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5一乘义



   略释名义
  佛法深浅不同,有其五种,名为五乘。一是人乘,二是天乘,三是声闻乘,四是缘觉乘,五是佛乘,又名菩萨乘。菩萨是因,佛名为果,因果合称,名为大乘。此五乘教,皆是佛说,故统名佛教。此五乘教,前二人、天乘是世间法,后之三乘,是出世教。就出世教中,声闻缘觉二乘,法不究竟,称为权教,一乘佛法,究竟圆满为真实教。今宗,五乘并弘,三乘兼修,最后目的,归宗佛道,故一乘佛教,是今正宗。为此义故,须明一乘,一乘名义,嘉祥释云:唯有一理,唯教一人,唯行一因,唯感一果,故名为一。此中四唯一即是:唯有中道实相一理,唯教大乘菩萨一人,唯修成佛的一因,唯感无上菩提一果,故名为一。运出为义,犹如车船,能运载行人,从此至彼。今此佛乘,能运行人,出二种生死,到大涅槃彼岸,故名为乘。若运而不出,不名为乘。运出有三种:一者以理运人,依此理修学,能令行人,至于佛果,如《大品·出到品》说: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二者以德运人,如《法华经》说:得如是乘,令诸子等,喜戏快乐。三者以自运他,如《涅槃经》说:乘涅槃船,入生死海,济渡群生。此一乘教,能令众生,得成佛道,是故名为一乘佛法。

   总论开权显实
  开权显实,是《法华》一部的要义。佛昔日说出世三乘,皆是真实,修三乘因,得三乘果。三乘法皆能了脱生死,证得出世涅槃。如声闻人,修四谛法,断除三界烦恼,证得无为涅槃;缘觉乘人,悟十二因缘法,断三界烦恼,证得出世涅槃;诸菩萨众,修六波罗蜜,悟诸法实相,得成佛道,证大涅槃。一切经教,皆作此说。唯《法华经》开权显实说二乘教,是方便法,唯一佛乘,是真实说。开权显实,又叫开方便门,示真实义,这是《法华》的特点。吉藏大师说:开方便门,显真实义,开二种方便,显两种真实。二种方便,谓乘方便身方便。二种真实,谓乘真实身真实。《法华经》前半部开乘方便,显乘真实,所以明会三归一;后半部经,从《宝塔品》到《寿量品》说:开身方便,显身真实。即是开近显远。总括一部《法华》,不出此开权显实的大意。

   明乘方便乘真实
  乘方便乘真实,又名教方便教真实。今就此义,略以五门分别:一是开三显一,二是会三归一,三明废三立一,四辨破三明一,五明覆三显一

开三显一者,今《法华》会上公开说:昔日所说三乘是方便教,申明今说一佛乘教是真实法。即是开方便门,显真实教,故名开三显一。

会三归一者,综合昔日所说的三乘教法,会归于《法华》教中的一佛乘,故名会三归一。

废三立一者,废除昔日三乘之说,建立今教一佛乘义,故名废三立一。破三明一者,破除昔日三乘的执著,树立今教一佛乘义。

覆三明一者,如来赴三一两种机缘,故说三一两种教法,昔日以三而覆一,今则以一而覆三,故名覆三明一。
  重释会三归一。会三归一,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答:欲知什么是会三归一,首先要明白于一分为三。佛初成道,《华严》会上,说一乘佛法,诸大菩萨,咸得其益。但钝根小机,不堪大教,如来慈悲,施设方便,遂于一佛乘法,分别说为三乘,虽说有三乘,其实还只是一佛乘,为会通三一两义不相矛盾,即于一分为三合三还成一。故名会三归一。故《法华》云:汝等(声闻)所行,是菩萨道。所以嘉祥说:若识会三归一,先须知开一为三,开一为三者,昔指大乘之因,以为小乘究竟之果,今还指昔小乘究竟之果即是大乘菩萨之因,故云会也。有人问:世亲《法华论》说破二明一,今人多云会三归一,究竟是会三归一?还是会二归一?解云:这还是一个意思,如《智度论》卷十说:于一乘中,分作三分,分为三乘,以度众生。如人分一斗米,分为三堆,会合时,可以说会三堆为一堆,也可以合二堆为一堆,会三会二,犹是一义,不相违背,又如父亲手中只有一果,为引诱诸子,说有三果,究其实际,唯有一果,无有三果。说三乘是方便,说一乘是真实,会三乘为一乘,这就是会三归一的意义。又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依此即是会二归一。有人说,三乘皆是方便,另有一真实佛乘在三乘外,即四乘义,若有四乘,便只能说会三归一,不能说破二明一,这违背佛菩萨的经论,为今宗所不取。

   辨身方便身真实
  上来开三显一,已明教权实。今次显如来身方便身真实,辨开近显远。《法华玄论》卷九说:从《宝塔品》到《寿量品》略明三义:一者宝塔涌出显多宝佛灭度,既不是实灭,应知释迦如来虽生也不是实生,灭而不灭,以显法身常住;生非实生,以明方便应化,即是开身方便门,显身真实义。二者集会十方分身诸佛,显本一迹多,以法身为本,应化身为迹。释迦与分身诸佛既都是应化,则彼此皆是迹身,即知必有个统一的法身为本。辨迹多本一,即是开权显实。三者《宝塔品》末,寻觅弘经人,因此,便有《持品》,乃至他方菩萨,欲奉命弘经,如来便止其弘宣,言我此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弘护此经,显示从地涌出菩萨,广开如来寿量无穷,明久已证法身,不是适才成佛。显法身常住,必须具有三义:一者本无生灭,二者法身只有一个,第三本来是有,具此三义,法身常住的意义,方才圆满。
  就开近显远,略明五义:一者是开近显远,即是开方便门,显真实义,昔日王宫降生,伽耶成道,只是方便示现,今《寿量品》说:久远劫来,早成佛道,此是实言,故名开近显远。二者破近明远,如经文说: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无上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那由他劫。是为破近明远。三者覆近开远,昔则覆远明近,今则覆近显远。本是为实施权,今还以权显实,为对机不同,权实双运,不相舍离,故有今昔开覆之异。四者废近立远。远是实说,所以须立,近是方便,机熟便废,是名废近立远。五者,破近明远,前之四种,则是约教,后之一门,就彼迷情。若对迷情,即是破近显远,若望佛教,即是开近显远。以此五门,明开近显远,义无不尽。
  释迦一期出世,法门虽广,概括起来,不出权实两教,真应二身。《法华》结束一代始终,明开权显实,总不出此二义。《法华》前半,开教方便,显教真实,其实就是大小两教,本末两轮;后半,明身方便显身真实,实际就是真应两佛,本迹二身。若就教说,称为本末,约佛身讲,名为本迹,故本末二教,真应两身是《法华》开权显实的纲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有一法可得,无有一法可缚
我国佛教的分类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1
太虚大师用一张图表,浓缩了“中国佛学”!非常精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何义?
魔鬼说与佛未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