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提醒】正骨历险记
故事发生在四年前。在学校期间由于长期低头看书,颈肩不适已经很长时间,后来临床实习期间,正好是在针灸推拿科实习,在与同学互相练习手法过程当中发现自己胸椎 2、3严重错位,棘突偏歪比较明显。请教我的带教老师(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建议找个正骨手法矫正,应该很快即可恢复。于是乎就向同学,朋友打听,得知 **医院有位祖传正骨,手法了得,患者很多。闻讯迫不及待的前往求治。
到医院后赶紧就寻找这位比较有名气的正骨师傅,来到科室陈列很简单,办公桌一张,推拿床两边摆放,科室中间放着两把凳子。患者确实络绎不绝,当前一位正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不起腰来,经过正骨师傅触诊后,随即给予矫正,只听得咔咔声响。所谓复位成功。患者起立即可直腰行走,快哉!佩服,好手法!当时心里想终于找到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当时还想到了拜师学艺。告知我的情况后,让我趴着床上给予触诊,随即给予矫正手法,正骨师傅手法娴熟没得说,从上到下均给予矫正,尤以错位处给予重点矫正,而且当时也感觉椎体矫正过来了,能明显感觉到,而且见习的同学也很多,拍手叫好!之后起来,只是感觉有所不适从,可能是刚矫正过的原因吧,感谢之余回到学校,用手一摸还是老样子,根本就没有矫正过来。郁闷!无奈后来等了一段时间,决定要好好找医院看看。又换了一家医院,告诉医生情况后,首先是拍摄了X线检查,由于当时我也是名医学生,对于影像也是了解的,看了片子却未见异常,而且专家看了也没事,但胸椎体表确实棘突偏歪比较明显,专家当时分析了说是和发育有关,没有任何影响。转眼间四年多已经过去了,所幸运的时幸好当时我的胸椎没有被整出问题。从那时开始我一直研习脊柱正骨手法,后来回忆起当时矫正手法才清楚是采用新医正骨手法即冯氏手法,正骨师傅手法确实做得比较好,但是忽略了一个比较常见,而且也容易出现危险的相关问题。那就是禁忌症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其实今天想以自己的过去经历来专门讨论一下:脊柱棘突偏歪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触摸棘突及脊柱曲度等可判断椎间关节是否有错缝或其它异常改变。其方法是沿纵轴逐个检查病人的颈、胸、腰椎棘突,(临床上多以冯氏四条线触诊检查,由于论坛有专门论述,所以不多说了,重点说一下棘突偏歪)如其确有病变,则可发现一个或多个脊椎棘突排列错乱,偏离脊椎中轴线。棘突偏歪可有下面三种情况:
1.发育性棘突偏歪: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先天或后天因素的作用,棘突在其发育过程中,其骨性结构偏离中轴线而移向一侧,棘突呈不对称性。这类型的棘突偏歪,是发育性骨结构解剖变异,此种情况,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无临床意义。
2.代偿性棘突偏歪:骨结构发育正常的棘突,在外力作用下偏离脊椎中轴线,棘旁软组织有轻微的炎性反应(如肌紧张、有或无轻度压痛),但由于机械代偿机制的作用而未产生临床症状,因此也无直接的临床意义。
3.病理性棘突偏歪:发育正常的棘突,在外力作用下偏离脊椎中轴线,棘旁软组织有明显的肌紧张和压痛,这类棘突偏歪,是临床诊断和手法治疗的依据。
由此可见,临床诊断棘突偏歪,需具备下列条件:触诊发现病损处棘突偏离中轴线,棘突偏歪一侧软组织局限性压痛、肌紧张;与病变局部相关联的神经,血管分布区有临床症状。了解这些病变,针对性地施以复位手法,可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
选对适应症,排除禁忌症。方可“以手法扣之,自悉其情”,然后“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发育性棘突偏歪在临床上挺常见,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NNNN手法检查诊断棘突偏歪,需具备下列条件:触诊发现病损处棘突偏离中轴线,棘突偏歪一侧软组织局限性压痛、肌紧张;与病变局部相关联的神经,血管分布区有临床症状。不能只触摸到棘突偏歪就矫正,另外还要看看有没有相关症状,体征,再下手,最好有影像学资料,不见片子不动手为好!单纯偏歪说明不了问题,偏歪的部分和患者临床症状要有因果关系,局部触诊又有体征,再结合影像学的诊断,应该就差不多了判断脊椎错位的三大要素:骨突偏歪+压痛+相关症状,三者缺一不可!即使通过触诊和影像发现有骨突偏歪,也不能诊断为病态,还要看有没有压痛和相关症状。有则为病理性偏歪,无压痛和相关症状则为生理性偏歪。NNNN棘突生理性偏歪很常见,楼主也是有症状才去找医生整骨的,因而当时整骨并没有错,症状缓解是判断疗效的关键,棘突偏歪有无纠正并非衡量疗效的标准。一般而言,除了骨折、结核、肿瘤等疾病外,在正常椎体上进行矫正也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回复 16# 愧吾无术疗民疾
整骨并没有错,症状缓解是判断疗效的关键,棘突偏歪有无纠正并非衡量疗效的标准
同意此观点,关键是当时给我治疗的医生忽略了结合影像的问题,不能见偏歪就进行手法矫正,而且当时采用的是专业的矫正手法,当时的情况有很大的危险性,而且在临床上很多偏歪都是代偿,即补偿性移位。进行手法治疗的时候还一定要找出真正的半脱位所在,方可实施手法治疗。整骨并没有错,症状缓解是判断疗效的关键,棘突偏歪有无纠正并非衡量疗效的标准关键是后两者,棘突有无偏歪属于仁者见仁的问题,并未客观标准。只要有后两者,即便棘突不歪,也可矫正,再谈一点个人体会,有症状,而棘突偏歪不明显的,整骨手法效果较好,有症状,棘突偏歪明显的,整骨手法疗效较慢,不是很好,不知大家是否有此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触诊 骨和关节
腰痛诊断治疗心得[转]
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论文:推拿手法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颈椎病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自学脊诊整脊之初
脊诊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