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突然有人提起某本书的名字,你脱口而出“我看过”,然后再被问及: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它的优点在哪里?你的大脑飞快地转来转去,却几乎什么都想不起来。

前几天,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就遇到这样尴尬的场面。有同事谈起杨绛,说《堂吉诃德》是杨绛先生翻译的,我脱口而出:哇!我初中时候就读过这本书了!原来我很久以前就跟杨绛先生有了联系!

同事随口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我竟然一个字都回答不上来。短暂的尴尬之后,我给自己找了理由:回想不起来具体的内容是很正常的啊,毕竟我看过的书摞起来比我住过的房子都高,已经不能用多少字来形容了。同事开玩笑说我读过的书都被我浪费了,让我不要再读下去了,先读一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学学读书方法。

的确,我读过很多书,初中时候读了《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飘》、《百年孤独》、《茶花女》等等好多世界名著,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一点点的片段:一个丑陋的敲钟人、后来改编了电视剧叫《乱世佳人》、关于妓女的故事,我的书真的是被我浪费了。

我接受同事的建议,去网上搜了搜她推荐的书,结果找到一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多了“有效”两个字,想必更实用吧!等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了里面关于选书的章节,我才知道我这种想当然的选书办法是最要不得的,幸好我比较幸运,确实选到了一本好书。(关于选书方法本文不写,我只写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奥野宣之,日本人,他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对我而言,最迫切需要的是读书这一环节,我必须学会如何读书,把我浪费的“精神财富”再捡回来。

作者在全书中反复强调读书笔记的重要性,读书笔记不仅能够帮助读书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能够让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那么读书比较究竟应该怎样写,怎么样坚持下下去呢?

1.笔记应该从简到难,重要的是坚持写下去。

作者把写读书笔记比喻成了写日记,如果没什么好写,可以写得很简单。比如:

2013年8月5日,我读了《某某某某》。这本书比我想象中有意思。

读书笔记跟日记一样,不怕写得少,最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断了就懒得写下去了。但是读书毕竟不是每天进行的事,很难做到天天写读书笔记,为了不在中间留白,选择笔记本的时候,不能选择那种画好了格式,写好了日期的笔记本,而是要选择最简单的格子本,笔记中断了也可以接着下一行写下去,不用留白。

我想起了我开始最初开始写日记的时候,真的没有什么好写的,于是每天记流水账,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写着写着,日记就越来越长了,每次需要写上好几页。可惜的是,大学时候日记中断了,也试图捡起来过,几次都失败了。

2.写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读书笔记需要记录的内容是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需要写下自己的心声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去写一些揣测的或者外来的思想。只有触动你心灵的东西,你才会愿意去记录,去书写,我们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思考“作者要表达什么”,只记录自己关注的东西就好。这样写读书笔记,自己会感觉轻松愉快,日后也会愿意重读。

而书写本身就带有思考的过程,有整理自己想法”的作用,我们读书的时候,可能只是觉得“这句话好棒”,可是落实到笔头的时候,就能想出来其他的东西了,会觉得这句话“用词精妙、表意贴切”诸如此类的话了。这一点是读书笔记最吸引我的地方,它可以加深我对书的思考。

3.利用记号写读书笔记。

一边读书一边写读书笔记,是一件不现实也不划算的事情,如果真的那么做了,这本书读起来会很痛苦,刚刚读到有共鸣有感觉的地方,写上几句读书笔记,思绪就全乱了。别说是写字,就算是在书上划线,画得多了,也会打乱读书的节奏,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为了不减少读书的乐趣,又能为读书笔记提供必要的提示,在书上做记号也有方法:

1.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的下角向内折一下。

2.重读:读完一遍,再把折角的几页重读一遍,还是觉得很棒的话,就把上角也折起来。

3.标记:重读折了两角的几页,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划线。

而读书笔记里需要写的内容,是把划线的句子再读一遍,最后还是觉得非常有感觉,摘抄下来,有感想的就在后面写上自己的感想。这样写下来的读书笔记,是非常有价值的,不会出现内容太多太乱,过后再看根本找不到重点的情况。

4.利用书签边读边写。

阅读很厚或有难度的书,或者是在旅行时读的书,我们不可能一口气读完,更别说走完“通读、重读、标记”这三个步骤了,这时候我们需要使用书签。

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

·在“通读”一步中断时,夹好通读书签

·通读到某一部分时,开始“重读”程序,夹好重读书签

·中断“重读”程序以后,开始“标记”程序,夹好标记书签

·三枚书签都夹在书里了,就可以准备写读书笔记了。

于我本人而言,用这么多的书签我是比较嫌麻烦的,我还是喜欢在书里折角,折页,如果不是借来的书,或者对书有”洁癖“的人,折角折页比书签要方便得多。

5.巧妙区分标记对象。

做了标记的内容,很可能是需要写进读书笔记的,如果标记的多了,或者标记得时间长了,自己不免会忘记这些标记都是什么意思。如果在做标记的时候就区分好了对象,再看时便会觉得一目了然。比如:

普通直线:用于标记”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内容;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思考“的内容;

圆圈:用于画出专有名词。关键词等吸引眼球的内容。

如果书或者笔记本上划线太多,重读的时候会影响心情,所以尽量要少划线。

6.摘抄和评论相结合的笔记。

简单来说就是,同一本书的笔记,既有摘抄的原文,又有自己的评论。这两部分内容需要在写的时候就标明,以免以后重读的时候不知道哪些是原句,哪些是自己写的评论。可以在摘抄的句子前面加上○,评论前面加上★,比如:

【080715】《决定人类未来的50件事》/杰西卡·威廉姆斯/草思社

○ 自杀者中有三分之二是因为抑郁。

★ 作者说,世界上自杀者比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还要多。人类在战争年代会死亡,在和平年代也会死亡,真是不容易。

这种细致的笔记方式,会让阅读成为一种难忘的体验。

7.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消化

摘抄原文,肯定是可以加深对句子和文章的理解的,但是也是一件挺费功夫的事情,于我而言需要摘抄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名言佳句:摘抄了以后可以重读,而且写的过程有利于记忆;

诗词歌赋:中学时候要求默写很多遍的那些古文,至今记忆深刻;

不明觉厉的句子:有些内容在读书的时候其实没太懂,但是又觉得很有道理,摘抄下来,以后会过头来看,可能一下子就懂了。

8.剪报式的读书笔记。

至此,读书笔记就做好了,但是并不代表这本书就成为了你的精神财富。很多人都做过读书笔记,可是依然没能好好消化掉书的内容,只是比不做笔记的时候印象深刻了些。其实这是缺少了读书笔记后续步骤的原因。

读书笔记的作用并不是用来”记录“,而是用来”重读“的,一本从来不会重读的笔记,根本没有保存的价值,随便找一张纸,写下来扔掉就可以了。重读读书笔记的时候,如果可能还要加入”第三方“的观点。比如:您也正在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您做好了读书笔记之后,可以对照我写的这个帖子重读一下,看看您的想法跟我想法有什么不同。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都必然有所不同,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照,自己与别人的对照,才能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

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一般来说,把书放上书架,就代表自己读过这本书了,但是做过读书笔记以后,即使手边没有书,也可以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翻开笔记,就能想起当时读书的场景。从这个角度讲,读书笔记是可以帮助我们削减藏书量的,如果不是非常喜欢的书,或者需要经常拿出来读的书,有了读书笔记之后,就可以丢弃原书的,毕竟不是每本书都有收藏价值的,而且书架占用太大的空间也毕竟不合适。

读书笔记是消化知识的过程,也是书写读书体会的过程,这体会比书本身更重要。那本书放在那里,不管它有多精彩,其实都与我们无关,只有我们读懂了它,与它有了共鸣,有了思想的碰撞,它才能真正成为”我读过“的书。

正确书写读书笔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有效的”读“过这本书,使之成为我们内心的东西,也就是精神财富!

作者:苏晓吖,微信公众号:苏晓吖(ID:suxiaoya2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窍门,让你读书效果翻倍
一味读下去,等于没读过
书评 | 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书,却什么也没记住? | 好文推荐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你真的会读书吗?
如何写读书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