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制造优势不只在成本还有人才ZT

中国的制造业工资在上涨,很多岗位达到3000元,翻了一翻。这是不是削弱中国制造业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自动化生产是不是对中国制造是个威胁?有更合适的国家接受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吗? 

从去年很多家电厂家生产岗位收入看,多数月份3000多元,高峰9月份达到4000元,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到了尾声,最后两个月1500元,一年4万元左右,照美元计算是6000美元,与比较接近的墨西哥1万美元左右还是有一定差距。中国制造劳动生产率比墨西哥高不少,墨西哥对中国只是有运费优势。 

美国争取制造业岗位回流,而苹果公司产品仍在中国生产,乔布斯对奥巴马解释,很重要原因是人,富士康20万工人生产苹果产品,9000名技术干部(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所说的中干、台干和美干)进行支撑和管理,在美国找到这9千人要9个月,中国15天就能招到,建议美国开放技术移民;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厂家在反应速度和技术能力上不足,举了玻璃配件例子,中国厂家能更快的提供达到要求的设计和样品,美国企业则比较为难。中国有人才优势,在墨西哥和越南等国跨国公司生产线,有很多派去的中国技术人员。 

中国企业能力和速度也是很高的。中国劳动力使用也相对灵活,面对市场波动,可以比较灵活增减劳动力数量和工资水平,靠派遣工制度和加班工资制度。当时松下创办人松下幸之助对日本在经济萧条期间还留很多多余的人,很不满,希望像美国那样经济萧条期间可以大规模裁员。 

采用现代化自动化设备能否战胜劳动密集型生产?其实都需要很多人才,现代化工厂里要求工人比较好掌握信息技术,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也需要很多人才。美国企业家认为,刚好缺乏人才,需要在社区大学与企业进行培训,开放引进中国和印度移民。多年追求自动化经验看,自动化投资大,灵活性也比较差,也需要很多技术人员支撑。 

随着劳动价格上涨,很多国家要接手劳动密集制造,例如南美诸国、印尼、越南、孟加拉、印度和非洲等国。联合国特别希望中国能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非洲国家,有的非洲国家接受中国纺织企业转移,经济发展很快。 

这些国家有能力接到中国产业转移要过一段时间。首先就面临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足,例如供电不足和电压不稳、交通和通信不够,海关和物流服务效率低、犯罪率高等等。还有文化教育人才不足,对普通工人来说,像印度文盲很高;对专业人员来说来说,很多国家理工教育不足;技术工人来说,也不比中国职业教育占了大学招生人数一半左右,年招生300万人,职业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从过去2年理论课1年实习,到边理论边实习。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需要大量工程服务人员,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充裕,例如华为和中兴公司这几年招了4-5万多名大学生。在汽车产业中,只有中国合适劳动力比较多,不少汽车企业接受国际品牌汽车整车外包生产。 

还有产业间协调配合,例如在珠江三角洲电子工业在3万平方公里内,互相配合企业都很容易找到,1年生产几亿部手机,其中诺基亚、苹果、华为和中兴有3亿多部手机,很难找到合适地方转移。实际上是,很多岗位回到美国,因为劳动力和运费综合成本考虑。 

中国制造也有自己独特能力,中国消费品世界大公司很少,食品公司声誉不佳,少有像可口可乐、SONY和三星这类品牌。但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制造和工程建设企业,电力、通信、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矿藏分布广,地形和底层复杂,矿山的规模小,形成独特能力,例如在苏丹的油田开采,是掌握断层复杂开采设备和技能中国公司打开局面。中国帮助非洲联盟建立会议中心才花了2年时间。这类产品和服务是要有专业标准,有专业声誉,品牌作用相对小。 

中国制造业未来竞争力可能还在于劳动力资源上。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年轻一代更愿意去服务业,不愿意从事制造业,为此提高了工资和缩减劳动时间来吸引。中国面临更大问题可能也是同样的问题,民工荒,制造业缺人,服务业的影响较小,现在年轻人不爱在工厂里工作,服务业不论是工作环境或内容都比较多姿多采,有些服务业工资很高,例如速递业,大企业工作的每个月都有四、五千左右,制造业生产相对安全性差。还有人口红利和老龄化问题,农村劳动力逐渐抽完。 

年青一代要求人性化和有保障的工作,流动率很大,要求企业做出改变,改变劳动环境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也加大,同时移民海外机会比较多,很多是希望未来给子女很好教育。为了保证春节前回家的工人能回来,沿海各省不断提高最低工资,并且要求企业给职工买社保,以保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吸引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有优势 订单正从东南亚回流到中国!
韩国人创新中国人制造2
为什么制造行业5000的工资还招聘不到员工?
对我国现阶段就业形势的认识问题
【纺织 视野】欧美建厂也徘徊 纺织不再飞东南
制造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在部分地区凸显 如何解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