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城镇化(一)世界城镇化的格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谈谈城镇化(一)世界城镇化的格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城镇化自十八大以来成为热点,但对城镇化的概念、对我国目前城镇化现状的评估,以及对未来城镇化的策略,社会各界还远远谈不上有什么共识,正如我国的其他一切公众议题一样。有人把城镇化当作下一个二十年经济发展的引擎,有人在城镇化中看到了赚钱或者出政绩的机遇,有人希望城镇化成为下一步制度变革的推手,也有人认为推动城镇化完全是祸国殃民。我不揣鄙陋,也想谈谈这个话题,希望不会辱没了作为周一星先生不及门弟子的名誉。

 

      我想写一个系列,谈谈城镇化的种种,从基本的实证性事实,到仍然争议很大的规范性问题。前者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和现实,后者如我国至今为止城镇化道路的评估,以及未来若干年推动城镇化的策略。我希望尽量涉及古今各色理论与中外种种实践,尽量用所有人都能看懂的方式写出来。具体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世界城镇化的历史和现实、城镇化与工业化、流动人口、贫民窟、住房、征地及土地财政、拆迁、城市扩张和城市再开发、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智能城市等等。这个系列会不定期更新;读者希望看到哪方面的讨论,欢迎留言说明,我会在所知范围之内尽量回应。文中错误、遗漏之处,也请留言指正,争议之处则同样欢迎留言辩论。

 

      我希望能够厘清实证性问题,并详细讨论规范性问题。实证部分,我会努力用数据说话,数据则尽量都给出出处。规范部分,则给出各方观点,综合讨论——当然,我不会假装自己对这些观点没有偏好。文中有些内容是引用别人的成果,有些是我自己的研究。对于前者,既然并非学术论文,我会尽量说明理论或观点的由来,但恕不能一一给出正式出处。对于后者,夹带私货如有过分之处,欢迎大家指出、辩论。另外,叙述中难免有很多事实或观点会被我当做常识而自然的写出来,然而,对非专业人员而言,这些东西可能不是常识。若出现这种情况,也请读者指出。

 

      通常,在开始研究某一主题时,需要首先明确界定研究对象。例如,什么是城市?什么叫城镇化?我当然也会这么做,但不是现在,因为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空谈概念,往往令人无聊。在系列中的某个时候,我会详细探讨上述两个概念。在此之前,请读者本着“I know it when I see it”的朴素态度来理解“城市”和“城镇化”。(图0)

 

 

图0: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Potter Stewart(1915-1985),在谈到怎样才能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淫秽时,他说“淫秽不淫秽,我看了就知道”(I know it when I see it)——虽然他晚年时对自己当年的这种态度又有点后悔了。这就是说,诉诸直觉往往是有效的,但说到底,人们还是需要严肃的界定一些基本概念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以下会把“城镇化”与“城市化”两个术语混用,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我以后会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但是,我的确希望读者能带着问题阅读这些文章。接下来,我想先从世界城镇化的现状和历程开始。请读者们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城镇化是“好”的,还是“坏”的?

      ——如果城镇化是好的,需要推进城镇化吗?如果城镇化是坏的,需要阻止城镇化吗?

      ——不管是推进还是阻止,做得到吗?

 

 

 

世界城市化的格局

古代世界的城市人口长期只占所有人口的一小部分,千年间也没有明显的城市化趋势。但近代以来,发端于英国,各国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形成的全球城市化浪潮已历三个世纪,并仍在进行中。今天,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所谓城市化水平,或者叫作城市化率,通常以一个国家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来度量——以后会谈到,城市化的度量本身也是大有讨论余地的。根据维基百科,2006年的世界城市化水平如图1所示。

 

图1。数据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Urbanized_population_2006.png

 

 

城市化水平的国际差异

 

     大略说来,欧美东亚澳洲发达国家、部分石油富国、以及拉丁美洲各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世界其他地方则较低,其中尤以印支地区、南亚次大陆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为最低。我国2012年城市化水平为52.6%(《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全球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版,2011年为52.1%)。

     图1也展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先从一个老梗说起。据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现象仅存在于如下四个国家:中国、朝鲜、古巴、缅甸。如果我们承认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那么仅从这一角度看,这四个国家差别还是很大的。可能会出乎很多人意料,朝鲜的城市化水平比我国高至少十个百分点。因此,纪录片和旅游照片里常能看到的在田里苦逼劳作的朝鲜农民形象,实际上,literally,只反映了这个国家的一小部分现实。而古巴的城市化水平则比朝鲜还高十个百分点以上。至于缅甸,城市化水平则低于我国两成;一般人印象中戴着尖顶斗笠在水田里劳作的东南亚农民形象,倒可能是这个国家的贴切写照。

     同样,我们也未必很了解我们的邻国。蒙古的城市化水平几乎比我国高20个百分点(一般人想象的大草原蒙古包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象,实际上甚至只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更小一部分现实)。泰国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彼此相邻的国家,虽然在一般中国人印象中恐怕没啥区别(所谓“新马泰”中比较挫的那一拨,贫穷落后的东南亚国家之类),但前者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后者则超过70%;换句话说,泰国是个农民国家,而大马则是个城市国家。

     更远一点。利比亚,除了身为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之外,还是非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南北美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北美要远为富裕发达国家,但拉美各国的城市化率却往往超过美国和加拿大,高居世界之最。东西欧曾经有过不同的社会制度,其影响至今仍在二者之间很大的城市化率差别上看得出来。最后,一些相当随机的小国,例如文莱、加蓬,以及加勒比海和大洋上的某些旅游小岛,例如马尔代夫、塞舌尔、巴巴多斯,都有着令人惊叹的高城市化率(往往在80%以上)。

     当然,也有丝毫不令人奇怪的地方。美国、日韩、西欧、大洋洲的发达国家,普遍有着很高的城市化率(80%以上),中东和西非的几个石油富国也是如此。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为什么这些事实,有些看起来在情理之中,有些则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答案或许是这样的:常识表明,城市比农村“好”;所以高度城市化一定是发达富裕的标志。发达国家理应城市化水平很高,而穷国则相反。

     我们已经看到,情况并非如此,至少并非总是如此。学术一点说,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虽然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总体上正相关,但也有很多例外,多到不可能把它们简单忽略。

     以各国城市化水平为横轴,人均GDP(使用PPP购买力平价指标;用名义GDP指标分析的结果类似,从略)为纵轴作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述的正相关关系和各种复杂性,如图2所示,左下角为低收入、低城市化水平,右上角则为高收入、高城市化水平。


图2。人均GDP(PPP)数据来自世界银行: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PP.CD;城市化水平数字来自联合国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http://esa.un.org/unup/;本图示意了144个国家的数据;换言之,从原始GDP数据中删去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记录,其中包括联合国定义的三十多个小岛国(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但保留清单中的古巴),以及十多个虽然不在联合国清单中,但显然不适合进入本文分析的袖珍国家、城市国家/经济体和缺数据的国家,如安道尔、新加坡、南苏丹等;所有删去的国家和地区加在一起,其人口、国土面积和经济总量只占全世界的很小一部分。另一方面,根据IMF的数据,为原始的GDP数据集补充了一条记录,即台湾省。

 

 

     传统观点认为,图中的趋势反映了明显的指数关系。把人均GDP取对数,得到图3。这张图上显示了更多的细节,也展现了几组令人惊讶的对比。例如,斯里兰卡与约旦的收入水平大体相当,城市化水平竟相差70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赤道几内亚与索马里城市化水平相近,人均收入却有50倍以上的差距。两个指标绝对数值上的巨大差距,一方面再次展示了城市化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拟合尽管看起来不错,但纵轴对数单位“缩小”了人均收入的真实差距,使得看上去不起眼的差距可能意味着相当大的实际误差——对数刻度相差1个单位,人均GDP1000美元和10000美元间的差别,在图上看起来要比实际上小得多——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必须牢记这一点。接下来,需要更细致的研究数据,以便发现宏大叙事背后的魔鬼细节。

 


图3,对数拟合。与线性拟合相比,拟合优度提高不少,虽然各国的分布依然很离散。

 

 

 

幸福的故事只有一个


     进一步分析这张图的方法是把国家分组。我们先从幸福的故事开始,研究发达国家,见图4。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国家算是“发达国家”。这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不妨采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作为分析对象。固然,OECD中也有墨西哥、智利这样的中等收入国家,但比较上规模的高收入经济体大体都是OECD成员,使得OECD会员资格仍不失为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发达的良好标准。从图4中也能看得出来这一点。

     发达国家的人均PPP普遍在25000美元以上,城市化水平也较高(50%以上),但彼此的城市化水平之间也有相当大的差距。考虑到数据集本身已经剔除了不少高收入的城市国家和袖珍国家,发达国家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就更为显著。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到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早已结束,所以其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多少反映了该国的一种“均衡”状态。国家的大小(小国比大国更容易高度城市化)、历史文化(例如是否有小农传统)、地理条件等,都可能影响这一状态,从而造成图中所示的差异。应该认识到,重要的是高收入,而不是高度城市化本身。另外,我们还将看到,考虑其他一些因素之后,这些差异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的幸福故事只有一种:高收入,高度城市化。



图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

 

 

 

不幸的故事则各有各的不同

 

     接下来看不那么理想的例子。首先关注拉丁美洲大陆国家,如图5所示。从图面上看,这组国家的最显著特点是几乎全部分布于拟合线的右边。与拟合线所示的平均水平相比,在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拉美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普遍高出了10-20个百分点。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过度城市化”或“超前城市化”。城市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正式)就业机会,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也跟不上城市人口的需求,由此出现了大面积占用公地甚至私地建设的贫民窟、普遍的失业和非正式就业、社会治安严重恶化等问题,典型的贫民窟景象,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Favela,在近年的《里约大冒险》、《速度与激情5》之类电影中反复出现,想必大家也熟知。

     在贫民窟的种种问题中,最严重、也是最根本的是失业问题。而人们宁可在城市贫民窟中勉强讨生活,也不肯回到农村老家过平静的生活,实在是非不为也,而不能也。拉丁美洲根深蒂固的大土地所有制传统,很早就把大批破产农民赶到城市;六十年代以来的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进程则进一步制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人也大抵被赶到了城市里。虽然拉丁美洲工业发展的整体性失败使得社会无法创造出相应的就业岗位容纳他们,这些人也无家可回了。直把他乡作故乡,就像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里艾斯米拉达的歌唱:

 

Je n'ai plus ni père ni mère     我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

J'ai fait de Paris mon pays          这里的巴黎,它就是我生长的家乡;

Mais quand j'imagine la mer     但我仍然能梦见大海;

Elle m'emmène loin d'ici               它带我回到遥远的故乡;

Vers les montagnes d'Andalousie     在那安达卢西亚群山的方向。

 

图5,拉丁美洲大陆国家。

 

 

     接下来一组是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尽管收入水平与前一组国家类似(或稍高),但与拉美相反的是,这组国家大体分布在拟合线的左边。与拟合线所示的平均水平相比,在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苏东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要低5-15个百分点。有人认为,与拉美相对应,苏东的情况意味着一种“低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其原因在于,苏东各国长期不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并控制城乡人口流动,使得城市服务业部门严重发育不足,从而导致城市人口的增长慢于工业成长的步调。虽然苏东剧变至今已二十余年了,也有几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加入OECD集团,但当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影响仍然能在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上体现出来。

     我对这种观点有所保留,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大部分OECD国家也分布在拟合线的左边。以后我们会再次讨论这个问题。

 

图6,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接下来一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黑非洲”),这些国家大体分布在整张图的左下角——低人均收入,低城市化水平;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分布在拟合线右侧,或者说可能存在过度城市化现象。黑非洲的低收入水平并不让人意外,低城市化水平下的过度城市化则看起来很奇怪,深究具体国家的细节,则尤其显得奇怪。例如,看过电影《第九区》的科幻同好,都应该对约翰内斯堡的贫民窟印象深刻,这些地方与内罗毕的Kibera地区并列为世界上最大的棚户区贫民窟,但南非和肯尼亚都几乎正好落在拟合线上——实际上还有点偏左。其中曲折,以后再谈。

     另外,南亚、东南亚大陆的传统农业国家,例如印度、越南等,情况也与黑非洲类似:低人均收入,低城市化水平。不同的是,这些国家往往分布在拟合线左侧,即城市化可能滞后。

 

图7,撒哈拉以南非洲。

 

 

    最后是以OPEC为主的产油国,如图8所示,各国的收入和城市化水平大多较高但相当分散,大致均匀但方差很大的分布于拟合线两侧,显得缺乏规律——这正是此类国家社会经济特点的真实写照,也是之所以单列出这一组的原因。产油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导致其虽然往往收入较高(当然也有低的),但其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在国内。这些国家往往有着严重的“荷兰病”(其实众多旅游小岛国、国际资金避风港和避税天堂、依赖贸易和商业的城市国家等都应归于此类,但以其国土、人口和经济规模过小,在分析中剔除了)和贫富分化或国富民贫问题(例如左上角的奇葩点,赤道几内亚,其贫富分化甩中国几十条街),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与真正的发达国家差别巨大,其宏观表现正如图5所示:组织内部各国彼此不同,与OECD的情况天差地别。虽然如此,大略言之,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大致正相关规律仍依稀可见,

 

 

图8,OPEC及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

 

 

     上一张全家福,世界各国三六九等的差别历历在目,而中国施施然雄踞天下之中(图9),倒是没辜负这个名字。

 

 

图9,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世界图景。

 

 

下集预告

 

     本文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图景,但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下次我们将谈谈世界城市化的历程,讨论城市化的速度问题,并从时空两个维度回顾中国六十年来的城镇化。另外,本文一直在谈论各国城市化的超前和滞后问题,但别的国家怎样对我们都无所谓,中国怎样则关系到每一个人。下次我们会讨论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判断问题,也请读者考虑一下:中国的城镇化,是滞后,适度,还是超前呢?

 

     预览图一张送上(图10)。

 

 

图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城镇化(二)世界城镇化的历程,城镇化的速度,再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怎样看待中国的高投资率
【建投策略专题】工业化与城市化演进中的新兴消费崛起
周牧之:做好做强DID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世界城镇化模式与经验
绕过“中等收入陷阱” 实现历史性跨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