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念的故事,作者:杨梦华
心念的故事,作者:杨梦华
心念是由念头,概念和信念组成的,是自我感存在的地方之一。
念头是心识的最基本单位,只要念头一启动,心的“故事”就开始。心识在念头之上以“故事”的方式运行和存在它自己。概念是一个故事的最基本单位,一个固定化了的故事,约等于心理学中的个人情结。信念是一串概念和念头,它是一组古老的概念和故事,约等于心理学的集体无意识,包括原型。
本质上,念头、概念和信念都是念头,只是它们的深浅层次有所不同。概念是一个固定化了的念头,信念是一个执着很久了的念头。它们就这差别。
念头可以是欲望或愿望,念头就是无明,念头一起无明即起。念头,是我们内在的流星,它们一颗颗的划过内在的天空。它们发起无声,带着色彩,开始演绎生命的戏剧。
念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流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们是一样的,从空无中来,到空无中去。没人真的知道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只是知道它们经过我们,被我们看见了。觉者是一个观内在星星的人,他是内在的天文学家。在自己内在的时空,他日夜观望,他发现念头就是流星,流星就是念头。没有真正外在的流星,所有的流星都是念头。他看到念头有这样的相或那样的相,但他知道,无论念头变化多少种形式,那都是由最初的念头演绎出来的幻象,就像是梦境一样,无论是噩梦还是美梦。当觉者清晰地看到这一切,他就从梦境中醒来了。但他仍然可以进入梦境而不再迷失,甚至觉者可以创造自己的梦境。
然而当一个人迷上由自己内在的流星创造出的梦境,他惊诧于这些变化出的诸相,而忘记了这是自己创造的梦境,迷失在梦中流连忘返,时而陶醉在自己的美梦中享受,时而被噩梦惊吓得不知所措,却完全不知道这都只是起源于自己最初的一个念头而已。人就这样迷失了自己。
有的人发现了念头,看到了最初的那颗流星,并真切的感觉到:哦,原来我就是最初的那个一念!是它演绎了我的人生!这真是个重大发现,于是这发现的人想:如果我改变我的念头,那不就等于改变了我的人生剧本么?很多人真这样去尝试着做了,也确实发生了改变。接下来就出现了分歧:有的人再也不把念头当回事了;但是更多的人发现,坚持某一信念而获得了自己满意的人生时,这人的自我感通常就牢牢地被这信念抓住了。如此一来,本来是由人自己创造出的念头,现在回过头来成了人寄托自我存在感的信念,没有这信念便没有了我,这便成了执念。
我执说穿了就是执念。有了这个执念,就接着产生我的个性,我的特质,我的情绪,我的喜怒哀乐,都是那个念头的演绎结果。我就像一口沸腾的锅,在内心中,每天每时,都有很多念头像那锅中冒着的泡,发着“哧哧”响声一般。我们如何止息那内在的沸腾?唯有觉察——看清我们所有的反应过程,看清心念——把锅底的火抽走。
只有觉察能改变或终止我们的内在反应,了解到人生的一切——幻象或婆娑,都是你内在念头的反应与演绎,觉察心念——就能让自己从梦中醒来。你的梦境永远是你自己反应于你自己——你的念头反应于你的念头,根本和别人或外在无关,梦境就是你活在你念头演绎的故事里。
老子说,回到婴儿。回到婴儿,就是回到概念产生之前的心。真实世界从未被真正分割过,那产生的只是一个一个的概念。我们相信了一个概念并执着了一个概念,于是世界被我们“划”了一刀,但实质我们并没有动着世界,世界还是它原来的样子。世界没有被我们伤害,而我们的心实质也没有被我们伤害。一个念头升起它拖着长长的尾划过觉识的天空形成概念,但它是虚妄的,我们的心并没因此被伤害;正如慧星从天空升起,它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天空,但天空丝毫没有任何痕迹一样。回到概念产生之前的心,即是回到源头,回归婴儿。回到概念产生之前并非让你忘却那些概念,并非让你对那些概念变得不知道。不,不是那样。回到概念产生之前的心,是让你瞥见心的本来面目,是让你不要真的相信那些概念并执着那些概念,不要让概念构成所知障。
“知”就是“障”。任何时候,障住我们的都是我们的“知”。知一个,障一处;知一下,障一时。我们的“知”障住了我们看到存在本来的面目,“知”是我们的有色眼镜,它使我们不能看到“我”之外的情况和本来的世界。“知”是挡住觉性的乌云,它使我们陷入自己的愚昧。我们的无明就是由一个个“知”堆积而成的。“知”不但挡住了事物本来的面目,它也挡住了我们的心——它是透过挡住我们的心而挡住事物本来面目的。以为“知”是走向自我的开始,进入“知”便被障。
保持觉知就是出离梦境
保持觉知就是出离梦境。当你“痛”的时候,你觉知“痛”,你就从“痛”中出离出来;当你“苦”的时候,你觉知“苦”,你就从“苦”中出离出来;当你“烦恼”时,你觉知“烦恼”,你就从“烦恼”中出离出来……觉疼觉温,知冷知热,如果在任何时候你都在“觉”上,你就从重重苦的海中出离出来。觉知就是出离,念是此岸,觉是彼岸,一觉即能上岸。注意到,保持觉知就出离,保持觉知就在自度。
爱是一种觉悟
有人说“爱是一种行动”,“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连接”,“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 这些不过都是看似美好的执念。当把一些行为确定为爱时,必定有一些行为被确定为是不爱,此时的爱已经是个概念了 。最本真的爱是一种觉悟。爱必须基于觉悟,不觉悟无法实现真正的爱,即使你想爱他人或自己,想一出现,爱已然成了执念。
爱,恰恰是没有心的执念之后才会发生的真相!爱是“心”去除掉它自己周围知见和错误信念后的自然开花,犹如我们去除掉一颗种子周围的碎石瓦块后它自然发芽开花了一样。真正的爱其实已经没有了爱与不爱,它只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你能说晴天的太阳是有爱的,而雾霾天的太阳就没有爱吗?感受不到爱不是没有阳光,是自己的心里有雾霾。
心净就是念头静,随着没有念头可执着,心自然会爱上一切,爱本来就是一切!在你不能爱之前,你就是不能爱,无论你在心里多么希望自己能去爱,也无论你做出来多么像是有爱的样子。做样子是不能保持在每时每刻的,这一刻硬做出爱的样子,下一刻就可能是不爱的样子。在你不能爱那个人时,你就是不能爱——你无法强迫了你自己,心不会听头脑的。所以,爱是一种觉悟,爱必须基于自我觉悟。在觉悟中的爱不需要你费任何力气,随时随地都存在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本就是解脱自由的,从未被束缚!丨 心灵之爱原创 lightlily 心灵之爱的日记
点点感悟
从心上升起的回答——家庭篇(6)
心世界,才是新世界
告别自欺欺人的生活
理清念头、信念与信念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