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冬天里的温暖陷阱有多少?家庭安全自查20条

电暖器:寒冬里的温暖陷阱

随着各地气温的降低,市场上的电取暖器、电热毯、电热水袋之类的电取暖设备也变得热销起来。与传统的取暖设备比起来,一些新型的电取暖设备更受人们的青睐,但消防部门指出,这些电器引发火灾事故的频率较高,隐患更大。

用完忘关电源 电取暖器引发火灾

2014年1月16日晚上,住在安徽池州一居民楼五层的小敏独自一人在书房用电取暖器取暖后,没关掉电源就到卧室睡觉。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小敏的奶奶起床时,发现书房里面有火光,马上反应过来喊救火。

消防人员接警到场,十多分钟后,大火被扑灭,小敏家的财物却被火灾洗劫一空。

消防专家提醒,人离开或睡觉前一定要记住关闭电源,像电取暖器这类大功率电器长时间开启有可能内部发生电路故障引发火灾。

民房遭火劫 电暖器烤衣物成祸首

2014年1月29日上午10点多,发生在安徽池州一起民房火灾就是由于居民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引起的。火势从二楼向三楼以上蔓延,瞬时间,吞噬整栋居民房,消防人员用了20多分钟才将大火扑灭,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发生火灾的住户胡女士说:“我睡觉还没起来,我老娘把棉袄放在取暖器上面,然后她自己到三楼待着了,最后取暖器就烧着了。”

消防部门提醒,电暖器距离棉织物品过近,加上长时间烘烤很容易引燃可燃物而引发火灾。此外,一些易爆品,例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更不要离电暖器太近,以免发生爆炸。

电热水袋取暖致灾 19岁女孩烧伤

电热水袋里面装满了特殊液体,使用时只需要插上电源,几分钟就会变热,免去了传统热水袋反复装入热水的麻烦,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取暖工具,而就是这种方便的电热水袋却隐患重重。

在河北唐山,袁奶奶19岁的外孙女用正在加热的电热水袋取暖时,突然发生爆炸,而这时门被反锁。

消防人员到场后,迅速对窗户的防盗网进行破拆后进入室内救人,几分钟后,被困在家里的小女孩被找到,她已经被浓烟熏昏了。

女孩被救出后迅速送往医院接受救治。医生介绍,女孩的颈部、面部和手部烧伤严重,可能会留下伤疤。

莫让热水袋成隐形杀手

电热水袋在寒冬里给人们带来温暖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许多人对电热水袋的了解更是接近空白,电热水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液体?

专家介绍,为了增强导电能力,让电热水袋热得快、散热慢,电热水袋里装的都是水加化学盐类混合成的电解液。在实际的爆炸事故中,这种混合化学原料的电解液对皮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专家提醒,电热水袋有 “电热丝式”和“电极式”两种,“电热丝式”热水袋的发热体不直接和液体接触,温度也是恒定的,可确保安全。“电极式”热水袋的金属头直接接触液体,加热时会产生气体,一旦超过水袋的承受力,就会发生爆炸。目前,我国已明令禁止“电极式”热水袋的生产销售。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电热水袋,如何辨别电热水袋种类?专家说,首先拿起热水袋,用手轻轻捏一下,“电热丝式”热水袋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弧形线圈装置,如果捏到的是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就肯定是“电极式”热水袋了。

家庭消防安全自查20条 你家及格吗?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丨杨继红

主编丨李浙

编辑丨叶燊 王若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事发九江一居民楼,紧急!
姿势|寒潮来袭,小编传授用电对策
吴参谋说消防 | 天冷取暖要当心!做好这六点严防事故发生!
冬季这4种最常见的取暖神器,到底是「送温暖」还是「送危险」?
糟啦!出门忘关电暖器,家具家电全烧光!这可怎么办?(内附最强防范手册)
暖气不用交了!浙江新发明,一插,全寝室恒温26度,家家买得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