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合分无定常 中世纪的德意志和意大利
14.1德意志:欧洲的心脏。早期日 耳曼人。德意志的起源。鄂图一世加冕:并 不神圣的“罗马”帝国
德国,欧洲的心脏,不但由于它处在欧罗巴洲中央的位置 上,同时,还因为欧洲大多数民族与德意志这块土地多少有点历 史渊源关系。
大约在50万年前,德意志土地上就有人类在生活,海德堡 猿人基本与北京猿人同时代。10至20万年前著名的早期智人代 表尼安德特人化石,也是在德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这里 的人们开始学会简单的农牧业。
公元前1500年左右,日耳曼人从日德兰半岛一带迁移到今 天的德国北部,以后继续往南移动,直抵多瑙河和莱茵河上游地 区。公元前1世纪,日耳曼人开始和罗马人发生冲突,被罗马人 视为蛮族的日耳曼部落共有20多个。古罗马凯撒大帝和历史学 家塔西陀,都曾详细记载了日耳曼人的情况。这时的日耳曼人,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已处在文明的门槛上”。他们已从过去的游 牧生活转向定居农业,土地由氏族大家庭公社共同耕作,逐渐发 展到分配给小家庭耕种。崇尚武力,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有很大 的权力,并培养亲信卫队。这些人成了后来中世纪贵族的最初来源。
404
公元1世纪,日耳曼人和罗马人之间的战争日趋激烈,多瑙 河、莱茵河以及易北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都归了罗马。罗马人的 扩张遭到了日耳曼人的极力反抗。公元9年,日耳曼人在阿尔美 纽斯的领导下,一举全歼瓦洛斯率领的2个罗马军团。自此之 后,罗马人再也没有向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扩张。
公元2世纪末,在罗马皇帝的许可下,日耳曼人开始越过边 界向南和平地移动^ 4世纪末,这种迁移形成了高潮。正是由于 各支日耳曼人部落的大规模南迁,才促使了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 后期的最后灭亡。
6世纪以后,德意志这块土地归属于法兰克王国,称为奥斯 达拉西亚。相对而言,这里的社会变化不如西法兰克和意大利那 样剧烈,社会发展速度较慢,反过来说,也就是社会矛盾不如王 国内的其他地区那样尖锐,从而力量更为强大。因此,每当法兰 克王国走向分裂之后,再度实现法兰克统一的都是来自奥斯达拉 西亚的力量。查理大帝的曾祖父赫斯陶尔·丕平,就是作为这里 的宫相,从这里出发,征服纽斯特利亚和勃艮底,统一法兰克 的。虽然查理大帝并不以这里为统治中心,但后来的德国人却毫 不客气地将其视为德意志的第一个皇帝。
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了《凡尔登条约》, 将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日耳曼路易得到了莱茵河以东部分,称为 东法兰克。870年,路易又与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订立《墨尔森 条约》,瓜分了中法兰克王国,他获得北段,即莱茵河中下游西 岸的大块地区3正是这个东法兰克演变成了近代德意志。
由于东法兰克王国境内的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讲的也是日 耳曼语,所以很快就被称为日耳曼王国,有时也叫条顿王国。最 初包括了萨克森、士瓦本、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4个公国。由 于当时东部边界正在受到斯拉夫人和马札尔人进攻的威胁,各公
405
国为了保护自己领地的安全,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国王的权 力和力量却越来越弱小。
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加洛林世系的最后一个国王去世。这 些公国的公爵便策划从他们自己当中推选一人当国王,结果法兰 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当选,自此意味着德意志历史的真正开始。
德意志原先不属于罗马帝国版图,因此社会经济文化都比较 落后。在法意等国的封建制度已经确立之时,德国才步履蹒跚地 走向封建化的道路3
919年,日耳曼王国的宝座落入了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之 手,萨克森王朝的统治开始。亨利其人爱好狩猎捕鸟,有“捕鸟 者”之绰号。此人当上国王后,进行了军事改革,对内展开了镇 压诸侯的活动,欲将各公国置于国王的有力控制之下;对外不断 扩张:往西争夺法国的洛林,对东进攻斯拉夫人占领的地区,建 立勃兰登堡等城堡,向北则在易北河口一带建立据点,还一度迫 使丹麦王纳贡。
亨利一世的儿子,是著名的鄂图一世。此人继位时,年方 24岁。他长着浓密的头发和胡须,一股“雄狮”般的强悍形象。 后来他也着实成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君王。
鄂图一世除了继续乃父的东侵活动外,还特别看好南边的意 大利。意大利历来是富庶繁荣之地,此时又兴起了从事地中海东 方贸易的诸多大商业城市,其拥有的财富令久居北方瘠地僻壤的 德国贵族垂涎欲滴。从鄂图以后,意大利长期地遭受德国骑士马 蹄的蹂躏。
此时,意大利国内政治动荡分裂,为鄂图的南侵提供了极好 的时机。原来的意大利国王死了之后,国内的大小领主乘机发动 骚乱,寡后阿德尔海德请求鄂图援助。鄂图见此天赐良机,迫不 及待,于951年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不出几年,便征服了意大
利的大部分地区。已有39岁的鄂图,也因此大交桃花红运,让 仅仅20岁的阿德尔海德投入自己怀抱。
这时候,罗马教皇的权力也已很衰弱。罗马城内的贵族因憎 恨教皇之荒淫无道,架空了他,把持着教廷朝政。鄂图出现在意 大利,对教皇来说犹如一颗救星,因此他也请求鄂图派兵来解 救。于是乎,公元962年,鄂图又一次进入意大利。大兵于2月 2日开进罗马城,救了教皇约翰十二的驾。
约翰为答谢鄂图,于这年的圣烛节那天,在罗马的圣彼得大 教堂为鄂图一世加冕,称其为“神圣罗马帝国”之皇帝。于是, 德意志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帝国存在了 800多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欧洲枭雄拿 破仑废掉。不过,它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虚有其名的空架子, 既无统一的法律,又无行政机构,也无固定的税收,更没有一支 常备军队。难怪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有言,这个所谓 的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亦非罗马,更不是帝国。
鄂图南侵意大利时,为免除国内的后顾之忧,先后任命自己 的兄弟布鲁诺为科隆大主教,他的儿子威廉为美因兹大主教,王 亲亨利为特里尔大主教,还赐给他们大片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 行政司法大权。这就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鄂图特权”。鄂图特 权的实行,使德国的大主教们也成了名符其实的封建大诸侯,是 中世纪德国长期割据分裂的根源之一。
卡诺沙的屈辱。红胡子腓特 烈。觊觎东欧。《黄金诏书》:德国长期分 裂的法律认可
1024年,萨克森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亨利二世死去,德国
的诸侯们便选举鄂图一世的曾孙、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当国 王,于是,德国又进入了法兰克尼亚王朝时期(1024〜1125年)。
法兰克尼亚王朝诸帝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亨利四世了。他 与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授予权而展开的斗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 的程度。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罗马教会和教皇长期受到德国皇帝的 控制。皇帝实行了一项“主教政策”,即皇帝可以不通过教皇而 直接任免主教和修道院长职务,主教和修道院长可以担任行政甚 至军事职务。如此做法,无非是想利用教会势力来和地方上的领 主相抗衡,但同时也排斥了教皇对教会的控制,因此自然引起罗 马教皇的激烈反对。
与此同时,教会内部兴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克吕尼运动”。 克吕尼本为法国一修道院的名称,这个修道院最先主张要加强和 巩固教皇权力,要在西欧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教会组织,主教的 任命权应该归还给教会组织的最高首脑——罗马教皇,坚决反对 德国皇帝任命主教。作为教皇来说,他当然支持这一有利于自己 的运动。
亨利在位之时,克吕尼派的高级教士希尔德布罗德就任了教 皇,称格里高利七世。皇帝与教皇的斗争公开爆发,政教之争达 到了高峰。
格里高利任教皇的那一年,正值德国萨克森地区人民起义, 亨利四世被起义的群众所包围。格里高利抓住时机,逼亨利交出 主教授予权,还将亨利的几个亲信开除了教籍。
乘形势稍有好转后,亨利于1076年召开了沃姆斯帝国会议, 宣布废除格里高利七世的教皇职务。格里高利七世针锋相对,颁 布了“破门令”,即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如果他一年之内得不 到教皇的宽恕,他的臣民可以不再对他尽忠效力。国内的诸侯们 408
趁此机会大闹独立,要求亨利下台。
陷入困境的亨利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在1077年 1月的隆冬季节,携妻将子,越过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在教 皇驻地卡诺沙城堡的门外打着赤脚,光着头,穿着悔过人的衣 服,可怜巴巴地等候了3天,终于使格里高利赦免了他。
然而,屈辱的卡诺沙之行对亨利四世来说不过是韬晦之策、 权宜之计,一旦形势有所好转,他便翻了脸,再次宣布废黜格里 高利七世,另立新教皇。1084年,他还率领军队打到了罗马, 把格里高利赶到了意大利南部。
1122年8月,教皇和皇帝都早已更人,他们联合召开了沃 姆斯宗教会议,双方签订了协议,达成了折衷的处理办法,对主 教授予权进行了重新分配:任免主教,在德意两国应有区别,在 德国,先由皇帝赐给土地,再由教皇赐予神职;在意大利,先由 教皇赐予神职,再由皇帝赐予土地。于是,皇帝与教皇的斗争也 告一段落。自此之后,德国皇帝对教会的影响渐渐消失,他在意 大利的权勢也受到很大限制。
1138年,德国开始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绰号“巴巴 罗萨”(意即红胡子)的腓特烈一世,是这个王朝最有影响的皇 帝。此人红眉白脸,目光犀利,赤发卷曲,红髯飘逸,生就一副 好斗嘴脸。巴巴罗萨,这个意大利人给他取的外号,后来还成了 1941年希特勒法西斯发动对苏侵略战争的行动计划代号。
红胡子腓特烈是以发动对意大利的侵略战争而著称的,其目 的无非是掠夺意大利的财富。他在位30余年(1152〜1190年), 曾6次征战意大利。
对意大利的第一次侵略,是在1155年。其时罗马教皇又遭 到城内人民的反对,教皇再次向皇帝求救。这年的6月,两人在 苏恃尔会见。虽然腓特烈对教皇多有怠慢,没有按惯例为教皇牵
409
马,教皇下马时也未上前为其扶镫,但教皇既然有求于他,也就 只得忍气吞声了。
罗马人眼见胂特烈只带有一支1800人的小部队,甚为轻敌, 反而向教皇和皇帝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甚至要腓特烈在教皇 给其加冕时,交给罗马5000磅黄金。腓特烈不屑一顾,反过来 又居高临下地斥责罗马代表:“你的罗马昔日荣誉何在?元老院 的尊严何在?骑士的作战本领、勇敢和规矩何在?不屈不挠的勇 气何在?你看看我的人民!在我们那里一切都保留完整,……我 们所继承的帝国具有力量和美丽的外观,……我们是为了荣誉而 来的。”
罗马人得知腓特烈秘密加冕,立即掀起了起义,但终于不敌 腓特烈和教皇的联手镇压。史家记载,有上千的罗马人被打死或 扔进台伯河里,200多人被俘,受伤逃难者更是不计其数。起义 的领导者阿尔诺德被捕后,又被腓特烈送交教皇,最后以异端罪 判绞刑而处死。
第二次,腓特烈率领10万大军进攻意大利,主要是镇压北 部米兰等城市的反抗。其时,腓特烈滥施其皇帝权力,在隆卡利 亚帝国会议上声称帝国内的一切臣民都要接受皇帝的“保护”, 言下之意,不外乎取消各地特别是各城市的自治权。米兰率先起 来反对,他们痛恨“皇帝所喜欢的一切就是法律”。在人民的支 持下,米兰大主教当着腓恃烈的面揶揄道:“得到好处的人也必 须承担不利,这是理所当然的。你有权命令我们大家,那你的肩 上也就承担了保护我们大家的义务。”
米兰人对隆卡利亚决议大为失望。他们赶走了皇帝派来的代 表,捣毁了德国人的住所。腓特烈大怒,将整座城市包围起来, 同时还围攻与米兰结盟的一些小城市,当然也毫无疑问地遇到了 顽强的反抗。
410
一个叫克雷玛的小城,竟然坚守了7个月之久。凶残成性的 腓特烈要士兵们砍下敌人的头当球踢,俘虏们被分尸后,还钉在 城墙上,吊在绞刑架上。为了攻城,腓特烈命令士兵抓来一些当 地的孩童,绑在攻城的火炮上向城门推进。
米兰城坚守了两年多,终于陷于腓特烈之手。恼羞成怒的这 个皇帝,对米兰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破坏。士兵们将城 市所拥有的橄榄园、果园、葡萄园砍伐殆尽,家畜也被杀光,道 路全部破坏,城市四周一片荒芜。为了防止米兰东山再起、再度 兴旺,他将大部分居民赶出城外,将城市中心的广场翻耕了一 遍,再撒上盐,使之成为不能再长寸草的凋敝之地。
腓特烈的暴行,更激怒了意大利人的反抗决心。1167年, 伦巴底平原上的十几个城市结成秘密同盟,宣誓要将反腓特烈的 斗争进行到底。而腓特烈的第四次南侵意大利,就是冲着镇压他 们来的。可惜时光不再,这次的皇帝却是大败而归,损兵折将 2000余人,就连腓特烈本人也落得个化装而逃。
1174年,腓特烈又发动了对意大利的第五次侵略,与以米 兰为核心的伦巴底城市同盟会战于林雅诺地方。结果德国军队再 次大败,腓特烈本人也受伤投降。为了赎命,他被迫放弃了一些 既得的利益。
过了几年,为了得到意大利,腓特烈强迫自己19岁的儿子 亨利与已是34岁的西西里王国公主康斯坦茨结婚,以这种并不 光彩的方法将德国的势力扩大到了意大利的南部。后来,继了位 的亨利还将京城设到了西西里的巴勒莫。
这个穷兵黩武的国君,一生专以征战为事,风头出尽,但有 时也顾不得脸面。1174年,为请求国内诸侯帮助他镇压伦巴底 起义,他甚至不惜给自己的封臣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下跪。1177 年,他忘却了皇帝的尊严,匍匐在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跟前,吻其
411


脚,请求教皇宽恕,求得教皇谅解。
戎马一生,腓特烈却没有得到善终。在65岁时,他还雄心 勃勃地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结果在小亚半岛上一条河里游 泳时淹死。在场有那么多的臣下,竟然没有人援之以手。
红胡子的孙子腓特烈二世,一改他爷爷的家风,在德国和意 大利实行了比较得当的怀柔式统治,结果诸侯归附,国库充盈, 大有重振霸业之气象。他还创建了著名的那不勒斯大学。可惜其 继承人未能成功地守住基业。他的儿子康拉德在位仅4年,1254 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结束。
当德国皇帝把对外扩张的主要精力放到南面和东南面的时 候,几乎与此同时,德国北部的诸侯们却极力向东发展,侵占西 斯拉夫人、普鲁士人、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等东欧民族的 土地。
1147年起,萨克森公爵、后来是红胡子腓特烈在国内最大 对手的狮子亨利,连续进击属于西斯拉夫人的奥波德利人和波摩 尔人,先后建立了梅克伦堡公国和波麦拉尼亚公国。随后不久, 另一诸侯也夺取了西斯拉夫人的一些土地,建立了勃兰登堡 侯国。
13世纪伊始,这种军事扩张活动进一步加剧。1202年,罗 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宣布讨伐斯拉夫人异教徒,下令成立立沃尼亚 圣剑骑士团。这个骑士团基本上由德国人组成,他们很快占领了 波罗的海东岸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全部土地,强迫当地的居民 接受基督教,并充当依附教会的农奴。
1210年,在教皇的授意下,又成立了条顿骑士团。1230年, 条顿骑士团应波兰王公之邀,侵人东普鲁士,镇压了普鲁士人的 反抗。1237年,条顿骑士团和立沃尼亚圣剑骑士团合并,力量 更为强大。1285年完成了对普鲁士的征服活动,占有了波罗的
海东岸和南岸的广大地区,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骑士团国家。 1308年,占领了但泽,威胁着波兰的安全。1410年,骑士团在 格伦瓦德被波兰和立陶宛、俄罗斯联军彻底击败。
随着军事征服,封建主和骑士们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他们便 以各种优厚条件来吸引德国移民,在德国以及西欧掀起了持续 200余年的向东欧移民的浪潮,大大改变了东欧北部地区的居民 成分、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方式,使之与西欧发生日益密切的社 会经济联系。同时,一些著名的新城市也开始兴起3如1211年 建立了里加城,1244年建立了塔林城,还有罗斯托夫、马林堡、 托伦等城市。
也是在这个时期,德国向中欧和东欧中部地区的移民也出现 了高潮,并且对移居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其中尤以捷克 为甚。涌入捷克境内的有社会各个阶层,包括教士、骑士、商 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等。移民运动造成了捷克境内有一个德国人 的社会集团。教俗封建主、城市贵族和矿山主们,成了捷克的新 的剥削阶级,引起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移人, 则无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移民的另一个后果,是造 成了捷克本地贵族的日耳曼化,无论是语言、服饰,还是风俗习 惯,举手投足,他们都极力模仿德国人。
霍亨斯陶芬王朝结束后,德国在20年间(1254〜1273年) 出现了没有皇帝的局面,历史上称此为“大空位时期”。其间, 虽有荷兰的威廉、英国的理查德、卡斯提的阿方索先后被选为德 皇,但都没有得到全德国的承认。由于没有皇帝和中央政权,大 小诸侯更加无法无天,趁机独立。大空位时期整个德国分裂成为 300多个大小诸侯国。
1293年,在罗马教皇的游说下,众诸侯推选出哈布斯堡家 族的鲁道夫继承皇位,“大空位时期”到此结束。哈布斯堡家族
地位寒微,诸侯之所以推选鲁道夫任德皇,正在于他没有能力干 预诸侯们的独立。从此以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基本上是在哈 布斯堡家族、捷克的卢森堡家族以及巴伐利亚的魏特尔斯巴赫家 族之间转手。皇帝虽然徒有虚名,但他们也极力寻找机会扩大自 己的领地范围。有时也出现两个皇帝争位的现象,这个时候罗马 教皇往往会出来干涉。
而且,自鲁道夫开始,德国形成了由七大选侯选举皇帝的制 度。七大选侯是德国首屈一指的大诸侯,地位特别显赫,他们分 别是美因兹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巴拉丁伯爵、 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和捷克国王。由他们选出的皇帝,即 使不经过教皇认可也属合法。
皇帝的权势越来越小,甚至连帝国议会都常常不能出席。这 样一来,皇帝也无意于帝国事务,只把心思集中于统治、扩大和 经营自己的土地,地位已与一个诸侯无异。
1347年,卢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当选为皇帝。1356年,查 理四世颁布诏书,再一次确认今后的皇帝要由七个选侯来选举3 诏书还承认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完全独立、拥有行政司法大权, 皇帝不对诸侯领地内政进行任何干涉,也不干预诸侯之间的纷争 和战争。由于诏书上盖有金玺之印,故在历史上称为《黄金诏 书》。《黄金诏书》实际上使德国的封建割据和诸侯分立有了法律 上的依据,从而强化了德国的分裂状态,对德国历史的发展产生 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14.3经济与政治相克。城市同盟。 经营北海波罗的海贸易的汉萨商人。吹鼓 手和鞋会:揭竿而起的农民
中世纪的西欧有一个颇为奇特的怪现象:英法等国,经济发 展上比较落后,但政治上却在14、15世纪走向中央集权君主专 制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而经济相对发达的意大利、佛兰德尔等 地,却始终没有出现政治统一的趋向。作为德国,经济上特别是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上决不比法国落后,但它也像意大利一祥,国 家越来越一盘散沙,分裂割据的局面日益严重。
到12世纪时,封建制度在德国已经完全确立,经济发展势 头甚为强劲,工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也开始普遍兴起。 然而,德国的城市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部、西部、南部 边远地区;而且这些城市的经济利益、经济兴趣主要是对外贸 易,并且是中介贸易、转运贸易、过境贸易,城市商人是居间 商,与国内市场和国内经济联系不大。如北部汉萨城市主要从事 波罗的海北海贸易,这是典型的转运贸易。西部的莱茵河城市与 佛兰德尔及法国北部联系较多,而与国内腹地来往较少。南部多 瑙河上游和莱茵河上游城市与瑞士、意大利联系较多。所以,这 些城市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统一兴趣不大。而且,德国还一直没 有形成像法国巴黎、英国伦敦那样的全国性的经济政治中心,没 有一个城市能成为全国的聚核。
国内政治分裂的状态严重阻碍着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由于 诸悸领地上关卡林立,过往客商要缴纳繁重的过境税,使商人们 几乎无利益可得。据说,单是在一条莱茵河上,封建领主设立的 关卡就有62处之多。而且,穷困潦倒的骑士们也常常拦路抢劫, 使得德国境内几乎没有一条安全的商路。诸侯和骑士们甚至还常 常直接抢劫城市。在没有强大国家政权保护的情况下,城市不得 不按地区结成联盟来保护自己。先后出现的著名城市联盟有莱茵 同盟、士瓦本同盟和汉萨同盟。
莱茵同盟初建于1226年,参加者主要是德国西部莱茵河流 域的一些工商业城市,以美因兹、沃姆斯、科隆和法兰克福最为 重要。13世纪中叶,参加同盟的城市达70多个,遍及莱茵河上 下游地区。同盟为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在莱 茵河上及所属地区的商路上设立了安全卫队,保护过往商船和商 队。由于它施加的压力,封建诸侯取消了多种关税。
士瓦本同盟是德国南部多瑙河上游地区城市结成的联合体, 成立于1331年,参加者有奥格斯堡、纽伦堡、乌尔姆等大城市。 这个同盟也有力地保护了南方地区工商业和城市的正常发展。
但是。封建诸侯不可能容许城市同盟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 下,莱茵同盟和士瓦本同盟在1381年合并,以增强对抗领主的 力量。但到最后,还是在1388年被德意志皇帝、诸侯和骑士的 军队联合击败。
这几个城市同盟中,还是要属汉萨同盟最有实力。“汉萨” 原文是集团、会馆等意思。德国北部城市的商人在国外进行商业 活动时,在住地城市都设有自己的“汉萨”。汉萨同盟就是德国 北部工商业城市的结盟。
汉萨同盟城市在地理上处于欧洲北部北海波罗的海国际贸易 区的中心位置。北海波罗的海贸易是中世纪欧洲的两大国际贸易 区之一,是北部欧洲东西方贸易的生命线。输往西欧的是北欧和 东欧的粮食、木材、毛皮、蜂蜜、蜂蜡、鱼类、矿产等基本生活 资料和原材料,往东运送的则是西欧各地所产的呢绒、红酒及各 种手工业品。不过,东西之间的贸易是非常地不平衡,以致于往 东去的商船常常装着压舱石空船航行。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从12世纪起,汉萨商人就控制了北海 和波罗的海贸易。贸易线路是货物在卢卑克等波罗的海港口上岸 后,从陆路运到汉堡、不来梅等城市,通过北海运往西欧。后来 又逐渐利用了丹麦的松德海峡水路。汉萨的商站遍布沿商路的各 个地方,其中以设在伦敦、布鲁日、卑尔根和诺夫哥罗德的商站 416 最为有名。
13世纪中叶,德国北部城市开始建立各种联盟,80年代时 正式形成汉萨同盟。参加城市最多时达到200多个,不仅有卢卑 克、汉堡、不来梅等从事转运贸易的主要城市,也有与这一贸易 相联系的莱茵河、威悉河城市,甚至还有远在东方的但泽、里 加、柯尼斯堡等城市。同盟有公共的财政收支,建立了强大的海 军舰队,拥有外交、宣战、媾和等重大权力。
同盟最初以垄断贸易、反对海盗、保护商船为主要目的,后 来发展到公开与封建国家或封建诸侯相对抗。13世纪时曾和挪 威交战,14世纪后期又向丹麦宣战,迫使丹麦国王签订和约, 承认同盟在这一地区的贸易特权。
汉萨同盟的鼎盛时期维持了一个多世纪,15世纪以后开始 衰落,16世纪曾一度回光返照。
整个中世纪里,德国的皇帝无能统一国家,专以对外征伐为
事;封建诸侯则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和地盘;骑士以拦路抢劫为 生;城市靠结成同盟来保护自己。只有贫苦的社会下层人民特别 是农民走投无路,水深火热。在重重的剥削和压迫之下,农民们 发出了愤怒的吼声。
1476年,美因兹地区出现了一个叫汉斯的人。此人早先当 过羊倌,做过吹鼓手,人们喜欢叫他为“吹鼓手小汉斯”。他到 处宣讲反抗的道理:“教会和世俗的诸侯们、伯爵和骑士们有这 么多的财产,如果这些财产能公有的话,那么大家同样都够吃够 穿了。”他号召群众起来,取消所有的地租、税赋,主张自然的 财富如森林、水源、牧场等,应该完全平等地由大家共享。
诸侯和领主们对汉斯的宣传十分恼火,设计将他抓了起来。 结果引起了农民的广泛抗议,并有1万多人发动了起义。由于起 义者没有像样的武器,他们很快就被敌人打败,小汉斯也被残忍
417


的封建领主放在柴堆上烧死。
自1493至1513年,又有一个叫“鞋会”的组织三次发动农 民起义。他们在打出的大旗上画上一只草鞋做标志,表示要与穿 长统靴的贵族势不两立。起义农民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要求 取消债务、取消关税,赋税交多少也要人民自己来规定。他们还 要求取消教会的法庭,取消寺院,教会的财产也要加以限制。 “鞋会”起义最初发生在阿尔萨斯地区,后来又扩展到了德意志 南部的许多地方。
1514年,士瓦本地区又发生了“穷康拉德”起义。穷康拉 德意为穷汉子,或者说“穷得没有办法”。据说起义的直接原因 就是当地一诸侯结婚,大肆挥霍,庆祝活动搞了 14天,消耗了 70万古尔登财富,将农民糊口的粮食也搜刮得干干净净,农民 不得不揭竿而起。
14.4中古初期的意大利:“蛮族”
入主。城市之国。“亚得里亚皇后”。西地 中海霸主。纺城佛罗伦萨。为什么意大利 城市工商业经济会衰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意大利历史进入了一 个新的时期——中世纪时代。中世纪的最初几百年里,意大利成 了蛮族的天下。
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是被自己的日耳曼雇佣 兵头领奥多亚克废掉的。随后,奥多亚克建立了日耳曼人的意大 利王国。其时的东罗马帝国皇帝虽然对此恨之人骨,但又苦于自 己无能为力,于是便唆使居住在它北面的东哥特人进攻意大利。 493年,东哥特人在首领狄奥多里克的率领下,攻陷了拉文
那,还以和谈为诱饵,抓住并杀掉了奥多亚克,建立了东哥特王 国。意大利半岛全部土地以及西西里岛、达尔马提亚等地,均属 于它统辖的版图。
东哥特王国存在60多年。为稳定自己的统治,狄奥多里克 还任命罗马族人作首相,对罗马人的土地也保留了三分之二以 上。这一做法缓和了与罗马人之间的矛盾,但却引起了自己内部 的不团结。公元555年,东罗马的皇帝查士丁尼利用这种内部矛 盾,出兵灭掉了东哥特王国。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它对意大利的完整统治维持并 不久。当时,一轮新的民族迁徙浪潮又再度掀起。558年左右, 阿瓦尔人,即源自中国北方的柔然人,从伏尔加河中游往西移 动,很快就出现在匈牙利一带,并向四周扩张。
受到挤压的伦巴底人也开始移动。他们最初住在易北河河口 一带,6世纪时移居中欧,568年在国王阿波齐的率领下进人意 大利。由于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很快就占领了北部和中部,以帕 维亚为中心建立了伦巴底王国。自此之后,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 又被称作伦巴底平原。
伦巴底人后来又占领了意大利南部的部分地区,而南部的大 多数地方却仍然处在东罗马人的控制之下。阿波齐于572年死 后,伦巴底王国很快分裂,36个公爵争雄称霸,力量大为分散, 成了他人的俎上之食。751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进攻伦巴 底,攻占了一大块地方,并将其献给教皇,由此导致了教皇国的 出现。774年,伦巴底王国最终被查理大帝所灭掉。
随后,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方都被纳入了查理帝 国的版图,但帝国本身也不过是昙花一现。843年 <凡尔登条 约》时,查理大帝的大孙子罗退尔继承了皇帝的称号,所领的国 土是从莱茵河下游往南直到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一长条地方,称 为中法兰克王国。870年,北段又被瓜分,中法兰克只剩下意大 利的北部和中部,这就是近代意大利的前身。
950年,意大利寡后因内部斗争,请求德国国王鄂图的支 持。鄂图早就垂涎于意大利的富庶,借机侵入意大利境内,从此 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又长期处在德国皇帝的控制之下。962年,鄂 图大军开进罗马,教皇为其加冕,称之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 马帝国”皇帝。不过,意大利各地的封建领主并不服从鄂图的统 治,他们相互之间也经常混战,争夺地盘。因此,整个意大利北 部和中部陷入了分裂状态。
意大利南部则从10世纪起不断遭到外族人的入侵,北欧的 诺曼人、阿拉伯人、德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先后成了这 里的统治者。
国家政治分裂的同时,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的工商 业逐步复兴。在工商业兴起的过程中,意大利领导了这一时代的 潮流。意大利人所从事的通往地中海东部的所谓东方贸易,亦即 利凡特贸易,成了西欧的一条生命线。因此,意大利城市异乎寻 常地飞速成长起来。在地中海沿岸,在伦巴底平原,“城市像庄 稼一样茁壮成长”,商栈遍布,市场繁荣,一派兴旺景象。11至 15世纪西欧的5万以上人口的重要城市中,意大利要占去一半, 人称“城市之国”。
这些城市,由于经济力量雄厚,因此很快就在同封建领主的 斗争中占了上风,获得了自治权。有的城市还控制了城郊甚至外 围的农村,发展成为完全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威尼斯、热那亚、 佛罗伦萨、米兰,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四大城市国家。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亚的里亚海岸边。境内港湾众 多,河汊交织,大小桥梁就有好几百座,素有“水城”之称,城 内以舢板、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因其风景秀美,被誉为“亚得 420 里亚海明珠”。
早先的威尼斯是一个小渔村,居民们以捕鱼、晒盐为生。10 世纪中叶,随着地中海贸易的复兴,威尼斯获得了崛起的机遇。 由于它面对地中海,背靠阿尔卑斯山和欧洲内陆,有得天独厚的 地理优势,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大的发展。
十字军东征时,威尼斯极其热心地鼓动,而且为十字军提供 了大量的运输船只。十字军之后,威尼斯商人乘机夺取了拜占廷 和阿拉伯商人在地中海东部的商业霸权,成为欧洲与东方贸易的 垄断者,以从事胡椒等香料的贸易为主。
由于占据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市场,威尼斯的手工业也很快地 发展起来。威尼斯的丝绸玻璃享誉西欧和地中海世界,威尼斯的 船坞是西欧最大的造船工场。它拥有一支巨大的海军舰队,大小 舰船达数千艘,海军人员数万人。船队定期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上 扬帆远航。它是一个巨大的国际性都市,人口最多时达20万, 为中世纪西欧之最。经济收入最高时,相当于人口 50倍于它的 法国全国的收入。威尼斯的货币金杜卡特在整个欧洲通用,有如 今天国际市场上的美元。威尼斯的财富令世人倾慕,赞誉它是 “亚得里亚皇后”。
威尼斯还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它的领土除了几乎 整个波河平原外,还有达尔马提亚、希腊南部、克里特岛。统治 威尼斯共和国的是城市的商人贵族,由480人组成城市议会,城 市议会选出城市元老院,这是城市中最核心的权力机关。国家的 元首称为“总督’。
13至15世纪是威尼斯的黄金时代。15世纪末葡萄牙人开辟 了经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威尼斯的地理位置优势立即失 去。虽然它也曾想努力改变这一局面,但终于无济于事,商业帝 国地位一落千丈。
与威尼斯相呼应,在意大利北部的西面崛起了热那亚城,这 是又一个商业帝国。
热那亚坐落在利古利亚海东北海岸上,地方不很大,占据了 沿海一条狭长的平原,城后不远即是屏幕般的荒凉高山。亚平宁 山脉与阿尔卑斯山在这里相接。它的兴起比较晚,原来是比萨城 的小伙伴,由于从这里通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瑞士和法国比较方 便,因此最后取代了比萨的地位。
热那亚的海上贸易最先是在西地中海上发展,从12世纪起 建立了与西至西班牙、南至北非海岸的阿拉伯人的贸易关系。十 字军东侵时,热那亚也很卖力,提供了不少船只,因此又向地中 海东部渗透了自己的商业势力。他们建立的商业据点从塞浦路 斯、小亚半岛沿岸直至黑海岸边,爱琴海上的开俄斯岛是它的主 要基地。它经营的商品为明矾、小麦、盐、羊毛等大宗物品。
因争夺商业势力范围,热那亚与威尼斯经常发生冲突。1379 年,海军司令多里亚率舰队与威尼斯舰队大战,结果全军覆灭, 多里i阵亡。从此地中海东部商业霸权归了威尼斯。过后不久, 两个城市又发生了争夺土地的基奥贾战争,热那亚再一次败于对 手。
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摧 毁了拜占廷帝国,开始威胁意大利人从事的东方贸易,热那亚在 东地中海的商业地位首当其冲。1475年,奥斯曼将热那亚人赶 出了黑海,接着又把他们赶出了爱琴海。从此之后,热那亚人惟 有全力经营西地中海贸易,成了名符其实的西地中海商业帝国。 在大西洋贸易和新大陆发现的过程中,热那亚人也有自己的贡 献: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就是热那亚水手出身。
16世纪中叶,热那亚发展了金融银行业,为西班牙从美洲 将白银输进欧洲起了很大的作用,热那亚曾经一度“再造辉煌”, 422


成为此时西欧最大的金融中心。可惜好景不长,到16世纪末, 热那亚衰落下去了。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托斯坎纳地区,离海岸较远, 但却是欧洲各国通往罗马教廷的必经之路。12世纪初,佛罗伦 萨获得了自治权利,13世纪进人了发展的兴盛时期。到14世纪 初,佛罗伦萨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周围地区的乡 村景色也历来为文学家、诗人赞不绝口。
佛罗伦萨是以毛纺织工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的。从事东方贸易 的意大利商人为了交换东方商品,便从西北欧地区买来粗制劣质 的初级呢绒产品,在意大利进行加工后再投入东方市场。佛罗伦 萨最先发展的毛纺业部门,就是这样一些呢绒加工部门。后来又 学会了毛纺业生产的全部过程。到14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的 全部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投入了毛纺业,真正是一个巨大的纺织城 市。每年生产的呢绒有10万匹之多,全部运往国外市场,包括 东方和西欧各地。不过,意大利不产羊毛,佛罗伦萨毛纺业所用 的原料主要从英国和西班牙进口。
佛罗伦萨的银行业也很发达。14世纪初,全城至少有80家 大银行。这些银行还在欧洲许多地方开设了办事机构。
佛罗伦萨也发展成了一个城市共和国。它和离得不远的比萨 城是一对死对头,但最后佛罗伦萨还是占了上风。由于手工业发 达,所以佛罗伦萨的统治权掌握在7个大行会手中,实际上由那 些被称为“肥人”的商人资本家、银行家控制。15世纪后,佛 罗伦萨政权基本上落入了大商人银行家美迪奇家族手中3 15世 纪晚期洛伦佐·美迪奇统治时,佛罗伦萨进人了政治最强盛的时 代,而且也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中心。不过,盛极而 衰,此后的佛罗伦萨便走向了衰落。
曾是中世纪欧洲最为先进的地方,曾为中世纪西欧最为富庶 的地区,意大利城市何以没能促使本国率先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 变9城市工商业何以在16世纪以后全都步向衰微、并且一蹶不 振9这是一个颇吸引人的历史之谜。
一般认为,意大利工商业城市的衰落,是15世纪末以后国 际市场变化的产物。其时新大陆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使西欧的商 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已经不再重要。而 这个外部因素,恰恰又击中了意大利城市经济的内在脆弱点。两 者相结合所产生的负力,决定了意大利城市的悲剧所在。可以 说,意大利城市的最大优势,是其经济活动的外向性和国际性, 而其经济的脆弱点,恰恰也是由这个外向性和国际性过度发展所 形成的经济结构偏倚状态。
可以说,意大利城市经济的外向性和国际性是与生倶来的。 它们的兴起,它们的发展,是西欧这个整体与外部进行经济交往 的产物,是作为西欧的对外窗口而出现的。正因为担负了为整个 西欧服务的职能,它们才会如此发达,如此繁荣。然而反过来, 它们对国际市场这种强烈的依赖性又酿成了自己的悲剧。
意大利商业活动的核心,是以对地中海海上贸易为主体的国 际长途转运贸易。海上活动要遭受海暴、海盗等灾难性的影响自 不必说,即使是商旅平安,长途转运贸易也要受到许多外部因素 干扰,有货物输出地和达到地的政治经济气候,有转运过程中的 各种条件如商路变更、气候变化、运输工具的适应力等,无论是 哪个环节出问题,都能给这种贸易以毁灭性的打击。
更严重的还有来自别国商人的竞争。既然这类贸易是为整个 西欧服务的,那么谁都可以染指其间。同理,可以有东方贸易来 为整个西欧服务,也可以开辟新的贸易来满足西欧之所需,故 此,大西洋贸易取代地中海贸易也就不难理解了。
意大利城市中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手工业部门,也有这个 问题。它们大多是借助远程贸易建立的市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 方面,产品以国外为主要销售市场,要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气候的 许多制约;另一方面,手工业如毛纺业、丝织业、皮革业等所需 的原材料也主要来自国外,这一点产生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
由于原料进口,手工业比正常情况下便多了一些不利因素。 如原料成本扩大,因为进口过程中,要缴付许多关税,还要加大 运费开支,使资本周转的速度慢、时间长,利润减少。原料依赖 进口也直接影响和限制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因为大规模的生产必 须有原料的充足供应作保证,而依靠进口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
原料进口还制约了手工业的生产方向。由于原料来之不易, 所以必须对有限的原料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只有生产高档产品 才合算。高档商品面向社会中上层,消费市场面狭窄,生产数量 必然受到限制,在15、16世纪欧洲社会大众对中档商品的需求 大幅度增加时,意大利的手工业便难以适时转向,并眼睁睁地看 着人家挤占自己的传统市场D
更甚一步,若原料供应出现了问题,赖以生存的手工业便会 被置于死地,而这种情况随时都可能因为国际政治经济气候的变 化而发生。事实上,供应意大利毛纺业的英国羊毛、西班牙羊毛 都曾有过这样的事情。
由于经济活动的重点在国外,故而意大利城市对国际市场的 关心甚于国内市场,注重海外利益甚于国内利益,在国际商业中 的投人甚于对国内生产的投人。它们既然无兴趣于国内的经济活 动,也就不会产生建立国内统一市场的要求,也就使意大利不具 备实现政治统一的经济前提。这样,当西欧其他国家的商人在国 际市场上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攻势时,缺乏国内有力政治凭靠的意 大利商人,只可能节节败退了。
14.5马可·波罗东行。多里奇诺起 义。无产者的初次抗争。外族霸南方。福 尔诺沃之阴影
意大利城市的工商业活动,不但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和繁 荣,也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
马可·波罗在欧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威尼斯的一 个商人,生活在威尼斯东方贸易最为兴盛的时期。还在很小的时 候,他的父亲和叔父就到过一次中国。父辈对这个神奇的东方古 国绘声绘色的描述,使他从小就对中国充满了向往。
1271年左右,年轻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跋山涉 水,历尽艰辛,经过大约四年的时间,终于来到中国。这时候的 中国,正是元朝统治开始时期。元世祖忽比烈对他们三人优礼有 加,十分器重,留下他们在元政府供职。马可·波罗当过元朝的 钦差大臣,到过西南、西北许多省份进行巡视,其间还奉命担任 过三年扬州总管。
在中国生活了 17年后,马可·波罗三人思乡心切。1292年, 他们搭乘元朝送往波斯完婚的公主之船,从福建泉州出发,经历 了两年多的海上航行,终于到达波斯。马可·波罗三人继续西行, 第二年回到威尼斯。不久后,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对热那亚 的战争,结果威尼斯战败,马可·波罗被俘。在监狱里,他将在 中国及东方各国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由同监的罗斯常谦记录, 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叙了他们三人 去中国途中所经各地的风土人情。第二部分记载了元代中国的军 事、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情况。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周边 一些国家如日本、越南、锡兰、泰国、印度等国的情况。第四部 分记叙当时蒙古各汗国之间的战争,以及亚洲北部至俄罗斯的情 况。<游记》大开了欧洲人的眼界,特别是他对中国和印度那 “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描述,引起了欧洲人的无比仰慕和垂 涎。《游记》因此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他被誉为“伟大的马 可·波罗”。据说,哥伦布西航新大陆时,怀中就揣着这本著作。
意大利北部虽然工商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在边远的山区 和农村仍然在实行落后的农奴制,一些中小城市甚至还处在封建 领主的统治之下。因此,这里的农民往往受到双重的剥削:一是 封建贵族的欺压和剥削;二是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农民们 不适应市场,因而在商人及高利贷者的盘剥下日渐贫困。而且, 这些中小城市相互之间的争夺也很激烈,因此,这里的人民特别 是农民所受的苦难最深。
农民不可能满意这种状况,不断起来掀起反抗斗争。1260 年左右,帕尔马地区出现了塞加烈里创立和领导的“使徒兄弟 会”。不分男女,都可成为会员,会员彼此间以兄妹相称,财产 公有,福难共享,下层劳动群众纷纷加入这个组织。
在斗争烈火愈烧愈旺之际,罗马教皇凶相毕露,解散了“使 徒兄弟会”,并把塞加烈里赶出了帕尔马。塞加烈里此后走遍了 意大利北部地区,继续宣传自己的主张,号召人民行动起来。最 后,他在1300年被贵族所逮捕,用火活活烧死。
1303年,塞加烈里的继承人多里奇诺及其女友玛格里特,
率领农民起义,意大利北部的人民纷起响应。起义军宣传私有财
*
产是一切灾难的根源,预言一个没有私有财产的千年王国很快就 要到来,号召这个千年王国要靠被压迫者自己起来实现,起来消 灭富人和教士。
起义者的队伍达到了 6000多人,他们到处捣毁寺院,破坏
庄园。许多妇女也参加了起义。教皇克勒芒五世组织十字军进行 血腥镇压。起义军寡不敌众,坚持了 4年之后,终于在1307年 失败。玛格里特牺牲在战场上,多里奇诺被逮捕折磨致死。
多里奇诺起义是西欧最早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14世 纪西欧农民大起义高潮的先声。
不但农民发动起义,就是城市的劳动者也不堪忍受现实生活 的不平等,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由于意大利手工业的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早萌芽也 在这里出现了。一般都认为,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出 现在14和15世纪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城市。
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毛纺业中,尤其是佛罗伦萨的毛 纺业中。这时候,商人资本家已开始渗透和控制手工业生产。由 他们组织的资本主义生产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分散的工场手 工业。在这种形式下,商人资本家将原料发放给分散的工人们, 工人们都住在自己的家里,用自己的工具或用商人借给的工具, 按照商人提供的规格进行生产,最后按时将产品交给商人,按件 领取工资。技术比较复杂的生产工序如织布、染布等,大多采取 这种方法,工人也多是由破产的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
另一种方式就是集中的手工工场。那就是商人资本家自己直 接办工场,然后雇佣一些工人在他的工场里做工,所有的生产资 料包括工具、厂房都是商人老板的,工人只在工场里干活,然后 领取计时的日工资或周工资。除了一些较大的工场主把某个产品 的生产全过程都集中到一个工场外,大多都是技术比较简单的生 产过程这么做,比如羊毛的梳理工作。而且,佛罗伦萨毛纺业所 需的羊毛都是由商人从国外进口的,商人们更有条件这么做。
这样,梳毛工人也就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雇佣工人。他们 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糊口。他们工作时间长,劳动 428
报酬低,在工场老板的盘剥下几乎连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他们 多次提出要求,希望能有保障自己利益的组织,结果这些起码的 要求不但没有被采纳,而且领导人也一再被镇压。
在忍无可忍之际,佛罗伦萨梳毛工人于1378年爆发了起义c 他们火烧了呢绒商行会大楼,要求提高工资,延付债务,还选举 了自己的领导人,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虽然起义最后因首领 被收买而告失败,但它是无产者反对资本家的第一次斗争,在世 界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由于政治分裂,孱弱的意大利就给外族以可乘之机,成为外 人角逐的场所,南方尤其是这样。
9世纪以后,意大利南部先后遭到了北欧诺曼人和阿拉伯人 的袭击。11世纪初,诺曼人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好些居民点。 11世纪后期,他们夺取了巴里等地,后来又占领了西西里岛, 建立了西西里王国。
12世纪末,德国皇帝亨利六世在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的支 持和帮助下,打败诺曼人,成为意大利南部的新的统治者。当地 人并不愿接受这个不速之主,他们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亨利六世 则以疯狂的大屠杀来对付暴动者,当时人称,“亨利六世怒吼的 北风刮过大地”,他的军队像一支世界末日的骑士队,把西西里 的重要人物或绞死、或活埋、或烧死。仅此他还觉得不够,干脆 将德意志帝国的首都也设在西西里的巴勒莫。
1268年,在教皇的支持下,法国的安茹王朝又取代了德国 人的统治。法王之弟查理在西西里强行推行农奴制,苛法酷刑, 横征暴敛,蹂躏妇女,无恶不作,而且还把首都迁到了半岛上的 那不勒斯,西西里人民极为不满。
沉积的怒火一待时日,终于爆发。1282年3月31日,一名 法国士兵在巴勒莫的教堂门口,当着众人之面,污辱一位刚做完
429
晚祷的西西里妇女,在场的西西里人愤怒至极,当场就将这个流 氓打死。起义者敲响了教堂的钟声,号召全城百姓走上街头,杀 死和赶走法国统治者,由此揭开了起义序幕。西西里全岛纷起响 应,并且建立联盟互相支援,还请求罗马教皇马丁四世的保护和 支持。出乎他们的意料,教皇不但不支持他们,反而命令他们向 查理投降,起义者的斗争陷入困境。
西班牙的阿拉贡国王彼得三世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出兵西西 里,帮助起义者。法国人很快被杀死或赶跑,起义者取得胜利。 但却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打着支持起义者旗号的彼得三世夺 取了胜利果实,实际上控制了西西里王国。1302年,阿拉贡王 国正式确立了对西西里的统治。从此,由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组 成的两西西里王国(又称那不勒斯王国)长期成为西班牙的附属 国,基本上丧失了独立性。
到15、16世纪之交时,随着在国际市场上经济地位的下降, 意大利的北方也成了外国人争夺的对象。
1492年,西班牙国王派遣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 对于意大利来说,这却是个很不幸的一年。
在长期分裂的局面下,各个小邦国总想打击别的国家而称霸 意大利。正是在这种动机驱使下,米兰大公卢多维科在这一年派 遣密使去了法国,邀请法国国王出兵意大利,打击南方的那不勒 斯王国。这一举动,为意大利历史酿成了千古之恨。
法王査理八世正值年少气盛,他抓住这个天赐良机,毫不犹 豫地率领2万多名士兵,于1494年从法国启程,一箭不发就越 过了阿尔卑斯山,年底即到达了罗马城。第二年5月又攻占了那 不勒斯,全国都处在法军的铁蹄之下。
眼看祖国遭受蹂躏而深感痛苦的意大利爱国者,秘密组织了 意大利同盟军,终于在北部的福尔诺沃村与法军展开了激烈的决 430
战。虽然同盟军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虽然查理逃走了,但战场 上留下的多是意大利人的尸体。从这以后,外国人在意大利土地 上打了一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法国人、奥地利人、西班牙 人、德国人、匈牙利人,甚至瑞士人,都在意大利战场上捞足了 好处。外国人轮番在这里演出战争狂剧,而屈辱的意大利人还得 为侵略者供应粮食、提供营地。
意大利土地蒙受了战争的巨大灾难,城市萧条,村庄残破, 田园荒芜,经济凋敝,财产被洗劫一空,饥馑和瘟疫蔓延。人民 被大批地屠杀,侥幸活下来者也是苦不堪言,富庶的意大利一片 荒凉景象。真是霜雪交加,一面是新大陆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使意 大利从事地中海贸易的地理优势丧失殆尽,国际商业中心从地中 海转移到大西洋,另一面是外国军队在意大利土地上肆虐,把意 大利的家底掏空。意大利从此一蹶不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瘦身版的德意志,浅析德国领土变迁史(3)
德国宗教改革前夕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德国历史综述(五)
德国统一前的德意志分裂为1789个封建邦国和自由市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谈谈神圣罗马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的事迹和婚姻(下)
奇怪的德意关系,从十世纪开始,德国就开始到意大利找坑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