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分享:亲近自然。在上小学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位女老师在课余时间常带领学生到森林去野游。在老师的讲解中进行的野游,使他获得了绝非单独到森林游玩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即使在时隔多年之
 每日分享:亲近自然。在上小学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位女老师在课余时间常带领学生到森林去野游。在老师的讲解中进行的野游,使他获得了绝非单独到森林游玩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即使在时隔多年之后,也仍然牢牢铭记在他的记忆中,他经常会自然地回忆起老师讲解时的生动情景来。苏霍姆林斯基当老师后,他吸收了老师的经验,并进行提高完善,形成了一种上课的重要形式——“思维课”。他还系统地总结了“思维课”的理论根据:人没有情绪就没有思维,到大自然中去上课,正是激起学生高昂情绪的大好机会和场所。高昂的情绪可以引起高度的兴趣和注意,从而大大加速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相比教室内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的脑子常处于紧张之中,大自然形象的画面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铭记于心。因此,每年春天或秋天,苏霍姆林斯基都要把学生带到校园、森林、田野、河边去,到大自然中去上课。他确认,这是正式的真正的上课,而不是一般的旅行,不是游玩,也不是散心。到生机勃勃的源头大自然中去,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编、讲童话故事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幻想。也可以通过组织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身心伤害很大,而去自然中上课,比让学生脱离大自然熟记很多有关大自然的文章要强好多倍。对此,我也深有同感,记得我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写一篇《雪中校园》,我带着学生到教室外去观察,后来,学生写出了很多像“鸟儿在树间鸣叫着、跳跃着,树上的雪花像天女散花,纷纷落下”等妙句让我印象深刻。对于语文课,如果在讲课之前,老师能带学生观察一下,感受一下,学生是很有兴趣的。现在条件好了,假如老师能带着学生针对要讲的课文去旅游,孩子也一定会喜欢语文。愿苏霍姆林斯基的“思维课”能早日在学校实现,让孩子亲近自然,不再厌烦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志从教
心得体会09.docx
最好的教育是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
雷村中心校宋亮亮 || 要相信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100条建议》
刘瑞岩教育随笔1《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感悟之一: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