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加班的人总是你?

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触:每天忙忙碌碌地花费大量时间去工作,却感觉工作怎么也做不完;到了下班时间还总得加班,甚至晚饭都要在公司解决,很晚才能回家,到家后不是继续工作就是倒头就睡;偶尔暗示下班,回家自己做顿饭,一看表已经折腾到八九点了,收拾收拾又该睡觉了;好不容易盼来了周末的美好时光,睡睡懒觉、忙忙家务一天又过去了,心里总感觉少点什么。

在现代社会,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陷入了时间黑洞。时间是如此宝贵,我们每个人都迫切地想抓住它,可是我们常常会感觉时间不够用,被时间追着走,被做不完的任务压的透不过气。虽然在在现代职场中,加班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加班是可以避免的,根本无需加班。我们只是一味的“忙忙忙”,而这种忙是无效率的、徒劳的。

为什么加班的人总是你 ?

01

工作时间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低、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得不加班。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别人六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你却需要十个小时才能完成。

02

公司要求加班。如果你在IT、会计、设计等行业工作,就会经常遇到加班的情况,这与工作性质相关,属于外力因素。

03

为了自我提升,主动加班。这一种其实不属于加班的范畴,应该属于自我的“学习与提高”。这种加班是把工作当成自己历练的一部分,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不断提升自我,是值得提倡的。

04

你没有男/女朋友

05

你没有猫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网络

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把我们吸进时间黑洞,是我们对时间的流逝失去觉察。例如,用手机聊微信,沉浸在聊天对话里,也许发一条消息只需十几秒钟,但发来发去几百上千条聊天信息,一下子就占用了几个小时。面对这种情况有一个绝佳的解决办法:适当放松,转移注意力是应该的,但需要限制时间,用闹钟作为警示,告诫你应该专心工作了,否则又要加班了。

当然我们处于大数据时代,网络资源的丰富也是我们蹉跎岁月的缘由之一。一打开网络,各种时政财经新闻、娱乐八卦头条爆炸式地向我们涌来,使我们防不胜防。即使你可以将网站隐藏起来,但各种信息还是可能通过弹窗来“袭击”你。这些信息大多数并不重要,但会吸引你的注意力。这时,你最好将电脑设置成无弹窗模式,或是只在必要时打开网页。

收发邮件本来是常规工作的一部分,但如果不善于处理这些邮件,也可能会导致时间的大量浪费。但其实大多数通过电子邮件传达的事情,通常不是最重要、最紧急的。我们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些邮件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限制自己每天处理邮件的次数,每次不超过15分钟,先处理一些最紧急的,对于剩下的邮件再找时间集中处理。

  行动切换

行动切换通常是处于我们意料之外的,但并不是完全不能避免的。任何行动的切换都会产生一定的时间成本。比如,我们正在完成手里的项目,快要完成时领导突然通知各部门一起开会,而且这个会议的时间可能还不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行动切换,会议不仅将占用我们完成项目的时间(参加会议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产生的时间成本还包括行动切换带来的前置时间和后置时间。

“ 前置时间 ”

开会前,我们会思考领导为什么突然宣布开会,会上要讨论什么内容,自己之前是否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尽如人意,在会上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开会之前需要准备一些资料,还要简单收拾一下桌面,以及走到会议室、坐下等同事和领导全部就坐。

“ 后置时间 ”

刚开完会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无法走出开会时的情景,不能马上回到之前完成手里项目时的状态。这段时间里我们将会反复思考自己在会议上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不良表现;会后怎么落实领导传达的会议精神以及安排的各项任务;厘清工作思路。如果你没有及时厘清思路,那将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把这些行动的前置时间和后置时间相结合,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间黑洞。我们试图迅速切换状态,但总是事与愿违。

  “ 顺便 ” 的心理

有些人“十分节约”,但将这种心理运用到时间管理上可是不行的,这反而会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从而因小失大。“顺便”的心理是指为了节约时间,多做了一些无意义的事时产生的心理。例如,有时我们会想,既然已经打开电视了当天就多看一会儿吧,然后就自然而然地陷入时间黑洞;本来计划只是去电影院看一场自己期待已久的电影,然后就回家继续完成工作,结果我们在看完电影后便暗示自己“反正都出门了,不如再去逛逛街吧”,当我们逛完街吃完饭回家后,却还有一大堆工作等着我们去做。

怎么抓住偷时间的 “ 贼 ” ?

  黏合时间碎片

时间碎片是指那些零散的、无安排的时间段。由于时间碎片的时间段较短,常常被我们忽略,一不小心时间就过去了。再加上这些时间段很分散,就像玻璃碎片一样,很难被利用起来,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就消磨了它们。虽然时间碎片短而散,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要。当你有意识去注意这些时间碎片时,相信会有意外的收获。

首先,需要记录一下你一天中能有多少碎片化时间,对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有总体的了解,才能很好地规划它们,做到“运筹帷幄”。

每天固定的碎片化时间可以有固定的安排,将碎片化时间变废为宝,转化成固定时间。例如,通勤时间是每个工作日都有的,就可以做统一的计划安排。

对于突然空出来的碎片时间,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来学习、工作和思考。如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的各种功能,根据近期的目标,下载好对应的APP和内容,这样就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学习,而不是无意义地刷朋友圈、刷微博、看八卦新闻。

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成为“虚假勤奋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可能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虚假勤奋的幻觉。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忙,忙到要榨干时间碎片的分分秒秒,只要我们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时间碎片只是我们锦上添花的一种手段罢了。有的人在上班的时候聊微信、刷朋友圈,一到下班时间就加班,还自诩把时间都奉献给工作。

  对拖延症说:NO!

拖延症可以说是一种现代顽疾,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广泛地在当今社会各个群体中蔓延开来,一直困扰和折磨着我我们。它使我们的效率越来越低下,导致我们失去了灵活力和执行力,情绪也越来越浮躁不安。如果你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将所有的工作都堆积到截止日期的前一两天来完成,那么你就必须要注意了,因为你的拖延症可能已经非常严重了。

克服拖延症的一大秘诀就是:把复杂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让压力分摊在每个节点上,改掉拖延的习惯。毕竟拖延只是暂时地逃避问题,等到无处可逃的时候,只会带来更大的焦虑和压力。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早早行动起来。

4 种时间管理方法

  番茄工作法

设定番茄时钟(25分钟),开始完成任务但中途不要终止,番茄时钟响起后休息5分钟再开始下一个任务,每25分钟休息一次。

  GTD时间管理法

GTD是Get Things Done的缩写,它可以通过更好地更好地跟踪和管理你的时间、需要做的和想做的事,来帮助你理清思路、提高效率,集中精神完成最重要的任务。

  帕累托法则(80/20定律)

累托法则告诉我们要把80%的精力花在能产出关键效益的20%的地方,这20%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

  六点优先工作法

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分别从1到6标记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六件事,并按照此顺序一一完成这六件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间白洞02-如何破解时间黑洞?
7条高效时间管理法则:从今天开始改变,早安!
串联碎片化时间,让时间更富有价值!
提升时间效率,学会这几招就够了!
《番茄工作法从入门到精髓》番茄工作法成就你的高效人生
灼见 | 高效人士管理时间的8大法则,价值千金的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