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奴隶主在曼哈顿

之前一直是以文会友的方式与一诺交流 (当然这个交流是单方面的,我一直处于信息接收客户端。) 这次在哥大见到一诺,终于圆了我这个小粉丝与女神信息互通的夙愿。三个小时的交流转瞬即逝,一诺姐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句句都是干货,我要是遗漏了重要信息,还待其他小伙伴来补充 :-)

虽然贵为某高大上咨询公司的全球董事,一诺姐真人万般亲切,说话风趣幽默,如沐春风,时不时博引时下名句如「不要放弃治疗」,引得哄堂大笑,大大缓解了本来略微僵硬的现场气氛。更让我惊讶的是一诺姐非同一般的真诚,我们是素未平生、互联网上「最熟悉的陌生人」,她一上来就巴心巴肝的分享,句句都像一个实在的拳头扎砸进我心窝,粉碎了我对一诺姐高贵冷艳气质的设想。

一诺姐为何能做到如此接地气呢?她多次提到「不要贴标签」,坦诚和谦卑的做「本我」是王道。「咨询女」「女博士」「麦肯锡」这些都是外界赋予她的标签,能够敢于撕掉这些标签,坦诚认清看清外化自我和本我是非常重要的 (一诺在《了解自己-你的圆心在哪里》一文里有详细阐述,回复 19 阅读)。对于一诺姐来说,剥离了各类标签了之后的她就只单纯的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一个职场中人。除此之外,一诺姐提出了一个更有意思的概念是「approach your life and work as a whole person」。与很多传统女性杂志宣扬的「在不同角色中切换自如」概念不同的是,一诺姐认为不要刻意割裂自我,应该用「本我」同时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不要刻意为了呈现一个职业范儿而隐藏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特质。即使在看似风霜雪剑的商业社会,其最核心的元素仍然是—人。如果一味强调professionalism,反而会不经意的错失与他人建立真正connection的机会。

除此之外,一诺姐虽然没有专门提出,但根据我的观察,她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倾听者。大家都说女人比男人更懂得倾听,我部分同意。因为很多时候,咱女生只是摆出了倾听的姿态,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真正的听进去对方在说什么,有时只不过是机械的听对方说完,以此来justify自己继续述说的欲望 (「你说完了,就让我也说几句呗!」)。这种倾听的方式就颇为无效,因为你无法给对方有建设性的反馈,well,有时候可能只摆个倾听的姿态就足够了,但是。。。想要通过倾听来促进双方的交流以此坐上直达对方心灵的直通车就有点难。通过在Q&A环节的观察,我深深感到一诺是一个卓越的沟通者,她不仅仔细倾听提问者的问题,给出对方解疑的答案,更多还通过更多一来一回的互动,引导提问者去思考ta的问题没有涉及到方面,进而扩大问题包含的层次,达到了「咦?我怎么没有这么想问题?」的效果。

如果你已经能像一诺姐一样做到用本我去面对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能够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work life balance)?如何能像一诺姐如同一颗正能量十足的小太阳一样温暖身边人呢?面对未知的挑战,如何具备「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呢?

她提到了一个方法, 就是你必须自己给自己设限 (set boundaries)。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性这话一点儿也没错,具体到每一天,你如何将一天的时间填满也是有无限可能性。那么在这有限的时间做什么事情,做哪些事情就是学问。实事求是的讲,人生其实没有work life balance,要想要将两者最大程度效用最大化,只能抓大放小,有主有次,必要时候,还得假装云淡风轻 :-) 在承认「your activities will expand to fill the time you have 」这一事实的前提下,学会把重要的事情优先化是唯一的解脱之道。

一诺姐进而将这个方法论套用在职场上,很多时候客户会带着一个question list 来找顾问,但是真的需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才能了解事情的实质吗?非也,这有时恰好反映出一个囧境,即客户也不了解其真正需求和问题核心。那么,与其毫无重点的全面铺开战线,把最重要的问题挑出来各个击破更高效。还有同学问到一诺当年回国是否有内心挣扎情绪起伏,回国之后是否有任何不适感。一诺姐女汉子本色骤现,体现出领导层果敢的决策力,她说,忐忑当然是难以避免,所以应该在回国前把最坏的情景设想好,这样回国后不至于期望值过高而失望。在我看来,这又是一诺姐善于抓大方向的表现,一旦决定了方向,就不YY细枝末节。

另外一个就是人不会有一帆风顺的好心情,如果负面情绪来临,不妨与其正面交涉,不要选择逃避,不假装坚强。当然,与情绪共舞的同时给自己设一个闹钟,全身心的悲伤、郁闷、纠结之后能够及时抽离,抖擞精神,重新回去当发光发热的小太阳。在这引用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Better immersion and in pain than to live untouched.」

以上就是我对上周末分享会的记录。现在想想,上周末专门从D.C赶回纽约去参加分享会真的是很值得,现场还见识了好多思路敏捷,妙语连珠的同学,希望之后还有更多奴隶社会的活动能够让我们小粉丝一起掺乎 :D

题图:一诺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分享会上。

图片:大家合影一张。

后记 (by 一诺):
多谢这篇文章的作者Xiaofang,因为我前两天在纽约和波士顿出差,趁机安排了两次读者见面会,有了上次北京的经验,这次木有这么紧张了呵呵。同样的,一群没有什么「正经」社会关系的人,聚在一起。又是一个教室 (这次是哥大),一屋子稍有拘束和紧张的人。讲台上给我留了个位置,好像要讲课。下面的面孔我基本一个都不认识。不过为了克服紧张,我决定不看外表,而是和面孔后面的一个一个活泼有趣有挣扎有痛苦的灵魂去交流 (听着好像有点象邪教啊 ... 汗)。然后就感觉又有很多陌生人,变得熟悉和可爱。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几个能干的师妹师弟的组织工作,包括微信名四个字我只认识一个的师弟王成 (这两个字表示认识!) 他昨天通过了PhD Committee Meeting 答辩,顺便大力祝贺一下;美师妹姜雨杉的主持;孙铭和杨聚的会场组织;谢蘅的通讯稿;还有很重要的陈雅琼的现场摄影。我看完文章,才知道作者Xiaofang特地从D.C.过来,表示有这样的粉丝,压力很大!以后只能继续用奴隶的心态继续把奴隶主做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做过生意的人才知道的
英语写作中常用的名人名言(工作篇)
工作
这几句话,送给明天就要上班的你!
Special photos show tedium and poignant life of showgirls
2.3.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