟社之靈
章聖之德將相之智勇故敵帥授首豈獨河之力哉後
使者以東流非便水官復請塞北流瞻固争之卒詔

(第 18a 页)

卷十三

出闞村宗城決口復行魏
店北流因淤遂斷河水四出壊東郡浮梁十二月丙寅
監察御史郭知章言臣比縁使事至河北自澶州入北

(第 16a 页)

多被水患流民入京師往往泊御廊及僧舍詔給劵諭
令還本土以就振濟已酉安持又言準朝旨相度開濬澶州故道分減漲水按澶州本是河行舊道頃年曽乞
開修時以東西地形高仰未可興工欲乞且行疏導燕
家河仍令所屬先次

(第 20b 页)

患流民入京師往往泊御廊及僧舍詔給劵諭
令還本土以就振濟已酉安持又言準朝旨相度開濬
澶州故道分減漲水按澶州本是河行舊道頃年曽乞
開修時以東西地形高仰未可興工欲乞且行疏導燕
家河仍令所屬先次計度合増修一十一埽

(第 20b 页)

先次計度合増修一十一埽所用工料
詔令都水監候來年將及漲水月分先具利害以聞癸
丑三省樞密院言元豐八年知澶州王令圗議乞修復
大河故道元祐四年都水使者吳安持因紓南宮等埽

(第 20b 页)


流都水監長貳交章稱賀或乞付史官則是河水已歸
故道止宜修緝堤埽防將來衝決而已近聞王宗望李
仲却欲開澶州故道以分水吳安持乞候漲水前相度
縁開澶州故道若不與今東流底平則纔經水落立見

(第 21b 页)

水已歸
故道止宜修緝堤埽防將來衝決而已近聞王宗望李
仲却欲開澶州故道以分水吳安持乞候漲水前相度
縁開澶州故道若不與今東流底平則纔經水落立見

(第 21b 页)

淤塞若與底平則從初自合閉口回河何用九年費財
動衆安持稱候漲水相度乃是悠悠之談前來漲水并
今來漲水各至澶州德清軍界安持首尾九年豈得不
見更欲延至明年乃是狡兎三穴自為潛身之計非公
心為國事也况立春漸近調夫如是

(第 22a 页)

卷十四

流湍悍役人多死一方甚病功不
可成而使者申前説愈力文瓘條别利害罷其役(宋史謝/文瓘傅)
宋哲宗元符元年澶州河溢冬十月丁酉以河北京東
河溢遣官振䘏(宋史哲/宗本紀)
宋哲宗元符二年二月乙亥北外都水丞李偉言相度

(第 1b 页)

乞次於河北京東兩路差正夫三萬人其他夫數令修
河官和僱三月丁已偉又乞於澶州之南大河身内開
小河一道以待漲水紓解大吳口下注北京一帶向著
之患並従之六月末河決内黄口東流遂斷絶八月

(第 2a 页)

隄決口亦塞又以水或横決散漫常虞遏壅命范子
 淵于第四第五埽開修直河使大河還二股故道十
 年大決於澶州之曹村(今在開/州西南)河道南徙東滙于梁
 山張澤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淮一合北清河
 入海凡灌郡縣

(第 3a 页)

合北清河
 入海凡灌郡縣四十五而濮濟鄆齊尤甚壊田逾三
 十萬頃元豐元年決口塞詔改曹村埽曰靈平四年
 澶州小吳埽大決河復注御河詔東流已填淤不可
 復將來更不修閉元祐中復議回河久之不決而紹

(第 3a 页)


復故道(宋史陳/求道傳)
 先是大中祥符四年河決通利軍(治黎/陽)合御河尋經
 塞治至慶歴八年自澶州東北三十里商胡埽決而
 北逕清豐縣西(在今大名府/東南九十里)又北逕南樂縣西(在今/大名)
 (府東

(第 17a 页)

卷十九

名神宗熙寧始決於澶州曹村北流斷絕河道南徙東
 滙於梁山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於淮一合北清
 河入於海黄河入淮自兹濫觴矣舊

(第 5a 页)

章武入海章武城在今
 河間府鹽山縣西北此河入海又一變也宋史河渠
 志神宗熙寧十年丁已七月乙丑河大決於澶州曹
 村澶淵北流斷絶河道南徙東滙於梁山張澤濼分
 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於淮一合北清河入於海北
 清河濟

(第 6a 页)

卷二十

河之為患或決而南則其患在河南或決而北則其患
在山東漢既決酸棗復決瓠子北宋決館陶復決澶州元既決汴梁復決蒲口然漢宋都闗中或都大梁河決
為患不過害瀕河數郡而巳今京師在北專籍㑹通一
河漕東南之

(第 14a 页)

卷三十四

者亦舊
豈舊淤而新不淤乎禹治水曰疏瀹決排亦第去其壅
塞耳徐邳故泗沂道也禹貢導淮東㑹泗沂宋神宗時
河決澶州合南清河㑹於淮南清即泗沂行之六七百
年謂非黄河故道不可矣一謂禹治水以導而今治水

(第 2b 页)

卷三十五

黄河之故
 道也然獨非泗沂之故道乎禹貢所謂導淮自桐柏
 東㑹於泗沂即此河也志稱宋神宗十年河大決於
 澶州合南清河而㑹於淮南清河者即泗沂也行之

(第 4b 页)

河大決於澶州北流斷絶河遂南徙合泗沂而與淮
 㑹矣自神宗迄今六百餘年黄淮合流無恙乃今遂
 有避黄之説耶夫淮避黄而東

(第 13a 页)

卷六十三

決於澶州北流㫁絶河遂南徙合泗沂而與淮㑹矣
 自神宗迄今六百餘年淮黄合流無恙乃今遂有避
 黄之說耶夫淮避黄而東

(第 13a 页)

舍堤之外無策矣今查泗州䕶州堤高不及宋三
 之一是今之水較宋為甚小矣再查黄河自宋神宗十
 年七月大決於澶州北流㫁絶河遂南徙合南清河
 而入於淮而先臣丘濬大學衍義補曰此黄河入淮
 之始則仁宗景祐三年黄河尚未㑹

(第 16b 页)

卷八十二

或謂清則濟也酈道元曰濟水
 通得清之目此清河之名所自來也至宋又有南北
 清河之名河渠志云熙寜十年河決澶州徙而南東
 滙於梁山張澤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於淮一
 合北清河入於海南清河即泗水北清河即濟瀆也

(第 22a 页)

卷九十四

鄭州郭
西水入中牟渠修滑州河隄太宗潛邸瑩得給事左右
即位補殿直歴西上閤門使與郝守濬護塞宋州決河
歴知澶州卒贈侍中諡元惠(宋史周瑩傳/)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六月開封府汴水溢壊大寜隄

(第 17b 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屏山雅存·李商隐七律下
《水经注》卷十四湿余水考略(修订稿)
我国主要城市名称由来
菏泽古代四泽十水考(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二十八卷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二百六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