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二章 创新概念辨析

第十二章 创新概念辨析

自从时代列车驶向21世纪以来,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各种媒体和文献中,“创新”成为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语,而且创新的重要性缕缕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正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已成为生产力中新的经济增长的要素”。“创新的道路是成功的道路。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企业家的成功,在于他们能立足于创新,得益于创新”。“创新乃敢为天下之先,创新乃中华腾飞之翼,创新乃强国富民之本,创新乃东方巨人之魂”。“创新是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永远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几乎人人都在说创新,但并不是都真正懂得什么是创新。以至对创新的认识过于偏颇,误导了社会实践。错误的、不全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误区已经渗透到许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的头脑之中,形成思维定式。这必将对企业战略和社会资源配置造成影响。有的认为,创新是天才人物“高不可攀”的行为,创新是个体思维的一部分,创新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个人的认知功能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创新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天赋,是无法教授的。有的把创新技术化,仅看到了创新中的技术因素,而忽视了非技术因素。仅停留在技术的视角探讨如何创新,局限了创新的范围和领域。有的把创新标签化,把创新当成一个时髦的修饰语,到处套用,实则是对创新这一具有深刻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活动的庸俗化、标签化。

其实,“怎样认识创新”是一个国际性议题。2003年,欧盟提出要重新认识创新概念。2004年,美国国家创新行动计划中反复强调创新的变化特征。我们把创新作为知识资本的本质属性,只有廓清创新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知识资本。概念是人类思维产生的结论性的知识,反映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能够指导人类去认识事物并改变事物。通过辨析,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创新概念。

第一节 纷繁的创新定义

翻开社会发展的历史,创新实践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而出现,尽管初始的创新实践很简单,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理论总是滞后于实践。创新理论的提出,到20世纪初叶才由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完成。理论在创建阶段往往是欠完整、欠确切的,但却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在熊彼特之后,各国的学者和经济学家都试图从不同侧面诠释创新的内涵,于是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创新定义。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883-1950年),美籍奥地利人,是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他早期成名之作。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

1883年,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特利希镇的一个织布厂主的家庭。他幼年就学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中学。1901-1906年肄业于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乃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的及门弟子。迨后,他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他终生高度推崇洛桑学派瓦尔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熊彼特曾执教于奥国的几个大学。1918年,他曾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19年,他又短期出任由奥托·鲍威尔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阁的财政部长。1921年,他弃仕从商,任私营比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他的私人积蓄不得不受牵连而用于偿债。1925年,熊彼特又回到学术界,先应邀拟赴日本任大学客座教授,不久即改赴德国任波恩大学教授,直到1931年才短期访日讲学。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50年逝世。熊彼特迁美后,尽管深居简出,但仍积极从事学术活动:1937—1941年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如果不是过早去世,他还会担任预先商定的即将成立的“国际经济学会”第一届会长。

熊彼特的第一部著作是《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与内容》,这使他成为欧洲经济学界的名人。1912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奠定他一生事业基础的创新理论。1934年他出版了两大卷的《经济周期》一书,在书中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1942年出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50年熊彼特去世,他妻子替他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经济分析史》,这是熊彼特用了九年时间写成的书。妻子还把他以前写的一些文章编辑成《从马克思到凯恩斯》一书出版。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极其广泛。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概括地说,“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要点是:

第一,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第二,这个概念包括下列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第三,“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实质,“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创新”改变原本均衡静止的经济过程中固有的生产环流,新组合在生产和经营上更加富有效率,它可以使进行创新的企业和个人获取高额利润。

第四,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实质,而领导和发起创新的创新者——企业家,则是“创新”、生产要素“新组合”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家的意志和行为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不同于普通的企业经营者和资本家。企业家必须富于创新意识,企业家的职能在于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方法把生产诸要素组合、集中起来,进行经营,继而使其增值。而且,也只有在他将这些新组合起来的要素按照新的方法付诸运行的特定阶段,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第五,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他借用生物学上的术语,把那种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这种过程,称为“产业突变”。并说“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应特别予以注重。”所以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都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他说过一句名言:“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

第六,在熊彼特看来,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经济发展理论》是熊彼特早期成名之作,是西方经济学界第一本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专著。他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在学界开创一派,成为“创新”的发凡之作,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并一直享有盛名。在西方流行经济教科书中,被尊称为“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实质,揭示了“创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这对推动创新活动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但是,熊彼特并没有给出“创新”一个完整的、准确的定义。从其对创新的界定来说,充其量是狭义的“企业创新”的定义,“生产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定义,而非广义的“创新”定义。

另外,熊彼特在创新的认知上,也有一些不够准确和欠妥之处。创新确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创新绝非仅仅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应该说,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只不过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大,创新活动更加受到重视。关于创新主体,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由“企业家”这种特殊的主体所从事的事业,进行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的特殊的天赋、特殊的动机、特殊的才干,是主观需要。尽管熊彼特一再强调,“企业家”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资格,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准确的,是狭窄的。创新是知识资本的本质属性,因此,创新的主体理应是广大的掌握足够知识的人才,即知识资本的“载体”,而不仅仅是企业家。在熊彼特看来,创新动力是不确定的,创新是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难以人为地进行设计。

由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不确定性,给后人留下了思索余地,于是学术界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使创新的经济学研究日益精致和专门化,使创新的概念从狭义逐渐走向广义。

二、中外学者的创新定义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被誉为“为数不多的影响20世纪的经济学家”。但是,由于他的理论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迥异,故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创新理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理论的研究才得以复兴。越来越多的各国经济学家和学者在研究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创新定义。

实际上,创新并非只是企业的实践活动,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领域构成一个网络,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只有在充分把握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要素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理解创新的概念。熊彼特狭义的创新理解,突出了交互作用网络中的某些重要方面,但还远不能体现创新的内在复杂性。于是在熊彼特之后,从广义的角度对“创新”予以界定的努力,不断出现在许多学者的著作中。

当代国际知识管理专家、美国女经济学家戴布拉·艾米顿,作为知识经济的建筑师,她也是知识管理、在线学习网络、客户创新以及企业转型方面的专家,著有《21世纪创新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协作创新与知识经济》等,她对创新的定义是:“创新是新的思想到行动”。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创新是思想历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俄裔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将创新定义为“为达到一个有用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新方法。”“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将创新定义为:“创造一种衡量绩效新尺度的变革”“创新并非必须在技术方面”,“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在他看来,“创新并非在技术方面”,“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的行为都是创新”,如体现在管理、技术营销和组织体制等方面的新能力、新行为,即属于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是比较宽泛的创新观点。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指出,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准确定义依赖于度量和分析的特定目的。

许多专家、学者对创新从各个方面加以定义,使创新概念从熊彼特主要从技术层次的解释,发展到了一个范围极其广泛的概念。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创新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发现潜在的需要开始,经历新事物的技术可行性阶段的试验,到新事物的广泛应用为止。创新之所以被描述为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因为它产生了某种新的事物。

创新是运用知识或相关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物的过程。

创新是对一个组织或相关环境的新变化的接受。

创新是指新事物本身,具体说是指被相关使用部门认定的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新的实践或新的制造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对创新内涵的研究,但创新的定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方面,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清华大学教授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信息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清华大学教授吴贵生认为: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和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西安交大教授汪应洛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使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就是从新概念的建立,到形成物质生产力,并成功地使创新产品成批地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科技部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贾蔚文认为:技术创新包括自某种新设想的提出,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引进,中间实验、产品试制和商业化生产,直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

中外专家、学者都从不同侧面对“创新”进行了诠释,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尽完善,有的似乎有些偏颇。

第二节 创新内涵初探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要推出一个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排行榜。美国经济学专家尼古拉斯·斯坦在《财富》杂志上撰文披露这些公司得以入选的原因――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创新既然如此重要,就更有必要弄清“创新”的定义,廓清“创新”概念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概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任何概念的定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概念都有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回答“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回答“有哪些?”

在充分研究中外学者的创新定义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创新概念内涵是: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基础上的,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并利用新获得的认识和把握,在资本的推动下,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实践。

创新内涵包括四项基本架构:

创新的第一架构:创新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包括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等知识活动。离开了知识就没有创新可言。

创新的第二架构:创新的实质。创新是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是对事物本质的“新”的认识,对事物规律的“新”的把握。

创新的第三架构:创新的关键。利用新获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资本的推动下,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关键。

创新的第四架构:创新的目的。创新是为了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上四项基本架构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知识和信息是进行创新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要进行创新,就要对创新对象的有关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大量的积累。创新不是无中生有,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升华。创新若不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不可能取得创新的效果。戴布拉·艾米顿强调指出:“知识,而不是技术或金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是运用知识或相关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物的过程,因此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创新的源泉,谁就赢得了财富。不学无术或知识浅薄可以偶然取得成功,但不可能取得持久成功。成功与财富永远属于掌握知识、勇于创新的人。

知识的积累。任何创新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创新都是以知识的运用为基础的。创新的基础在继承,创新的动力是知识,对于任何人,没有对知识的学习与继承,就难以创新。创新活动是一种接力性的劳动,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很难达到比前人更高的水平。知识是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得来的,包括课程、书籍、他人以及非正式的学习。如果在创新领域中,不了解前人和他人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不去学习和掌握一切可资借鉴和应用的知识和方法,不仅不可能做出创新,相反会步入歧途。知识要有合理的结构。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尽可能广博的基础知识。没有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既不能纵览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很难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要突出专业知识的“新”,即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人类知识领域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挖掘,使得大量的新学科纷纷出现,巨大的知识流形成了所谓“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积累更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要创新就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人才,就要提高全员的知识水平,更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知识的思索。在积累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常人熟视无睹的事物、问题中看出不一般、不普通的新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认为,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例外的都是问号。要缜密的思考。没有思考,纵使有提问,有观察,那也仍可能停留在思维的浅表层次,难于触及问题的实质。要对事物进行比较。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发现差异性,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捷径。这既需要敏锐的眼光,更需要丰富的知识。

知识的联想。联想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途径。联想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表象的一种重组,由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进行由此及彼的连接,即由所感知和所思的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事物、概念和现象,把割断了联系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重新联系起来。由于事物存在多种属性,不同事物中只有一种属性相似或相同,通过联想在它们间建立联系,做到“异中求同”。

知识的感悟。感与悟是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感”是指对事物外部存在与内部存在的感应、感觉。“悟”是从具体中捕捉一般,从个别中提炼普遍,从形象中升华抽象。“”以“悟”为归宿,“悟”以“感”为升华的基础。“感悟”是一种发现,一种对于生活底蕴、哲理真谛飞跃性、透视性的发现。灵感忽来,茅塞顿开,谓之顿悟;洞若观火,豁然贯通,谓之彻悟。感悟出灵感。灵感是人们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人在对某一问题长期孜孜以求、冥思苦想之后,通过某一诱导物的启发,突然一种新的思路接通,产生的新想法。灵感具有突发性,且消失得很快,灵感是新颖甚至是独特的。灵感降临时,人的心情是紧张的、高度兴奋,甚至陷入痴狂的境地。

知识越丰富,通过自由联想获得新办法、新主意、新观念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敏锐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可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新领域来。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有效地选择适合于自己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科或领域。知识越丰富,思路越宽广,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越丰富,还越能使创新发现得以深化,使创造性成果得以升华。

二、获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是创新的实质

创新贵在“新”。创新是在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创新并非仅仅是求异。离开大道走一条新路,这可能是创新,也可能是误入歧途。创新更不是把已经陈旧的东西翻出来,以“旧”充“新”。创新的实质是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通俗地说,创新就是解决前人未能弄清的问题,改变前人已认定、但是错误的东西,提出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的办法。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求未知,创造新知。改变已知的进程与结果也是一种创新。

熊彼特说的“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里说的“生产函数”可以是无数个,这里说的“组合”可以是千百种,所谓“新”的,并不仅仅是“前所未有”的“生产函数”和完全新颖的“组合”,而是要建立更能反映生产本质要求的“生产函数”,更能适应生产发展规律的“组合”。这才是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与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矛盾。人的认识对象是辽阔宽广、无边无际的客观世界,大到宇宙天体,细到物质的内部结构,广阔到充斥着千差万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自然界,繁杂到肤色各异的人类社会,而且无时无处都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于是产生了矛盾:生命有限的人,面对无限广阔、无限精细、无限深邃、无穷变化的客观世界,是难以完全认识和把握所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尽管人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发展,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发展,但客观事物总是认识不完的,认识是不可能到顶的。同时,客观事物是处于无穷变化之中的,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老地方,必须不断地研究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发现和掌握新的规律。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的矛盾不断地解决,又不断地产生;认识在不断地深化,相对地、近似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逐渐地接近事物的本质,相对地、近似地了解事物的规律,逐渐地把握事物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在那些被抛弃、被忽略,被认为是“不可能”、“不必要”的地方,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就可以超越已有的成果,不被流行的观点所淹没,不为权威的结论所束缚,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对创新的实质有了更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

一是创新无处不在。既然创新是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那么,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和规律”,因此,创新存在于任何领域,创新不仅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而且涉及到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文化等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企业创新,技术创新,还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部领域。

二是创新永无止境。既然认识是不可能到顶的,认识是在不断地深化的,那么,作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的创新也就不会到顶,不会完结,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三是创新并不神秘。创新能力人人皆有。一般说来,除了少数智障的人以外,对正常人而言,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出身、地位、学历、职务,都具有创新能力。只要在潜心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和知识的感悟,都可能多多少少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都可以进行创新。因此,创新并非是“天才”的专利。

根据创新的这项架构的内涵,可知发现、发明和开发研究等概念均涵盖在创新的概念之中。对事物本质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就是发现。发现是知识积累和知识增加的结果。在人类史中,每一项科学发现,都会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尤其是重大的科学发现,会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并产生一系列新的知识、新的变革、新的发明、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事物规律的深入一步的、新的把握就是发明。发明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而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对原理进行检验,即要经过实践性检验,对事物规律进行可控性的实践检验。创新依赖于发现和发明;发现和发明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发现和发明的过程就是研究开发,国际通常用R&D”表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对R&D的定义是:“研究和实验开发是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R&D一般包括三种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它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是创新成功的物质和科学基础。现在人们常用R&D经费多少来测定一国或一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并把R&D活动看作是创新的关键部分。

三、实践是创新的关键

创新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知识劳动,创新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创新的实践,就是将新获得的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市场中有竞争力的商品,转化为有指导实践意义的理论,并放到实践中加以验证。创新实践包括从创新构思产生到设计实施,再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直至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或者创新产品投放市场,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随后创新理论和改进创新产品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逻辑关系。

实践验证的结果有时可能以失败告终。但是,失败对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有时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重要,失败中的发现要比成功中的发现多得多,因此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失败孕育成功。决不可因为验证失败,就匆忙“判死刑”就此了之。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人在认真研究了别人的创新项目被判死刑的原因,拿来进一步研究完善,结果毫不费力就取得创新成果。

创新有时会出创新产品,但更多的时候创新的成果不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新理论、新理念、新制度、新文化、新方法、新机制、新面貌出现。凡是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的任何改进、改善和改造,都是创新的实践。

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大量资本投入,而且这种投入有时不只局限于研究开发阶段,还延伸到生产经营管理阶段和市场营销阶段,如投资生产设备、培训生产工人、开辟营销网络等。

这种用于创新方面的资本,就是本书研究的知识资本。

这就是说,要创新光有个好的创意还远远不够,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投入。企业要赢利,要赚钱,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有知识资本投入。往往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误区,投入资金购买设备、购买新材料等“硬件”是愿意做的,认为是必须的,而把资金投入到“软件”方面,哪怕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也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不情愿投入,或者尽量少投入。这恰恰是企业经营的差距所在,是企业能不能赚钱,或者能否赚大钱的关键所在。

四、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创新的目的

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创新要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要有利于社会进步。对于企业来说,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个以创新为魂的企业必然是有着很好效益的企业。企业创新与一般理论上的创新是有区别的。理论上的创新侧重于新观点、新理论的探索,而企业创新则侧重于真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新,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是首创的,是新颖的。创新所要解决的课题,都是前人所没有解决的。创新是多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企业创新既体现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显著变化上,也体现在组织机构、制度、经营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更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等深层次的创新上。创新的特点是打破常规、适应规律、敢走新路、勇于探索,是敢于进行新的尝试,包括新的设想、新的实验、新的举措等。从创新成果的社会效果看,都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或是经济效益或是精神成果。没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创新成果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创新效益的实现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之中。为了使企业创新活动有效地进行,需要内部战略、组织、制度、资金、管理、文化等要素之间的协同。例如,进行产品创新,必须同时致力于开拓新的市场,建立新的购销网络和经营体系。

第三节 创新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由概念的内涵决定的。内涵改变了,外延也将随之改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多,外延越少;内涵越少,外延越大。

在探究创新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的四项基本架构,即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实质、创新的关键和创新的目的。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应是知识的创新,因此所谓“知识创新”不应作为创新的外延。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是创新的实质,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就是人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智慧最集中的表现,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人的必要的思维,因此所谓“思维创新”亦不应作为创新的外延。实践是创新的关键,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所谓“实践创新”亦不应成为创新的外延。

目前关于创新类型的研究主要是从人类创新行为的某个特定侧面展开的。

一、按知识范畴分类

依据创新涉及知识范畴的不同,创新分为自然科学创新、社会科学创新,以及介于两种学科之间的企业创新。

1、自然科学创新

自然科学是认识和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存在运动及发展变化的科学。自然科学创新,就是涉及自然界客观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创新实践,是推动人类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最基本、最重要的创新实践活动。

2、社会科学创新

社会科学是认识和研究人类社会存在运动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创新,就是涉及人类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创新实践,即在于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社会科学创新的成果也是生产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动力。

3、企业创新

企业创新是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不断地创造、应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新颖的技术,代替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借以达到更高目标的一切创造性活动。企业创新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最重要的方面,其内容往往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企业管理方面,特别是企业文化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有人用技术创新替代企业创新,甚至将技术创新的概念扩大,直接替代所有的创新,这都是不确切的。

二、按创新性质分类

依据创新性质的不同,创新可分为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和应用创新。

1、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是整个创新思想的核心,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理论创新是从理论的高度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如果没有理论上的创新,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处在旧理论体系的禁锢和束缚中,就谈不上进行创新。只有突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实现理论创新,我们才能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诸多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要求,对前人的理论观点通过扬弃和修正,进行丰富和发展,是对已有的理论观点、成果的肯定、否定、保持、发展的研究过程;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升华。

2、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即支配人们行为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观念创新侧重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是自己通过知识的积累、思索、联想和感悟获得的,也可以是通过学习他人获得的认识,而运用新的认识、新的思维方式去研究现实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创造出新的成果,开拓出新的局面。观念创新旨在使我们能够果断地抛弃陈腐观念,创造和运用体现时代进步的新思想,去指导各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3、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等问题而进行的创新,是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延续。它是以应用为目的,运用在已确定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方法和原理,探索应用途径,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应用创新在整个科学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在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体系中是联系科学和生产的桥梁。一方面,它起着转化的作用,将基础研究的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又起着反馈作用,将技术生产的信息反馈给科学,促进科学向前发展。

三、按创新主体分类

依据创新的主体不同,创新可分为个人创新、团队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

1、个人创新

个人创新是指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个人。创新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个人要按照创新定义的四项基本架构完成全部创新活动,取得创新成果,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理论创新上卓树功勋,推动了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

2、团队创新

团队创新是指创新主体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包括两人以上的小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传统观点认为,创新是个体思维的结果,甚至把创新过程说成是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个人认知功能在起作用,完全否定了认知个体之间的互补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创新范畴的扩大,创新活动越来越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和接力。创新是一个合作过程,发生于群体交流、互动合作和头脑风暴等过程中,是复杂系统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3、国家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创新主体已形成共识,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中国科学院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即在宏观层次上建立起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参加的网络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综合性报告《国家创新体系》中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提法是:“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组独特的机构,它们分别地和联合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提供政府形成和执行关于创新的政策的框架,是创造、储存和转移知识、技能和新技术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的系统。”

四、按创新方式分类

依据创新方式的不同,即创新所需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的获得方式不同而分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1、原始性创新

原始性创新涵盖了创新的四个基本架构,特别是创新所需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全部是创新主体自己通过科研和开发获得的。各种创新活动中,原始性创新最具主动性,但这种主动性是以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为约束条件的,也是以独立承担创新风险为代价的。因此,原始性创新是最具难度的。原始创新往往是重大项目的突破性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原始性创新首先具有原始性,即科学研究的思想、研究的方法是创新主体首次提出,这一研究的结果,将开拓一个新的领域,为科学带来新的发展。原始性创新还具有唯一性,即创新主体提出的思想和方法,在此之前从未有第二人提出或实践过。原始创新意味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做出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创新能提高改进人类的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原始性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人类认识和生产力的飞跃,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原始性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离不开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基础研究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基础研究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往往会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幅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集成创新的实质在于创新所需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是通过“集成”完成的,包括对已有创新成果的集成,多种创新主体的集成,多种创新方法的集成,以及多学科、多专业的集成。原始性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获得所需“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在原始性创新成果中,都将揭示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某一个方面。那么,通过对多个原始性创新成果的研究、比较、感悟,以及融会贯通,也可以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实现创新目的。通过基础研究获得的原始性创新尽管很重要,具有非凡意义,但一般来讲,投资相对巨大,需要相对长的时间,而且风险颇大。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一切领域都独立地搞原始性创新,企业更不可能关起门来进行旷日持久的原始性创新。我们应当在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把推动集成创新作为当前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需求,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高效自主创新之路,以较少的成本实现较大的突破,以适应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

3、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一种。创新所需“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是通过“引进”创新成果的方式获得的。“再创新”是在充分研究分析“引进”创新成果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获得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引进”的创新成果应具有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创新主体通过合法方式引进创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再创新”具有跟随性,并因而有被动性,但具有较低的风险,而且可以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种创新方式,“引进”是手段,“消化”、“吸收”是方法,“再创新”是目的,“再创新”是关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演化经济学的技术创新理论:制度主义与熊彼特的综合
技术创新管理
阅尽“创新”二字的百年沧桑
读《实践论》有感
创新,企业家的本质(一)
奥地利经济学家浅谈技术创新理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