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兽之德(孔雀、雄鸡、羊、狐)

一、孔雀有九德

    孔雀翎羽光彩艳丽,仪态优雅,被人们视为文明之鸟,有“文禽”的美誉。古人还根据孔雀的生活习性,总结出孔雀的“九德”,使孔雀进一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高级文官的标志。明清官服“补子”纹样中,文官三品为孔雀图。此外,孔雀花翎也成为官阶、权势的象征。清代官员以孔雀花翎为冠饰,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

  孔雀的九德是: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不分散;八、不淫;九、知反复。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在珊瑚瓶中插孔雀花翎的纹样,名为“翎顶辉煌”或“红顶花翎”,常见于绘画、刺绣、文具、什器等,寓意祝愿官运亨通、加官晋爵。

  孔雀还是古代吉祥图——“五客图”的成员之一。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李文正公于私第之后园育五禽以寓目,皆以客名之。后命人写以为图: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鹦鹉曰陇客,白鹇曰闲客,鹭鸶曰雪客。各有诗篇题于图上,好事者传写之。”后世常用“五客图”作为窗花、扇面、屏风、玉雕的纹饰,传统绘画也常用“五客图”为题材,来象征雅客云集、高朋满座。

    清代吉祥图案中又有“位列三台”,是鹤、雉和孔雀在一起的图案,其中鹤象征协台、雉象征道台、孔雀象征府台。

    孔雀因能开屏而闻名于世,传说“孔雀开屏有时”,不会乱开,因而被视为祥瑞之兆。以“孔雀开屏”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寓意吉祥、太平。

    其实,孔雀开屏一是为了求偶。每年四五月生殖季节到来时,雄孔雀常将尾羽高高竖起,宽宽地展开,绚丽夺目。雌孔雀则根据雄孔雀羽屏的艳丽程度来选择交配。二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绿、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眼状斑”便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进攻了。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人认为孔雀有辟邪作用,用孔雀翎羽做成孔雀扇。

    传统家具中有“孔雀屏”,人们在门屏上彩绘孔雀,因而得名。因唐高祖求婚时的一个故事,孔雀便成了婚姻吉祥物。据《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年轻时,才貌不凡,其父母欲得贤婿,便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让求婚者朝门屏射两箭,看谁能射中孔雀之目,就将女儿许配给他,但不明言要求射哪里,全看天意。随后求婚者云集,但几十个求婚者没有一个射中孔雀之目,轮到李渊射时才两箭各中一目,终于成就了一桩美满姻缘,被传为美谈。后来人们常以“雀屏”比喻择婿。民间新婚洞房常有孔雀装饰图案,喜联有“屏中金孔雀,枕上玉鸳鸯”之句。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九卷记载“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其解毒功效甚至超过穿山甲。

    二、雄鸡有五德

    据说雄鸡是天上玉衡星散开而变成的,在古代它是南方阳气的象征物。鸡自古为祥瑞之物,古文字学家说:“鸡者,吉也;雄鸡,乃大吉也!”鸡因“吉”而谐音,由音而成名。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载:早在春秋战国时,齐国名士田饶曾全面地论述鸡的品德。他对哀公说:“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信,信也。鸡有此五德。”文、武、勇、仁、信,五德兼备。所以鸡被人们称为“德禽”、“义禽”、“灵禽”、“禽圣”。鸡在典籍中雅号就有好多,如“司晨鸟”、“知时禽”、“报晓禽”、“烛夜”等。

    据说尧帝时,远方的“祗支国”进贡一种辟邪的重明鸟,能搏击虎豹、扫荡妖魔。后来,重明鸟不再来,于是人们或刻木铸金作重明鸟形置于门户,或画重明鸟在门窗,以求威慑鬼魅魍魉。由于重明鸟与鸡相似,之后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的民间传统。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说它可以避邪,还可以吃掉各种毒虫,为人类除害。所以,开年第一天民间以红纸剪鸡作窗花,而且把这天定为“鸡日”。

一.首戴冠者,文也。雄鸡高耸火红的鸡冠,极为状观漂亮。“冠”与“官”谐音,“文”的意思是礼。古人以冠冕堂皇为礼,含有升迁腾达的寓意。   

二.足博距者,武也。距是脚后面突出的似足趾之物,令鸡有趾高气扬之状,故曰“武”。

三.敌前敢斗者,勇也。鸡对它的儿女可是百倍呵护,若是突遇鹞鹰或其他强敌袭击小鸡,母鸡会立即把小鸡护在翅膀底下,高声尖叫。公鸡也是羽毛倒竖,鸣叫迎战。就是连那威严杀气的黄鼠狼,此时也要退避三舍。如果蝎子或蜈蚣遇上,更是难逃葬其口腹的厄运。

四.食相告者,仁也。在动物中,鸡家族之间的挚爱,堪称楷模。我们看到,公鸡找到虫子后,会“咯咯咯”地呼唤母鸡前来享用,自己却乐不可支地扑闪着翅膀。母鸡对自己的一群子女关怀备至,常是叨着小虫或米粒送到小鸡跟前,“咕咕咕” 叫着看着鸡崽吃食。

五.鸣不失时者,信也。雄鸡司晨,守夜有时,因而古代帝王以“鸡为侯”。几千年来,鸡伴随着中华民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习俗,从“鸡声茅店月”到“鸡窗夜开卷”,寒暑往来,它无时不与我们的劳动、学习和生活相随相伴,乐此不疲。雄鸡天天报晓,准时唤醒人们起床。鸡这种守时报时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也享有农历正月初一谓之“鸡日”的美名。


    雄鸡鸣叫的图案寓意“功成名就”(公鸡鸣叫),雄鸡鸡冠高耸、火红,又寓意能得官。故人以一只有漂亮鸡冠的雄鸡作为赠礼,就表示祝愿对方能够获得官职。 鸡头上有冠,“冠”与“官”同音,如果将雄鸡与鸡冠花画在一起,则构成“官上加官”图,暗示为官者升迁、腾达之意。

    画一只母鸡(或雄鸡)与五只鸡雏相戏于窠——即母子鸡图,以“窠”谐“科”,谓之“五子登科”,暗喻科举考试中皆可金榜题名。“石”与“室”同音,画大鸡于石上还可以取其“室上大吉”之意。 风水学认为雄鸡还有“化煞”的作用,凡室外有水渠、电灯柱等对着住宅,均可摆放雄鸡“化煞”,可保平安。


    三、羊有三德

    古人云:“羊,祥也”。《说文解字》有“从羊从大,羊大为美”的说法。

《春秋繁露》载“羊有三德”:一、羊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二是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三是羔食于母,跪而受之,类知礼者。也就是仁、义、感恩

王国维《观堂集林》也说:“祥,古文作羊。”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就是吉祥的象征。羊为什么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呢?

一曰羊大为美。显然,美是会意字了。臧克和《汉语文字与审美心理》一书中指出:我国古代人审美价值判断往往与饮食等有关,古代审美价值取向的古文字符的字源涵义,基本上来源于味觉或视觉的感受性。“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说文》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许慎、王筠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字源意义。正是在这种感受的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系,并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羊”成为“美”的化身,美字后来逐渐从物质感受上升到知识认知乃至精神信仰,被赋予了美德的含义。
二曰羊言为善。善字由“羊”和“言”组成。其意为:“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这些意思都是从对羊的认识中演化出来的。“羊”与“善”的关系,《春秋繁露》中的一段话最为经典:“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羊被视为“善”的化身,不仅在于它是人类优秀的生物伙伴和食物来源,更在于它的品格被人类认同,并融入人的价值观中。羊性情温顺、宽厚仁义、知礼有仪,让人景仰,受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普遍推崇。
三曰羊我为义(繁体为义),神羊为法(繁体为灋)。羊被视为有仁义之德的动物。“羊”在字源学上,与“义”的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关于“义”的含义,《说文》释为:“义,己之威仪也。”义有仪则、法度的含义。就字形分析,“义”是由“羊”和“我”组成的会意字,其意为“我”把“羊”置于头顶,人羊一体,羊的品质也就内化为“我”的品质,于是“我”就像“羊”一样有了仪则,有了法度。“我”之为“羊”为什么就有了仪则、法度的含义?只要分析“法”的字源意义中可以找到答案。法的繁体字写作“灋”,是个会意字。《说文》释为:“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灋”从“廌”,“廌”是什么?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羊,有明辨是非曲直的本领。在古代法制文化中,“神羊”(廌)是公正的象征,“水”有公平之意,所以,“灋”字从水、从廌。这反映了“羊”与人们追求公平公正理想的渊源关系。当人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审视羊,并向羊的所谓优秀品德有学习的时候,羊就成为人化的羊,人则成为羊化的人。


“羊”字蕴含了美好、善良、仁义、公正等品质,这些都是迎来吉祥的必要条件。《汉字大字典》中,以“羊”为部首的字多达204个。如敬业乐群的“群”字,喜气洋洋的“洋”字,干出个样来的“样”字,振翅飞翔的“翔”字,人们离不开的氧气的“氧”字,详细认真的“详”字等都是以羊字为偏旁部首。羊字的影响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所以,人们在春节写的吉祥语里,三阳开泰也常常被写为“三羊开泰”。民间喜用的“三羊开泰”这一吉祥语,就是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春节的年画里还有三羊开泰的吉祥图案——— 三只羊(谐音“阳”)在温暖的阳光下吃草,象征着人们期盼的幸福吉祥。


    四、狐有三德

    《说文解字》云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即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

    在《诗经》中,狐作为隐辞的意义便是性爱。

    《搜神记》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淫妇,其名曰阿紫。”

    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云:“太平则出而为瑞。”

    《海外东经》云:“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相传,妖狐每修行五百年,其尾巴会裂为两半,成为两条尾巴,故九尾狐可以被认为是妖狐修炼的最高境界。此时,狐狸就会有不死之身,而且还会喷火。毛发为金黄色,脸白色,也就是所谓“白面金毛九尾妖狐”。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最为知名的九尾狐是妲己。妲己原是商朝诸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被九尾狐附了身,使纣王变得残暴,最终导致商朝亡国。日本传说认为,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是妲己死后,九尾狐的另一个化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官运亨通的画 ,这组花鸟画你可以选购!
雄鸡避邪的由来
中国画鸡大家
五德之禽,吉祥美好,袁峰画鸡,笔墨生命的灵性和鸣
《美图欣赏》(剪纸艺术)吉祥鸟:孔雀剪纸
客厅挂画:家中客厅挂什么画好?名家手绘国画花鸟画佳作展示,孔雀图、九鱼图、雄鸡图、国画牡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