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好自己,少管别人

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

有人说:“管自己是佛,管别人是魔。”

求全责备,爱管闲事,不仅不讨好,还活得特别累。

人这一辈子不长,少管别人的事,多操自己的心,才是最通透的活法。

少管别人,少生气
有一位高僧曾说:“他人是非,不如不言;虚妄之言,不如不言。”
执着他人对错,是折磨自己,不如闭嘴;嘲笑讽刺的话,是拉低自己,不如不说。
有一日,慧能禅师让徒弟们做“不说话修炼”。
徒弟四人围着油灯,盘腿而坐,保持沉默。坐好后,小徒弟负责点亮了灯。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刚入门不久的小徒弟忍不住睁开眼睛,灯油所剩不多,火焰摇晃。
小徒弟看着有些心慌,此时,突然一阵大风刮过,油灯差点灭了,小徒弟忍不住大叫起来,“完了,油灯要灭了。”
其他三人本在闭目打坐,大师兄听到小师弟怪叫,忍不住斥责他:“你乱叫什么,我们在做不说话修炼。”
二师兄听后,非常生气地说:“还说别人,你不也说话了吗?”
只有三师兄,始终没有出声。
可过了一会儿,他也忍不住睁开眼睛,得意道:“哈哈!只有我没有说话。”
慧能禅师摇摇头,“我们为何要修行?”
四个徒弟,面面相觑,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止语”修行本为修己,四个徒弟却把心思花在了别人身上,自然难以得道。

生活中也是如此,抱怨他人,徒增怨气,嘲笑他人,常失体面。

总盯着他人错处,往往会耽误该做的事,迷失原本的心。
古语有言:“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真正聪明的人,遇事不责备、不嘲笑,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份气度。
是人都会犯错,包容一些,既体谅了他人,也拓宽了自己的胸怀。
尤其是家人之间,少些苛责挑剔,多些换位思考,一个家就会更加和睦。
心胸宽广的人,他人的错处微乎其微,自身的不足重中之重,总能把自己管好,将事情办好,把人生过好。
管好自己,多福气
郑板桥在《赠君谋父子》中曾写道:“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人的精力有限,与其白白浪费在他人身上,不如精进自己。
一个通透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以管好自己为先,不会多管闲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明德禅师座下,有一个爱管闲事的学僧,课业虽十分用功,却始终无法参悟禅法。
一次晚课后,他忍不住向明德禅师求教:“弟子入寺多年,一无所悟,望师父明示。每天除了修持、作务之外,小僧是否还有遗漏?”
禅师答道:“有一门必修课,你还未做。你还要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并且拴住一条虫。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与一只熊战斗,同时看护好一个病人,如果这些都能做到,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僧不解:“老师!弟子孑然一身,何来这些动物?您说的必修课,又与这些动物何干呢?”
禅师微笑道:
“两只鹫,就是你看世界的眼睛,要时时警惕,非礼勿视;
两只鹿,是你行走天下的双脚,不要走歪路,非礼勿行;
两只鹰,就是你勤劳的双手,要尽职尽责,非礼勿动;
一条虫则是你的舌头,要加以约束,非礼勿言;
这只熊就是你的心啊,要克制欲望,非礼勿想;
而这个病人最重要了,就是你自己,要常常自省,保持身心健康。
其实,管好自己,就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课。”
学僧听后,大受启发,从那天开始,他更加自律,不多管闲事,最终成为了得道高僧。
正所谓:管闲事,易惹事;操闲心,多糟心,不如行事有尺,说话有度,先管好自己。
《坛经》有言:“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一个人若能观照内心,觉悟当下,认清自己,就能以平常心待人待物,便会进入乐境,内心满足。
但生活中,我们总是管外界太多,顾自己太少,困于闲事、攀比他人、计较得失,每每焦虑苦恼。
哪怕明月清风,静坐一处时,心中仍思绪万千,无法平静。
人生是一场修行,他人的事过眼云烟,自己事通往彼岸,唯有学会自律,修一颗清净心,才能做一世明白人。
这人啊,一旦管好了自己,便有了天大的福气。
反躬自省,有静气
《孟子·离娄上》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人生路上,不如意常有,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当年大禹做部落统领的时候,曾被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入侵。
大禹随即派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
伯启的部下们不服气,纷纷请求再战。
伯启却摇摇头说:“不必了!我们的地盘比他们大,兵比他们多,却被打败了,这一定是我带兵的方法不如他,我的德行不如他。从今天开始,我要先改正自己。”
从那天开始,伯启每日早起工作,粗茶淡饭度日,勤勉照顾百姓;他还任用有才之士,尊敬有德之人。
一年过去了,有扈氏知道了伯启的事,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是归顺了他。
一个人的强大,从自我反省开始。
伯启敢于面对失利,不逃避推卸责任,学习他人长处,最终取得了胜利。
人生来就有不足,改掉缺点,才能轻装上路;而回避问题,只会招来更大的祸事。
如若伯启把失败推脱给他人,或是一味抱怨命运不济,其结果可想而知。
《吕氏春秋》有言:“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面对失败、挫折时,我们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智慧不够、德行不足。
活得明白的人,总能静下心来,发现自身不足,以失败、挫折为变好的起点,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我。
一个人自省的时候,会站得比平时高,如此一来苦难、挫折变得渺小,当下局面一览无余,生活变敞亮了,人生也就顺了。
杨绛曾说:“见人少说话,见事少掺合,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
不论人非、不惹闲事,既是不打扰别人,更是不折腾自己。
人这一辈子,贵在管好自己,认清自我,创造新我,如此心无旁骛,方能如意自在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最通透的活法:管好自己,少管别人【早课】第1464期
健康由心而生
杨绛,活着,不是为了让自己不开心
曾国藩:人生三忌,越早知道越好!
论生气(随笔)
遇事一笑,解千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