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遗产 | 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几千年来至今还留存着的一座相当完整的大型古典园林,它位于北京城的西北郊,占地290公顷,水面约22公顷,是燕山脚下的一颗明珠。现在的颐和园是从清代乾隆建造清漪园开始的。1900年颐和园遭受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慈禧下令重修,现在颐和园的总轮廓和建筑规模就是这次修复后的模样。 新中国成立之后颐和园这座古老的园林重新焕发了青春,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精美的历史文物、典雅的园林艺术迎接纷至沓来的国内外游客。一年又一 年,秋去冬来,无论是晨曦或是夕阳,阴晴或是雨雪,颐和园总是在变换着诗情画意般的景色,使人感受其东方色彩的造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颐和园的评价称:“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人民画报》最早介绍颐和园的图片专题报道《颐和园》刊登在1951年10期,采用了11张黑白照片和5张彩色照片,共两个大跨页的版面。此后近70年来,《人民画报》对颐和园还有不同角度的多种报道。尤其是《人民画报》4位资深摄影记者为颐和园与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编辑的大型画册《颐和园》(朝华出版社1981年出版)拍摄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其中一些画面和拍摄角度如今已很难得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建设成就的珍贵历史资料。在此,我们从中精选部分经典图片与大家分享。

▲高大的牌楼正面额上写着“涵虚”,背面额上写着“罨秀”。“涵虚”影射水,“罨秀”暗指山。牌楼后面就是以湖光山色著称的颐和园了。

▲颐和园东宫门,“颐和园”三字的大匾是乾隆的手笔。

▲从南向北,俯瞰昆明湖、远眺佛香阁。

▲昆明湖之秋。

▲昆明湖畔的铜牛,也是守护昆明湖的“神牛”,牛背上用篆文铸有一篇《金牛铭》。

▲仁寿殿,原名“勤政殿”。

乐寿堂前玉兰花开

乐寿的西套间,当年是慈禧的卧室。

▲玉灡的陈设。

▲玉澜堂西里间曾是光绪的寝室,大床、帐幔和枕被等大部分还保持着当年的陈设。

德和园主要由颐乐殿和大戏楼组成,这是德和园内大戏楼。

颐乐殿是慈禧看戏的地方。这是殿内正对戏台的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

▲排云殿中央的九龙宝座是当年慈禧过生日接受朝贺的座位。

▲从佛香阁远望昆明湖。

▲佛香阁西侧的宝云阁(铜亭)

▲长廊的起点邀月门

▲长廊

▲长廊的第二个亭子——寄澜亭的彩画。

▲“水木自亲”穿堂殿和船码头。

清晏舫,又名石舫,全长36米,船体全部石雕而成,上下两层舱楼花砖铺地,窗上镶嵌五彩玻璃图案。

▲清晏舫舱底内的装饰。

▲从西堤望万寿山。

▲佛香阁月影。

▲颐和园内从知春亭遥望佛香阁。

▲雪后颐和园内覆盖着皑皑白雪,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每年冬至前后的“金光穿洞”。 

▲西堤湖景。

远眺万寿山。

《人民画报》中的颐和园:

《颐和园》刊登在《人民画报》1951年10期

《人民画报》1988年3期封面: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前建筑群  ( 孙树清 摄)

请把手机屏幕横过来观看

从空中视角俯瞰昆明湖、远眺佛香阁 :


监制:吴 亮

编辑:郝琳琳 李国强

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摄影:吴寅伯、敖恩洪、茹遂初、高明义、李长捷、姜景余、王振党、贾云龙)

了解更多画报信息,拥有一本纪念珍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行笔记:皇家园林--颐和园
去了颐和园,才知道为什么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
颐和园导游图(四年级习作)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长廊:“世界最长画廊”之誉
中国世界遗产---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