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大姐身陷“银隆危局”:跨界造车遇冷,700亿覆水难收...(外一篇)



导读:银隆陷入股东内讧危局之中。董大姐的造车梦,是不是真的做不下去了?银隆新能源又起风波陷股东内讧,投资银隆是不是董大姐最错的决定?


珠海银隆大股东

或涉非法侵占10亿


自2017年董明珠拉着王健林、刘强东等人高调投资珠海银隆,让这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就来到了聚光灯下。2017年珠海银隆近700亿元的投资及采购总金额更是让吃瓜路惊叹:大佬就是大佬,出手太阔绰!

 

可惜的是,银隆新能源不但没能迎着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一路起飞,反而一直负面新闻缠身,先是被爆恶意拖欠货款,之后又传出南京银隆被查封、公司资金链破裂大规模减产等消息,可以说是风波不断。



11月13日上午,银隆新能源通过微信公号发文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

 

声明中,银隆新能源表示,公司新一任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存在频繁的关联交易,部分交易存在异常与疑点。


▲银隆新能源声明


银隆新能源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已向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珠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进行报案,相关机构已正式受理中,涉及民事诉讼的,大股东及关联公司侵害公司利益的三起案件,标的总额超过7.8亿元,其中本金部分6.8亿元。涉嫌刑事犯罪的,涉案金额2.7亿元。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针对银隆发布的上述公告,魏银仓回复时称:“我们已交律师处理!相信党中央相信法律公正!谢谢你关心支持。”


大股东非法侵占公司利益,实控人锒铛入狱,并非没有先例。


2004年11月30日,在号称“虎山行”的行动中,因涉嫌挪用,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创维数码主席黄宏生、三名执行董事、一名财务总监等十名人士,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2006年7月13日,黄宏生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等4项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珠海银隆风波不断

 

董明珠在投资珠海银隆之时,曾拿特斯拉作为比较对象。她现身说法称,自己买的特斯拉三年就要换电池了,而珠海银隆的车,“我保证至少十年不用换”。



董大姐一句话就简明扼要的说明了珠海银隆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天眼查上的品牌介绍,珠海银隆的核心技术就是钛酸锂电池,在国内,珠海银隆是这一电池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



问题是,新能源领域,钛酸铁锂是一种不被看好的技术,主要是由于其极低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决定了采用钛酸铁锂电池的汽车,一方面电池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续航能力极差。但同时钛酸铁锂电池也有优点,一是支持快速充电,二是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因此,钛酸铁锂电池的适用场景非常的窄,基本上只有市内公交以及机场、港口等超短途物流。

 

产品特性导致珠海银隆的主要客户和盈利方向,其实并不是董明珠所设想的家用电动轿车所谓的“中国特斯拉”,而是城市公交系统。由于公交公司作为国资单位审批和账期较长,导致珠海银隆的收入来源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政策性补贴。

 

今年年初珠海银隆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李志给出的数据是,2017年银隆总的销售回款大约是80亿,其中有十几亿是当年订单的销售回款,数十亿是2016年订单的回款,还有十几个亿是2015年的国家补贴资金。

 

但自从2017年国家全面收紧新能源补贴政策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重要资金来源随之消失。但珠海银隆却在对营运资金需求极高的情况下,依然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投资,总投资额已经高达800亿元。


▲银隆新能源对外投资一览


不顾现实情况的盲目扩张最终为银隆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截至2017年年底,银隆资产总额为315.12亿元,负债总额高达237.67亿元,极速扩张期发展的多个项目最终也陷入停滞。据公开报道,银隆曾经尝试IPO上市融资,但最终被叫停。

 

董明珠入局银隆之时,曾经遭受了格力内部巨大的反对,格力还对外定义投资银隆为“董明珠的个人行为”。然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投资银隆,可能真的会成为让董大姐后悔的决定。


天眼查一下,目前银隆新能源的大股东,为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银隆新能源原总裁孙国华,而该公司的最终受益人为银隆新能源原董事长魏银仓。


▲银隆新能源股东名单 数据来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银隆集团于2004年9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7亿元。目前法定代表人孙国华,任公司执行董事,魏银仓为100%控股的唯一股东。


▲天眼查数据显示 银隆投资为魏银仓100%控股


对于银隆新能源的指控,根据腾讯《一线》的消息,魏银仓回应称“已经起诉她(董明珠)了”。当再追问具体起诉董明珠的原因与目前进展时,魏银仓不再做出回应。

 

天眼查显示,2018年4月,银隆能源一个月内变更了两次法定代表人,由孙国华变为卢春泉,又变为赖信华。目前董明珠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占股17.46%,出资近2亿。


▲银隆工商变更记录


原有创始团队出局,新当选的董事长卢春泉为普润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后者是珠海银隆2015年进行第二轮融资的主要投资方之一。而新聘任的总经理赖信华,是原格力集团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在2017年6月前后加入珠海银隆任副总裁,分管生产、技术。


而随着赖信华入驻银隆的,是格力系管理人员的大举进驻。据不完全统计,那段时间共有4名格力高管进驻银隆担任分管核心业务的副总裁。而中层管理人员的抽调,数量在百名左右,这些人的到来,给珠海银隆添加上董明珠强烈的个人色彩。


董明珠“冲冠一怒”为银隆

高调IPO,戛然而止


2016年10月28日的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面对现场参加股东大会的中小股东大分贝“发飙”:“格力没有亏待你们。上市公司有哪几家这样给你们分红?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元,哪家企业给你们这么多?”


只因一件事,格力中小股东们对“格力拟作价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议案投出了反对票。


市场显然低估了董明珠“All in”新能源的决心。



2016年12月,大连万达集团、中集集团、董明珠、燕赵汇金、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珠海银隆签订30亿元增资协议,5方获得珠海银隆22.39%的股权。增资后珠海银隆的估值为134亿元。彼时董明珠以7.46%的股权位列珠海银隆第五大股东。


至2017年2月,经过两次增持以及燕赵汇金7.46%的股权受让,董明珠持有珠海银隆17.46%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据网易财经报道,股权穿透后,燕赵汇金与格力电器董事、格力河北经销商徐自发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事实上,源于董明珠在各大公开场合的“背书”,在普通人的眼中,珠海银隆早已与董明珠本人以及格力公司紧密相连。在成都金华镇,当地居民在说标的物时,会直接用“董明珠的银隆”来表达,而不是实际控股人魏银仓。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曾表示,格力电器当初计划收购珠海银隆时的130亿元估值不算贵。“我只能这么说,什么都没有的同行业就是正级、负级、隔膜、设备都是买的,现在都在国内和行业估值800亿-1000亿。如果按照这个企业来对比,银隆的估值应该在8万亿、80万亿。”


在董明珠入局之后,珠海银隆疯狂加速产业布局。


董明珠入主珠海银隆之后的8个月,带领其共签下总计约800亿元的7个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产业园区分别位于珠海、邯郸、石家庄、成都、兰州、天津和南京。


虽然有董明珠等大佬的增资,加上中信银行给予银隆276亿元授信,但仍填补不了资金“黑洞”,谋求IPO成为解银隆燃眉之急的一个途径。


2017年5月17日,银隆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进入IPO筹备阶段。



银隆似乎即将登陆A股,成为新能源明星上市企业。


2018年1月16日,据《财经》报道,珠海银隆连遭供应商上门讨债,之后珠海银隆资金链脆弱、欠款已达十多亿等消息继续发酵。银隆内部人士称:“银隆要求员工上下统一口径,不让谈论此事。”不过问题接踵而来,“银隆订单下降”、“大面积停工”、“人员流失”等情况接连被曝出。


一年后珠海银隆冲刺IPO之旅戛然而止。


2018年5月30日,据广东证监局披露显示,珠海银隆的“辅导进度栏”显示“辅导终止”。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按照银隆目前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不具备上市条件而自行放弃。IPO辅导终止,预示着造血能力受阻,或将进一步加大珠海银隆的资金压力。



如今,银隆又自曝家丑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这不禁令外界生疑——到底谁在控制银隆?自曝家丑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这一幕似乎有些眼熟。最近恒大与贾跃亭之间的撕逼大战搞外界猜测不已,大部分人都说贾跃亭骗了一切,网友怒骂老贾是个骗子。然后贾跃亭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让所有重新认识了所谓商战核心——不分忠奸,只有利益。

 

回头再看看银隆自曝家丑的这件事,大方向也逃脱不了几个方向,首先当年阻止董明珠投资银隆的那些小股东要松一口气。因为以董明珠的名气,这些当年阻止投资的小股东被外界批评为一帮目光短浅的人,而现在让格力集团没有接银隆这个烫手山芋。

 

其次,魏银仓到底是不是侵占了,这得最后法院来裁定。不过,就目前形势分析,魏银仓与董明珠之间合作肯定是到头了。银隆现在焦头烂额,董明珠拿下后第一步就得整顿,整顿就必然要发现问题,这可能就是问题的核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切黑的都能说成白的,一切白的都能说成黑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后台议定处理。

▨本文来源:CFO智库。

▨由【CFO之家】整理发布。

- END -


变局!董明珠,或摊上大事了……

经理人杂志 2018-11-19 21:55:32

01

两年,10个亿,或鸡飞蛋打了!

刚刚,董明珠和珠海银隆的大股东魏银仓之间冲突大爆发,双方互相起诉,利用媒体、网络隔空互骂,一时蔚为壮观。

银隆新能源发函称,银隆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目前公司已报案。

随后有媒体称,滞留香港3个月的魏银仓,已经起诉了董小姐,并隔空反击:董明珠为个人私利,利用公司对大股东发难,实在用心恶毒,手段恶劣。

对,你没看错:引得董小姐如此怒火中烧、对簿公堂的,就是近年来董明珠孤注一掷、倾力投入的珠海银隆原董事长——魏银仓!

2016年,董明珠像一位白马王子般突然降临银隆。还记得当年格力那场股东大会吗?当时,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方案被中小股东合力阻止,董明珠现场发飙,大骂中小股东否决了收购银隆的提案。

后来,不服气的董明珠,自掏腰包10亿投资银隆。又拉来王健林和刘强东,高调入股银隆,前后扩建7座生产基地。同时,董明珠换掉了魏银仓等原班人马,派遣自己在格力的干将全面接管银隆。

然而,2年多过去了,银隆却每况日下。从今年1月份开始,陆续爆出供应商上门讨债,从珠海总部到各大生产基地,声讨银隆的供应商络绎不绝。

现在,银隆状况虽有改善,但还远称不上走出危机。法院公告显示,成都银隆、天津银隆等地方子公司近三个月有7起施工合同纠纷案密集开庭。银隆在各地的产业园拖欠工程款事件今年屡屡见诸报端。

如果说以前大家多少还在观望的话,那么,今天,董明珠和魏银仓这一隔空“宫斗”,更让“银隆要黄”这个情况彻底暴露了。而一直自信满满的董明珠,这次看来也很可能要赌输了,而且看来还会输得挺惨。

不要看不起韭菜们的智商啊。现在看来,那些因为反对格力造车而被董明珠骂得狗血喷头的中小股东,反而是对的。得干些们否决了收购银隆的提案,格力才没有被带到坑里去。

反观王健林、刘强东这一帮友情陪赌的企业家们,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这场豪赌,看来要成为一场游戏一场梦!

02

今天,我不想多谈董明珠和魏银仓“隔空宫斗”的是是非非,毕竟,这些“宫斗剧”还有待更多信息的公开,而且既然诉诸公堂,法律自有明断。

我也不是断言,董明珠执行的格力多元化,就一定不对。诚然,格力空调已经触及了成长的天花板,从这个意义上讲,董明珠很焦虑,董明珠要搞多元化,未必就是错。

我也不是说,董明珠就不能搞手机和汽车,毕竟,手机和汽车,都是现在及今后的一个风口。

我只是感觉,董明珠在探索格力多元化道路上,表现出来的那种态度,以及这种姿态背后体现出来的认知,让人感到不太好。

比如,董明珠曾用“埋在沙里的金子”来形容银隆:“银隆电池技术的市场前景无限大,尤其做储能设备,替代柴油机备电,可以充分利用谷电降低成本。低压运行给家里所有电器带来稳定性,如果中国所有的房屋都用上新的电能储备,再加上光伏,那是个万亿级的市场。”

然而,董明珠是销售出身,对技术其实并不了然。现在看来,银隆的技术,并不怎么样。业内分析,银隆在电池技术上选错了方向,押了钛酸锂,而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才是主流。2017年国内锂电池市场,钛酸锂只占总装机量的1.6%。

再比如,想当初,董小姐宣布格力要做手机,并且对标华为,要做中国第二,一时间业界震动。

然而,董明珠对手机的理解,似乎更多停留于制造层面的耐用。传言,她对格力手机有一个很广泛的评价,是摔不坏......

实践证明,传说中董明珠对手机这个摔不坏的优劣判断,市场并不认同。最终格力手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极低,饶是董明珠再发声支持,最终看来还是逃不过滑铁卢的宿命。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麻烦的是,在董明珠对银隆汽车和格力手机分析的背后,似乎是董明珠的自我封闭和一意孤行。这个就麻烦了。

比如,对银隆技术的分析,各种文章已经太多太多。但董明珠可能并没有好好去看,起码没有深入去研究,也没有预料新能源汽车道路的艰难。要知道,现在美国的特斯拉,技术那么牛逼,也就前不久才刚刚扭亏为盈呢!

如果说,上面这个失误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麻烦的是,面对这些失误,董明珠却说:我从不犯错!

这种说法,不仅让想起了巴菲特推荐的《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一书中,那振聋发聩的著名的“十诫”。而在这“十诫”中,无论犯了哪一条,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

第一诫:不愿冒任何风险

第二诫:思想僵化,我行我素

第三诫:把自己完全孤立封闭起来

第四诫:犯了错误,拒不承认,目空一切

第五诫:只求发展,漠视商业道德

第六诫:不用心思考,对该做的的事情一知半解

第七诫:自己不去把握,完全信赖专家

第八诫:行政作风盛行,团队臃肿

第九诫:信息错位,沟通不畅

第十诫:对未来心里恐惧,悲观主义色彩浓厚

第十一诫:丧失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而现在看来,董明珠至少犯了第二、第三和第四诫。比如,“第三诫:把自己完全孤立封闭起来”:

人一旦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那么就有可能同员工、客户和投资者疏远了。而很多传奇的商业精英的一个共同特性,就是他们能和各个层级的员工、和股东们打成一片,吸收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建议。

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有功成不居的美德。他们把功劳归于他人,而把失误归于自己。

这个看似常识的告诫,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人性的弱点:因为成功如此艰难,站上成功巅峰的人们往往信心爆棚,由此带来的就是刚愎自用,觉得用自己过往成功的经验来复制下一个成功没啥问题。

然而,人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所以,企业家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乃至黑天鹅!

正因如此,对于众星捧月的企业,必须提高警惕。对于自我封闭、目空一切的企业领导人,更是要加倍小心。

岂不闻: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自己。

03

有人或许会说:你这些话,对董明珠也太过苛责了吧?你是不是对董明珠心怀恶意?!

其实恰恰相反,如果连贯地读过我的文章的话,都知道,我对董明珠素来非常景仰。说实话,仅仅就她在60多岁的年龄,能够豁得出去,把自己全部的资产押上去、把自己的一世英名押上去,去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这种勇气就让人十分敬佩!

正因爱之深,我对董大姐的期待更高,我不只是把她当作一般的管理者,更把她对标伟大企业家,希望她能进入历史。

毕竟,这个时代的企业江湖,已经和以往的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以前时代里的企业竞争,只是平面二维的、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这个时代的企业竞争,则是三维、四维乃至更高维度的跨界竞争!过去并不能说明未来,跑道比赛马更重要,把握大势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毕竟,一个企业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因此,在投资银隆这样决策时,更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兼听则明,兼容并包,兼收并蓄。而封闭自我,就很容易走上岔路。

毕竟,当在中国制造业告别粗放式发展,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高端攀升时,中国企业进入了步步惊心步步为营的发展阶段。用旧思维来发展新企业,比穿新鞋走老路危险多了,后者充其量是把新鞋弄脏了,而前者,很有可能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是一生的光环。

向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黄昏,关键处行差还是走对,靠的,就是企业家的胸怀、格局和认知能力。

董小姐的大考验到了!

中国企业家的大考验,也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之道】董明珠研究(上篇)——企业家能量系列之十六
董明珠巨资从哪来 格力将往何处去
董小姐发飙只是一种策略 接下来还有好戏看?
董明珠投资10亿,回报200亿!这交易简直太神奇
欠款12亿!骗补30亿?董明珠的造车梦遇到大麻烦
深陷危机的董明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