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关于轴心国部队的核心作战能力战术研讨。

德国方面的核心作战能力实际并不是部队的硬作战能力,而是在希特勒绝对领导下的德军参谋本部的谋略能力,具体表现就在闪击战理论的实际运用上。例如波兰之战号称欧洲第4强国的波兰1月亡国,法兰西战役庞大的法军40天烟消云散,这都是依靠闪击战的威力,更确切的说是希特勒绝对领导下的德军参谋本部的谋略能力的威力。

       波兰迅速败亡并非是军力与武器的原因,波兰军力并不弱,德军与德军的武器波兰人也并不陌生,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就是波兰人没有想到德军的闪击战战法。波兰原本以为双方会进行主力决战,但德军使用的闪击战战法是不进行主力决战的,闪击战战法中部队是分成2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由大量步兵炮兵组成的主力部队,另一部分是全机械化的快速突击部队。主力部队为正攻集群,但实施闪击战时最主要的任务只是吸引对方主力聚集,制造决战气氛,真正的攻击部队是侧翼快速突击部队。

       来看看闪击战战法的真面目,闪击战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当决战阵势摆开后,迅速集中快速突击部队,在敌阵线薄弱的侧翼迅速集结,形成压倒性局部优势,冲开一部分敌阵,然后利用高机动性迅速深入敌阵后方纵深,制造后方混乱,切断敌主力部队补给线,形成钳型攻势,对敌主力构成战略包抄形势。通常情况下敌后方纵深突然告急,敌军前沿主力部队必然发生混乱,在敌军主力动摇仓促回防之际,主力部队乘机发动攻势。这样,敌主力即在混乱的后撤途中完全崩溃,最终在混乱的后退运动中,在主力部队与侧翼快速突击部队的夹击下,不战而灭于后撤途中。波兰与法国都是这样完蛋的,一般来说闪击战是否能够奏效,看的就是敌主力集群,在钳型攻势形成后是否会发生动摇混乱,如果发生了动摇混乱,100%会迅速全灭,哪怕是几百万大军都会迅速土崩瓦解。还有就是看在实施侧翼突破时,敌人是否能迅速的拿出足够的高机动性快速部队,可以迅速抵达突破口,阻止住侧翼突破集群的纵深推进,制止钳型攻势的形成。波军与法军的装甲武器都没有集中使用,也没有什么大速度行动性能,尤其法军装甲武器,行动迟缓,因此不可能阻止钳型攻势的形成,而任何对闪击战没有足够硬心理准备的部队,遇到钳型攻势形成的局面100%会发生混乱,自然也就100%会迅速覆灭,有再强的战斗力都会是立即完蛋的下场。

          闪击战理论在军事上归类为战役领域,在二战前军事能力方面只有战术领域与战略领域两个方面,而二战时德国参谋本部整理并完善的德国闪击战战法则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军事能力领域——战役领域,德国就是靠这东西来以弱胜强,以寡击众,并能迅速解决强大对手。 

         德军的闪击战破产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此前一直是百用百灵,但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突然与日军将领一样得了占地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机动战胜利,转而强攻斯大林格勒这个城市。这样就完蛋了,强攻要塞或城市那是全看主力部队真实战斗能力的,德军的步兵炮兵实际战斗力根本不强,德军在战术能力方面根本没有优势,这一耗住就让毛子抓住机会了。斯大林格勒之后,毛子西迁工厂已经正常运转,在坦克数量上形成压倒性优势,并且毛子也早开始集中使用坦克,这样德军就没了机动性优势,自然也就不能再发起闪击战了。从此以后,德军就恢复了一战时期主力决战的战法,在新研制的装甲兵器性能上也就不突出机动性了,而是全力突出装甲与火力,靠那样的装甲武器实际也搞不起成功的闪击战,所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已经失去了发动成功闪击战的能力,只能与对手搞硬碰硬了,闪击战的核心理念就是速度与机动。

         希特勒自杀前留下自传,说他的一生就只翻过2次错误,一次是在斯大林格勒,一次是在雷马根大桥,但雷马根大桥很难说是什么需要负责的错误,而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所翻的错误则是致命的灾难,那次错误断送掉了德军的闪击战法宝,是致命性的错误。如果没有斯大林格勒那次致命的失误,二战的结局将大不相同,很有可能德国在1943年就取得东线战场决定性胜利,那样的话,即使最终还是要败给美军也得等到1947以后。 

 

          二战欧洲战场实际是德军的谋略战场,策划闪击战的德军参谋本部将领可以说都是谋略大师,在战场上德军的行动极少失误,即使在战争末期完全失去主动权的阶段,德军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除了诺曼底等极少失误,几乎从没有被对方奇袭得手过,德军对对方的行动绝大多数判断正确,德军在战场上的行动也都符合正确做法,即使在无法进行闪击战的全面防御阶段,德军部队也始终知道在什么时刻在什么地点应该做什么事情,通常行动及时正确,这才使德军在绝对劣势情况下,仍能够极大拖延战争时间,不至于迅速溃灭。

          至于亚洲战场那是日军的蛮干战场,日军本质上是不讲什么谋略的,基本就是全靠部队的战术能力吃饭,结果搞的日军饿死的比战死的还多,不过战术能力强大的日军绝不比德军好惹,战争结束时,绝大部分中国与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地,都还没从日军手里夺回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日军的核心作战能力就在于基层部队的硬战斗力,至于指挥高层是没什么作用的,日军的战争决策高层,以及军以上部队单位的指挥决策层,通常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整个战争期间,日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正确的有连续性的作战方针出台,从未有过什么统一的作战思想,根本就没有个统一指导战争的最高战争决策部门,战争中甚至连个明确战争目标规划都没有,日军在战略本质方面实际与乌合之众没有啥区别。 

           不过,按理来说象日军那样战略本质属于乌合之众级别的军队,通常很难在战争中有所作为,甚至不具备战胜有一定实力对手的可能性,只要对手具备一定的实力,那就能够非常迅速的将日军击败消灭。但事实上却是另外的场面,日军由于其战略本质属于乌合之众级别,想要迅速彻底灭掉1个地域广阔并有顽强抗击决心的大国那可能的确是不容易,中国的8年抗战就是证明,但日军的杀伤力破坏力却出奇的惊人,如果对手的战力或战争潜力稍弱点,被日军随便碰一下就完蛋,而且日军在广阔战场上与具备较强战争能力的顽强对手作战,想迅速取胜固然困难,但是却也能横冲直撞,此外即使是他的对手无比强大,日军也能瞎打瞎闹的长期顽抗下去,想彻底击败日军那比登天还难,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前后消耗了600万吨弹药,比毛子打德国用的弹药都多,但也就只收复了几个防卫空虚的岛屿,广大日军占领区到战争结束时仍在日军手里,几百万日军依然在亚太各地张牙舞爪。

          日军之强大完全在于战术领域层面,其基层部队的硬战斗力异常的强大,靠超强的战术领域优势弥补了其糟糕的战略领域劣势。日军在战略领域无建树而战术领域惊人强大是其先天条件注定的,日本从明治建军起就不曾有过统一的战争决策部门,战争决策就是靠一大群人坐下来扯皮。另外日本明治维新发起时间较晚,海外殖民地市场与资源没有抢到多少,加上本土资源匮乏,本土市场不大,所以当时工业发展潜力小,但战争需求却特大,因为资源少市场小一方面限制了日本的工业能力发展,而另一方面则刺激了日本发动战争,依靠武力夺取市场,控制资源的野心,因此明治维新成功以后,日本就不断的进行战争,依靠武力夺取市场,获取资金,控制资源。每当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受到资源与市场约束无法前进时,日本的战争企图就会激增,以夺取市场,获取资金或控制资源为目的的战争就会爆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不可能去依靠统一的高明指挥决策取胜,也不可能寄希望于依靠绝对火力,兵力,兵器性能优势取胜,因为那根本不现实,工业起步晚的日本在明治时期,受市场狭小资源匮乏因素约束,其工业能力与政府财力,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建立起对清国以及俄国的军备优势,注定就是只能用劣势军备去击败对方,因此在战略领域日军是无法有突出建树的。在这样情况下,日军要想通过武力扩张来走发展之路,那剩下的那就只能是依靠加强部队的战术领域建设,依靠建立起的绝对战术优势,弥补自身的战略方面不足,发动战争击败对手。 
        日本具备完美的战术优势养成条件,日本人具备自古一脉相传下来的忠君爱国思维,高度的国民纪律性,视死如归的武士道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因此日军要想建立战术优势,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日军士兵训练刻苦,普遍生活待遇要求极低,斗志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果断,几乎不知恐惧与疲劳,战场上可做到视死如归,战至尸山血海而勇气不减,简直是科幻片中的基因改造战士。而且为了加强攻坚,防御,野战中的能力,日军的士兵训练项目复杂繁多,每一个士兵都能完成所有的步兵战项目,无论狙击,侦察,攻击,防御任何1名普通士兵都能胜任,日军部队的训练项目之多之细是世界罕见的,小组配合,地堡强攻,雷区开辟等等都要反复训练。日军强攻旅顺要塞,到了后期每个参战士兵都能在冲击前都了解自己所在小组的位置,冲击路线,攻击目标,攻击方法,协同配合等等任务与战法。而日军的士官以及中小队长也无疑是非常能够掌握自己部队,而且攻击的战法极多完全能够应付战地突变,当然日军并不能因此就对俄军绝对优势的炮火以及机枪火力完全免疫,但成效是巨大的,日军最终所付出的代价也并不很大。日军夺取旅顺要塞,是世界首次现代化永备坚固要塞被攻克,而且还是被兵力优势不大,火力绝对劣势的攻方夺取,攻方与守方的伤亡也仅是2比1。这是一般情况下不可想象的战绩,日军用劣势的炮火加蛮干硬冲就硬把旅顺要塞给硬砸下来了。

           日清战争与日俄战争,日军都是依靠战术优势取得的胜利,日军在战术修养,武器操作水平,部队士气主观能动性方面远远超过了清军与俄军,而清国与俄国在前线遭到空前惨败后,都失去了与日军继续作战的信心,这就让日军达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通过日清日俄战争,日本获取到了巨额的发展资金,一定的资源地与市场,工业能力因此突飞猛进,在装备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针对其二战中的最强对手美军而言,日军在装备与数量方面都是劣势,加上糟糕的补给,胡闹的调动部署,极度分散的兵力,战略上可以说是绝对劣势,完全不堪一击,但就是能与美军死扛,让美军付出重大代价,即使战争后期兵员素质极大下降的情况下,美军也没有办法轻易击败日军。美军总结到:战场上哪怕只剩下1个缺乏训练日军,吃着草根树皮,过着原始人的生活,只要他手里还有1把枪加上几发子弹,或握着1个手榴弹,他就是个杀戮机器。日军士兵在绝境中也不投降,宁可自杀或与美军同归于尽,他会毫不犹豫的伏击射杀美军士兵,或找机会冲到美军坦克底下引爆炸弹同归于尽。对日军作战除了围困他,饿死他,用大量的弹药砸死他,用大量的部队围剿他以外,没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让他停止杀戮。缺乏训练的日军飞行员会驾驶飞机带着炸弹直接向美军俯冲同归于尽,岛屿上被打散的零星日军可以打几十年游击战都不投降,这样的日军自然是比什么军队都可怕,而能够熟练使用手中武器,战斗经验丰富,作战技能高超的日军部队,更是惊人的可怕。所以日军没有战役思维,也没有战略优势,仅凭基层部队的战术能力蛮干就对其他盟国造成了惊人的损失。

           美军在战时拍过一部电影《直捣东京》里面的美军潜水艇艇长有这样一段话描述日本人,日本男孩在4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就是把匕首或剑,以后一直被教育要用这匕首或剑杀死敌人保卫天皇与日本,7岁开始在学校由部队退下来的军官教导行军,拼杀,以及匍匐前进等军事训练,13岁就开始学习蒙着双眼拼装机枪......呵呵,当然日本还没有达到美国电影里宣传的那种全民如此的地步,要真向那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呵呵,那日军岂不全是兰博了,那美军还打的赢个屁。不过这样的事例在日本确实存在,但绝非全民如此。

          日军的核心作战能力就是基层士兵与基层军官的能力,用1个团对日军1个联队,用1个师去拼日军1个师团,换任何国家的部队都是铁输无疑,但战争规模一大,战争地域一扩大,日军在战略能力上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日军的攻势是可以被分化瓦解最终被彻底粉碎掉的,不过这必需有非常巨大的战略优势,以及较强的战术能力才可以做到。国军,英军与毛子军显然是难以最终完全击败日军,唯有美军具备最终粉碎日军的实力。至于德军的战役能力优势对日军实际是无效的,日军的部队根本就无法自行崩溃,不把他全部拼掉,他永远都不可能崩溃,对日军作战是无巧可取的,只能硬碰硬的打,德军战术能力一般,战略优势不明显,显然不具备彻底击败日军的能力,日军是当时全球唯一对闪击战法完全免疫的军队。

          意大利军的核心战力也在传统军事理论领域,即战术与战略领域,在战略领域方面,意大利军虽然高层指挥决策系统还是完备的,部队的军令政令统一协调似乎也不成问题,在这方面还是可以的,但在工业能力方面意大利相当的糟糕,完全不与日德在1个档次上,所以军备严重不足,缺乏足够的飞机大炮甚至轻武器弹药,因此在战略能力领域意大利是不强的。而战术能力方面,部队无论训练与士气都远不能满足要求,是相当糟糕的,这样的状态还去发动世界大战,依我看那是吃饱饭没事干撑的。既然发动战争不是依靠什么过人的实力,只是吃饱饭没事干撑的,一时性起而已,那自然也不可能有啥好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各国对穿插战术的实战战例,美国用得最失败
同样承受伤亡,为何二战后期苏军老兵越打越多,德日老兵越打越少
二战名人录之---【德国闪击战的创始人】--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大的战场奇迹!!!!!
拼刺刀的真相,白刃战中的士兵心理和行为解析
为何志愿军能守住上甘岭,同样是坑道战,而日军却全军覆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