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部审计绝对不能犯的五个错误

从一则不新的新闻说起

新闻很短,基本只有一句话,还被传的满天飞:某人做了一个实验,委托物流从广州运货到北京,由于沿途收费太高,导致亏损3200元,因此,货车各种超载是被迫的,沿途收费要砍才行。还有,从广州发货到美国比这便宜很多。

搜了一下,这不是新闻,这是旧闻,2011年的。并且是两件事掺和在一起了,“京广运费比中美运费贵”是一回事,“不超载亏损3200”是另一回事,发生地点不同,但都是实验结果,前者是中国物流协会的数据,后者是山西大同交管数据。

不得不说,先做实验再发言,比捕风捉影后就发言进步很多,这个要赞。但是专业人说专业事,这则不新的新闻对内审还是有警钟作用的。

货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绝大多数公司都得涉及,而运费,则经常是成本管控的重点。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长途货运司机的薪酬都给的不低,短途的也很牛,就是去外地超市送货这种事情,除了运费还得有挂钩奖励。为什么呢?好司机,运到货物,会帮厂家推销员细心摆放,坏司机,运到货物,往超市前门或者后门一丢就走了,剩下娇滴滴身纤力小的推销员欲哭无泪后在风中无语凌乱。这样的情景下,此司机的薪酬应该和推销员一样,和销售业绩挂钩,否则他肯定不会及时送到并热心搬货。

客运,那就更狠了,旅游业,落地后必须聘请当地的地陪,跟团的导游再牛也不行;而当地负责送旅客去景点的司机,拿的分成,有时候比导游还多。为什么呢?你可以不给他钱,但是他只要挑一条不好走的路,那么这一车人,可能就好几个小时费在路上了,甚者能让你什么景点也玩不了。

以上的啰嗦,是说明,司机并非弱势群体,运输并非小清新行业,其水不浅。下面开讲“新闻”的启发。

假如某公司,为了卖货,设了个专管运输的子公司,彼此定期结算,绝不拖欠。忽然有一天,这子公司要求提高运费,理由是开支太大,亏损了,你看人家谁谁公司,一车货多少钱,比咱们的高多了,这不行,得给我们加钱。报告提交到母公司老板手里,老板把这事搁给审计部:去给我审审,到底亏不亏?如果真亏,是我结算价给低了还是?

审计部接活后,立即开展工作,结合本文开头提及的那则旧闻,以下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

第一,不能不分析历史数据。对方说亏损,不能立即就相信,必须调取历史数据,看是否真的亏损。尤其在对方拿出新鲜实验数据的情况下,更必须查看历史数据。为什么呢?这实验数据可能就是造给你看的。

第二,如果真正亏损,不能不分析亏损原因。旧闻中说亏损,那么,亏损的原因有多种可能,一是收入太低,而是成本费用太高。旧闻中将亏损原因归结为沿途收费太高,这一结论有点武断,因为,为什么收入就是合理的?为什么收费之外的其他成本费用就是合理的?如果亏损,提高收入、减少其他成本费用也可以减亏啊,为何一定就是沿途收费高了呢?我们假定的这个案例中,也是一样,说亏损,有可能就是你成本高了,或者成本之外的杂费高了,凭什么一定说是母公司给的收入少了呢?

还有,即便真的是成本过高,那么,也要拉出成本明细,仔细看看,是人工高了,还是汽油高了,还是路上食宿高了,还是汽车的修理费折旧费没有分摊一次进了?可能的因素很多,不一定非得砍收费或者抬收入才能解决。

第三,不可轻信被审计方提供的实验数据。关于人的实验,受试者绝对不能知道试验目的,否则,他们肯定会故意捣乱。比如,我们假定的这某公司,审计部派人去运输子公司,说我跟你一车,看看你到底多少钱成本?哦你问我为啥跟,这不是你们要求提高收入,老板派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不赚钱么!这样一说,结果会如何呢?当然是这个运输子公司使劲提高运输成本,比如挑最贵的路走,派薪水最高的司机去送,等等。

所以呢,如果实验数据是被审方做的,那么必须在被审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再做才可采信,或者暗访也行,否则,拿到被故意扭曲的数据,后果会很惨的。

第四,同业比较不能选择貌似可比但实际不沾边的。旧闻中,京广运输费被拿去和中美运输费比较,看起来都是比运费,可细想想,京广这是卡车啊,如果选择同样运输工具,从广州开卡车去美国,额,我相信没有人认为中美运费比京广运费更低,因为,这么长距离司机和货物的保险费就不低了,卡车是否开到报废,另说。同理,我们假定案例中,那谁谁公司,人家运的东西比某公司的金贵,就得多派押车人,运费自然要高,如果是带枪押运钞票,还会更高。

第五,不要急于相信被审方的煽情陈述。在公司,利益关系往往是第一位的,老工人无论多么痛哭流涕的诉说,也只能是一面之词,必须多方调查,辅以强悍的硬证据才行。在旧闻中,无法证实数据提供者的利益角色是哪种,因此,至少应该多调查不同利益方的说法,才能大概判断到底是货主不舍得给钱,还是公路收费太高。在我们假定的案例中,既要听运输子公司的说法,也要询问母公司销售部等定价者的说法,才能不偏听偏信,查出真实情况,再提交高层决策。

写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此文不过借景抒情,随便说说,真正的审计业务断断没有这么简单,审计人也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然而人间处处皆审计,遇到各种情况,都要先思索下再加采信,这时就真的要提醒不能犯这样的错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价公路费“逼死”货运司机
物流行业增值税进项缺失,运输成本高,怎么合理节税?
【物流】卡车司机的奋斗,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流浪
【物流生活】为何物流人苦,我们挣的钱都去哪儿了?
文章详情
浅谈无车承运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