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普通吃瓜群众的分析:需求不止,欲望不止,恐惧不息,房价难降
文/梦如是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个房地产的门外汉自以为发现了“房价不断上涨”的终极原因:多年以来,我们一遍遍地计算着国人还剩多少购房能力和购房需求,却从未认真计算过大家还剩多少购房欲望和购房恐惧。
——题记

 
“恭喜啊,这下你可发财了!”最近几个月,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祝贺,而且祝贺的发出者们满脸真诚、满眼欣羡,彷佛他们在说一句真话。
 
可我从来没发过财。只是四年前,我在妻子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东拼西凑了首付、咬牙办理了按揭,在这座普通的二线城市一个普通的近郊买了一套普通的小三室,时价八千大洋/平米,是我当时月收入的2.6倍。
 
后面的故事就很老套了:随着城市中心的迁移和轨道交通的规划,以及“全国普涨”的“牛市行情”,现在我这套房子涨到了每平米一万五千块,是我此刻月收入的3倍——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不光在账面资产上实现了保值增值,还跑赢了通货膨胀,确实称得上“发财了”。
 
但这真的有意义吗?我并不确定——如果我现在卖掉房子,确实能“赚一笔”,但我住在哪儿呢?整座城市的房价都在涨,若我仍想在同样地段买一套同样质量的房子,肯定不会付出比每平米一万五千更低的代价。可如果我继续住在这套房子里,那它的价格是一万五还是五万一,又有什么区别?
 
这大概就是“买房子”与“买股票”最相似的地方:2000点时抄了底,也没什么好沾沾自喜的,只有在5000点处逃顶,才叫本事。
 
“啧啧,你可真是得了便宜卖乖啊。”大部分人听到我这番言论,都会不以为然地说,“房子涨钱了你还愁眉苦脸的,那些买不起房岂不该得抑郁症?”
 
我无言以对。
 
“嗨!你这就是杞人忧天了。”还有些人大大咧咧地摆着手,“房价哪来的顶,它会一直涨的!怎么可能下跌呢?”
 
我还是无言以对。
 
其实,当我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吃瓜群众,站在“房地产”这个莫测高深的庞然大物面前时,内心是充满了敬畏的——我看不清它的全貌,搞不懂它的规则,猜不透它的走势,更不知道它会把我、以及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引向何方。可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似乎又都看到了一幅清晰的、精确的、美好的未来图景:房价会一直不停地涨下去,买房的人,终会得到幸福。
 
真的会这样吗?我不知道。



 
这些年来,很多人曾试图为“房价会一直上涨”寻找理论支撑:
 
第一,房子是建在土地上的,而土地资源是稀缺的,再加上土地出让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房价不能降。
 
第二,房地产业作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的核心,一旦崩盘,它上游的钢铁、水泥、玻璃,“中游”的金融,下游的销售、物业、家居、建材,都得跟着喝西北风,所以房价不敢降。
 
第三,中国人对房子有种近似偏执的热爱,而且眼下除了房地产,也没有其他老百姓能玩得转的良性投资渠道,所以房价不想降。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无法反驳这些理论——它们确实在自己的角度上回答了“房价为何不降”,而且每条理论都有相应的例证。只是在我看来,它们还没涉及最本质的问题:“不能降”、“不敢降”、“不想降”,不代表“不会降”——我们不是一直说“客观规律不因主观意识而转移”吗?假如客观规律决定了“房价会降”,这一切的“不能”、“不敢”、“不想”,又有什么用?
 
如果这世上的每种事物都有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那么“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就应该遵循市场的规律:价格最终由供求关系决定。当房子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觉得有利可图的商人们就会蜂拥而上,大量生产,于是渐渐地,房子的数量会达到甚至超过消费者的需求。此时,当所有愿意出价一万五千的人都已经买到了他们想要的房子,地产商要么降价去迁就那些只愿意出价一万四千的消费者,要么停止生产和销售新的房子,但无论他们怎么选择,房价都不会再继续升高。
 
这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浅显规律,然而房地产似乎在“第五片海”里: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大量无人居住的空房,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大量无法接受目前房价的人口,可两方面的因素叠加,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如果这只是大城市的特有现象也还罢了,毕竟这些地方的住房供给极为有限而需求极度旺盛,可如果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如此,唯一的合理解释就只能是:“有钱人”虽然已经有了房子,但他们仍需求更多的房子,这种需求没完没了,所以地产商不必降价迎合那些“低端需求”。
 
经济学家们不喜欢这个解释,因为它不符合“边际效应”的基本原理:当你口渴的时候,喝一瓶水觉得解渴,喝两瓶就撑得慌了,第三瓶压根喝不下去。房子也是一样,中国就十四亿人,人手一套总行了吧?就算这还不够,人手十套,够可以了吧?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总该有个顶啊?
 
是的,需求是该有个顶,可“买房”不是需求,而是欲望。
 
需求是有顶的,但欲望没有。恐惧是更深层次的欲望,它不仅没有顶,也没有底。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人会在意“需求”和“欲望”之间的区别,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身边某个早已有房的朋友或同事还在心急火燎地看房选房,原因是“现在的房子太小,不够住了”。你问他,添二胎了吗?他说没有。你再问他,老人要搬过来一起住?他说不是。你接着问他,莫非买了很多新家具?他说现在这些家具还放不开呢,买了新的放哪。
 
你就奇怪了:既然家里没添新人,也没添新物件,怎么原来够住的房子,现在不够住了呢?他多半会回答:原来也不够住啊,只是原来没钱,不得不凑合着住而已。
 
他说的是真心话。但他很可能意识不到,其实无论原来还是现在,房子一直“够住”——他住的这些年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只是某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主卧可以有独立卫生间,独立卫生间还可以干湿分离,干湿分离后还得放得下按摩浴缸……于是房子“不够住”了,他需要换一套面积更大、布局更合理的。
 
这算是“需求”吗?好像也可以算,因为人们“需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但这实际上是欲望。
 
我不知道多少人曾意识到下面这个幼稚可笑的问题:一万年前的大猩猩需求香蕉,一百年前的大猩猩也需求香蕉,当代的大猩猩还是需求香蕉;可一万年前的人类点燃篝火就心满意足,一百年前的人类还把电灯当作奢侈品,现在的人类早已无法忍受没有电的日子——上个月我们小区停电两小时,邻居们纷纷抱怨“这可怎么活啊”,我可没在《史记》中读到秦始皇有过类似的言论。
 
正如《人类简史》所说:“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等到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
 
这段话道出了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本质区别:在生理结构(或者说遗传特征)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动物的需求都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人类的“需求”可以随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变化。这当然不算“坏事”,但因为它的存在,决定了“每个人都拥有三十平米住房”并不是房地产业的“顶”,甚至“每人三百平米”也不是——就像iPhone4S、iPhone5S、iPhone6 plus以及今天的iPhone7都不是果粉的最后一部苹果手机一样。
 
欲望可以是永无止尽的,就看我们能否激发它。只要我们能不断激发新的欲望(比如在卫生间建造游泳池),就能不断制造出新的需求(比如买一套卫生间里有游泳池的房子)。即使未来地球上的土地使用殆尽,也不必担心,那不是还有火星么?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实现自己每个欲望的能力。
 
所以普通大众在钻石之类的奢侈品面前往往能保持理性:我很想买一颗大钻石,但它的价格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还是算了吧;没必要为这么个玩意儿搞得倾家荡产。
 
然而无论多么穷的人,在面对比钻石贵得多的房子时,都很难潇洒地说一句“算了”。大家通常的态度是,没钱也得买,甚至没命也得买。
 
你固然可以说,这是因为房子是必需品,毕竟我们不再是山顶洞人了,总不能整天睡在马路上。可我要说的是,当我们怀着“今天再不买明天还得涨”的心态一头扎进买房的人潮时,当我们已经红了眼、甭管什么样的房子都哄抢时,当我们自愿为房子降低其他方面的生活质量时,通常并不是因为不这样做就真的会露宿街头,而是因为我们在害怕。
 
——欲望到最深处,就成了恐惧。“跟上时代”的欲望到最深处,就是“唯恐被时代抛弃”的恐惧。
 
我从没见过别的什么东西能比“没有房产”更让人恐惧,就连“失去健康”也不行——很多人劳碌半生累得一身病痛,只要提起“我挣了几套房子”就能瞬间释然;但很少有人年过半百名下无房,还会为拥有健康体魄而由衷自豪。你能说这些人“庸俗”吗?未必。现在这年头,把“有房”看作“身份的象征”或“成功的注脚”的人已经不多了,只是大家终究无法忽视那个最可怕的标签——“踏实”。
 
我不知道是谁在“有房”和“踏实”之间划了等号。S.H.E.在《你曾是少年》中唱道,“有一套房子以后,才能去爱别人吗”,似乎想诘问苍生“爱情”的真实意义,但对芸芸百姓来说,答案却是肯定的。
 
你曾是少年。是的,你的确曾是少年,但现在你不是了。
 
所以你该有一套房子。你要以此证明,你的爱不是虚无缥缈的,你有能力让你爱的人过上安稳的生活。即使你现在还没有,你也必须以全力打拼的姿态来证明你“想”有一套房子,唯如此,爱人才能看到你的心,才能相信你是个愿意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
 
你无需怀疑房价是否合理,更不必质问把人生捆绑到房子上值不值得,那都不是你该想的。你唯一要想的是,“如何脚踏实地地为房子奋斗”。
 
好好奋斗吧。你不会为此感到劳累,因为欲望才是挂在面前的胡萝卜,而恐惧只是悬在身后的鞭子;奔向胡萝卜需要毅力,逃离鞭子却不需要——有本能就够了。
 
“什么叫‘为什么要买房’,难道人还能不买房?”我仿佛又瞧见那些人一边焦躁不安地浏览着楼盘信息,一边心不在焉地反问我,彷佛我是他们遇到过的最不可理喻的人。



尾声
 
我不知道上述现象“好”还是“不好”,甚至不知道它“正常”还是“不正常”,我只知道,这是事实。
 
有时我也会想,究竟是什么制造了这样的欲望和恐惧呢?是那些无处不在的广告和宣传吗,是那些被“捆绑销售”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吗,是那些“连房子都没有怎么找老婆”的众口一词吗?
 
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太难了,我想不明白。
 
从根本上讲,欲望和恐惧都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若非渴望远方,干吗要探索未知,若非惧怕黑暗,又为何要点亮光明?要是都人人无欲无求、不畏不怖,世界也就不那么精彩了。
 
那么,对房子的欲望和恐惧也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进步吗?我还是不知道。我只知道,欲望不止,恐惧不息,房价难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贪婪和恐惧
远离恐惧的束缚
今日头条~极简生活-有效需求~十大奢侈品
当红明星都买不起房,凭什么你买得起?
苹果新总部马上竣工,“偏执狂”把建筑师逼疯
从理念到建筑,苹果新总部设计值得所有购物中心借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