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钓切线,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原因

野外垂钓,出现什么事最为糟心呢?不是小鱼闹窝,也不是浮漂纹丝不动,而是频繁切线,为什么呢?小鱼闹窝,说明水域中有鱼,长时间浮漂无动作,要么饵料有问题,要么就是水域中没有鱼,但是频繁切线,说明我们的饵料没问题,水中鱼的密度也不错,更有甚者,大鱼多半在水底撒欢,我们只能忍着郁闷不停的换线,可是,频繁换线,并不一定是挂底或大鱼进窝,好些细节没有做到位,出现切线是很常见的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挂底、大鱼进窝,是子线秒切最常见的两大主因,但是,挂底也好,大鱼进窝也好,其实几率反而是最低的,如果连续两次挂底切线,还不调整漂组,那只能说明钓鱼的人头铁,而大鱼进窝,真的是概率很低的,那么,秒切子线,其实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那么,分别是哪些诱因,又分别该怎么处理呢?

原因一、竿硬鱼大

遇见大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竿子太硬,当竿身的硬度达到一定调性时,线组就算放大点,稍大点的鱼,比如5~10斤的鱼,切线是很常见的事,因为鱼中钩后,在水中挣扎拖曳的拉力,加上水的阻力,实际上产生的瞬间拉力值,再短时间能达到鱼体重的几倍;而竿身太硬,完全不卸力,只能指望子线能完全抗住,但是有钩柄处和八字环处两处打结,那切线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经常喜欢野钓,那么最好用软调硬腰的杆子,立马就能改善切线的现象。

原因二、水底多草

现在野外水域,水情两极分化很严重,要么就有人精心打理,甚至在水底铺设了钢丝网,要么就是完全没人打理,水底什么都有,如果用的是台钓钓法,挂底了,挂草了,切2~3付线真的是常事,但是再多了,那就是思路有问题了,再不调整线组,钓离底,还继续头铁的和地球对抗,那就没治了。

原因三、质量不好

这种情况也是常事,很多钓友对主线是很重视的,为什么呢,一副主线少则3~5米,多则8~15米,就算再便宜的主线,也得好几元一副,但是子线就不一样了,对折35的子线也就0.7米,用的再多点,真是不值几个钱,买点100米/盘的,10元包邮的,这成本就更低了,但是,便宜没好货,这话从古到今,就没有不验证的,就算线不值钱,鱼钩也值钱啊,台钓的子线线组,是双钩,切一根子线,两个钩基本上就废了。

原因四、主子线搭配不行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钓组整体而言,鱼竿是给主线卸力的,主线要给子线卸一部分力,子线传导给主线拉力值过大,超出阈值时,断子线护主线和鱼竿,这就是子线的主要作用之一,主线太大,子线太细,或者是主线和子线太接近,都容易导致切线,普通的用法,子线线号是主线线号一半,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原因五、线组太短,加上子线还没有竿长

有些钓友为了抛竿方便,喜欢把主线的长度,调的短一些,讲究的短一个子线,不讲究的则加上子线还短20厘米左右,抛竿也好,提鱼也好,竿稍总是弯曲的,这就相当于,一旦中鱼,子线时刻都是紧绷着的,切线的几率就比正常长度,要大很多。

原因六、抛竿太满,没有余量

这是一个基本功的技术动作,以前也写过一些文章,因为竿子抛的太满,竿稍到漂座、到铅坠,完全是直线,鱼稍大,就会直接切子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尽量别抛满竿就行了。

原因七、绑线或收线时,就伤线了

线组和鱼竿一样,平时都是需要注意的,在绑线时,有很多小细节不到位,很容易伤线,在实战时,一受力,就容易从伤线处直接断裂,正常情况下,一副子线不宜超过2~3次垂钓,就要换了,这是一个常规数值,不管多贵的鱼线,都建议按照这个频率更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竿秒切线原来是这么回事!还有多少人不知道?
为什么钓鱼老手基本不切线?因为他们在这4点上面,做得很到位
钓友从实践中总结钓鱼切线跑鱼的原因
竞技台钓五十讲(刘定龙)
十次中鱼5次跑是怎样的体验?切线而造成跑鱼的4个原因
位的选择,打窝,线组,鱼钩,遛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